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宁织造
明、清都在南京设局织造宫廷所需丝织品,顺治时曾由户部差人管理,旋仍归宦官之十三衙门,康熙二年(1663),改由内务府派员久任,衔名初称“驻扎江南织造郎中”,后改为“江宁织造郎中”(或员外郎)。
曹玺为首任郎中,其子曹寅,孙颙、曹頫亦任此职,至雍正五年(1727)曹頫罢官止,前后六十余年,不由曹氏任职的时间,不过六年。
(2)民间和官造分开
许多人称,在清朝,南京地区的丝织业有着长期而优秀的传统,当时仅南京市区就拥有织机3万多台,男女工人5万左右,依靠丝织业为生的居民20万,但是这和江宁织造府无关,甚至起了竞争作用
江宁织造府的丝绸产品只供皇帝和亲王大臣使用
(3)亏空的本质
请注意,许多人说起了亏空,就本能觉得是贪污腐败了,其实这是国企承包模型——江宁织造是个大国企,除交给国家的赋税,上贡,然后自负赢亏
所谓的亏空,并不一定是曹家贪污了,整个织造衙门亏损也是亏空
(4)亏空的第一原因——内务府定价
江宁织造府的丝绸产品只供皇帝和亲王大臣使用,内务府收购价才是真的,收购价一砍,有多大的才都得死,因此江宁织造的赢利点,关键在内务府,上得天心的曹寅,关系到位,内务府不为难,可能是真肥缺
缺了天眷,就难说了,内务府稍削价,江宁织造府就可能出现持续而巨量的亏损,而这点很少有人论述
而在曹寅死后,对江宁织造府赢利第一因素的天眷,也不大如前
康熙照顾曹家,是看在曹玺和曹寅的情分,到了曹頫这一辈,就疏远、淡漠了许多。
康熙曾经明确对曹頫说:“念尔父出力年久,故特恩至此。”
康熙六十一年,因李煦、曹頫拖欠卖人参的银两,内务府奏请康熙,严令李煦、曹頫将拖欠的银两必须在年底之前交清,否则就严加惩处,康熙当即就批准了。
显然,这与康熙以前对曹寅的态度,已是决然不同了,而这天眷一旦变化,内务府立刻就加大了对江宁织造府的盘剥,这才是亏空越来越大的原因之一
(5)亏空的第二原因——皇帝行宫花费
康熙皇帝6次下江南,有5次就住在江宁织造府内,这里的地名大行宫的称呼即由于康熙和乾隆两个皇帝在此住过而得名
五次接待圣驾,花费自然巨大,我们在第三点说过亏空的本质,就是江宁织造这个国企,你用钱我不管,但亏了你得弥补——接待皇帝,国企(江宁织造)出了钱,你(曹寅)还得自己弥补
如果从这角度看,其实曹家才是标准的红顶商人(国企老总),但是本朝国企亏损了,最多罢免,可是在清朝,你亏多少,就得补多少
所以康熙四十九年(1710),康熙朱批曹寅的奏折:“两淮情弊多端,亏空甚多,必要设法补完,任内无事方好,不可疏忽。千万小心,小心,小心,小心!”
五十年(1711),朱批:“亏空太多,甚有关系,十分留心,还未知后来如何,不要看轻了。”
康熙没办法怪曹寅,但曹寅终因亏空压力山大而在五十一年(1712)七月病殁
(6)亏空数目
康熙五十六年(1717)七月十三日,曹頫、李煦将历年积欠83万两银(5次接驾的费用)俱已清还,这是经康熙宽免后,以盐课代赔曹、李两家亏空的总数
网上传的三百万两,其实都是不学无术之人才说的数字
(7)亏空的第三原因——作风奢侈
曹家奢靡,讲究场面,交结文人名士,交结贵族大官,至于招待皇帝五次上面已经说了,但是这其实没有花多少钱
(8)亏空的第四原因——经营水平日益下降(根本原因)
上面已经说了,江宁织造是个大国企,老总不但要供应御用,还得自负赢亏,有窟窿补上
这就需要很强的经营才能,而曹玺、曹寅、孙颙之后,曹頫就没有这才能
雍正五年(1727)正月十八日,两淮巡盐噶尔泰奏曰:“访得曹頫年少无才,遇事畏缩,织造事务交与管家丁汉臣料理,臣在京见过数次,人亦平常。”
清史学者冯尔康评价:“曹頫属于好学而无行政才能的人,所用又非人,只能给曹頫添事,以致织造上用物品屡出差错,受到谴责”
三处织造纺缎均出现质量问题,为此除苏州新任织造胡凤翚因另案革职,江宁织造曹頫、杭州织造孙文成俱罚俸两年,并照数赔补(注意,出现亏损,要官员自己赔偿)
大约因当时危机加重,曹頫乱了阵脚,许多事务照料不到,以至本职工作都出现疏漏。
(9)与政治无关
曹頫是前朝旧臣,又居江宁织造要职,可雍正即位后并未立即对付他,反而对他很有耐性,不但保留他的官职,而且对他的亏空“屡次施恩宽限”。
元年(1723)二月,谕吏部严查亏空案件,曹頫竟躲过这一劫。
雍正将曹頫赔补亏空之期一缓再缓,拖延到次年,竟同意他请求的三年期限,期满后再缓一年。
前后宽限达六年整,这就有力反驳了“曹家参与诸皇子储位之争并遭到雍正报复”的谬论。
(10)罢黜曹家的根本原因
简单的说,曹頫不胜江宁织造之任,任期内贡献甚少,且亏空有增无减,雍正从织造经营的角度考虑,逐渐对曹頫的业务水平失去信心,这才是罢免曹頫的根本原因
看资料,曹家衰退,不是政治风波,只是不善经营的国企头头而已——国企经营不善,清朝官也要负责
雍正动曹家,其实根本原因就是持续亏损
雍正二年(1724)正月初七,曹頫立下军令状:“务期於三年之内,清补全完(八万五千两)。”
雍正五年(1727)十二月二十四日,正式下旨抄家
六年(1728)正月,范时绎对曹頫家产实施查封,二月初二,隋赫德到任后,进行了清点和接收。
三月初二,隋赫德奏报抄家情况:“查其房屋并家人住房十三处,共计四百八十三间;地八处,共十九顷零六十七亩;家人大小男女,共一百四十口;余则桌椅、床几、旧衣零星等件及当票百余张外,并无别项,与总督所查册内仿佛。又家人供出外有欠曹(頫)银,连本利共计三万二千余两……查织造衙门钱粮,除在机缎纱外,尚空亏雍正五年上用、官用缎纱并户部缎匹及制帛浩敕料工等项银三万一千余两。奴才核算其外人所欠曹(頫)之项,尽足抵补其亏空……”
(11)曹家的家产
财产:地共十九顷零六十七亩
也就是说,是1967亩,整个曹家上百口人才2000亩不到
借款32000两,这就是曹家全部家当
三代江宁织造,家产不过2000亩,3万两银,这才是现实里的清朝大官的家产
综上所说
(1)清朝,亏空不单是指官员借款,更重要的是,经营政府、衙门产生亏损,也属亏空之列,并且这是最大的亏损
(2)江宁织造被逼弥补亏空,其实就是大国企持续亏损,皇帝(国家)要求国企老总自己贴钱弥补亏损
(3)雍正之所以屡次对曹頫宽宏,不仅仅是他不涉及政治,而也是知道江宁织造扭亏为赢实在不容易
(4)最后认为曹頫实在无法扭转亏空,曹頫又犯了忌讳,才得以抄家,但没有对人加多少罪
(5)江宁织造根本不是世人认为的大肥缺,一方面被内务府敲诈,一方面由于国企的老毛病,导致效率越来越低,赢利越来越少,而民间纺织企业的发达,就进一步打击了江宁织造
(6)雍正之后,江宁织造虽还存在,但再也没有听闻江宁织造是肥缺,有人钻营上任了
明、清都在南京设局织造宫廷所需丝织品,顺治时曾由户部差人管理,旋仍归宦官之十三衙门,康熙二年(1663),改由内务府派员久任,衔名初称“驻扎江南织造郎中”,后改为“江宁织造郎中”(或员外郎)。
曹玺为首任郎中,其子曹寅,孙颙、曹頫亦任此职,至雍正五年(1727)曹頫罢官止,前后六十余年,不由曹氏任职的时间,不过六年。
(2)民间和官造分开
许多人称,在清朝,南京地区的丝织业有着长期而优秀的传统,当时仅南京市区就拥有织机3万多台,男女工人5万左右,依靠丝织业为生的居民20万,但是这和江宁织造府无关,甚至起了竞争作用
江宁织造府的丝绸产品只供皇帝和亲王大臣使用
(3)亏空的本质
请注意,许多人说起了亏空,就本能觉得是贪污腐败了,其实这是国企承包模型——江宁织造是个大国企,除交给国家的赋税,上贡,然后自负赢亏
所谓的亏空,并不一定是曹家贪污了,整个织造衙门亏损也是亏空
(4)亏空的第一原因——内务府定价
江宁织造府的丝绸产品只供皇帝和亲王大臣使用,内务府收购价才是真的,收购价一砍,有多大的才都得死,因此江宁织造的赢利点,关键在内务府,上得天心的曹寅,关系到位,内务府不为难,可能是真肥缺
缺了天眷,就难说了,内务府稍削价,江宁织造府就可能出现持续而巨量的亏损,而这点很少有人论述
而在曹寅死后,对江宁织造府赢利第一因素的天眷,也不大如前
康熙照顾曹家,是看在曹玺和曹寅的情分,到了曹頫这一辈,就疏远、淡漠了许多。
康熙曾经明确对曹頫说:“念尔父出力年久,故特恩至此。”
康熙六十一年,因李煦、曹頫拖欠卖人参的银两,内务府奏请康熙,严令李煦、曹頫将拖欠的银两必须在年底之前交清,否则就严加惩处,康熙当即就批准了。
显然,这与康熙以前对曹寅的态度,已是决然不同了,而这天眷一旦变化,内务府立刻就加大了对江宁织造府的盘剥,这才是亏空越来越大的原因之一
(5)亏空的第二原因——皇帝行宫花费
康熙皇帝6次下江南,有5次就住在江宁织造府内,这里的地名大行宫的称呼即由于康熙和乾隆两个皇帝在此住过而得名
五次接待圣驾,花费自然巨大,我们在第三点说过亏空的本质,就是江宁织造这个国企,你用钱我不管,但亏了你得弥补——接待皇帝,国企(江宁织造)出了钱,你(曹寅)还得自己弥补
如果从这角度看,其实曹家才是标准的红顶商人(国企老总),但是本朝国企亏损了,最多罢免,可是在清朝,你亏多少,就得补多少
所以康熙四十九年(1710),康熙朱批曹寅的奏折:“两淮情弊多端,亏空甚多,必要设法补完,任内无事方好,不可疏忽。千万小心,小心,小心,小心!”
五十年(1711),朱批:“亏空太多,甚有关系,十分留心,还未知后来如何,不要看轻了。”
康熙没办法怪曹寅,但曹寅终因亏空压力山大而在五十一年(1712)七月病殁
(6)亏空数目
康熙五十六年(1717)七月十三日,曹頫、李煦将历年积欠83万两银(5次接驾的费用)俱已清还,这是经康熙宽免后,以盐课代赔曹、李两家亏空的总数
网上传的三百万两,其实都是不学无术之人才说的数字
(7)亏空的第三原因——作风奢侈
曹家奢靡,讲究场面,交结文人名士,交结贵族大官,至于招待皇帝五次上面已经说了,但是这其实没有花多少钱
(8)亏空的第四原因——经营水平日益下降(根本原因)
上面已经说了,江宁织造是个大国企,老总不但要供应御用,还得自负赢亏,有窟窿补上
这就需要很强的经营才能,而曹玺、曹寅、孙颙之后,曹頫就没有这才能
雍正五年(1727)正月十八日,两淮巡盐噶尔泰奏曰:“访得曹頫年少无才,遇事畏缩,织造事务交与管家丁汉臣料理,臣在京见过数次,人亦平常。”
清史学者冯尔康评价:“曹頫属于好学而无行政才能的人,所用又非人,只能给曹頫添事,以致织造上用物品屡出差错,受到谴责”
三处织造纺缎均出现质量问题,为此除苏州新任织造胡凤翚因另案革职,江宁织造曹頫、杭州织造孙文成俱罚俸两年,并照数赔补(注意,出现亏损,要官员自己赔偿)
大约因当时危机加重,曹頫乱了阵脚,许多事务照料不到,以至本职工作都出现疏漏。
(9)与政治无关
曹頫是前朝旧臣,又居江宁织造要职,可雍正即位后并未立即对付他,反而对他很有耐性,不但保留他的官职,而且对他的亏空“屡次施恩宽限”。
元年(1723)二月,谕吏部严查亏空案件,曹頫竟躲过这一劫。
雍正将曹頫赔补亏空之期一缓再缓,拖延到次年,竟同意他请求的三年期限,期满后再缓一年。
前后宽限达六年整,这就有力反驳了“曹家参与诸皇子储位之争并遭到雍正报复”的谬论。
(10)罢黜曹家的根本原因
简单的说,曹頫不胜江宁织造之任,任期内贡献甚少,且亏空有增无减,雍正从织造经营的角度考虑,逐渐对曹頫的业务水平失去信心,这才是罢免曹頫的根本原因
看资料,曹家衰退,不是政治风波,只是不善经营的国企头头而已——国企经营不善,清朝官也要负责
雍正动曹家,其实根本原因就是持续亏损
雍正二年(1724)正月初七,曹頫立下军令状:“务期於三年之内,清补全完(八万五千两)。”
雍正五年(1727)十二月二十四日,正式下旨抄家
六年(1728)正月,范时绎对曹頫家产实施查封,二月初二,隋赫德到任后,进行了清点和接收。
三月初二,隋赫德奏报抄家情况:“查其房屋并家人住房十三处,共计四百八十三间;地八处,共十九顷零六十七亩;家人大小男女,共一百四十口;余则桌椅、床几、旧衣零星等件及当票百余张外,并无别项,与总督所查册内仿佛。又家人供出外有欠曹(頫)银,连本利共计三万二千余两……查织造衙门钱粮,除在机缎纱外,尚空亏雍正五年上用、官用缎纱并户部缎匹及制帛浩敕料工等项银三万一千余两。奴才核算其外人所欠曹(頫)之项,尽足抵补其亏空……”
(11)曹家的家产
财产:地共十九顷零六十七亩
也就是说,是1967亩,整个曹家上百口人才2000亩不到
借款32000两,这就是曹家全部家当
三代江宁织造,家产不过2000亩,3万两银,这才是现实里的清朝大官的家产
综上所说
(1)清朝,亏空不单是指官员借款,更重要的是,经营政府、衙门产生亏损,也属亏空之列,并且这是最大的亏损
(2)江宁织造被逼弥补亏空,其实就是大国企持续亏损,皇帝(国家)要求国企老总自己贴钱弥补亏损
(3)雍正之所以屡次对曹頫宽宏,不仅仅是他不涉及政治,而也是知道江宁织造扭亏为赢实在不容易
(4)最后认为曹頫实在无法扭转亏空,曹頫又犯了忌讳,才得以抄家,但没有对人加多少罪
(5)江宁织造根本不是世人认为的大肥缺,一方面被内务府敲诈,一方面由于国企的老毛病,导致效率越来越低,赢利越来越少,而民间纺织企业的发达,就进一步打击了江宁织造
(6)雍正之后,江宁织造虽还存在,但再也没有听闻江宁织造是肥缺,有人钻营上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