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如恪吧 关注:8贴子:1,352
  • 7回复贴,共1

++韩庚++记录++20100211看点评:中国明星“二”在哪?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就。。。。。。。抱着我宝宝淡笑观天下


1楼2011-02-11 16:46回复
    高圆圆:高龄花瓶
    一个已经快32岁的女人,始终只能用板着脸来扮知性,但留在大众印象里的还是19岁时的那个“清嘴女孩”,你该感叹岁月对她的恩宠,还是该惋惜她在演技上的平淡无味?
    把高圆圆列入这份榜单,有点于心不忍。在我们这个还很业余的演艺圈里,她是为数不多真正干净的女孩,很多时尚杂志爱用这个词来形容女明星,其中担得起这个称呼的人不超过1%。
    但评价演技和为人无关。高圆圆的2010年,交出了两部文艺气质强烈的电影《无人驾驶》和《好雨时节》,她试图摆脱清纯二字,往知性大跨步。但是当一个已经快32岁的女人,始终只能用板着脸来扮知性,但留在大众印象里的还是19岁时的那个“清嘴女孩”,你该感叹岁月对她的恩宠,还是该惋惜她在演技上的平淡无味?二十岁时她自在地品尝老天赏的这碗饭,但现在不行了,三十岁的女演员(不是明星),唯有干净,是不够的。
    高圆圆在这两部电影里都在偶遇大学恋人,《无人驾驶》里的肖云是一个有钱人的“小三”,《好雨时节》里的吴月是一个在汶川地震中丧偶的导游,这两个角色相当符合一个年过三十的女明星的转型考虑。但高圆圆赋予 “肖云”的始终只有面无表情,混沌而不知所以然,我们通过台词和猜想而不是表演来推断这个人物当时该有的心理反应;赋予“吴月”的还是一碗白开水,在整部电影的冗长拖沓中,她的平淡就显得尤为突出,我甚至想过她究竟是否拿捏过这个人物的内心,还是就把自己失恋后又遇到新恋情的瞬间重复了一遍。更可悲的是她的大量表演必须说着别扭之极的英语,当然这本不该是她的错。
    演啥不像啥,这么多年演下来,连一个简单的流泪都表现不出来,话说得精致点叫青涩,话说得糙点那就是根木头,难怪有人说是花瓶之首。当然你非要说自己就想在家里放着这么一个花瓶,的确也不碍着别人什么。她是干净,但没有灵气,这些年来得到了很多机会,却始终没有演出来,甚至在《南京!南京!》里敌不过一个新人举起一只手这么个简单的动作。
    好演员都追求颠覆性的角色,而高圆圆可能还没有感受过彻底打开自己的滋味,她没有真正感受过表演的滋味。曾经请教过和她有过合作的导演,据说这是她作为一个演员的态度决定的。她在圈里可贵在没有企图心(从不炒作),但她的弱点也正是没有企图心,年少时在路边被挖掘去拍广告,然后一步步被文艺片导演们推到前台,这个天秤座的女孩太自我,讲原则,把自己保护得很紧,不是科班出身,没有经历过表演课上的“解放天性”,只接与自己生活状态比较接近的角色。她平时不看报纸,不看消息,换句话说,她似乎不活在这个真实的社会里,没有我们平常人该有的喜怒哀乐,你让她怎么演得出来世间百味?
    角儿到底是什么?马丁·斯科赛斯的回答是,能吸引我的角儿是具有性格阴暗面的人,经历过愤怒危险和诸多复杂形 势的磨练而成的,依存于罪恶天性,眼里能读出道义的激烈冲突。显然,高圆圆不是。
    


    5楼2011-02-11 16:47
    回复
      幼齿王珞丹
      如果没有杜拉拉的二,王珞丹在我们印象中还是米莱、钱小样的乖巧模样,刀子嘴豆腐心,再加上清汤挂面头的学生气,比山楂树之恋更山楂。
      红了,剪短了头发,底气足了,也敢明里暗里叫板徐静蕾。但是,和老徐的电影版相比,王珞丹年龄上有优势,演技上有劣势。老徐都一大把年纪了拼了给骂成陈好二世那样性感上阵,和黄立行戏里戏外都暧昧,最终赢得电影版《杜拉拉升职 记》票房过亿。而凡客诚品的王珞丹呢?本来凭借其超高的网络人气,与老徐正面对抗鹿死谁手尚未可知,结果却令人大失所望。电视剧《杜拉拉升职记》中的王珞丹怎么看都不像个主管的样儿,以萌换可爱,又傻又菜鸟,真是败给你。
      这位姿色中等眼神纯净的当红小红星一副邻家女生打扮,白衬衫搭配半身裙,扮演职场菜鸟也许是最佳人选,可是一 旦成为公司高管,她的霸气却荡然无存。小说中的杜拉拉是一个很有手腕、高智商、高情商的OL,可是王珞丹同学就是一个校园中的精灵、职场中的小巴辣子,有批评说她像《丑女无敌》中的傻大妞林无敌,也许过于尖刻,但是人力资源部总监得有个HR的样子,而萌女兼傻女王珞丹在剧中,怎么看都是嫩鸟先飞,有背景无能力的表现。
      王珞丹说自己给比较挺无奈的,“我占住了米莱、钱小样这两个坑,也希望自己能让观众一看到杜拉拉,就能认可我演的那种形象。”她有塑造杜拉拉的形象吗?怎么看都是二愣子版的米莱,无心计,口无遮拦,大概还以为一招鲜吃遍天,永远一脸无辜永远一脸天真。一言以蔽之:幼齿。
      米莱很火,杜拉拉却仿佛火焰落进了海里。
      因为,米莱还是米莱,导演却不是赵宝刚。如果说老徐版的电影尚算流畅,电视剧版的剧情就可以说是千疮百孔不忍 卒睹:王伟前妻黛西居然会向杜拉拉主动坦白了他们出卖商业机密、行贿受贿的事实,是他们良心发现还是导演黔驴技穷?一查,该片导演是名导陈铭章,虽然拍过台湾偶像剧史上最高收视率的《命中注定我爱你》,并连夺2005至2008年4年的收视冠军,一度气势如虹,但是近期似乎有点心不在焉。最火爆一时的疏漏就是拍《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居然让两位偶像Selina和俞灏明彻底歇菜,台湾导演到了内地淘金,也有水土不服的状况发生,陈铭章乃为一例。
      在这样一部硬伤累累的剧集中,王珞丹再纯情,都让人觉得装。不仅这个角色,王珞丹去年在电影《无人驾驶》中的表演也很弱智,简直誓将幼齿进行到底,终于让观众看到天雷滚滚怒火中烧。
      


      7楼2011-02-11 16:48
      回复
        陈建斌:千人一面也不易
        梅兰芳说过“是我,非我,我演我,我亦非我。”而陈建斌永远是把“我”放在角色之前,所以演来演去,都是演陈建斌自己。
        “现在已经发现了曹操墓,比如说利用曹操的DNA复制出一个曹操来,让他去演这个电视剧,我告诉你一样有很多人觉得这不是曹操。”面对质疑,高希希版《三国》中曹操的扮演者陈建斌给出的理由很“无赖”,颇似他演绎中的曹阿瞒。事实上,从《乔家大院》里的乔致庸算起,到今天的曹操,以及电影《无人驾驶》里客串的倒霉司机,陈建斌的本事就在于演什么都永远像他自己,着实令人感叹,千人一面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啊!
        不可否认,曹操在《三国演义》中是争议最大、最难演绎的人物,而陈建斌确实也下了功夫。为了诠释好曹操,他翻阅了很多历史书,希望呈现给大家的是一个历史中的“原版曹操”,避免以往的脸谱化。殊不知,其实最脸谱化的,就是陈建斌本人。他曾多次表示满意自己演的曹操是个大丈夫,其实历史上的曹操本来就貌不惊人。离三国时代相去不远的《世说新语 》中就说:“操虽姿貌短小,而神明英姿。”可见,大丈夫是一种气质,而决不是外化的吼叫或故作雄壮的傻样。在新版《三国》中,陈建斌没有一句话是好好说的,不是端着架子就是狂吼咆哮,仿佛不如此不能显真英雄。谁也受不了他说话时的嗓音 ,却也没有人愿意告诉他——曹操的霸气不是靠扯着嗓子喊出来的。难怪网友们看完之后表示:“陈建斌比较适合演一个地痞出身的武将,不适合演曹操。可他硬是把曹公演成了李逵。”
        更有趣的是,为了表现这个人物,陈建斌甚至得意于临时给曹操加了三场小解的戏。还在曹操临终时加了喝酒的戏而去掉了历史上明文记载的分香卖履。这就是所谓的“忠于历史,还原人物”么?如果是演义,又何必标榜自己还原最真实的曹操,说到底,他还是在演陈建斌状态下的曹操,和陈建斌状态下的乔致庸的唯一区别就是,一个名气大,因而争议多,一个随你怎么演,也就是个怀有“汇通天下”的走西口的晋商。假设一下,如果不看画面,电视里放着《乔家大院》与《三国》,你 能从吼叫的分贝中分得出谁是谁么?
        如果说鲍国安演绎的曹操成为经典,那么他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严格按照《三国演义》的描述在塑造人物,老祖宗到底是高明的,早就在安排曹操“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凶狠奸诈的同时也安排了“横槊赋诗”等雄壮大气的另一 面。而陈建斌版曹操惹恼的正是老百姓千百年来固定的“奸雄思维”。文艺作品并不背负着历史教科书的作用,演义就是演义 ,历史还是历史。没人相信诸葛亮借东风空城计,可舞台上就是要看这些“虚拟的真实”,陈建斌的过于自信其实犯了众怒。
        梅兰芳说过“是我,非我,我演我,我亦非我。”演戏最重要的,就是完全忘掉“我”,然后融入角色中。而陈建斌 永远是把“我”放在角色之前,所以演来演去,都是演陈建斌自己。
        


        10楼2011-02-11 16:49
        回复
          百亿之后:葛优不够用
          我们不缺各种各样的“表演艺术家”,但我们缺明星,有票房号召力的明星。姜文说:“中国不缺好电影,缺葛优。”
          葛优、陈道明和吕丽萍,两年前他们曾做客一档电视谈话节目,回忆20年前他们在一个剧组里的生活。这部电视剧叫《围城》,鼎鼎大名了,但这部剧现在看起来最大的价值就是为华语电影圈培养了诸多的实力派演员。
          2010年,陈道明出演了《唐山大地震》,吕丽萍拿到了金马奖影后,葛优更是一人挑起了年底贺岁档的脊梁,三部戏,三个角色,拿捏得那叫精准狠。
          新生代最被看好的导演宁浩正在北京开演员培训班,已经开课了,但宁浩还在等待有缘人。中国电影缺演员吗?不缺,看看每年各大艺术院校表演系招生时的壮观,看看横店成熟的替身演员产业链,这儿最不缺的就是演员了。
          我们不缺各种各样的“表演艺术家”,但我们缺有票房号召力的明星。快人快语的冯小刚曾在香港做过一个访问,他说:“内地真正有票房号召力的人,就只有葛优。香港较好,有刘德华、成龙、甄子丹、梁朝伟、周星驰;女星方面,以前有巩俐,现在是舒淇。其他什么范冰冰、李冰冰、黄晓明,有粉丝举灯牌为他们呐喊,但不一定会买票看他们的电影。”
          如果没了葛优,那可怎么办呢?
          


          11楼2011-02-11 16:49
          回复
            这些年轻偶像是否能像前辈们那样在顶峰驰骋20年还是未知数,但起码他们现在就获得了足够的机会,也回报了给 他们机会的人。而在我们这边,中国的导演在大声地说,“中国不缺好电影,缺葛优”(姜文语)。很多导演尝试用年轻人,可看看周刊这次列出的榜单,有谁给这份信任以回报了吗?
            


            23楼2011-02-11 17:17
            回复
              明星制离我们有多远?
              假如中国电影要有基本竞争力(其次是国际竞争力),明星是必不可少的,而一个明星的诞生绝非一家经纪公司、几个助理、若干篇报道、几万个粉丝那么简单,它需要社会、媒体、产业本身的全情支持,才能让明星真正红得有价并且长久。
              一部电影的剧情、成本、导演、摄影可能对观众而言毫无意义,但他不可能对电影里的明星毫无兴趣。明星作为电影最重要的卖点,早在几十年前就被好莱坞论证过。明星促进了电影的销售、令观众对剧情一无所知的电影有了期待感,而观众 其实并没有清醒地意识到,也正是他们自己,造就了明星。没有他们的热情追捧、忠心不渝,明星不可能成为被关注的焦点, 进而成为票房灵药。
              中国电影史上的明星制较为成熟的两个阶段分别出现在解放前的上海和1960-1990年代的香港,之所以称它们成熟,是因为在此期间产生的明星都直接参与并促进了电影工业化的进程,如李小龙。而大陆的明星由于时代局限,因此虽也曾群芳争艳,但并没有对电影工业产生过什么影响,比如改革开放初期的明星刘晓庆赚到的人气都被她用来走#########穴换成了私人 财富,而对于她成为明星之后出演的影片并无特殊效应。
              


              24楼2011-02-11 17:18
              回复
                http://focus.news.163.com/11/0210/15/6SHT1BPJ00011SM9_12.html
                (本文来源:新民周刊 作者:钱亦蕉 小芭 王小木 河西 东梁 王倩 小徐)  


                28楼2011-02-11 17: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