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迷驿站吧 关注:231贴子:2,408
  • 1回复贴,共1

山歌聚四海,世人汇洪流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书契以来,代有歌谣,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之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山歌是植根于中国土地上最古老,最具特色,受众面最广的艺术表达形式之一。它起于民间,传于民间,始终离不开百姓之中。隋朝王通所著的《中说·问易》中,其中提到“诸侯不贡诗,天子不采风”,这里的“采风”即指搜集民间歌谣。随着时间的推移,采风活动在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特别是在周代,出现了中国第一部通过采风得来的诗集《诗经》。古代的采风活动被称为“采诗”,而“采风”一词的出现稍晚,但两者含义大体相同,都强调从民间收集文化素材的重要性。
实际上中国古代不管是律学,乐学,都有了不懈的探索和极大的发展。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是最有代表性的成就之一。1942年,伟大教员在延安鲁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一定要完成这个任务,一定要把立足点移过来,一定要在深入工农兵群众、深入实际斗争的过程中,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学习社会的过程中,逐渐地移过来,移到群众这方面来,移到无产阶级这方面来。只有这样,我们才有真正无产阶级的文艺。”
今天的刀郎老师着实在民歌文学方面取得了极其巨大的成就!从民众间走出,又顺着山歌回归于百姓,十多年前,刀郎老师在新疆一直采风,演绎了一部又一部经典作品。近些年,在苏州的时候更是学习苏州话,聆听评弹昆曲,学习琵琶,骑电动车穿梭于古城的大街小巷,融入当地百姓生活之后,才有了《弹词话本》、《山歌寥哉》、《世间的每个人》等一张又一张令人叹为观止的专辑。这些专辑里的歌均来自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脱离了原故事却又有着某种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这种力量也让我们的心连接到一起,使不同地方,不同环境的我们,因为刀郎,因为山歌,因为传统文化聚到了一起。引用《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中的一段话‘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刀郎就是山歌里的发声者。
刀郎志在弘扬中国传统音乐,他的音乐基本上都采用五声音阶,即人们常说的“宫商角徵羽”。对应简谱中的12356,即“do、re、mi、sol、la、”。没有七声音阶中的“fa和si”.五声音阶:只有大二度和小三度两种音程关系,没有小二度(半音)音程,所以听起来较为平和、质朴,没有紧张的音程冲突,给人一种舒缓、流畅的感觉。常用于民族音乐的调式,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基础。它的调式风格相对固定,不同的民族和地区在五声音阶的基础上会发展出各自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却被那些不懂装懂崇洋媚外之徒名之曰“土”。
楚辞《远游》的开篇,诗人屈原感慨尘世中自己周遭全是污浊黑暗的气氛,内心苦闷无处诉说,因而夜不成寐。于是长叹天地无穷、而人生悲苦,为自己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孤独感到悲凉:“遭沈浊而污秽兮,独郁结其谁语! 夜耿耿而不寐兮,魂营营而至曙。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 我的身体 拥抱大地 丈量着一望无际朝圣者的脚步。哪里的黄金屋,哪里的颜如玉,姓鲁的爷爷说过真的勇士要敢直面惨淡的人生。卢生在邯郸驿站做了个美梦,梦中度过了荣华富贵的一生,醒来却发现黄粱饭都没煮熟。蓝采和不知何许人也,常破衣烂衫,一脚著靴,一脚跣行,夏则衫内加絮,冬则卧于雪中,气出如蒸。每行歌于城市乞索,持大拍板,长三尺余。常醉踏歌:“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红颜一春树,流年一掷梭。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纷纷来更多。朝骑鸾凤到碧落,暮见苍田生白波。长景明晖在空际,金银宫阙高嵯峨。”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谁不是孑然一身的过来人?云摇雨散各翻飞,海阔天长音瞬息,是云摇是雨散都在同一个摇篮。昨日尤似羽衣舞,今朝北邙狐兔窟。天上谁观羽衣舞,人间那得清虚府?世情乖异每变更,月色何尝有今古?秋风飘飘度箜篌,东家西家登大楼?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月圆桂枝上一更红烛笏满床。
这里该是温暖的南方,乌鸦背驮着太阳月光不愿长厮守。人们把满身的铜钿包围着城市高大的楼房。世界逼仄的总让人相信,有心人把那昨日的黄粱裁成了嫁衣裳。魂兮魄兮九丈箫,王先生辞了故人桥堍彻夜的宫灯。你道这怎生消受?她道是良辰的恩人!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10-14 00:34回复
    最后一段摘取弹词话本每首歌一句歌词堆藻而成,本土的山歌,本土的刀郎。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10-14 12: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