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吧 关注:7,925贴子:166,149

回复:【原创连载】明朝----华夏的脊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当然胡惟庸的资历也不算太晚。你比如刘基【这哥们儿出名,刘伯温大名响当当,投靠朱元璋于元至正二十年三月,可不知为啥黎东方老先生说是元至正十九年三月】和宋濂以及秦从龙【这哥们儿不出名,投奔朱元璋于元至正十六年,可以查阅《明通鉴 前编卷一 前纪一 元至正十六年》我的版本是中华书局2009年版】就比胡惟庸投奔朱元璋更晚,常遇春和胡惟庸,也是同一年,即元至正十五年投靠的朱元璋。
附刘基,宋濂投靠朱元璋的原始史料:《明通鉴 前编卷二 前纪二 元至正二十年》:三月,戍子朔,徵刘基,宋濂,章溢,叶升至建康。
另附黎东方老先生在其著作《细说明朝》【三十六 宋濂】的一句原话:“到了龙凤五年【至正十九年,1359年】,他才和刘基,一齐应朱元璋的征召,于三月间到达应天【南京】。”这当是黎东方老先生在细节上的一处错误。



24楼2010-12-16 17:02
回复
    今天遇到了考证细节上的两处问题,浪费了不少时间,今天就写这么多吧。明天一定把胡惟庸案说清楚看来本文有成为巨坑的潜力


    25楼2010-12-16 17:05
    回复
      《明太祖实录 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洪武二十三年条】记载:监察御史劾奏太师韩国公李善长罪状。先是胡惟庸谋乱,密遣元臣封绩使于元主。及惟庸诛,绩惧不敢归。后永昌侯蓝玉败元兵于捕鱼儿海获绩,善长匿不以奏。
      《明太祖实录 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四十三》【洪武二十八年条】记载:而奸臣胡惟庸等擅作威福谋为不轨,僭用黄罗帐幔饰。
      好,接下来,我根据我们所能拥有的原始史料,来分析一下,胡惟庸案,究竟是怎么回事。大体上来说,胡惟庸这个人还是很有本事的,但是人品十分的不好,史称“阴刻险鸷”,其他人因为这点,也比较害怕胡惟庸。
      胡惟庸的发家,是因为赠予李善长两百两黄金,所以才被提拔为太常少卿【《明史 职官三》:太常,掌祭祀礼乐之事,总其官属,籍其政令,以听于礼部】,后来又做到了太常寺卿。因为胡惟庸比较善于迎合朱元璋,所以“宠遇日盛”,被升为了“中书右丞相”。
      胡惟庸当了宰相之后,行为多不法,大体上有三点。第一点:“招纳亡命之徒”。第二点:“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辄匿不以闻。”最后以至于“四方躁进之徒及功臣武夫失职者,争走其门,馈遗金帛、名马、玩好,不可胜数。”胡惟庸并不掂量一下自己的什么身价,其实他不过是抱了李善长的大腿才做了宰相,要没有李善长,还真什么都不是【和袁世凯抱李鸿章大腿有一拼】。

      


      27楼2010-12-17 15:03
      回复
        第三点:“毒死刘基”“意图谋害徐达”【胡惟庸想以利诱让徐达的看门人福寿害徐达,但是看门人不但不帮胡惟庸,还把他给检举了。】
        说起来啊,这三点任何一点在封建社会对于君王都是有巨大威胁的,君王很敏感臣子结党和收纳亡命之徒。再加上朱元璋有过一段很不愉快的经历,使得他的神经很敏感【邵荣,赵继祖谋反,邵荣很猛,原先是朱元璋手下武将第一把手,他死之后才是徐达】。
        这也就罢了,后来胡惟庸越发不可收拾了,占城国王来进贡,他也不告诉朱元璋了。自己还“僭用黄罗帐幔饰”。这两点加上前面所说的三点,可以这么说,这都触摸到了任何一个皇帝所能够容忍的底线。朱元璋现在杀了胡惟庸,根本不能算是冤枉,更没有什么对错可言。
        但后来胡惟庸发现自己干了上述五件事,朱元璋都惹了,于是他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再加上一些祥瑞呼应【“其定远旧宅井中,忽生石笋,出水数尺,谀者争引符瑞,又言其祖父三世冢上,皆夜有火光烛天。惟庸益喜自负,有异谋矣。”】。
        胡惟庸觉得自己能够和朱元璋一搏了,于是和陆仲亨,费聚,毛骧这三武夫,以及陈宁【绰号陈烙铁,喜欢拿烧红的烙铁伤人肌肤,因为一件事,居然把自己的亲生儿子活活捶死了,不是什么好人】,涂节这两文人,准备谋反。为了谋反,胡惟庸等人还做了三项准备,第一项准备是“遣明州卫指挥林贤下海招倭”,第二项准备是“遣元故臣封绩致书称臣于元嗣君,请兵为外应”。第三项准备是“阴告四方及武臣从己者”举事。
        再后来的事情,就有两种版本了,一种是“云奇告变”【国朝献征录】,一种是“涂节告变”【明实录】,目前一般而言,“涂节告变”这个版本更可信一点。好,胡惟庸案的过程我们说清楚了,那么胡惟庸案究竟是不是冤假错案?我们接下来再谈。
        


        28楼2010-12-17 15:29
        回复
          总的来说,现在明史界对于胡惟庸案有三种观点,一种是由吕景琳【《洪武皇帝大传》作者】为主的“胡惟庸的谋反故事都是编造”的。另一种观点是我国著名明史学家吴晗先生的观点【《胡惟庸党案考》1934年发表在《燕京学报》】“云奇告变,封绩使元,胡惟庸勾结李善长,胡惟庸通倭都是虚构”但吴晗先生对于胡惟庸的案的定性确实不置可否的。
          第三种观点是现任明史学会理事陈梧桐先生的观点“胡惟庸案是真真假假,有真有假,真假混淆,混沌不清”,同时陈梧桐老先生还指出吴晗翻案有点过头。
          依我看,云奇告变可能不真,毕竟和明太祖实录有冲突。但我也无法认可吴晗老先生关于封绩使元是虚构的观点,毕竟封绩使元出自《明实录》。而且封绩使元在《明史》和《明实录》里都有记载,是有“双保险”的,至于胡惟庸通倭则《明史》,《国朝献征录》都提到过,所以我认为也是真的。
          综上所言,我认为,朱元璋杀胡惟庸,陆仲亨,费聚,陈宁,涂节,毛骧这些人是有道理的,不能说是冤假错案。但是后来将案件扩大化,乃至杀了三万多人就是不对的了。不过我们这里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有一天有人告诉你,胡惟庸案证明朱元璋如何如何残暴,朱元璋从头至尾都不对,那么你可以肯定的是,那个人一定是个骗子。
          


          29楼2010-12-17 15:49
          回复
            我答应M哥说明史的,M哥看到出来鼓励我一下吧


            30楼2010-12-17 15:56
            回复
              附上一则:我对于胡惟庸案的观点大致和陈梧桐老先生一样。


              31楼2010-12-18 12:41
              回复
                这几天有点事不方便写文了,过几天接着说蓝玉案,欢迎大家收看。


                32楼2010-12-18 21:02
                回复
                  好文!顶啊!


                  IP属地:日本33楼2010-12-27 00:56
                  回复
                    从即日起,补完这篇文章。


                    34楼2011-03-01 14:36
                    回复
                      另外补充一个小问题,明成祖的时代,是中国唯一世界水军排名世界第一的时代,在此之前和在此之后都是没有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据明人巩珍所记载的《西洋番国志 序》中这样描述郑和下西洋的舰船:“体势巍然,巨无与敌,篷帆锚舵,非二三百人莫能举动。”
                      另外据《明太宗实录》【永乐五年九月条】记载:壬子,太监郑和使西洋诸国,还械至海贼陈祖义等。初和至旧港遇祖义等,遣人招谕之,祖义降。诈降而潜谋要却,官军和等觉之整兵堤备祖义率众来劫。和出兵与战祖义,大败,杀贼党五千余人,烧贼船十艘,获其七艘及伪铜印二颗。生擒祖义等三人,既至京师,命悉斩之。
                      上述这段史料,记述了郑和与当时威震东南亚的海贼陈祖义的一场较量,结果毫无悬念,在世界第一水师面前,陈祖义不堪一击。
                      另外据《明史 郑和传》记载:“永乐三年六
                      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造大
                      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
                      最为难得是,中国有如此之强的舰队,却依然不恃强凌弱,这种胸襟和气魄足以令欧洲国家汗颜。【据《郑和家谱 敕海外诸番》记载:“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几享太平之福。”】
                      不仅如此,明朝还是中国历史为数不多能够做到“万国来朝”的时代。为什么这么说,我们来看以下一段资料就能够明白。据明会典的卷一百零五到一百零八分别记载了和明朝维持朝贡关系的国家和地方领袖的名单。我们不妨罗列以下,来看看有多少个国家和地方领袖在朝贡明朝。
                      他们分别是
                      朝鲜国   日本国   琉球国   安南国   真腊国   暹罗国   占城国   爪哇国   彭亨国   百花国   三佛齐国   浡泥国   须文达那国   苏门答腊国   西洋琐里国   琐里国   览邦国    淡巴国
                      苏禄国   古麻剌国    古里国   满剌加国   娑罗国   阿鲁国   小葛兰国   榜葛剌国   锡兰山国   □纳扑儿国   柯枝国   麻林国   吕宋国    迤北小王子     瓦剌三王    顺义王    海西         建州    哈密    安定卫     罕东卫     赤斤蒙古     土鲁番     火州     柳陈城    撒马儿罕    鲁迷    天方国    默德那国     于阗国    日落国       八答黑商    俺都淮       亦思弗罕     黑娄      额即癿       哈辛    乌思藏     长河西鱼通宁远等处     朵甘思    董卜韩胡     金川寺番僧     杂谷安抚司    打喇儿寨     达思蛮长官司     长宁安抚司   韩胡碉怯列寺     洮岷等处番僧     洮岷等处番族     乌蒙军民府       乌撒军民府
                      


                      38楼2011-03-01 20:15
                      回复

                             芒部军民府       金筑安抚司 【 后属贵州布政司】 卢山长官司 【 后属贵州宣慰司】
                             慕役长官司 【 后属贵州永宁州】 大华长官司       西堡长官司 【 后属贵州安顺州】
                             宁谷寨长官司 【 后属贵州安顺州】 顶营长官司 【 后属贵州永宁州】
                             十二营长官司 【 后属贵州镇宁州】 安顺州 【 后属贵州布政司】 贵州宣慰司 【 后属贵州布政司】
                             平茶洞长官司     播州宣慰司   程番长官司 【 后为府设流官属贵州布政司】
                             龙州 【 后为宣抚司】    永宁州 【 后属贵州布政司】
                             镇宁州 【 后属贵州布政司】 康佐长官司 【 后属贵州镇宁州】
                             建昌卫           建安州     礼州             柏兴州
                             酉阳宣抚司       方番长官司 【 后属贵州宣慰司】
                             木□长官司 【 后属贵□金筑安抚司】   黎州             邛部军民府
                             德昌府           普安军民府   东川军民府       长河西
                             天全六番招讨司   占藏先结簇长官司   阿昔簇长官司     (虫各)匝簇长官司
                             北定簇长官司     祁命簇长官司   阿昔洞簇长官司   勒都簇长官司
                             班班簇长官司     者多簇长官司   麦匝簇长官司     石砫宣慰司
                             泥溪长官司       雷坡长官司   沐川长官司       平夷长官司
                             蛮夷长官司       马湖府 【 后改设流官】   岳希蓬长官司     陇木头长官司
                             静州长官司       里州      姚安军民府 【 后改设流官】 姚州 【 后改设流官】
                             元江府           广通县    平缅宣慰司       车里军民宣慰司
                             八百宣慰司       丽江府   景东府           楚雄府 【 后改设流官】
                             鹤庆府 【 后改设流官】 寻甸府 【 后改设流官】   邓川州           海东土官
                             宾居土官         小云南土官   临安府嶍峨县     大理府 【 后改设流官】
                        


                        39楼2011-03-01 20:15
                        回复

                               茗盈州           南丹州
                               思同州           东兰州
                               那地州           全茗州
                               镇安州           泗城州
                               奉议州           果化州
                               归德州           向武州
                               归顺州           凭祥州
                               都康州           田州
                          丽江府    永顺宣慰司       保靖宣慰司
                               桑植安抚司       添平千户所
                          建昌府         阔州
                               中县           碧舍县
                               会川府         武安州
                               永昌州         隆州
                               姜州           黎溪州
                               麻龙县         会理州
                               威龙州         昌州
                               普济州      龙英州         江州
                               龙州           思明府
                               陀陵县         养利州
                               上下涷州       思陵州
                               万承州         安平州
                               太平州 【 后设太平府流官、统本州、及龙溪罗阳等州县】
                               都结州         罗阳县
                               思城州         结伦州
                               镇远州         左州 【 后改设流官】
                               崇善县         茗盈州
                               南丹州         结安州
                          不算不知道,仔细一罗列,我们不难发现,说明朝是万国来朝【除却土司等,光是与明朝有朝贡关系的国家统计就有三十多个】,那是真当之无愧。
                          好,我们已经解决了两个问题,一个是朱元璋问题,一个是郑和下西洋问题,接下来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三个问题:明朝的版图当真不包括西藏和新疆?
                          


                          41楼2011-03-01 20:15
                          回复
                            回复:34楼
                            哈哈太好了


                            IP属地:河北42楼2011-03-01 22:31
                            回复
                              前来支持


                              IP属地:福建43楼2011-03-01 22: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