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全三书吧 关注:9贴子:562
  • 4回复贴,共1

封髓丹 及其拓展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封髓丹:
出自清代医家郑钦安《医理真传》:封髓丹由黄柏,砂仁,甘草组成,郑氏认为,黄柏味苦入心,禀天冬寒水之气而入肾,甘草调和上下,又能伏火,真火伏藏,黄柏之苦和甘草之甘,苦甘能化阴,砂仁之辛合甘草之甘,辛甘能化阳,阴阳化合,交会中宫,则水火既济,心肾相交。


IP属地:上海1楼2024-11-21 13:03回复
    1、三才封髓丹【处方】天冬、熟地、生地、黄柏(盐水炒)、炙甘草各10克,党参30克,砂仁(后下)20克、水煎服,每天1剂 (来源《奇效良方》董宿)
    【方解】三才封髓丹的天、地、仁加强了上、中、下三焦的滋补之功。蒲辅周先生称其有益阴增液,补土伏火之功。杜少辉教授其意以治疗老年人气阴两虚,虚火所致诸症。现气阴两虚证临床多习用生脉散加味治疗,但生脉散偏于上中焦,而本方三焦并治,从下焦肾入手以治本,更符合老年人病机。


    IP属地:上海2楼2024-11-21 13:03
    回复
      2、纳气封髓丹【处方】党参30克,补骨脂、砂仁(后下)各20克,炙甘草、黄柏(盐水炒)、肉桂(后下)、细辛各10克。水煎服,每天1剂。
      【方解】封髓丹加补骨脂,肉桂,细辛。此为杜教授学云南吴氏经验所得,方中用肉桂加强引火归原,纳气归肾之功,并用补骨脂辛温入肾,因肾之所恶在燥,而润之者惟辛,补骨脂能纳五脏六腑之精而归于肾,益肾填精。而细辛因其可交通心肾,使虚浮阳气通过手少阴心经达足少阴肾经,使得浮越阳气蓄入肾中。故纳气归肾之功效较原方更胜一筹。
      【病例】**,男,39岁,近来沉迷于酒色,突患牙痛数月,初未在意,后渐加重,西医检查未见异常,他医予给玉女煎无效,诊见:牙痛不可名状,嚼咬痛甚,劳则加剧,体瘦,口渴而不欲多饮,尿不多,舌淡红,苔博白,脉细,尺脉弱。处方:党参30克,补骨脂、砂仁(后下)各20克,炙甘草、黄柏(盐水炒)、肉桂(后下)、细辛各10克。水煎服,每天1剂。服用该方1周收效。


      IP属地:上海3楼2024-11-21 13:05
      回复
        3、固元封髓丹
        【处方】党参30克、山药50克、黄柏(盐水炒)10克、砂仁20克、炙甘草3克,水煎服,每天1剂。
        【方解】封髓丹加山药。杜教授仿景岳《新方八阵》固阵之秘元煎法。凡阴阳之要,阳秘乃固,张锡纯谓山药"能滋阴又能利湿,能滑润又能收涩,是以能补肺补肾兼补脾胃."山药气阴双补,一药而三才备,于封髓丹中以收纳浮阳,运脾固摄,使津液得以正常生成、输布、代谢。现代人多见高血糖、高血脂、脂肪肝等病症,世医多参照现代药理,或用化痰、或用活血、或用清泄,有的收效并不佳。杜教授认为这类疾病的根本在于元阳涣散,正气推动无力而津液不归正化。
        【病例】**,男。39岁,糖尿病、脂肪肝已3个月了,诊见:口干,系热饮,夜尿多,眠差,难以入睡。舌淡红,苔博白腻,舌苔部分剥脱,舌体稍大,脉弦。处方:党参30克、山药50克、黄柏(盐水炒)10克、砂仁20克、炙甘草3克,水煎服,每天1剂。20剂后血糖控制,服药90剂后脂肪肝消失,血脂恢复正常。 [2]


        IP属地:上海4楼2024-11-21 13:06
        回复
          潜阳封髓丹
          【处方】黄柏(盐水炒)、怀牛膝、丹参、泽泻各10克,炙甘草30克 [4],砂仁、党参、龟板(先煎)、杜仲各2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方解】封髓丹加党参、龟板、怀牛膝、杜仲、泽泻、丹参。郑氏用封髓丹治疗头痛。受费伯雄的治疗邪火的加味三才汤启发,杜教授将其略加减而命名为潜阳封髓丹,组方寓潜阳丹之义,用于治疗肾虚不固、风火相煽的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症等,其功用为纳气归肾,潜阳息风。本方不同于单纯滋阴息风的镇肝熄风汤,在于其滋阴时固阳,体现了阴平阳秘原则,可谓潜阳之另一法。
          【病例】**、男、42岁,患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症半年,虽服西药能控制血压,但终日头痛、头目昏沉,观之前医多用活血化痰、滋阴息风之品,收效甚微,其症并见精神疲倦,多汗,夜尿1-2次,舌淡红,苔浮黄腻,脉细弦。处方:黄柏(盐水炒)、怀牛膝、丹参、泽泻各10克,炙甘草克,砂仁、党参、龟板(先煎)、杜仲各20克,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1周后头脑清爽。 [2]


          IP属地:上海5楼2024-11-21 13: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