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一边是主流媒体对《乡恋》及其李谷一演唱风格的不断地口诛笔伐。而另一边《乡恋》成为表达人民群众对改革开放,对艺术求变求新渴望的标志性歌曲。《乡恋》万里卷潮来,风靡全国,城市乡镇、街头巷尾,百姓都在争相传听、传唱这首歌。那几年,李谷一随中央乐团在全国演出,团里的节目单上不敢写《乡恋》,但每到一地,无论是剧场、还是万人体育馆,只要她一上台,全场观众立即整齐划一地高喊:“李谷一,《乡恋》!李谷一,《乡恋》!” 李谷一每场要唱十多首歌,再苦再累她都毅然决然的满足广大观众要求,加唱《乡恋》。李谷一每次唱罢,观众们激动地全体起立,用长时间、热烈掌声、喊声,向李谷一致敬、致谢。每次演出完,剧场或体育馆外仍站满成千乃至上万观众,要再次目睹李谷一“真人”。她被围堵两、三个小时走不脱是常事。甚至,一些观众把演员乘坐的中巴车前轮抬起来,见不到李谷一就别想走,大批维持秩序的**也只能束手无策。那时,两种观点、两种认识,形成鲜明而尖锐的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