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三十六字母”的缺陷
山东菏泽 王义然
音韵学上的“三十六字母”是一个与反切注音紧密相连的概念。反切注音是用两个汉字
为一个汉字注明读音的方法,其基本原则是:上字取声,下字取韵。即用反切上字的声母与
反切下字的韵母相拼合来注明一个汉字的读音。自魏晋以来,人们开始编纂韵书,就使用反
切注音。南朝顾野王在543年成书的《玉篇》中,也把它作为基本注音方法,标志着这种注
音方法的成熟。此后,这种方法一直被各类字书所推崇,成为汉字注音方法的主体。开始,
人们并没有考虑汉语语音中共有多少个声母,直到唐末僧人守温根据梵语的音理编制等韵
图,才涉及到声母个数多少的问题。因为等韵图要把所有的汉字音节按照行同韵、列同声的
格式(纵排版式)归纳在一个图表上,图表的首行标题栏应包括所有的声母,所以守温和尚
就选定了三十个反切上字,代表当时汉语语音系统的三十个声母。此后,宋代音韵学家又依
此为蓝本,增加了“非、敷、奉、微、床、娘”六母,就形成了传统的“三十六字母”。按
照《康熙字典》等韵图的标目排列起来就是:见、溪、郡、疑;端、透、定、泥;知、彻、
澄、娘;帮、滂、并、明;非、敷、奉、微;精、清、从、心、邪;照、穿、状、审、禅;
影、晓、喻、匣;来;日①。本文所要评述的就是这“三十六字母”。
一、“三十六字母”缺陷的三个方面
现代汉语拼音只有二十一个声母,为什么中古时期的声母竟有三十六个之多呢?为了弄
清这个问题,笔者采取用汉语拼音字母标注三十六个反切上字中古音的方法②,作古今对
照,发现当初拟定三十六个声母以及此后对其进行的分组,都是有缺陷的。下面分别加以论
述。
1、“三十六字母”存在内部重叠现象。按照现代读音,用汉语拼音进行标注,可以很直
观地发现,“三十六字母”存在两个方面的内部重叠。一是存在组间重叠,二是存在组内重
叠。如“照”组声母“照(zhào)、穿(chuān)、状(zhuàng)、审(shěn)、禅(chá
n)③”包含“zh、ch”两个声母,“知”组声母“知(zhī)、彻(chè)、澄(ché
ng)、娘(niáng)”也包含“zh、ch”两个声母;“见”组声母中的“疑(yí)”字和
“影”组声母中的“影(yǐng)、喻(yǔ)”两字都属于同类零声母字。这两类属于不同
分组间的重叠。再如“帮”组声母中的“帮(bāng)”和“并(bìng)”同属于“b”声
母; “端”组声母中的“端(duān)”和“定(dìng)”同属于“d”声母;“见”组声
母中的“见(jiàn)”和“郡(jùn)”同属于“j”声母。这三类属于同组声母内部的重
叠。……如此等等,这种重叠还可举出很多。
人们选定“三十六字母”的本意是一个反切上字代表一个声母,任何重叠都是不能允许
的。这里出现了这么多重叠现象,既有违初衷,又为其后人们的学习应用带来了很多麻烦。
这是“三十六字母”自身存在的一个先天缺陷,也是一个最大的缺陷。
2、“三十六字母”的分组依据有错误。《康熙字典》的使用说明中有一首歌诀叫《分九
音法》,全文如下:
见溪郡疑是牙音, 端透定泥舌头音,
知彻澄娘舌上音, 帮滂并明重唇音,
非敷奉微轻唇音, 精清从心邪齿头,
照穿状审禅正齿, 影晓喻匣是喉音,
来日半舌半齿音, 后习学者自明分。
很显然,这首歌诀是反切上字分组的依据,而它的基础则是五音说。稍加分析就可发
现,歌诀的第一句就是错误的。查“见”字的注音,《唐韵》④、《广韵》⑤均注解为“古
甸切”;查《康熙字典》等韵图,“古”字与“见”字也排在同一个纵列。这就证明自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