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5月22日漏签0天
李谷一吧 关注:7,748贴子:270,646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6回复贴,共1页
<<返回李谷一吧
>0< 加载中...

李谷一:开创一代歌风 情动华夏大地(二)

  • 取消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烟雨归舟001
  • 颇具名气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烟雨归舟001
  • 颇具名气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乡恋》,是1979年12月,由李谷一为中央电视台拍摄的风光片《三峡传说》配唱的插曲。歌曲描述了汉代女子王昭君出塞和亲前,离别家乡三峡时那种“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的惜别心情。到了1980年,先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每周一歌》形式播出。李谷一的演唱,“民(歌)通(俗)”结合,使用了轻声,将歌曲演绎的抒缓、柔美、深情,真是进入“心头往事歌中怨”的境界。


2025-05-22 09:18:44
广告
  • 烟雨归舟001
  • 颇具名气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孰料《乡恋》成了导火索,由此点熳延大火,中国歌坛发生了一场争议和批评。在当时诸多报刊上,将《乡恋》和李谷一的演唱方法,称为 “靡靡之音”,“黄色歌曲”。进而,有权威人士将李谷一先前演唱过的抒情歌曲一概敝之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歌曲”。一首歌曲、一种唱法的学术问题,被提升到悠关社会主义发展的政治问题。


  • 烟雨归舟001
  • 颇具名气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高压之下,音乐界的好心人劝她用“健康”、“传统”的唱法将《乡恋》再唱一遍,以消弥指责。但倔强的李谷一坚定地说:“《乡恋》也好,还是以前我唱的其它抒情歌曲也好,如果说‘有问题’,与词曲作者无关,是我要在演唱时这样处理的。让我改变原来的唱法,我决不重唱!”李谷一的坚持,不仅使批判逐步升级,而且她所在的中央乐团领导传过话来:“如果再这样唱下去的,就请你到适合你发展的地方去!” 正如今天的“下岗通知”。


  • 烟雨归舟001
  • 颇具名气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李谷一在自己的记述文章中说到:“1980年初,在一曲《乡恋》引发下,我成了中国乐坛上离经叛道的重矢之的,招致了如同政治事件般的批评和批判,开始几个月里被鞭笞的心灵伴着泪水长流。”可以想见李谷一那时“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的内心苦痛。


  • 烟雨归舟001
  • 颇具名气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一边是主流媒体对《乡恋》及其李谷一演唱风格的不断地口诛笔伐。而另一边《乡恋》成为表达人民群众对改革开放,对艺术求变求新渴望的标志性歌曲。《乡恋》万里卷潮来,风靡全国,城市乡镇、街头巷尾,百姓都在争相传听、传唱这首歌。那几年,李谷一随中央乐团在全国演出,团里的节目单上不敢写《乡恋》,但每到一地,无论是剧场、还是万人体育馆,只要她一上台,全场观众立即整齐划一地高喊:“李谷一,《乡恋》!李谷一,《乡恋》!” 李谷一每场要唱十多首歌,再苦再累她都毅然决然的满足广大观众要求,加唱《乡恋》。李谷一每次唱罢,观众们激动地全体起立,用长时间、热烈掌声、喊声,向李谷一致敬、致谢。每次演出完,剧场或体育馆外仍站满成千乃至上万观众,要再次目睹李谷一“真人”。她被围堵两、三个小时走不脱是常事。甚至,一些观众把演员乘坐的中巴车前轮抬起来,见不到李谷一就别想走,大批维持秩序的**也只能束手无策。那时,两种观点、两种认识,形成鲜明而尖锐的对立。


  • 烟雨归舟001
  • 颇具名气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谢谢大帅相助。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6回复贴,共1页
<<返回李谷一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