西游记吧 关注:239,497贴子:6,768,965
  • 4回复贴,共1

原本是某个回帖的废话,思绪万千还是单独开一贴吧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黑神话到底阴不阴谋论的问题。
808最后一个PV里主角对着佛像行了一礼,我就觉得差不多稳了。他是敬佛的。这就够了。内核是这样不犯大病能整出什么离谱玩意儿来?
我自己读原著次数比不上吧里对西游了如指掌的各位大能,但也将将翻过十几遍。初高中住校没法带手机,一本家里人买的几十年前西游记翻到页脚都打卷。高中毕业到现在也已经年把久没看过西游记了但是很多原著细节都依稀记得起来。泾河龙王在和岸边遇到一个打鱼一个砍柴的搁那彪了一大段一大段的诗,赛太岁派去宣战的小妖自言自语只是可怜了那满城官员人民被孙行者想着妖精里还有良心的最后还是一棒子打死,七绝巷那一段故事甚至记得最清楚,功力不足没法说人话的蛇妖,蛇信子作“软柄枪”一打二(没打过),猪八戒鞭尸笑称自己好打死蛇,最后变成大猪拱开烂柿子被庄上人追上还吃了一顿好的(这段我记得最清楚就是因为猪八戒为数不多有点用的几个故事之一,当时小孩子就喜欢看共斗大团圆有错吗)。
从黑神话第一个PV里真正的齐天大圣挡了那一棒子的时候我便一直在怀疑,但是808那个PV里天命人对佛像行礼那一刹那我就选择相信游科。他们说过不复斗战神时期的中二和盲目,也不会把黑神话做成第二个斗战神。他们说尊重原著,我看到了广智弄火,看到广谋舞风,正好对应一个扇风,一个点火;我看到虎先锋能化身石像真身隐去一旁正好对应肉身化石本体变为阴风掳走唐僧;我看到部分武器,盔甲的题诗恰好是原著中能找到的诗句,巧妙且合适。这难道不算一种尊重原著吗?这难道算碰瓷吗?
吧里很多贴拿着剧透的台词和截图大张旗鼓,每当此时我都纳闷那群人是否是游戏玩家。有多少游戏玩家会选择看透露的剧情去破坏自己的游戏体验?有多少喜欢西游故事的游戏玩家会选择用这种粗暴生硬的方式破坏自己对这个续写后的西游的体验?如果他们不是玩家,为什么选择去看几分钟的透露也不愿意去看一下808的PV?又或者是808PV里天命人对佛像行礼在诸位看来并不能证明什么?
我不知道是否是自己的错觉,部分看了原著的吧友似乎有点不知所谓的傲慢,夸黑神话似乎就是站在原著的对立面。或许仅仅十几次通读西游原著,不计其数反复阅读某个小故事的我跟各位西游大能的阅读经历相比算是九牛一毛,但是我还是想恳求某些吧友,在无差别攻击之前先放低身段起码接触哪怕一点点吧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8-19 07:41回复
    我对原著党和阴谋论直接的大战算是无知也不解,我斗胆询问一句,在目前阴谋论前提下的西游,孙悟空会对佛像行礼吗?会敬佛吗?不知是我过于迟钝还是如何,我看到这个画面顿觉心安。亦或只是吧友有更高见能证明即使天命人敬佛拜佛,也跳不出阴谋论的大框架?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8-19 07:43
    收起回复
      最后插一段小插曲。高中时期心高气傲,又恰逢喜欢西游,每每空闲时间总想着证明西游是四大名著之首。可以说我目中无人吧,我自认三国演义处处透露的罗贯中忠君思想过于扭曲,特别对杀妻献肉这一情节深恶痛绝;而水浒传后半段的招安情节又显出无限窝囊;更别提红楼梦神神叨叨和语文老师推崇的“红学”让不敬师长的自己直接给红楼梦贴了cjb的标签(虽然现在也不太喜欢的起来)。
      于是我开始思考西游的内核,试图在文学性,内核深刻性上证明西游记不输甚至远超其他三本。可以预料到的是我无甚收获——毕竟你要比内核,虽说西游有修二心之说,但是咋比得过红楼梦能搬扯啊。那群红学家到底有多能说会道又不是不清楚。于是我想求助于名家点评,倒鲁迅一句话给了自己很深的印象“唯戏言耳”。原句如何早已忘却,大致意思我猜我应该没有扭曲半分。很长一段时间都非常郁闷,郁闷自己为什么不像红学家们那么能搬扯。
      直到某天在翻一个故事的时候笑了出来。那是不知道第几次看师徒四人的互动。看到第一个字整段情节都已经知晓,但是每次都会发自内心轻笑。那一刻我突然觉得或许戏言并不是什么不好的词。数百年前吴承恩在编译这段的时候他又是作何感想?他也如我一样发自内心地笑吗?有那么一瞬间感觉自己思绪跨越了亘古的时光与当时的作者轻轻握了一下手。那一刻我不再纠结去证明西游有多深刻,比其他三本书都好。戏言就戏言,其实世界上需要一点没有意义(我说的是曹雪芹写红楼的时候那种苦大仇深的一样),唯戏言耳的作品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8-19 07:55
      收起回复
        包括后面看聊斋更是如此。蒲松龄会写后记,某篇故事的后记中他提到记录这个故事只是因为某些跟朋友聊天听到,自觉有趣,便将其书成文字。这种时候真有种跨越时间跟作者见了一面的感觉。他下笔时没有罗贯中想着要将“忠君”流遍作品,也没有曹雪芹那样要记录自己曲折坎坷,血泪辛酸的一生。那可能只是一个早晨,下午,晚上,蒲松龄与友人畅谈甚欢,期间友人将这个故事作为谈资道出,被感兴趣的蒲松龄记下,仅此而已。故事有时候不需要太多意义,不需要太多深刻。故事可以只是戏言;即便如此读者也可以通过戏言去与作者共鸣。戏言是贬义吗?是不好吗?或许有人那么认为。那就让他们那么认为吧。我倒是乐在其中,这已足够。
        这几段话与黑神话啊阴谋论啊完全了无关系。只是提起西游心中有千言万语想要倾诉,又如鲠在喉无法诉诸文字,最后只能以不伦不类的语句踉跄道出罢了。吧友权当看个乐子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8-19 08:02
        回复
          稍微看了一圈,之前阴谋论盛行的时候以无稽之谈压原著确实叫人无奈,也难怪很多吧友对阴谋论厌恶成这样🤔之前我也很讨厌阴谋论,毕竟阴谋论确实适合部分不读原著又喜好类网文黑暗剧情的观众。在这里重申一下嘛大家对阴谋论那么排斥也算可以理解了。不过还是希望各位能多多少少少点戾气。说到底我作为游戏玩家和喜爱原著的读者在看到有可能有游戏以那么大规模的制作去讲述续写的西游是很兴奋的,当时兴奋到一度盖过了对阴谋论的厌恶。之后虽然一直有怀疑但是我还是选择相信游科(可能是我没经历过斗战神那档子事儿吧)。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08-19 13:0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