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raの世界吧 关注:1贴子:424

回复:【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好了,也就是说,你也不知道怎么传输过来了对吧?因为你不是技术人员,你不是……”   
他打断我的话:“我知道怎么传输。”   
我和量子物理教授飞快的对看了一眼。   
我们几乎同时问:“怎么做到的?”   
他:“数据压缩。”   
量子物理教授:“你能说的详细点儿吗?”   
他:“是把我的个人信息全部转变成数据后,通过电子实现在这个宇宙重塑。”
我:“怎么回事儿?你是说把你转变成数据了?”   
他:“对,我的一切信息数据。”   
我:“我不懂。”   
他:“嗯……举个例,这么说吧:一个外星人偶然来到了地球,觉得地球很有意思,想带资料回去。但是因为是偶然来的,自己的飞船不够大,不可能放下很多样本。于是外星人找到了一套大英百科全书,觉得这个很好,准备带回去。但是发现那还不行,因为那一套太多了,还是太重了。外星人就把字母全部用数字代替,于是外星人得到了一串长长的数字,通过飞船的计算机全部按照百科全书顺序排列好后准备带走,但是外星人又发现飞船上的计算机还要存储很多画面和视频,那串大英百科全书数字太长了,占了很多硬盘空间——我们假设外星技术也需要硬盘。那怎么办呢?外星人就测量了自己飞船精确的长度后,把飞船假设为1。又把那串长长的‘大英百科数字’按照小数点后的模式,参照飞船长度,在飞船外壳上某处刻了很小的一个点。于是外星人回去了,他只刻了一个点,却带走了大英百科全书。回去只要测量出飞船的长度,再找到那个点在飞船上的位置……”   
我:“我明白了,那个点所在的位置精确到小数点后很多位,就是那串大英百科数据,对吧?”   
他:“是这样。”   
(受字数限制,本篇未完待续)   
我:“这个很有意思……但是跟压缩你有什么关系?”   
他:“把我的信息压缩成数据,按照脑波的信号用电子排列。这样我就成了一串长长的电子讯号,电子可以通过惠勒泡沫来到这个宇宙。”   
量子物理教授:“不对,讲不通。你现在的存在是肉体,不是讯号。这边宇宙怎么再造你肉体呢?”   
他:“嗯,现在我们的技术没有那么好,所以只能找有我存在的其他宇宙,把我的电子讯号传输到这个宇宙的我的大脑中,这样实际意识也是我了。”   
我:“附体嘛……”   
他:“可以这么说。”   
量子物理教授:“那你怎么回去呢?”   
他:“大脑本身就可以释放电讯号的,虽然很弱。利用这点,在每次传输都附加标准回传信息……我的脑波讯号,开头部分是定位讯号,结尾部分是回传讯号。到了回传讯号的定时后,定期在这个宇宙的替身大脑释放一个信息,刺激一下大脑,然后这个大脑就会释放我特征的电讯号回去。那边负责捕捉接收。这样就可以了。”   
我努力听明白了:“也就是说那边你的肉体还存在,你存在于两个宇宙……呃,一个宇宙的你,存在于两个宇宙,是吧?”
他:“就是这样。”   
我:“精神跨宇宙旅行啊……可行吗?”我侧身对着量子物理教授。   
看量子物理教授表情是在仔细想:“目前看理论上完全没问题……不过我的确没听说过……”   
我转回头:“但是你为什么找到他呢?”我指的是量子物理教授。   
他:“我想询问一下这个宇宙地球的量子物理程度的,我希望能想个办法帮助我。”   
量子物理教授:“他两天前就该回去了,但是那边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   
他:“是的,我回不去了。”   
注1:约翰.阿奇博尔德.惠勒(John Archibald Wheeler),生于1911年7月9日,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物理学思想家和物理学教育家。惠勒生前是美国自然科学院院士和文理科学院院士,曾任美国物理学会主席。1937惠勒提出了粒子相互作用的散射矩阵概念。1939提出重了原子核裂变的液滴模型理论。惠勒在广义相对论大体上还是数学的一个分支的时期,把它引进物理学。1965年获得爱因斯坦奖。1969年惠勒首先使用“黑洞”一词,从此传播世界。1968获原子能委员会恩利克•费米奖,1982年获玻尔国际金质奖章。1983年他提出了参与宇宙观点。1993年获Matteucci Medal。2008年4月13日,因患肺炎医治无效,在新泽西的家中逝世,享年97岁。   
注2:参见第三篇《四维虫子》注③。 


55楼2010-11-12 02:27
回复
    我:“你们这次多少人?”   
    他:“很多,大约20多个。”   
    我:“不在一起吧?你们彼此知道身份吗?”   
    他:“不在一起,彼此不知道,因为一个人出差错会很麻烦。毕竟我们有你们没有的技术。”   
    我:“如果你回不去了,你想过怎么办没?”   
    他严肃的看着我:“我很想回去,因为总有一种我不属于这里的感觉。”   
    我:“你能告诉我回传那部分是怎么回事儿吗?”   
    他:“回传就是在记忆电子流结尾的部分……”   
    我:“不,我问的不是技术,而是回传后,会怎么样?”   
    他愣了:“回传后?”   
    我:“我没听到过你说记忆消除部分,是不是回传后你的记忆就消除了?或者我反过来问:当初你被传输后,那边的你就是空白记忆状态了吗?”   
    他惊恐的看着我。   
    我:“我昨天仔细想了,总觉得有个问题。最初我没想明白,也忽视了。我猜,即便回传了,你还是在这里对吧?你的那个世界的记忆没被抹去对吧?你昨天也说过。从传送的那瞬间起,你和原来自己的记忆就不同了,你们是分开的灵魂了——假如说那是灵魂的话。同样道理,你回传了记忆,等于拷贝了一份回去,但是你依旧还在。是不是?”   
    他痛苦的抱着自己的头。   
    我:“我知道我帮不了你了,因为我……没有消除记忆的能力。”   
    说完我故作镇定的看着他,但是心理上有着巨大的压力,我想我是残忍的。   
    他抱着自己的头努力控制着身体的颤抖,我对此无能为力。   
    过了好一会,他抬起头:“谢谢你到目前为止所做的一切,我接受了。”   
    我看见他眼里含着眼泪。   
    我:“其实……”   
    他:“好了,我知道了,我也明白那句话了。”   
    我:“哪句话?”   
    他:“记得在培训的时候说过,我们这个项目的名称是旅行者,你们也有那个吧?旅行者探测器。”   
    我:“呃……美国那个旅行者探测器【注①】?”   
    他:“那次我们都被告知:这个项目的为期是10年,对于其他宇宙的信息是想旅行者探测器一样,源源不断的向回发送信息。我最初的理解是要来很多次,现在我明白,是单程。”   
    他笑了一下,但那笑容是凄凉。   
    


    62楼2010-11-26 23:38
    回复
      2025-05-12 07:54:09
      广告
      我:“……我觉得……其实你并没有……离开你的地球,只是……只是……”   
      他:“那我算什么?附属品?信号发射器?”   
      我:“……你知道这超出了……呃,超出了……”   
      他:“传统道德?人伦?还是别的什么?无所谓了已经……”   
      我沉默了。   
      他:“没关系,谢谢你。我今后就在这里生活了,我也不必刻意做什么,反正他们也能源源不断得到相关的信息,我存在的意义就在于此。”   
      我:“另一个宇宙的你,也会感受到的……呃,我是指你在这里的感受……”   
      他:“是的,是这样的。”   
      说着他站了起来。   
      他:“我该走了,再次谢谢你。”   
      我:“怎么说呢……祝你好运吧……”   
      他犹豫了一下后,认真的看着我:“我真的希望是个精神病人,因为那样也许还会有治愈的机会,还有一份期待。”   
      我在窗前看着他出了茶餐厅渐渐的走远,心里很难受。   
      量子物理教授从不远的座位站起来,走到我面前坐下。   
      量子物理教授:“告诉他了?”   
      我:“嗯……”   
      量子物理教授:“他接受吗?”   
      我:“有办法不接受吗?”   
      我们都沉默了一会儿。   
      量子物理教授:“我突然觉得我们做的这些很讨厌,就让他等待着不好吗?那还有一个希望存在。”   
      我:“也许人就是这么讨厌的动物吧?想尽办法想知道结果,但是从来不想是否能承受这个结果。”   
      量子物理教授:“他……不是精神病人吧?”   
      我想了想:“他应该是。”   
      量子物理教授:“为什么?”   
      我:“我没说太多,只是提示了一些他就明白了。我猜他可能早就想到了,但是不能接受,所以一直避开这个结论。”   
      量子物理教授:“可能吧……就在这里生活着吧,反正也差不多……”   
      我:“嗯。”   
      看着窗外,我想朋友也许说的对,但是我们都很清楚,对于迷失的旅行者来说,这里不是他的家,这里永远都是异国他乡。可他没有选择,只能生活在这个异乡。也许总有一天他会解脱。但在这之前,只能默默的承受着。直到他的身体、他的记忆,终于灰飞烟灭。   
      注1:1977年8月20日美国发射了旅行者2号探测器。同年9月5日,发射了旅行者1号探测器。两个旅行者探测器沿着两条不同轨道,担负太阳系外围行星探测任务,飞向外太空。这三十多年来,旅行者1号探测已经距离太阳超过150亿公里,成为了迄今为止飞得最远的人造物体。而旅行者2号与太阳之间的距离超过约114亿公里。
      这两颗探测器至今还在源源不断的向地球发送着它们“看”到的一切。而到2020年,两位旅行者将先后耗尽所有能量。此后,它们彻底告别人类,在宇宙中默默漂流,直到永远。   


      63楼2010-11-26 23:44
      回复
        第二十五篇《迷失的旅行者——中篇:压缩问题》
        傍晚的时候,那位 “时空旅行者”暂时走了,我没走,住在朋友家了。
        我:“你觉得他是精神病吗?”
        朋友有点急了:“你问我?我找你来就是问你这个的啊!!”
        我:“你先别激动……因为我对你们说的那些宇宙啊,什么泡沫啊,不是很明白,所以我没法做判断。你先告诉我他说的那些是小说电影范畴的还是真的是那样。”
        量子物理教授:“哦,这样啊,嗯……有些地方我也不是很明白。例如说到反重力装置的问题。他提到了引力子,这个……因为万有引力只是一个现象,为什么会万有引力、万有引力的成因,目前还是未知的东西。”
        我:“……对啊,为什么会有引力……”
        量子物理教授:“现在没人知道,引力场的存在是事实。所以说他提到的这个的确很有意思,如果真的发现所谓引力子,反重力装置还真有可能实现。那个可以说是一个重大的科技标志了。”
        我:“还有吗?还有你觉得是瞎掰的没?”
        量子物理教授:“难说,我想明天他来了我详细的问一下。如果真的是他说的那样,那么他作为参与者肯定会对那方面知识有一些掌握,哪怕是岗前培训也得知道一些,不可能什么都不知道就放过来了,违反常理。而且他也提到过这是政府行为,那么岗前培训应该是有的。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点。因为目前我所了解的量子力学知识里面,没听说过这种传输方式。哪怕他能说个大概,理论上可行都成……否则就是胡吹了。”
        我:“等等,你是说你相信他说的?”
        量子物理教授:“嗯……有点儿,所以我急着找你确认。因为关于穿越量子泡沫那方面,眼下的技术还是实验阶段,例如无条件电运——就是在我家这里无条件的把一个东西传输到你家。目前虽然可以做到,但是只能运送很微小的粒子……”
        我:“停,电运啥的太复杂了,还有就是多宇宙理论是怎么回事儿?我听不懂就没法判断他是不是胡吹的。你必须今天晚上教会我。”
        他使劲挠着头:“这个怎么可能啊?”
        我:“否则我帮不了你。”
        他认真的想了好一阵:“嗯……我试试吧……但是我只能说尽力……你原来听课都听哪儿去了?”
        我无比坦然的承认:“睡着了。”
        他叹了口气:“来我书房吧。”
        我发现能有个自己的书房是件很爽的事儿,不管是否看书,那个气氛还是挺不错的。至少说起来很牛的感觉。
        坐下后,他认真的看着我:“你在考验我的教学水平……这样吧,我看看能不能压缩最实质的内容,用最直白的方式给你解释下多宇宙理论。”
        我鞠了个躬:“如果真的能,那我以后就听您的课了。”
        他笑了下:“嗯……从这儿说吧:在19世纪的时候,物理界有个共识,象光啊,电磁啊,这类的能量都是以连续波的形式存在的。所以我们至今都在用光波、电磁波这类的名词。对于这一点上,是19世纪的物理界的很大成就。如果有人对此质疑的话,用一个实验就能证实这一点。”
        我:“嗯,弄一堆仪器干点儿啥。最后得了个结论,所有人目瞪口呆,这个我理解。”    量子物理教授:“你错了,这是个很简单的实验,任何人都能做。”
        我:“哎?是吗?那你现在做给我看!”
        量子物理教授:“别急,我会做给你的。咱们先说第一步:假设啊,假设你在我这个门上掏出个竖长条的缝隙来,我站在外面用手电向里面照射,你关了灯在屋里看。墙上会有1条光带对吧?”
        我:“对,怎么了?”
        量子物理教授:“好,现在假设门上掏了2个竖长条缝隙,我还是站在外面用手电筒照射,你会在屋里的墙上看到几条光带?”
        我:“2条啊,这个有问题吗?”
        他笑了:“真的吗?我们试试看。”说着他找了张硬纸,用裁纸刀切了2条窄缝,又翻出了手电筒。
        我看着他折腾不解的问:“难道不是2条吗?”
        他在关灯前神秘的笑了下:“看看就知道了。”
        他打开手电筒,用那张有2条缝隙硬纸挡住光束。墙上出现了一系列的光栅(见图1)。我像个白痴似得发出惊叹:“天呐,居然这么多!”。
        量子物理教授:“看到了?”
        我:“怎么会这样?”
        他重新开了房内灯坐回我面前:“透过缝隙的光波是相干的,在有些地方互相叠加了,然后就是你看到的,出现了一系列明暗效果的光栅(见图2)。”
        我:“真有意思。”
        量子物理教授:“我们还是假设,假设门被掏出了4条缝隙,墙上的光带会是多少?”     我:“呃,我算算……加倍再加上叠加……”
        量子物理教授:“不用算了,这种情况下得到的光栅只有刚才的一半。”
        我:“4条缝隙的比2条缝隙的光带少?你确定?为什么?”
        量子物理教授:“你不信?我们可以再做实验。”
         


        64楼2010-11-27 01:07
        回复
          我:“不,我信了,告诉我为什么。”
          量子物理教授:“因为缝隙过多,就造成了光波互相抵消掉,互相干涉了,这也就是光干涉现象。这个实验叫‘杨氏双缝干涉’【注①】。你回家可以尽情的做这个实验。”
          我:“嗯,我也许会做的。但是这跟多宇宙有什么关系?”
          量子物理教授:“有,实验证明了光是波,但是后面出了个小问题:用光照射金属板,会产生电流,没人知道为什么。后来经过反复试验,通过研究金属板上光线的量和产生电流量的关系,得到了一个结论。”
          我:“那个光照和电流关系怎么回事儿?一系列的计算?”
          量子物理教授:“对。”
          我:“好了,不用告诉我那些公式或者计算了,直接告诉我结果吧。”
          量子物理教授:“嗯,你有兴趣可以查到的;结果就是:光其实连续独立单元形式存在的能量,也就是一种粒子【注②】。这就是量子物理学的开端。”
          我:“……那个杨什么的实验呢?被数学推翻了?”
          量子物理教授:“看上去是的,因为这不合理。然后物理学家们开始争起来了,但是谁都没办法否定——因为这不是说说的事儿,计算过程摆在那里,没有作假。这种混乱直到爱因斯坦对于原子的研究以及粒子的研究发表后才结束。爱因斯坦把光粒子叫做光子,正是因为光子冲击了金属板,才产生了电流。”
          我:“光波实验白做了?真折腾啊,弄了半天是个伪科学实验,我白激动了一把,以为终于可以亲自摆弄下科学实验了。”
          他笑了:“不白做,到了现在,已经证明了光子是带有波特性的粒子。”
          我困惑的看着他。
          量子物理教授:“这么说吧,因为光子足够快,还是连续的,这个理解了?就像你扔出一把沙子。”
          我:“哎,早说嘛……这里OK。不过你说了这么多,半句没提多宇宙的问题。”
          量子物理教授:“这是我要说的。通过前面的实验你看到了光的互相干涉,也就是说,光才可以干涉光。而后面又确定了光子这个问题。下面就是多宇宙理论的证据之一了。”      我:“OK。”
          量子物理教授:“物理学家们就想:如果每次放出一个光子,用专门的光感应器来接收,这样就没有干扰了对吧。因为光子的速度让它可以不受干扰——因为没有别的光子了。”
          我:“嗯,是这样。”
          量子物理教授:“但是实验结果让所有人不能理解。光子的落点很没谱,这次在这里,下次在那里,再下次又不知道跑到什么地方了,没有定式。”
          我:“嗯……假如你计算下概率。”
          他摇了摇头:“不要用数学来说,这是个真正的实验,真正的光子,真正的感应器,在地下几公里的深处,排除了能排除的所有因素。但是,没有定式。”
          我笑了:“然后物理学家们又打起来了吧?”
          量子物理教授:“没错。大家都纷纷做这个实验,但是却找不到任何原因。所有已知的可能性都排除了。”
          我:“终于说到这里了,你是想说:来自其他宇宙的光子干扰了这个光子【注③】?好吧,我暂时相信,那么,怎么来干扰的?”
          量子物理教授:“还记得量子泡沫吗?”
          我:“……这样啊……但是……”
          量子物理教授:“没错,就是你说的‘但是’,所以至于多宇宙的问题,还在争论不休。因为那个实验没有问题,但就没有答案,只有多宇宙才能解释。而且,没有人能证明这个说法是错误的。但是,这彻底颠覆了我们目前所知道很多东西:灵魂啊,神啊,物理啊,这个解释过于大胆了,已经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我疲惫的倒在椅子上——总算搞明白了。
          那天晚上躺下的时候觉得脑子有点儿晕,因为这一天有太多东西冲击进来了。以至于花了很久我才睡着。   


          65楼2010-11-27 23: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