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柯人补充 1#
-肇庆·烂柯山-
来点广东特色的“烂柯”变种
有一种说法是王质去的烂柯山,位于广东肇庆。
比如和珅的《大清一统志》就记载,“烂柯山。在高要县东南五十里。寰宇记:在府东三十六里峡山南,即王质遇赤松子与安期生棋而斧柯烂处。舆地纪胜:一名腐柯山。旧志:在县东南四十六里,高一百余丈,周五十里。其西麓与高峡山相对,中有砚坑,即唐宋采砚处。”
屈大均《广东新语》则补充道:“王质事,有无不可知,然山下姓王,多有称质子孙者。”即王质遇仙的神话故事,在肇庆一带已家喻户晓,而山下姓王的人家,自称是王质的后人。
在高要金渡大坑村的黄氏宗祠,其瓦脊上有一灰塑《王质遇仙》。黄氏族人居住于烂柯山脚,一直以来,他们执拗地认为主人公是“黄质”,而非“王质”。“王”与“黄”粤语读音一样,这个特别的谐音,让黄氏族人对《王质遇仙》的故事产生了特别而深厚的情感共鸣。
金渡大坑村黄氏宗祠灰塑《王质观棋》。(图文来源:肇庆文联)
高要南岸新江一村的邓氏宗祠是高要不可移动文物,也是肇庆最大的古祠堂,墙上的壁画和灰塑均由本族艺人绘制。
祠堂内有一幅烂柯图,两位老翁在松树下对弈,特别的是,石上还放有几只仙桃。一担柴就放在王质身后,柴上的斧头特别明显。而图上有“黄吉看棋”四个字。
在他们这一带,“王”与“黄”同音,“质”与“吉”同音,很有可能是代写标题之人据音落笔,邓居谦因不识字没法把关,因而搞错了。
高要南岸新江一村邓氏大宗祠壁画《王质看棋》。(图文来源:肇庆文联)
-肇庆·烂柯山-
来点广东特色的“烂柯”变种
有一种说法是王质去的烂柯山,位于广东肇庆。
比如和珅的《大清一统志》就记载,“烂柯山。在高要县东南五十里。寰宇记:在府东三十六里峡山南,即王质遇赤松子与安期生棋而斧柯烂处。舆地纪胜:一名腐柯山。旧志:在县东南四十六里,高一百余丈,周五十里。其西麓与高峡山相对,中有砚坑,即唐宋采砚处。”
屈大均《广东新语》则补充道:“王质事,有无不可知,然山下姓王,多有称质子孙者。”即王质遇仙的神话故事,在肇庆一带已家喻户晓,而山下姓王的人家,自称是王质的后人。
在高要金渡大坑村的黄氏宗祠,其瓦脊上有一灰塑《王质遇仙》。黄氏族人居住于烂柯山脚,一直以来,他们执拗地认为主人公是“黄质”,而非“王质”。“王”与“黄”粤语读音一样,这个特别的谐音,让黄氏族人对《王质遇仙》的故事产生了特别而深厚的情感共鸣。
金渡大坑村黄氏宗祠灰塑《王质观棋》。(图文来源:肇庆文联)
高要南岸新江一村的邓氏宗祠是高要不可移动文物,也是肇庆最大的古祠堂,墙上的壁画和灰塑均由本族艺人绘制。
祠堂内有一幅烂柯图,两位老翁在松树下对弈,特别的是,石上还放有几只仙桃。一担柴就放在王质身后,柴上的斧头特别明显。而图上有“黄吉看棋”四个字。
在他们这一带,“王”与“黄”同音,“质”与“吉”同音,很有可能是代写标题之人据音落笔,邓居谦因不识字没法把关,因而搞错了。
高要南岸新江一村邓氏大宗祠壁画《王质看棋》。(图文来源:肇庆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