辑虎营
明朝洪武年间,辑虎营名叫做“广昌府前街”。因此街位于广昌王朱济熵府宅之前,故名。广昌王朱济熵是第一代晋藩朱棡的七儿子,所以广昌王府也别称“七府”,广昌府前街也称“七府前街”。据说晋王有七个儿子,其七子聪明尚武,颇受青睐,当年晋王府兵丁便由广昌王辖带,驻于广昌王府一带,所以广昌府前街俗称“七府营”。
相传,某年七府子弟前往晋王府拜谒晋王,行至七府营东口,不知从何处窜出一只斑斓猛虎,挡住了他们的去路。七府子弟和随行人马,顿受惊挫,仓慌失措向西鼠审,躲藏于“躲马巷(后改多马巷)”。晋王闻得此讯,赶忙派兵遣将缉虎于七府营,将虎射杀。于是“七府营”便更名为“缉虎营”。 后来,缉虎营一分为二,以与之丁字相交的方山府为界,东半称东缉虎营,西半称西缉虎营。1955年,太原市人民政府(当时称太原市人民委员会)为改变太原街巷封闭的格局,发展城市交通和改造旧城落后面貌,打通了南起麻市街北口,北达大北门街等六七条小巷,勾通太原南北的交通大动脉——解放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