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历史吧 关注:9,072贴子:24,841
  • 0回复贴,共1

欧洲的食肉趣史 日耳曼人击败罗马人靠的是吃肉?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当今世界,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肉类已成为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众多人们的餐桌上,即便没有鱼的身影,只要有肉的存在,便能感到满足。无疑,肉类所带来的味觉享受和饱腹感是谷物所无法替代的。除此之外,食用肉类还有助于人体发育,使人长得更为高大,体格更为强健。以日本为例,二战后随着肉类的普及,人类平均体型也有了显著的增长。肉食文化在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事实上扮演了一个不可忽视的角色。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那些偏好肉食的民族往往更容易成为征服者和侵略者。
让我们回顾日耳曼人与古罗马帝国之间的冲突。在古罗马帝国征服地中海地区后,罗马军队翻越阿尔卑斯山,与日耳曼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尽管日耳曼人的作战部队人数并不多,但他们却让曾经所向披靡的罗马军队尝到了苦头。罗马人的饮食习惯是杂食性的,虽然他们的饮食中包括了肉类和蔬菜,但面包仍是其食物结构中的主要部分,每位士兵每天能获得约一公斤的面包,这是他们能量的主要来源。
相对而言,日耳曼人则更偏爱肉食,他们将肉食视为崇拜之物,坚信肉食能够赋予他们超凡的力量。日耳曼人的居住地附近有大片的森林,栖息着各种飞禽走兽。他们通过狩猎来获取肉食,以此强健体魄。在单打独斗的情况下,日耳曼人往往拥有绝对的优势。尽管罗马军团在集团作战中表现出色,但有时也会因为日耳曼人的猛烈攻击而乱阵脚。在罗马帝国晚期,统治者开始效仿日耳曼人推崇肉食,但由于提供大量肉食的不切实际,士兵们仍然主要依赖面包。一旦面包供应出现问题,罗马军团的战斗力便会大打折扣。最终,以杂食为主的罗马帝国在肉食为主的日耳曼人面前崩溃。
再以英格兰人为例,1066年,来自法国诺曼底地区的吉约姆二世在黑斯廷斯战役中击败了哈罗德二世的军队,随后以威廉一世的身份登基,开启了诺曼王朝,这一事件被后世称为“诺曼征服英格兰”。在统治过程中,威廉一世颁布了《森林法》,禁止普通居民擅自进入森林,以保护野生动物,尤其是鹿。违反规定私自猎杀鹿的人将遭受极其严厉的惩罚,如摘除眼球。
《森林法》的真正目的并非仅仅是保护自然环境,而是让威廉一世及其支持者独占森林中的肉类资源。法律规定,只有国王和各地的领主才有权在森林中狩猎。他们将森林视为私有,将小鹿和野猪视为自己的猎物。对这些人来说,鹿肉不仅是美味佳肴,还象征着他们的特权。因此,他们不希望看到鹿肉出现在普通市民的餐桌上。在此之后,英格兰普通居民每年能享用的肉类越来越少,仅限于小型动物、鸟类以及自行饲养的家畜。
在欧洲中世纪的城堡和宫廷中,饮食的核心是肉类,肉食消费巨大,包括猪肉、牛肉、羊肉、禽肉和野味。
这种肉食上的差别化对待,是为了加强统治阶层的地位。国王和领主们可以尽情享受肉类,强身健体,而普通居民的身体状况则日益衰弱。拥有强健体魄的统治阶层可以自如地使用武器,而农民则无力反抗。农民们看到贵族们强健的体魄,反抗的念头也会消失殆尽。因此,国王的统治地位得到了巩固,而肉食的不同也成为了社会阶层之间的一道明显分界线。
说到肉食之王,那肯定非牛肉莫属了。无论是质感醇厚的牛排、香浓四溢的烤牛肉,还是温馨家常的寿喜烧,这些佳肴都在美食殿堂中占据了尊贵的地位。在日本,牛肉盖饭已成为民众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道国民美食。
实际上,人类对牛肉的食用历史相对较短。直至19世纪后期,除了英国之外,欧洲其他国家才开始普遍食用牛肉。在浪漫的法国,尽管牛肉曾是王室贵族的盘中珍馐,却鲜见于平民百姓的餐桌。
中国人对牛肉的偏好并不显著,因为是农耕文明的原因,大多数时候是禁止杀牛的。而在信仰印度教的国家印度,由于牛被视为神圣的动物,即便牛的数量庞大,人们仍然对其敬而远之,绝不下箸。
欧洲大陆对食用牛肉的谨慎态度,部分原因在于对牛奶的深度依赖。牛奶是黄油和芝士的主要原料,富含蛋白质。在那时,只有当牛自然死亡,农民们才有机会享用牛肉。考虑到饲养肉牛所需的大量牧草和高昂成本,食用牛肉成为了一种奢侈。
在19世纪初期,法国的农民阶层中,品尝过牛肉的人寥寥无几。相传拿破仑征服欧洲大陆时,出身农民的士兵甚至不懂得如何屠宰牛只,以至于贵族军官不得不亲自指导。这一事实反映出,当时只有身份尊贵的人才能够品尝到牛肉。
牛肉的普及要迟至19世纪后期才逐渐展开。如前所述,由于马铃薯种植的普及,人们的基本温饱已得到保障,而过剩的马铃薯又可作为猪饲料,猪肉因此成为了一种大众化的食物。继猪肉之后,牛肉也开始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随着马铃薯的普及,人们对于以大麦和黑麦制成的面包需求减少,这些谷物转而成为牛的饲料。妥善保存的话,这些谷物足以供给牛群一整年的食用。从此,欧洲人才真正开始品尝到牛肉的鲜美。
在新大陆,白人殖民者通过占领原住民的土地,获得了广阔的农田。这些土地上种植的玉米,为大量的牛提供了饲料,加之冷藏保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牛肉可以被远途运输至欧洲。
正是先进的冷藏运输船技术,使得新大陆的牛肉得以源源不断地且以低廉的价格运往欧洲,让19世纪后期的欧洲居民终于有机会随心所欲地享受这份来自新大陆的美味。
欧洲地区广泛接纳牛肉作为餐桌上的主要肉类,其饮食习惯的转变可追溯至十九世纪。然而,英格兰人对牛肉的钟爱却源远流长。早在久远的年代,英格兰的贵族和富裕阶层便已习惯在每周日大张旗鼓地享用烤牛肉大餐。这些盛宴之余,他们会将剩余的烤牛肉妥善保存,以供一周其余六日里,仍能回味那独特的肉香。
那些有幸品尝牛肉的英格兰人被赋予了一个别称——“食牛者”(Beefeater),这一称谓同时也专门用来指代伦敦塔的守卫。这些守卫的薪酬传统上以牛肉形式支付,他们的形象甚至被用作瓶身标签,装饰着著名的比弗特金酒瓶。关于英格兰人对牛肉的偏爱,众说纷纭,其中一种观点认为,这与他们早期摆脱天主教禁食规定的束缚密切相关。
在中世纪欧洲,严格的宗教禁食日限制了肉类消费,尤其是天主教规定的四个节气日、节假日以及基督受难日,在这些日子里,肉类是绝对禁止食用的。然而,十六世纪宗教改革之后,新教徒势力日益增强。亨利八世因婚姻问题与罗马教皇产生分歧,最终导致英格兰脱离罗马教会,于1534年成立了英格兰国教会。新教徒对于天主教教条的批判态度,以及对禁食日的强烈反对,使得英格兰人早早废除了这些规定,从而让肉类,特别是牛肉,成为了日常饮食的一部分。
对古日耳曼人而言,牛肉不仅是一种食物,更近乎信仰,他们认为牛肉具有治愈疾病的神奇力量。作为其后裔的欧洲人也继承了这一信念,毕竟食用牛肉能够激发出人们巨大的能量,并带来精神上的满足感。
此外,英格兰人食用牛肉的习惯还与对爱尔兰的殖民历史紧密相连。十七世纪中期,克伦威尔在清教徒革命中获胜后,迅速对爱尔兰发动了残酷的征战。克伦威尔对天主教徒的毫不留情,导致了爱尔兰天主教徒土地的没收,这些土地随后成为了新教徒的农场。随着英格兰从爱尔兰大量征收谷物,国内的牧场得以扩充,这无疑在幕后推动了牛肉文化的进一步繁荣。转自:hot16分享 http://www.hot16.cn


IP属地:四川1楼2024-09-29 11:5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