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吧 关注:777,783贴子:12,575,626
  • 26回复贴,共1

在迎奉朱祁镇回京问题上景帝和大臣的分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如何迎接上皇一事上,景帝也显然是深违众意,与诸臣的想法相去很远:诸臣都认为礼应从重,而景帝却觉得越从简越好。究应采用何种仪节,应由礼部议出。礼部尚书胡[lbk]插图[rbk]从他请求为上皇带些服食之物未能获准一事,便已得知景帝的心意,知道仪节若重必会碰壁,因此在主持部议时,便竭力主张一切从简。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2-04 22:32回复
    小飞机的梦、爱新觉罗毓薰、waffenssly. . . 被楼主禁言,将不能再进行回复
    结果议定的仪节是:首先由礼部派员,迎候上皇于居庸关外处的龙虎台,锦衣卫备法驾在居庸关迎候,百司诸官迎于土城之外,诸将迎于教场门处。上皇由安定门入城,从东安门入宫,自东端登上北门,面南而坐,皇帝谒见后,百官再朝见。朝见过后,上皇再由此进入南城大内。这套仪节订得已很简薄,但奏上之时,景帝仍很不悦。他传出旨意,把仪节定为:以一轿二马迎上皇于居庸关,抵达安定门时再易法驾。在这以后的仪节则可依原议。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2-04 22:33
    回复
      诸臣对于原议已怨其太薄,经此一改,意见更大。给事中刘福集纳众意,上了一道奏章,道出了群臣之意。景帝得奏,更加不耐,便在原奏上批道:“朕尊大兄为太上皇帝,尊礼无加矣!福等顾云太薄,其意何居?礼部其会言详察之。”这批文几乎和“著令某某明白回奏”一样,是很严厉的责问了。为了免生枝节,礼部尚书胡[插图]只得自行承当起来,他会同礼部的几个大臣一同回奏道:“诸臣意无他,欲陛下笃亲亲耳。”他们抬出了太上皇,并又以手足之情动之。景帝和胡[插图]等针锋相对,也用太上皇来回敬了他们,他说,“昨得太上皇书,具言迎驾之礼宜从简,朕岂得违之。”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2-04 22:34
      回复
        诸臣明知上皇所说的,不过是于例应有的谦辞,但这又是不能说破的,只好不说什么了。然而,大臣好办,小臣却仍难通,千户龚遂荣就上书给大学士高毂,说是奉迎宜厚,并以唐肃宗奉迎唐明皇为例,说那个仪式就可供参照。高毂深知景帝的心意,不敢贸然将龚书奏上,只悄悄把它带入朝堂,暗自交给了王直、胡[插图]等人,并问他们有何意见。王、胡二人都认为径自奏上去,也并无不可。在他们互议之间,得知此事的已有多人,给事中叶盛是个胆大敢为的人,他探知之后,也不和别人商量,就以自己之所知,径自奏了上去。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2-04 22:36
        回复
          另一个给事中林聪,则为此劾奏了王直、胡[插图]、高毂等人,说他们身为大臣,却不能有闻必报,而竟形同细人,偶语窍议,实有违于事君之道。这样,龚遂荣上书一事竟闹到景帝那里,景帝还下诏要他们奏呈龚书。至此,王、胡、高等只好将龚书奏进,并说,“肃宗迎上皇典礼,今日正可仿行,陛下宜恭迎安定门外,分遣大臣迎龙虎台。”这样的话,景帝认为更加不宜,再次告诉他们,只需一遵前议,不必再行多谈。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2-04 22:36
          回复
            朱祁钰这个人只有小聪明,没有大智慧,反正朱祁镇都要回来,干嘛不摆出一副兄友弟恭的样子?非要在一些毫无意义的破事上较真。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2-05 02:10
            收起回复
              只能说朱瞻基这个人眼光还是准的,朱祁钰确实不堪大用。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2-05 02:11
              收起回复
                堂堂天朝上国大皇帝被俘还好意思回来?既然不自杀以谢天下,那么就报仇雪恨,在有生之年踏破瓦剌


                IP属地:云南8楼2025-02-05 10:12
                回复
                  怂朝为什么没有战斗力?因为童贯杜充贾似道这种逃兵,不仅不处罚还能升官。礼仪从重是鼓励当逃兵吗?从简是保护你?从重是羞辱你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2-05 11:03
                  回复
                    这么一看,这相当于服从性测试,大臣的支持度其实很低,朱祁钰能力不行啊,连个背锅大臣都扶不出来,这不听话的人挺多的啊。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2-05 12:05
                    回复
                      朱祁镇是吃了败仗被敌人捉住给放回来的,这种情况,礼仪从重不妥,只能礼仪从简。如果是奏凯还朝,那就必须礼仪从重,而且还不能迟到,不然就是怠慢皇帝。永乐年间,朱棣御驾亲征奏凯还朝,太子朱高炽迎驾不及时连累不少大臣被入狱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5-02-05 13:35
                      回复
                        本月十五曰,礼部题奏,为陈言事。奉圣旨:「尊亲孝悌,某所当然。近得虏营走回之人稍带太上皇言:『太师也先果送朕来,迎接之礼尤须简略。』因此,悉遵行。今言太薄,则讥乎朕。事既行定,不许妄言。钦此。」40本曰,奉太上皇帝诏,告文武群臣:「朕以不明,为权奸所误,致陷于虏廷。已尝寓书朕弟嗣皇帝位,典神器,奉钦宗祀。此古今制事之宜,皇帝执中之道也。朕今幸赖天地祖宗之灵,母后皇帝悯念之切,俾虏悔过,送朕还京,郊社宗庙之礼,大事既不可预,国家机务,朕弟惟宜尔。文武群臣务悉心以匡其不逮,以福苍生于无穷。朕到京曰,迎接之礼悉从简略,布告有位,咸体朕怀。」41太上皇帝敕谕文武群臣:「朕以眇躬,昔受先帝遣命,祖宗洪业,俾付于朕。深惟负荷之恩,朝夕惶惧,以图治理。去年秋,丑虏傲虐,背恩负义,拘我信使,率众犯边,有窃神器之意。朕不得已,亲率六军,往问其罪。不意天示谴罚,被留虏中,屡蒙圣母上圣皇太后、皇帝贤弟笃念亲亲之恩,数遣人迎取,上赖天地大恩,祖宗洪福,幸得还京。尔文武群臣欲请重以迎接之礼,朕辱国丧师,有玷宗庙,有何面见尔群臣?所请不允。故谕。」
                        以上李实北使录
                        朱祁镇是做到避位前让了。但后面朱祁钰的做法就有点不当人了。
                        “景泰元年,上皇还京,居南宫。景帝令勿与朝政,且严其防闲。南宫门锁锢,饮食自窦入,至乏薪米”
                        “上皇居南宫,帝不欲其与外人通,命毁南宫树,伐其垣,备极苛待”
                        “南宫门闭久,锁钥锈涩,守者日送饮食一器,多腐不可食。上皇与钱皇后拮据自给,至鬻衣饰以易薪米。”
                        “景泰中,南宫守卫森严,昼夜逻卒环伺,虽宦官不得私谒”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5-02-05 14:19
                        回复
                          一个叩门皇帝,还隆重,放末帝时直接当袁崇焕处理,百姓分食其肉而不解恨,因为百姓是真的被害苦了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5-02-05 17: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