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氧吧 关注:165,450贴子:2,164,307
  • 0回复贴,共1

如何建造一个高效、稳定液氢模块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能否独立设计建造液氢模块可以说式判断一个缺氧玩家是否入门的主要标准之一。很多吧友会因为液氢模块结块、爆管、效率低等原因原因来求助。这里将我自己的一些思路分享给大家。
液氢模块设计的核心有以下几点:
1.热容要足够大。足够大的热容可以避免温度波动,降低结块风险。同时液冷机也可以放心的调到更低温度,以提高液氢生产效率。这是模块设计的核心。其他包括炼油等以热交换为核心原理的模块,往往也都需要适当扩大热容。
2.导热率要足够高。首先用于导热的材料需要有足够的导热率,铝和导热质都是可以的,其他精炼金属和钻石则尽量避免使用。如果暂时没有合适的材料,可以尽量选择一些导热率高的材料去临时代替。我个人推荐用铝,这样你就不必等找到超导星再开始建造液氢模块。其次,通过合理的结构,增加导热率也是设计的重中之重。
3.液氢温度要足够低。在游戏前中期,没办法获取足够的导热质,一般都是用黑曜石隔热管来做液氢管道,条件好一点会用上陶瓷。这种条件下,液氢换热是无法避免的,所以一般需要做回流设计。但即使有回流,在液氢温度过高时仍有爆管可能。为了避免爆管,出现了很多奇思妙想的设计,但大多比较复杂。其实,只要让液氢池维持在-253℃以下,即使用黑曜石做导热管,也是完全不需要担心爆管的。我个人的习惯时维持液氢池温度在-255℃。
4.控温要足够精准。准确的温度控制是模块稳定运行的前提,利用游戏本身的特性和自动化,来实现0.5摄氏度精度的控温,是每一个液氢模块需要追求的目标。
下面是我经常用的一种液氢模块,发出来仅供参考。

模块的外壳由铝砖围成,上边3格灌入超冷,每格300千克以上。机械气闸用钢。液氢室底部第二层用了3块铝变温板,分别再两端和中间。其他背景墙为任意材料的干板墙,非太空暴露区域可以不建造干板墙。建造完成后先进行预冷,等模块温度稳定在-255℃以下时再开启排气口。可以看到,即使刚生成的液氢,温度也能达到-254.5℃。

液冷机控制循环温度高于-258℃时启动,液冷循环从上方经过,和铝砖换热,铝砖上方有3格灌了超冷,每格300千克以上即可,可以保证温度稳定在-256℃至-261℃。左上的导热板为铝质,用于辅助传导温度,并不会有液体通过。液氢由液泵抽取,补充完毕后,多余的液氢从上边的管道回流,再排回液氢室。

通过气体开关阀控制氢气通入,避免管道内长期留存氢气而爆管。排气口使用普通排气口即可,但如果你的液冷循环管道很长,偶尔会有超压的情况(因为回流延迟太长),换成高压排气口可以解决。

导线桥用铝,可以强化导热。

信号线组读取器用铝,以强化导热。
液氢池设计深度为3格高,当上层液氢低于500千克时通入氢气。
两侧温度传感器控制机械气闸,当液氢温度高于-255摄氏度时关闭气闸,由侧壁的铝砖导出热量。当液氢冷生产完成,液氢池却到目标温度时,气闸开启,液氢池和液冷循环处于真空绝热状态,就能避免过渡冷却带来的结块风险(实际上即使不绝热,足够的热容也是能维持液氢不结块的,这里其实时为了保险做了冗余设计)。
从火箭平台过来的信号线通过锁存器控制液泵抽取液氢,回流管道通过液体管道元素传感器重置锁存器,停止液泵。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大家理性讨论。


IP属地:河北1楼2024-11-20 11:1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