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檬吧
关注: 1 贴子: 70

  • 目录:
  • 其他
  • 0
    1.提出问题 求知欲都是从问题开始的,课堂提问是培养科学探究问题的主阵地 七檬课堂积极鼓励学生敢问,善问,促进学生发挥想象力,问而生思,培养科学思维。 2.设计方案 根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探究步骤包括准备探究实验所需要的材料用具,确立具体的实验过程 严格按照预设步骤,前后一致,统一的实施,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度去探究问题的答案,是学生自我学习的过程。 3.明确步骤 实验,作为活动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七檬教研老师们坚
  • 0
    课程内容 以学生为中心,不循规蹈矩,自主探索和研究,研究真实的问题,鼓励个性化和创意,以有价值的目标为导向,强调协作和社交的作用。 基于中国中小学科学课标的科学教育拓展课程,内容涵盖科学探究、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五大领域,将跨学科知识无缝衔接,用问题驱动课堂,通过科学探究认识科学本质,构建科学知识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 0
    教学理念 完整的探究式科学教育 亲历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在探究式科学教育中,建立新的科学概念、改善探究能力、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 基于实证的验证过程 体会科学好玩,感受科学有用,实践科学认真,培养良好的思考和学习习惯。 主动进行的探究过程 主动求知、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开发创新潜能和实践能力,培养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探究精神。
  • 0
    11.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因为她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但学者是属于祖国的。---巴斯德(法国) 12.我愿用我全部的生命从事科学研究,来贡献给生育我、栽培我的祖国和人民。---巴甫洛夫(前苏联) 13.历史告诫我们说,一种崭新的真理惯常的命运是:始于异端,终于迷信。---赫胥黎(英国) 14.总有一天,真理会取胜。即使真理在他一生中未能得到胜利,为了坚持真理也会使他变得更好,更加聪明。---赫胥黎(英国) 15.使人们宁愿
  • 0
    1.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培根(英国) 2.真理的大海,让未发现的一切事物躺卧在我的眼前,任我去探寻。---牛顿(英国) 3.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华罗庚(中国) 4.我们在享受着他人的发明给我们带来的巨大益处,我们也必须乐于用自己的发明去
  • 0
    炽热的岩浆,冲出地层——献给李四光院士 一生,都在与大地谈心——献给竺可桢院士 在你的目光里,每一片土地都该耸立起金色的粮仓——献给金善宝院士 丰碑,矗立在滔滔江河之中——献给茅以升院士 只有你,才有这个特权——献给吴有训院士 让科学之树,在祖国的土地上生根——献给严济慈院士 在科学与民主决策的前沿阵地,他是一位英雄——献给梁思成院士 你把一生,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妇女儿童——献给林巧稚院士 你的一生,都在探索生命的奥秘—
  • 1
    课程特色 1、依据课标 同源教材 巩固学校学科基础,拓展孩子科学知识 2、科学名师 匠心打造 课程专业易学、资源丰富系统、材料安全易实施 3、动手实验 探究真理 玩乐中学会总结,探究中发现真理 4、融STEM 接轨国际 培养儿童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 1
    科学探究 用科学的视角看到更大世界 像科学家一样经历探究过程,从而获取科学知识,领悟科学思想、掌握科学方法。 知识和技能 具有延伸性的课程架构 涵盖科学探究、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五大领域。 态度/情感/价值观 体验、认知和应用 提高兴趣,深化对科学的认识,尊重科学,求真务实,坚持真理。 STSE 创造真实价值 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环境(Environment)
  • 2
    探究式(HIBL)课程体系,是一套基于中国中小学科学课标的科学教育拓展课程,内容涵盖科学探究、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五大领域,将跨学科知识无缝衔接,用问题驱动课堂,通过科学探究认识科学本质,构建科学知识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 0
    01 凡动物较高等的,对于幼雏,除了养育保护以外,往往还教他们生存上必要的本领。例如飞禽便教飞翔,鸷兽便教搏击。人类更高几等,便也有愿意子孙更进一层的天性。这也是爱。 ——〔中〕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全集》第1卷第135页 02 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不但不应该责幼者供奉自己;而且还须用全副精神,专为他们自己,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
  • 1
    把乒乓球靠近强势水流的水龙头试一试吧。乒乓球就好象在攀登瀑布一般,顺着水龙头往上走去。 1)取20厘米长的细绳,用玻璃胶带贴在乒乓球上; 2)用一只手拎着,靠近强势的水流; 3)接触水时,稍拽一下绳子,乒乓球会沿水流向上攀登。
  • 0
    材料:水杯,水,纸片 步骤:将水杯倒满水,倒满。将纸片横向插入盖上纸杯后倒过来,水不会洒。 科学原理:被子里没有空气,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将纸片固定在杯口,所以水不会洒。
  • 1
    1)在大瓶上画上十等分的刻度; 2)在盘中加蓝墨水并把蜡烛放好; 3)点燃蜡烛,扣上大瓶子,火焰慢慢变小; 4)火焰熄灭后,盘中的水开始进入瓶中,瓶中水的位置会高出盘子,占瓶子体积的1/5。
  • 1
    1)打开水龙头,让水流细细地流淌; 2)使劲用化妆棉纸摩擦吸管; 3)把它迅速接近水流,水流就会被吸管吸引而变得弯曲。
  • 1
    飘浮在空中的五颜六色的肥皂泡,我们可以让它静止不动,如同在空中立正似的。将鸡蛋壳浸泡在大半杯醋里,然后盖上杯子盖;2)杯内会产生气体;3)等杯中不见气泡后,吹个肥皂泡放在杯中;4)肥皂泡在杯中飘来飘去,最后静止不动。
  • 0
    1)在干净的小玻璃杯里分别倒入蓝、红墨水,并加水稀释; 2)剪取有叶的一支白色丁香花枝条,把花梗沿中线竖直切开,分成两半,但不要切断; 3)两半花梗分别插入蓝、红墨水杯中,放在阳光下; 4)过半个小时,丁香花的花瓣一半变红,一半变蓝。
  • 1
    吹个肥皂泡放在锡箔花中央,锡箔花的瓣会自动抬起来,银白色的花簇拥着七彩的肥皂泡,非常美丽。 1)剪一个直径8厘米大的六瓣锡箔花; 2)把木塞放在盘中; 3)再把锡箔花浸泡在肥皂液中,放在木塞上使花瓣下垂; 4)把吸管的一端剪成四瓣,用它吹个大肥皂泡泡; 5)把肥皂泡放在花心中,低垂的花瓣就会抬起来,吸附在肥皂泡上。
  • 0
    通常说某人能力不强,就是说某人没有养成多少习惯的意思。比如说张三记忆力不强,就是张三没有把看见的、听见的一些事物好好记住的习惯。说李四表达能力不好,就是说李四没有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说出来的习惯。因此,习惯养成得越多,那个人的能力就越强。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的习惯。 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
  • 0
    教育孩子先教做人 一个人为什么要读书?传统中最正确的答案,便是“读书明理”四个字。明理,是先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果要问中华民族,中国人素来的教育目的是什么?让我们再重复一句:是为了“做人”,而不是为了“生活”。 了解孩子的秉性 我认为古今中外的教育,大部分都犯一个错误,父母往往把自己一生做不到的愿望,下意识地寄托在孩子身上,可是却忘记了自己子女的性向与本质。 教育,首先要知道孩子的性向,先了解一个孩子
  • 0
    我体会,“好的教育”首先是启发人的学习兴趣,学习的自觉性,培养人的上进心,引导人们好学,和不断完善自己。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教育,让他们潜移默化。这方面榜样的作用很重要,言传不如身教。
  • 0
    历史上,有很多名人所以能够功成名就,都要感谢有良好的家教。例如孟母三迁、岳母教孝,再如王羲之练字、王冕习画,都是因为家庭教育成功,所以终能成为不世之才。 现在的家庭教育,最要紧的是儿童要养成: 1、处世的诚信 儿童从小如果养成说谎的习惯,无异为其前途埋伏了危机,所以养成处世的诚信,这才是成功立业的根本。 2、良好的习惯 从小培养儿童爱好整洁、慈悲护生、随手关灯关门等良好的习惯,有了良好习惯,何患将来做人不
  • 0
    教育之宗旨何在? 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已。何谓完全之人物?谓人之能力无不发达且调和是也。人之能力分为内外二者:一曰身体之能力,一曰精神之能力。发达其身体而萎缩其精神,或发达其精神而罢敝其身体,皆非所谓完全者也。完全之人物,精神与身体必不可不为调和之发达。 而精神之中又分为三部:知力、感情及意志是也。 对此三者而有真美善之理想:“真”者智力之理想,“美”者感情之理想,“善”者意志之理想也。完全之人物不可
  • 1
    思考:用玻璃杯罩住燃烧中的蜡烛,烛火熄灭后,杯子内有什么变化呢? 材料:玻璃杯(比蜡烛高)1个、蜡烛1支、平底盘子1个、打火机1个、水若干 步骤: 1. 点燃蜡烛,在盘子中央滴几滴蜡油,以便固定蜡烛。 2. 在盘子中注入约1厘米高的水。 3. 用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 4. 观察蜡烛燃烧情形以及盘子里水位的变化
  • 1
    思考:你会用一个小杯子轻轻倒扣在气球球面上,然后把气球吸起来吗? 材料:气球1~2个、塑料杯1~2个、暖水瓶1个、热水少许 步骤: 1、 对气球吹气并且绑好 2、 将热水(约 70℃)倒入杯中约多半杯 3、热水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水倒出来 4、立即将杯口紧密地倒扣在气球上 5 、轻轻把杯子连同气球一块提起
  • 1
    思考:瓶内吹起的气球,为什么松开气球口,气球不会变小? 材料:大口玻璃瓶,吸管两根:红色和绿色、气球一个、气筒 操作: 1、用改锥事先在瓶盖上打两个孔,在孔上插上两根吸管:红色和绿色 2、在红色的吸管上扎上一个气球 3、将瓶盖盖在瓶口上 4、用气筒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 5、将红色吸管放开气球立刻变小 6、用气筒再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 7、迅速捏紧红吸管和绿吸管两个管口 8、放开红色吸管口,气球没有变小
  • 1
    一般来说,气球会被火烧破,但是在气球里面加一点水后,就不一样了。打火机打火后,慢慢地将加水气球放到火焰上方,就不会爆炸了!
  • 0
    第一张黑洞照片,5500万光年外的梅西耶87(M87) 2019年4月10日晚,全球六地(比利时布鲁塞尔、智利圣地亚哥、中国上海和台北、日本东京和美国华盛顿)同步召开全球新闻发布会,事件视界望远镜(EHT)发布了位于巨椭圆星系M87中心的黑洞照片,这也是有史以来首张黑洞照片。这项发现不仅让我们首次一睹黑洞真容,还让人类在引力极强的极端环境中验证广义相对论。
  • 0
    1. 儿童是对“科学”天然感兴趣的 儿童在探究自然世界方面有天生的好奇心。乘着兴趣的翅膀,在探索“科学”的过程中,儿童学习自然知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科学能够满足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学习“科学”为发展儿童能力带来了机会和可能性。 2. 科学教育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应该教“科学”给儿童,另一个原因是必须培养他们的科学素质。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已经极大地改变了我们对宇宙的理解。几乎每天都有新产品和新方法被
    4-10
  • 0
    科学所以叫科学,正是因为它不承认偶像,不怕推翻过时的旧事物,很仔细地倾听实践和经验的呼声。 ——斯大林
  • 0
    磁感应线: ①定义: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 放在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 一致。 ②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 北极 出来,回到磁体的 南极 。 ③说明: A、磁感线是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磁场而引入的带方向的曲线,不是客观存在的。但磁场客观存在。 B、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方法叫 建立理想模型法 。 C、磁感线是 封闭 的曲线。 D、磁感线 立体 的分布在磁体周围,而不是平面的。 E、磁感线不 相交
  • 0
    “通路 ”就是在一个完整的电路中(必须包括电源、用电器、开关及导线组成),有电流通过。 “断路 ”(也叫开路)就是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造成断路的原因,可能是开关没有闭合、接线处松动、导线断了,也可能是用电器损坏。“短路”就是电源的正负两极间没有用电器,而用导线直接相连。短路时电流会很大,电源和导线会因发热过多而烧坏,甚至会引起火灾,烧毁电器设备,这是绝对避免的。但是,部分电路的短路则可以用来控制某一段
  • 0
    1、磁场:磁体周围存在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 2、磁场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或通电导体 产生力的作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3、磁场方向规定: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 N 极静止时所指的方向(小磁针 N 极所受磁力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4、磁感应线:在磁场中画一些带箭头的曲线形象描述磁场。 ①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 N 极所指的方向一致。 ②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 N
  • 1
    材料:鸡蛋一枚,泡沫板(薄木板),牙签四根(薄木板用钉子),蜡烛 步骤:将鸡蛋头尾各缓慢用力敲一个小孔(我用的是剪刀尖),然后将蛋液吹出来,蛋壳洗净,装适量的水,一端小孔用胶带粘上。在泡沫板上放入蜡烛,在四周插入牙签,上端掐掉一点,然后将蛋壳放上去,蜡烛点着,过一会我们的鸡蛋船就起航了。
  • 0
    材料:橡皮泥,牙签 步骤:取豆粒大的橡皮泥,将牙签(一端去掉一点)插在橡皮泥上,不要穿透,然后找到自己的脉搏,将橡皮泥贴在脉搏上(这个我试了好一会才找到规律),仔细观察,可以看到牙签轻微的震动。之前让孩子试着感受一下自己的脉搏,也感受过妈妈的心跳,但是并不直观,这次能看到心跳的“震动”,孩子觉得很好玩。也可以测一下1分钟家长和孩子的牙签震动次数的多少。
  • 1
    不用胶水、胶布等粘合的东西,报纸就能贴在墙上掉不下来.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材料: 1支铅笔、1张报纸. 步骤: 1. 展开报纸,把报纸平铺在墙上. 2. 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地在报纸上摩擦几下后,报纸就像粘在墙上一样掉不下来了. 3. 掀起报纸的一角,然后松手,被掀起的角会被墙壁吸回去. 4. 把报纸慢慢地从墙上揭下来,注意倾听静电的声音.
  • 1
    在水龙头下把手帕撑开摊平,打开水龙头,水是不是透过手帕而流下去呢? 材料:玻璃杯1个、手帕1条、橡皮筋1条 步骤: 1、 把手帕盖住杯口,用橡皮筋绑紧. 2、 让水冲在手帕上. 3、 水流进杯子里约七、八分满后关闭水龙头. 4、 杯口朝下,把杯子迅速倒转过来.
  • 0
    1.帮助引导少年儿童对科学实验的认知,引领孩子走进科学。 2.通过科学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形成创新思维。 3.激发少年儿童对科学实验的探索欲望。 4.在科学实验中,使少年儿童增强协作精神。
  • 0
    “英国儿童协会”孩童学习研究小组的专家们,就得出了一个科学的数据和理论,可以诠释了这个问题的答案。经研究表明:幼儿园的科学课是幼儿的科学启蒙教育课,它以幼儿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幼儿科学探索活动的对象,让幼儿体验发现的乐趣,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幼儿园的小朋友正处于发育中的懵懂期(人性发展的最初级阶段),这时的幼儿对周围世界充满着惊奇,不仅喜欢触摸、摆弄、操作,还会提出种种问题,表现出他们渴望认识
  • 0
    1.一定要适合孩子,浅显的知识点就可以了。罗列数据没有意义,孩子根本就没有那个概念。 2.用孩子懂得的语言去讲解,比如如何告诉孩子地球围绕着太阳公转?告诉孩子,就像地球在坐旋转木马一样。用他们接触过的形象去比喻道理,而不是硬邦邦的讲道理! 3.多看,多观察大自然,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一草一木,一虫一物。孩子通过观察,会自然学习到很多,通过自己的观察得到的结论会记得更牢固。而且很有成就感。 4.当孩子学会知识并活
  • 0
    尼莫点(Point Nemo)地球上最寂寞的点。它是距离陆地最远的地点,位于南太平洋,与世界上任何大陆的距离都超过2500公里。这儿不仅没有人,也鲜有人能抵达,因此也被叫做海洋难抵极。 在拉丁语中,“尼莫”(nemo)意味着“没有人”(no man) ,这很好地概括了该区域的特点。其实,尼莫点不是一个有标记的点,而是大海中一片虚拟的区域。 尼莫极点在南纬48°52.6',西经123°23.6'的位置上,孤离于陆域、船舶航线及洋流之外,其所处海域的人类
  • 0
    第一个定义是由戴安娜·罗顿(Diana Rhoten)、马克·秦(Marc Chun)等人在《文科类院校的跨学科教育》(Interdisciplinary Education at Liberal Arts Institutions)中提出的,他们将跨学科教育定义为:一种课程设计与教学模式,由单个教师或教师团队对两门及以上的学科知识、资料、技术、工具、观点、概念或理论进行辨识、评价与整合,以提高学生理解问题、处理问题、创造性的使用多学科的新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个定义是由维罗妮卡·曼西拉在《在学科
  • 1
    步骤:把棉手帕放入用酒精与水以1:1配成的溶液里浸透,然后轻挤,用两只坩埚钳分别夹住手帕两角,放到火上点燃,等火焰减小时迅速摇动手帕,使火焰熄灭,这是会发现手帕依旧完好如初。
  • 0
    科学教育再次成为两会焦点提案,周忠和委员从科学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到目前中国科学教育推进所面临的在师资、教材等方面的问题都提出了非常有价值的建议。 “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科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科学家,而是为了让孩子们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像科学家一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中小学生学科学并不仅仅是学习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尤其重要的是要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爱
  • 0
    科学前概念也称为“迷思概念”或“另有概念”,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称为“自发概念”,是指学生在学习科学之前由长期的日常经验形成的对事物、现象的看法和观念。 前概念在学生的科学学习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科学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它的前概念基础之上。当科学概念和前概念比较一致时,学生就容易理解;反之,他们就会觉得很难。 这就是科学教育要趁早的原因。 必要的科学常识与科学实验能让孩子见多识广,能让孩子有更深刻的洞
  • 1
    材料: 瓶子一个、大头针一个、纸片一张、有色水一满杯 步骤: 1、在空瓶内盛满有色水。 2、用大头针在白纸上扎许多孔。 3、把有孔纸片盖住瓶口。 4、用手压着纸片,将瓶倒转,使瓶口朝下。 5、将手轻轻移开,纸片纹丝不动地盖住瓶口,而且水也未从孔中流出来。
  • 1
    材料:牙签、一盆清水、肥皂、方糖 步骤: 1. 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 2. 把方糖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远的地方,牙签会向方糖方向移动。 3. 换一盆水,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现在把肥皂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近的地方,牙签会远离肥皂。
  • 1
    步骤:将塑料袋装满水,用竹签或削好的铅笔迅速刺穿,水不会漏出来。
  • 0
    亲爱的各位吧友:欢迎来到七檬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