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074,952贴子:73,628,742

回复:科普扫盲帖——豫湘桂战役的基本史实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从全局看豫湘桂战役
远征军入缅作战与果脯豫湘桂溃败的关系。
远征军缅北滇西大反攻的胜利与豫湘桂溃败几乎是在同时,战争态势往往是牵一发而动而动全钧。
看过李宗仁将军的回忆录,对远征军的缅北滇北大反攻似乎并不以为然,李将军并不认可远征军的大反攻行动。他认为:日军的力量是沿本土到广州湾到缅甸一字长蛇阵,远征军在缅北滇西作战只会导致日军后缩,日军后缩后的顽抗将会越来越强,不利于我方抗战的整体态势,与其最精锐的远征军在缅北滇西作战,不如集中力量囤兵于广西,以图进攻广州湾,拿下广州湾后将日军拦腰斩断,再各个击破。
貌似大道理是这样,那为什么光头还会派远征军在缅北滇西作战呢??
还是与当时背景有关,日军在缅甸挑起了英帕尔战役,战役初期日军比较顺利,英军顶不住了要求光头派兵支援。(英美是一个比一个坑爹,还都是排名前四的强国,居然要榨干榨净一个积贫积弱已久的农业国的价值给自己的战略方便,而且还甩锅说你无能)英美是穿一条裤子,一开始是通过史迪威转达的,当时光头的作战重点还在内地,对史迪威的意见一点都不买帐,但在1944年4月份罗丝福和马歇耳对光头施加压力,扬言光头如不派兵出境就终止援助,衡量再三光头答应派兵,弱国无外交。
5月11号卫立煌的20万精锐之师强渡怒江,甚至还带上了昆明警总200师,卫立煌部对日战功卓著,但这20万精锐之师到怒江以西后暂时就回不了头了,与此同时日军在国内几乎是倾全力进攻豫湘桂,号称是有史以来的最大作战行动。估计光头也没有预料到汤恩伯部会如此废柴,仗打得是如此不堪。但另一方面如果卫立煌的20万精锐不被调到怒江以西,方先觉在衡阳坚守了47天求援光头断不会无兵可调,横山勇打援部队11军团对付王耀武已到极限,试想杜聿明第5集团军或宋希濂11集团军兵团兵临衡阳,断不会是如此战局,更不会有后面的桂柳会战。
此外部分网友有这样的观点:1944年盟军全是胜利只有果脯败了,果脯抗不了战。我并认可这样观点,1944年盟军哪里全胜了,市场花园行动就失败了,德三还在1944年打出阿登反击战,康拉德行动差点全歼红鹅一个方面军,盟军那是什么样的装备和后勤,这方面果脯永远都是望洋兴叹。
果脯在1944年也不是全败,与此同时进行的缅北滇西大反攻难道就不是胜利?再往后,果脯芷江会战全胜,芷江会战后又反攻追击光复了大片国土。再另外,豫湘桂也不全是糟点,其中桂林保卫战和衡阳保卫战等战打得很顽强,整个豫湘桂日方也是付出了沉重代价。


IP属地:广东32楼2025-01-28 16:57
回复
    还有人洗这个,国民党的孝子贤孙?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4楼2025-01-28 17:33
    收起回复
      下面是总结提炼精华:
      豫湘桂战役/一号作战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美国人的破坏性决策
      复盘整个会战,不难发现,姜盖世-陈纳德战前提出的战略判断与应对方案是正确的,符合后来战场形势的演变发展。
      史迪威-马歇尔-罗斯福战前提出的战略判断与应对方略是完全错误的。
      姜盖世-陈纳德主张国内战场优先,有余力再打通中印公路。
      史迪威-罗斯福把打通中印公路列为不惜一切的任务。
      由于驼峰航线当时运载能力有限,没有能力同时既保证正面战场稳定同时又有足够能力保证打通中印公路的部队供应需要。是一个二选一的决策。
      加上美国还把其战略空军第二十航空队(这个航空队最坑,不负责中国战场任何空中支援却要最优先占据驼峰航线的物资补给,什么都要以它为最优先!)出击日本的成都基地作为驼峰航线最优保障,分配用于中国战场的驼峰运输量更是下降到一个极小的程度。
      驼峰航线运输量的大部分分配给了美国空军/陆军航空队,其中战略空军四川基地的保障是重中之重,它是西元1943年下半年到1944年上半年这一个年度的优先保障目标,驻华空军即第十四航空队可用于中国战场的物资也只允许获得很小一部分,剩余分配给中国军队的运输量基本全部指定供应编入用于反攻滇西缅北的中国远征军部队。
      也就是说中国战区国内对日战场的部队没有获得任何武器装备和物资供应。两年多的时间,中国正面战场基本没有获得任何装备与物资援助,完全是依靠自身工业和储备在支撑西元1942年2月-1944年上半年的国内对日战场。
      即使按照大部分运输量分配给了驻华美军尤其是对当时战局演变没有多少作用的战略空军,运进中国的装备仍把中国远征军强化到了一定水平,一般情况下进攻时拥有击破一个日军常备师团的战斗力,防御时可以有效对抗三个日军常备师团的能力,这些从实战表现是不难发现的。
      按理美国人这类战略分析水平是有的,陈纳德及其麾下第十四航空队情报部门就准确地洞察和判断了这些情况。遗憾的是史迪威-马歇尔-罗斯福决策链断然拒绝了陈纳德和姜盖世的正确判断与策略,姜盖世顶住了史迪威的压力,但是当罗斯福加入进来后姜盖世害怕失去援助而屈服了,有生力量被迫全部投入到滇西缅北方向,豫湘桂的大崩溃不可避免了!
      也就是说,不考虑驻印军,单是把进攻滇西缅北的中国远征军战前投入湖南战场,主动进攻力量并不充足,防御力量却是足够的,日本一号作战的湖南进攻战只能是自取其辱的行动。话说回来,真如此演变,日军也不是傻的,它大概率就不会进攻,最多试攻一下就会算了。长衡会战日军之所以攻得很凶,相当程度上是为了给滇西缅北陷入困境的守军提供间接支援,由于日本通往缅甸的交通线已经无法维持,这是唯一可能对缅甸日军减轻压力的方式。
      美国坚持进攻缅北滇西还有一条自己不张扬的暗线,就是中印地面交通线是日军不可接受的底线,如果计划中的积压在阿萨姆仓库里的装备和物资能够通过地面公路系统转运中国战场的中国军队,日本的战略基础直接就会崩溃,日本整个军事战略就是建立在中国不能有效武装基础上的。
      对缅北滇西施压,会迫使日军不断增援缅甸,大大减轻日军在太平洋方向的设防强度。在交通线尚能维持情况下,西元1943年和1944年早些时候,日军对缅甸防御投入了大量有生力量,兵力规模从十余万暴增到了三十余万,进入西元1944年二季度,是美军潜艇过于活跃,美军自己堵死了日军对缅甸的增援,要不然日军也不会自我提虚劲地吹嘘什么八竿子都见不到影子的打通大陆交通线,直接通过海运增援缅甸去了。
      史迪威-马歇尔-罗斯福决策链西元1944年中印缅战区战略的决策是一个典型的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冷酷无情的策略,也是一个过分牺牲中国的战略。
      这个战略的直接恶果是导致中国主战场豫湘桂战场因力量严重不足而大崩溃,间接恶果更是深远,其中之一就是中国在战后遭到美国默许下苏俄的肢解,失去近200万平方公里国土。
      以上仅供参考。


      IP属地:广东35楼2025-01-28 17:40
      收起回复
        国军太惨了,几十年后还被扒。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36楼2025-01-28 17:57
        回复
          根本原因是国党高层都在等着胜利后吃香的喝辣的,满脑袋怎么多摘果子而不想流血牺牲了。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7楼2025-01-28 18:04
          回复
            侵华日军有200w左右
            淞沪会战,倭奴不过出动了22万人
            徐州会战,倭奴投入24万人
            武汉会战,倭奴出动了25万人
            剩下的鬼子都在敌后跟八路打吗?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8楼2025-01-28 18:11
            收起回复
              知道下面这个历史就明白蒋介石国民党是多么的无能:
              抗日战争,日军在关内总兵力保持在最多100万人左右。
              抗美援朝,美军为首的17国联军总兵力大概也是100万人左右。可能比关内日军少了一点点人吧。
              抗美援朝美军一方的武器装备,比起抗日战争关内日军的武器装备,那是强的太多太多了。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9楼2025-01-28 18:13
              收起回复
                我信专家和教科书上的结论,你咖位不够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0楼2025-01-28 18:42
                回复
                  知道了,跪安吧


                  IP属地:越南来自iPhone客户端41楼2025-01-28 18:59
                  回复
                    楼主观点总结:我没错,错的都是别人。
                    个人评价:菜就是菜,别找借口。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2楼2025-01-28 19:10
                    回复
                      知道下面这个历史就明白蒋介石国民党军是多么的无能:
                      旧中国的抗日战争,国民党军VS日军。国民党军没有做到保家卫国,不能御敌于国门之外。
                      日军在关内总兵力保持在最多100万人左右。
                      新中国的抗美援朝,志愿军VS以美军为首的17国联军。志愿军做到了保家卫国,御敌于国门之外。
                      美军为首的17国联军总兵力大概也是100万人左右。可能比关内日军少了一点点人吧。
                      抗美援朝美军一方的武器装备,比起抗日战争关内日军的武器装备,那是强的太多太多了。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3楼2025-01-28 19:31
                      收起回复
                        这种时候绿牌歧视是最有用的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4楼2025-01-28 19:49
                        回复
                          没了解过的历史,感谢楼主分享。


                          黄金星玩家
                          百度星玩家累积成长值为500,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45楼2025-01-28 19:52
                          收起回复
                            国军真垃圾抗战结束时国军有620万,44年国军兵力上肯定是大幅优势,虽然战力差,可豫湘桂大败没有一战集中兵力优势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46楼2025-01-28 20:10
                            收起回复
                              我姓蒋,楼主跪下吧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7楼2025-01-28 20:5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