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云鹤吧 关注:122贴子:6,980
题识:倚仗柴门看好秋,门前秋水接天流。今朝为有登山约,闲了鸥边一钓舟。昨宵诗梦最无由,玉笛飞声江上楼。一片征帆随落叶,鲤鱼声里下吴头。
钤印:雨生、汤贻汾印、贻汾、雨生诗画
鉴藏印:西泠高氏所藏书画、子杭
说明说明:附入境单。姜近仁题引首,顾沄题跋。


IP属地:江苏266楼2013-09-02 00:39
回复
    录文:兰花本是山中草,还向山中种此花。尘世纷纷植盆盎,不如留与伴烟霞
    钤印:戊子钱载、斋、少宗伯(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钱载》28、34、35印,1493-1494页)
    题识:子修表侄以李太仆所刻于梅花庵中道人真迹见示,遂作此拟古。八十四岁钱载。
    钱大昕(1728-1804)题诗堂:丁巳(1797年)仲春,思亭二兄访予吴门,出箨翁宗伯所赠墨竹见示。时宗伯墓有宿草,令子百泉太史亦归道山矣。老怀枨觞,不能为情。偶忆东坡题文与可墨竹诗云:斯人定何人,游戏得自在。诗鸣草圣余,更入竹三昧。似为箨翁写生面。因题帧首,以志存没之感。竹汀居士大昕记


    IP属地:江苏267楼2013-09-04 00:09
    回复
      题识:数日病痁寒热兼攻,语云:不虚君学自拟为小人,又实心未甘也。力疾愦昧席上写此为叔甘年亲家,画不得精,墨未畅其襟期,须豫备嘉笔墨,不然临战不遑鍜矟。王铎六十岁画。
      钤印:王、铎
      题跋:1.觉斯此卷不特真无疑而且至精极妙,乃有人以为赝,鼎此真韩,退之所谓世有千里马而无伯乐也。兹以余所知者,释之于后,以告世之妄评古人真迹者(真迹无疑句脱迹字)。此卷余得之于沽上抡贝子,流传有自盖瑶华道人旧藏物也。中间接纸墨色不同或系瑶华所补骑缝闲章,均瑶华文房清玩之物。(二十前余购得瑶华临阁贴一卷,卷尾印有朱白文仙章数十方,此卷所盖均曾见及。)余购此卷时,完全脱裱,或瑶华有跋已经散失,今日品评古人名迹,辄依据题跋以为附和,若无题跋则盲人瞎马,莫知所届已。爰叙及之(抡贝于家脱家字)觉斯书法晋唐,晚年所书条幅极飞舞之致,小楷传世不多,皮相者,以题字钝拙,谓非觉斯真迹。此直不知书法为何物者,实则卷首题字用退笔所书,笔笔钟王,于钝拙之中,具高逸之姿,迥非清代雍、乾以后人士所能仿佛,明人气息一望而知。况其病虚力疾,故曰:愦昧日襟期未畅,觉斯卒年六十岁,病虚足微衰(圬)乃有此剧作,真神品也。尤可笑者有人妄以鍜矟之“鍜”字为“铩”字误,我友某君云:曾见某画录载此一题,以“铩”字乃“铩羽”之意,即无嘉笔墨临战不免铩矟折也。故指此卷为伪,托者之误笔,余闻之不禁齿寒冷,某画录我未见及此,明明为刻书者之不通鍜錬也。矟槊之锐者,如曰铩字,何解于上文不遑二字?不遑即“不及”之意,此盖曰为无嘉笔墨则临战不及再鍜錬,此矟犹之俗语云:不及临阵磨抢耳,字义显明,何用妄解。故鉴别古人名迹第一:须腹有诗书,第二:须懂得字义,否则一知半解,信口雌黄,埋没大好真迹,适足为识者所笑。海上大腹贾,附庸风雅,偶得一二画件,乃以印版画录校对图章,比核笔迹,于是指鹿为马,大言不惭咦!是亦可以已乎。此卷画兰舒展自如,一气呵成,想见老人病愈据席,握管挥洒,所谓喜气满纸也。吾友张七孟嘉,见之爱不忍释,欲以石溪、石涛两帧相易余,未之兄孟嘉于前年归道山,率笔题此言,念故人恨不起孟嘉而商确之。(朽字误读圬)戊子冬十一月检旧藏得此卷因题章保世。钤印:保世、自在香馆
      2.余题前跋,甫竟适友人某君来,见之笑谓余曰:君跋说理极精,文安此卷得一知己,惟不能善价而沽矣。盖大复腹贾见之,未有不恚怒者。余笑畣之曰:空谷幽香本非凡艳,彼铜臭者何能与之结同心乎?我当携此佳人游三湘七泽间,与之同梦耳。某君鼓掌称善而去。戊子冬月之五日保世再记于适庐。钤印:佩乙
      鉴藏印:默诗斋、与花传神、云海、天香书屋、名记所生之地、吴伯野父秘籍之印、钦训堂珍藏印、每香氏、明窗细玩、世新安居万安游长安心自安、大翼之印、爱画出天机、伯野、如南山之寿、一枝栖、香檀盦、佩乙所藏名贤真迹


      IP属地:江苏268楼2013-09-04 00:09
      回复
        款识:老缶时客沪上。
        印鉴:吴昌石(朱)、雝卢(白)、大聋(朱)
        题签:吴昌硕兰花真迹。燕题。
        诗塘:芳菲菲兮袭余,屈原句。庚申冬月题于香港,苦禅。钤印:苦禅(朱)、欣逢盛时(白)
        诗塘:芳菲菲兮袭余,屈原句。庚申冬月题于香港,苦禅。钤印:苦禅(朱)、欣逢盛时(白)
        说明备注:李燕题签,李苦禅题诗塘。


        IP属地:江苏270楼2013-10-03 01:01
        回复
          杨伯润题识:一、锥庵没后笔墨不多见,片纸尺幅人争购之,此帧是醉中戏墨,愈见天趣,可宝也。丙子春二月,杨伯润识。
          二、双钩兰自明季文徵仲后竟无继起者,亡友陶锥庵工山水,间画兰,颇得徵仲径庭。丙子春二月,为石农刺史属题,杨伯润。
          印鉴:南湖、杨氏


          IP属地:江苏271楼2013-10-03 01:08
          回复
            题跋:天有日月星辰,地有山川草木,是自然之文也。人有性灵智慧,孕育品德文化,是人为之文也。国画大师潘天寿早年就以有了对自然界及人品道德上的正确论述,道出了自然界与人之间的关系。原太朴混沌,浑茫无象,三才未具,无自然之文,亦无人为之文也。潘老将人类还未出现以前的天象描述的如同未破壳而出的鹰,浑然不知壳外的景物。传说中盘古开天,破壳而出成就天地,将身躯四肢百骸置于天地中,化成日、月、星、辰、山川、草木、土地河流,汪聚成湖聚成海,使天地之间有了无为之本,有为之成。此天道,人事之大致也……画事之用笔起于一点。钤印:知可(朱文)寿觞举慈颜和(朱文)石不能言最可人(白文)聊寄江南一枝春(朱文)游戏(朱文)宓宓所欢(朱文)长乐无极(白文)三石(朱文)翰墨缘(白文)玉壶(朱文)造化因缘(朱文)师竹(朱文)老三(白文)一片冰心(朱文)人是人非都不问花开花落尚关心(白文)三石藏玩(朱文)家学(朱文)得意唐诗晋帖间(朱文)好山好水好地方(朱文)陆鼎铭(朱文)
            款识:寿写兰。
            钤印:潘天寿(朱文)
            说明王者之香
            在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眼中,兰为香草,是一种理想的象征,也可以作为一种美感的对象化。古往今来,书画家以兰花为题材,留下了很多画兰的传世珍品。
            诗、书、画、印俱佳的潘天寿,也非常锺情于写兰草,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潘天寿的绘画,上承南宋马远、夏圭,近取石涛的苍浑、朱耷的奇崛冷逸。尤其是朱耷的超俗风貌,更与潘天寿的气质相宜,因而对他有深刻的影响。他于近代画家中唯取吴昌硕,令吴昌硕发出了“天惊地怪见落笔”的感叹。但潘天寿不满足于对古人的吸收,而是经过长期的摸索,创立了自己沉雄奇崛、苍古高华的艺术风格。
            历来画兰花不称画,而说写。这是因为画兰花是以中国书法为功底,每一笔都是写。绘画出的兰之形神,往往与画家的书法造诣息息相关。潘天寿有常用闲章“强其骨”,浓缩了他的绘画审美追求,即以骨气、骨力取胜。而骨之力首先在用笔上,所谓“以笔线为间架,故以线为骨”。从这幅画的画面上可以看出,他在作画时毫不犹豫,下笔速度很快,以中锋为主,使转顺逆、提按顿挫,富于弹性,老辣苍劲,一气呵成。潘天寿书法上的造诣,浑然熔铸在兰叶的线条中,令原本轻柔之物显得挺拔秀劲。
            潘天寿作画极为严谨,尤其重视画面布局,尝言:“画须站得住。故不可不重布局结构,亦即取舍、虚实、主次、疏密、穿插、掩映、斜正、撑持、开合、呼应等等原则。”这幅兰花图虽内容极为简单,但其布局、虚实、开合等显然也经过了缜密的思考。
            中国画中的大虚大实,大疏大密,是为求画面的清楚明豁,主体之点突出。所谓“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画家作画只要着眼于一丛兰花,除此再无任何杂草峻石,背景一片虚空,令兰之姿态更为清楚、突出,给人极为深刻的视觉印象。而在兰的表现中,墨色之浓淡变化,也显示出虚实的互相衬托。
            中国画讲究气脉,既画面上的形体或空白所标示和贯穿起来的脉络走势、感觉趋向。画中气脉布置得好,就能统领全局,使画面整体而有变化。潘天寿作画,往往用一些大的曲折回环,力图在有限的画面上让气脉运行最长的路线。这一幅兰花中,兰叶整体呈上升姿态,但并不是单调的直线向上,而有曲折迂回,这样既显示兰叶迎风摇曳的灵动之姿,又可将气机包裹在画面中,加强自身的圆满性。
            潘天寿以“静穆幽深”为中国诗画的至高境界,对于“静”有独特的感受,并曾发表过“静美高于动美”的文章。在处理画面时,他常将“动势”寓于“静态”之中,令作品在宁静中充满了力的紧张,蕴蓄着强劲的生命,形成了潘画富有生气的“静气”。整幅兰花,笔势飞动迅疾,兰草摇曳,但整个画面呈现出的却是极为静谧、淡雅的氛围。国画家曾宓手录潘天寿《听天阁画谈随笔》句子密布画之四周,画外的繁密,更衬托出画心的空灵飘逸。
            君子以兰自喻,而潘天寿笔下的兰花也正是他高洁品性的呈现。


            IP属地:江苏272楼2013-10-04 00:23
            回复
              题识:吴郡薛素素。钤印:五郎
              鉴藏印:健秋收古、潘氏季彤珍藏、颐情馆印、吴平斋审定真迹、上元宗氏收藏金石书画之印、十年林下、叶盫手拓金石文字、洁奉公、惕安校阅、半潭秋水一房山
              说明说明:1.潘正炜(1791-1850),字榆庭,号季彤,又号听颿楼主人,广东番禺人。洋行商人。广东著名鉴藏家。精鉴别,富书画收藏。著有《听颿楼诗钞》、《听颿楼书画记》。
              2.吴云(1811-1883),字少甫,一作少青,号平斋,晚号退楼,别署愉庭、醉石、松叟。室名二百兰亭斋。安徽歙县人。举人,曾官居苏州知府。好古,精鉴赏。工书画篆刻,功力深厚。著有《两罍轩彝器图释》、《二百兰亭斋金石三种》。
              3.宗源瀚(1834-1897),字湘文,江苏上元(今南京)人,著名书画收藏家、古籍碑帖收藏家。官浙,有治绩,终温处兵备道。长诗文,尤精舆地,所绘浙江舆图世称之。
              宗舜年(1865-1933),宗源瀚之子,字子戴,号耿吾。俞曲园孙女婿。光绪戊子(1888)举人。辛亥南归后,惟以金石书画自娱,与群碧邓邦述友善,晨夕考订,乐而忘倦。
              4.吕复(1879-1955),字健秋,涿鹿县城人。历任中华民国教育部长、北京大学校长,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察哈尔省、河北省政府副主席。善隶书。
              薛素素(明),女,一名素,又名素君,字素卿,又字润卿,人称薛五、五郎、润娘。江苏苏州人,寓居南京,被誉为“明代十能才女”。工小诗,能书,作黄庭小楷。尤工兰竹,下笔迅捷,兼擅白描大士、花卉、草虫、各具意态,工刺绣。又喜驰马挟弹,百不失一,自称女侠。后为李征蛮所娶。所著诗集名《南游草》。


              IP属地:江苏273楼2013-10-04 00:26
              回复
                愿君极目,不负秋色


                IP属地:江苏275楼2013-10-24 00:16
                回复
                  款识:翰香方家先生大人法政。梅卿学写。
                  钤印:楳卿写意(朱)
                  跋文:1.香草美人同此心。岁在昭阳单阏七巧前一夕,题于都门崇文城南汲香书屋,古越十二湘帘主人翰香氏识。钤印:翰香(白)
                  2.荫平玉池,养以渏石。癸卯秋初,将返博陵,适见梅卿为我翰芗仁六兄大人绘兰,不可无以记之,因篆八字于上,以博一笑。秀亭弟卢奇峯。
                  3. 空谷佳人宜作伴,贵游公子不能招,小窗相对读离骚。向子諲词,录题梅卿画为翰芗六哥大人正之。弟筱贞。钤印:可然风月(朱)
                  4. 兰生空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又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自芳兰之静性也,久而不闻香之殊境也,不得与凡卉众葩道。吾梅卿画兰小幅似翰香仁六兄大人之属。汝封叶曰音。钤印:非曰能止(朱) 怀古(白)
                  5. 兰为王者香,岂与众草伍。非特丛生幽谷,超出群芳;即兹兴寄纤毫,羞增野艳。会心不远,恍纫骚客之衣;着手成春,如入善人之室。题楳卿画兰以应翰香六兄大人雅属,并希正之。实斋弟王郁文。
                  6. 漫矜九畹泠风光,淡墨


                  IP属地:江苏276楼2013-11-07 00:47
                  回复
                    款识:己亥冬月湘兰马守真写。 题跋:幽兰生香若,无人自芬芳。欲寄同心者,照照江水长。张凤翼。 日长庭院微风细,吹送清香入户来。韩道宁。 风前碧玉树谷口国香闻气纫为长倚,相思隔楚云。王穉登。 钤印:守真玄玄子、湘兰、张伯起、道宁之印、王穉登印


                    IP属地:江苏280楼2013-12-26 13:37
                    回复
                      识:辛丑三月夜起写此,老夫兴真不浅也,瓶笙。


                      IP属地:江苏285楼2014-01-05 09:20
                      回复
                        款识:南山云紫北山青,云里泉边吐萼馨。正待吟翁磁斗贮,日长供养在莎厅。丁丑长夏写为茗柯先生,万松居士钱载。
                        溥儒 题识:三五窗前竹,萧萧带雨声。西风吹几叶,能驻片云行。丙申冬为文瑛画此。心畲。


                        IP属地:江苏286楼2014-01-08 13:43
                        回复
                          题识:一、(红木册页面)王讲泉墨兰册页,九峰旧庐珍藏。 二、册心: 1.画花如笔垂露,画叶如锥画沙,领瑞墨池三昧,任它整整斜斜。讲泉。钤印:牧迟生 2.拟取南翁意,讲泉。钤印:涑 3.介以石,臭如兰,易之理也,君子以之,讲泉画。钤印:涑 沈氏芷渌珍玩。钤印:芷渌珍玩 4.拟停云馆。讲泉。钤印:讲泉私印 5.春风春雨自无私,酿出幽芳蝶未知,却和佳人搴翠裹,漫教空谷寄清姿。泉道人作。钤印:王讲泉 6.临陈古白。讲泉。钤印:在水一方 7,误被东风勾引出,和葱和蒜卖街头。泉道人画。钤印:泉道人 8,师文待诏,讲泉。钤印:涑,旧青坛室 三、册尾:讲泉先生夙有书名,画则随意,然一种娟秀之态,逼人眉宇,洵可保也。 同治庚午(1870年)子洛注。 鉴藏印:虞琴考藏书畵。 说明 说明:此册经九峰旧庐王体仁,画兰圣手姚玉琴及沈芷渌等收藏。 藏家王体仁,民国著名收藏家,字绶珊,盐业致富,杭州人,富收藏,亦多书畵。 作者简介:王涑,字讲泉,湖州人,官广西河池知州。一门善书,其父士锤,笔法尤高,涑能于书,得欧,柳之法,与钱塘高垲齐名,名噪大江南北,在京师最久。其堂伯即状元王复堂,京城中以楹帖,园屏,扇册求书者,始无虚日,多请王涑代笔。又能写兰,意在郑思肖,赵孟坚之间,传世极少。


                          IP属地:江苏288楼2014-01-12 17:55
                          回复
                            题识:1.天风吹下许飞璚。兰石郭尚先。 2.鸿宝先生此幅自有奇气,当时士大夫皆学马姬,作掩抑可怜状不可不振之。己卯夏日,郭尚先。 钤印:臣尚先、兰石


                            IP属地:江苏290楼2014-01-12 18:08
                            回复
                              钤印:金老丁(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金农》34印,590页) 题识:兰,香祖也。在幽林绵谷中不出也。既不出矣,即三征七聘十二命,亦不出也。其惟世外肥遯之高士乎。画奉鹤崖老先生清教。杭郡金农,时年七十有三。 陈半丁(1876-1970)题签条:金吉金双钩兰,济成藏本。陈年题。 钤印:山阴陈年 鉴藏印:煦堂鉴藏、小琢鉴定 说明 说明:1.“小琢鉴定”为胡小琢(清道咸间山东济南人)藏印。小琢字实君,名春华,道光进士,官至太守。室名“遂性草堂”,以收藏金石书画有名其时。李佐贤、李玉棻多以其藏物入书。 2.“煦堂鉴藏”为李大融印。李氏字伯冲,号煦堂,贵州凤冈人。清朝政治人物,与李佐贤同为道光十五(1835)科进士,官甘肃渭源县知县。 按语:此图以双勾作幽谷之兰,俯仰起倒,飘逸自然。轻勾淡写与上方浓墨漆书适成对比,益现蕙兰清绝优雅之态。双勾兰,金农不常作,作便出奇趣。自云以之比世外肥遯之高士,或用以自况也。


                              IP属地:江苏291楼2014-01-12 22: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