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柄吧 关注:94,050贴子:1,266,249
  • 0回复贴,共1

[lbk]测个柄[rbk]迅龙2TMR-如果不玩FPS拿来玩动作游戏?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被催更了测得很潦草,测试方法也纯野生,就靠常用游戏玩一遍,想到哪儿说哪儿了就…
首发就预购了,FPS只偶尔玩玩单机类3A,也几乎用的体感,因为现在厂子都在发力这领域拿摇杆说事(营销)才开始用aimlab测右摇杆表现的,菜狗水平仅供参考
说说目前为止这柄被诟病最多的三点:
1.模具。确实挑人,我拿了它家另一款模具很像的可可龙做了对比,发现问题就在那个握把拐角处,可可龙瞅着握把比迅龙2还细点,但整个握把是圆润的,没有那个突兀的转角,所以握持感被影响,这设计可以背一半的锅至少。
2.易误触的背键。同样靠对比可以看出,这两者的背键布局形状以及触发力度都几乎一致,但迅龙2就是比可可龙易误触几率大很多,这点要么玩家自适应,要么把背键置空,如果得通过野生改造的方式才能改良这问题那我不如把它退了得了…
3.额外肩键。额外肩键的位置根本就是给六指玩家用的,换六指握法会很容易碰到,也可能我是17cm的小手所以,好像对六指大手而言它的位置也不理想,但对四指小手得很努力才能够到,算是我手上所有带额外肩键的柄里最不好按到的那一波…可惜了不错的按压手感。(可能因为面积偏小?)
接下来说说优点:
1.摇杆。这个是它家核心竞争力自然拉胯不了一点,本入门级水平都能感知到的好,但可能是测试时间不如当初测544那么频繁,目前的分数还是544更高,没办法调阻尼这点对玩家的适配度有一些影响,换上高摇杆的操控感会更跟手。
2.按键。手感和整体一致性都很好,软弹轻,个人喜好度已经超过主力柄84和544。微动肩键拿来弹刀很爽,所有用微动肩键的友商都该来学的水平。十字键无论传统式还是圆盘式,按压手感和识别准确率都很Ok,比它自家的另外几款都好上不少,虽然模具一样但表现简直脱胎换骨,把我蔚蓝pico8的通关时间又提高了整六秒。扳机手感也超过了我曾经最爱的八爪鱼2。想体验墨将的微动按键调校水平是我购入这柄最大的原因,看来是没让我失望,打动作游戏是很适合的。
3.软件终于改进了以前最大的槽点:固件升级繁琐且有变砖风险。现在PC端可以一键升级,但线不能插HUB口否则会升级失败。PC端和移动端APP的调参功能都简单易上手且全面,比如键盘映射支持组合键,终于可以一键录制了
最后是一些优点槽点兼具的部分:
1.体感。是我用过的墨将自家目前表现最好的体感,且不受有线or无线的影响(彩虹2p和烈风都明显有线体感比无线跟手)
默认参数就够用了,但上限依旧不如我手上的544(也可能和熟练度有一些关系)。aimlab里我的摇杆死区全部调为1(调为0会漂移),544和迅龙2的体感防死区且摇杆死区都为0。龙2的曲线更丝滑但容易稍许飘过头,在网格射击里分数差不大,但到了六目标就暴露无遗了,很难指哪儿打哪儿,一定会飘过头。可能需要调整摇杆曲线,有待大神或墨将官方人员答疑解惑(或者我后期去咨询一下)。体感目前没法模拟鼠标。模拟左摇杆玩赛车我用不到所以不测。
震动。可能也是墨将家目前最好的,震感细腻,但层次感稍有不足(和友商用转子调校的震感不错的比起来),我甚至拿来玩了把赛车游戏,玩后感大概理解为什么NS上也有赛车游戏在卖了…也…不是不能玩?(但也仅限于能玩)
星闪:延迟表现很好,和有线相差无几,我用的测试方法有多野生呢,用的节奏医生的校准延迟,延迟低且ping值在一个较稳定的区间范围内,那么评价越高,就这么简单(粗暴),但蓝牙模式虽然回报率只在一百出头,延迟也差不多(野生只能测试到这水平了)。另外回报率在FPS里是确实能感知出差别的,高的就是比低的跟手一点(前提是真的而不是靠插值算法)
但是有个最大的问题:断连。只要玩震动场景多的游戏,包断连的。目前空洞竞技场3,十分钟断连两次,玩极品飞车也碰到这问题了,不知我是碰到品控问题了还是得等官方能啥时候修复
还有送的线材是编织的手感用料很好但易脏(我是有点不舍得用)
总结:按键手感让人惊喜但不足之处得玩家自适应否则会实打实影响使用体验的,让我又爱又纠结的柄。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10-02 15:1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