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酒业吧
关注: 11 贴子: 153

三国与酒文化

  • 目录:
  • 其他
  • 1
    熟悉三国的人都知道这是人对曹操的评价,但主要谈论的是其政治才华。《三国演义》里他是阴险狡诈的代表,那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则给予他一个"奸雄"的称号。但陈寿《三国志》却说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这样看来,对曹操的评价褒贬不一。 其实,他除了是成功的军事家、政治家外,还是满腹经纶
  • 1
    酒是人类生活的主要饮料之一。中国制酒历史源远流长,品种繁多,享誉中外。约在一千年以前的宋朝,中国人发明了蒸馏法,从此,白酒成为人们饮用的主要酒类。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社交应酬等各个方面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1.长安酒会 提到长安酒会,你一定能想到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为什么在杜甫这么多作品中独独最喜欢这首呢?原因不外乎两个字:热闹。这首诗十分热
  • 0
    素有“诗仙”之称的李白,在《月下独酌·其二》一诗中有“天若不爰酒,酒星不在天”的诗句;东汉末年以“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自翊的孔融,在《与曹操论酒禁书》中有“天垂酒星之耀,地列酒泉之郡”之说;经常喝得大醉,被誉カ“鬼オ”的诗人李贺,在《秦王饮酒》一诗中也有“龙头泻酒邀酒星”的诗句。此外如“吾爰李太白,身是酒星魂”,“酒泉不照九泉下”,“仰酒旗之景曜”,“拟酒旗于元象”,“囚酒星于天岳”等等,都经常
  • 0
    酒,作为世界客观物质的存在,它是一个变化多端的精灵。它炽热似火,冷酷象冰;它缠绵如梦萦,狠毒似恶魔;它柔软如锦缎,锋利似钢刀;它无所不在,力大无穷;它可敬可泣,该杀该戮;它能叫人超脱旷达,才华横溢,放荡无常;它能叫人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和烦恼到绝对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它也能叫人肆行无忌,勇敢地沉沦到深渊的最底处,叫人丢掉面具,原形毕露,口吐真言。 然而,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它已不仅是一种客观物
  • 0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为杨慎晚年之作,本是《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的开场词。 清代毛宗岗把杨慎的这首词置于《三国演义》卷首,而在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经过歌唱家高亢嘹亮、回肠荡气的声音演绎,使更多的人在歌声中一遍遍地欣赏、体悟着这首词的艺术魅力。 这是《三国演义》卷首的引词,调寄《临江仙》。这首词是一篇词体的史论,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上英雄人物是非成败的看法,颇含哲理意味。由于小说的广为流
  • 0
    天下三分的赤壁之战与官渡之战谁更胜一筹?
    suguang 8-13
  • 0
    兔子就酒,值得拥有
    suguang 8-13
  • 0
    朋友相聚,吃串串,品三国,谈人生#三国酒# #浓香时刻#
    suguang 8-10
  • 0
    烤肉配三国酒,绝配
    suguang 8-9
  • 0
    再来一杯三国酒就完美了
    suguang 8-6
  • 0
    经核实吧主品三国酒业 未通过普通吧主考核。违反《百度贴吧吧主制度》第八章规定http://tieba.baidu.com/tb/system.html#cnt08 ,无法在建设 三国酒业吧 内容上、言论导向上发挥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故撤销其吧主管理权限。百度贴吧管理组
  • 0
    诸葛亮的《出师表》中有一段引人注目的言论:“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之所以倾颓也。”这一论述,虽非定论,却影响深远。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推崇前汉之兴隆,叹息后汉之衰颓。然而,实际情况远非如此。纵览两汉史料,即可发现上述论断具有很大片面性。事实是:先汉既非始终兴隆,而后汉亦非一贯倾颓。至于“亲贤臣,远小人”,以西汉而言,并不具有代表性;同样,亦不能以“亲小人,远贤臣
  • 0
    大家都知道医生在给病人注射药液之前,总要用蘸有酒精的药棉在病人的皮肤上擦几下。这是为了杀菌消毒。酒精能杀菌消毒,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酒精为什么能杀菌消毒?什么样的酒精杀菌消毒的效果最好?大家就不一定能够答上来了。 酒精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学名叫乙醇,分子式为C2H5OH。酒精的分子具有很大的渗透能力,它能穿过细菌表面的膜,打入细菌的内部,使构成细菌生命基础的蛋白质凝固,将细菌杀死。照这样说来,要使酒精的杀菌
  • 0
    复工第一天,大家的感受如何呀!
  • 0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民间习俗: 祭灶王 扫尘土 吃灶糖 洗浴 婚嫁
    suguang 1-17
  • 0
    提起来刘表大家估计并不陌生,他和曹操刘备袁绍等人都是一方诸侯,不仅占据着全天下最富庶的荆州地区,而且拥有十万余精兵强将,可以说是实力雄厚威震天下,很多人觊觎荆州这块地方但是都不敢与其交战。然而这样一位霸主却没有在乱世之中称雄的心思,只是固守一方偏安一隅,虽然将所辖区域治理得非常不错,但是却没有开疆拓土的功勋,因此常常被人所轻视。其中最知名的就是曹操和刘备讨论天下英雄的时候,谈及刘表只说他是一个座谈
    淡蓝蓝蓝 12-10
  • 2
    首先,先给予一个绝对的回答:诸葛亮不可能称帝。我们来看一下假设题,先不说诸葛亮后期的北伐有很大一个原因在于平衡蜀汉内部势力与缓解内部矛盾之外,假设北伐真的成功将西凉与关中地区划入蜀汉领土,那诸葛亮也没有自立的根本。 诸葛亮无论在演义还是志中的描述都是一个非常标准的士族知识分子。作为受到良好教育的士家子弟,他们非常乐意成为帝王身边的辅佐者。这一点其实我们可以从三国时期的知名群雄中看到,几乎割据的不是
    淡蓝蓝蓝 11-25
  • 0
    素有“诗仙”之称的李白,在《月下独酌·其二》一诗中有“天若不爰酒,酒星不在天”的诗句;东汉末年以“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自翊的孔融,在《与曹操论酒禁书》中有“天垂酒星之耀,地列酒泉之郡”之说;经常喝得大醉,被誉カ“鬼オ”的诗人李贺,在《秦王饮酒》一诗中也有“龙头泻酒邀酒星”的诗句。此外如“吾爰李太白,身是酒星魂”,“酒泉不照九泉下”,“仰酒旗之景曜”,“拟酒旗于元象”,“囚酒星于天岳”等等,都经常
  • 0
    纪念酒上市了吗?可以买了吗?
    suguang 10-28
  • 0
    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为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秋晚地面上散热很多,温度骤然下降到0度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结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结构疏松。 秋末时节,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多吃生津润燥、宣肺止咳作用的梨、苹果、橄榄、白果、洋葱、芥菜、萝卜等食物,
    淡蓝蓝蓝 10-24
  • 0
    贵妃醉酒历来被公推为中国传统四大美人图之一。在此次酒局中,杨贵妃美中见醉,醉中见美,与太监宫女们演了一出好戏。这是十大酒局中唯一的美人酒局,而且是唯一以女子为主角的酒局,所以不可不选。 却说这天傍晚,皇宫院内凉风习习,皓月当空。唐玄宗与杨贵妃本来相约在百花亭品酒赏花,届时玄宗却没有赴约,而是移驾到西宫与梅妃共度良宵。良辰美景奈何天,虽然景色撩人欲醉,杨贵妃也只好在花前月下闷闷独饮,喝了一会不觉沉醉
    淡蓝蓝蓝 10-14
  • 0
    我们观看影视会发现酒经常出现在里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以酒文化形式表现,缺少深厚和韵味,若从社会内涵和品味上考查,电视剧的酒文化主要表现在: 第一,以传说揭示酒是人的命运所酿造,《茅台酒的传说》和《华世奎醉写劝业场》较鲜明地展示了这一 孕含。茅台酒是誉满中外的名酒,以名酒强化电视剧的艺术感染力,本身就是一个好的“取材点”,电视剧生动叙述了民国初年酒师郑义成父女与土豪李万福之间的生死较量,更突出了好酒出传
    淡蓝蓝蓝 10-11
  • 0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而广义的三国则是从184年黄巾之乱、东汉开始失去政权实体及群雄割据开始。三国更多以四大名著《三国演义》的形式为众人熟知,此文主要以《三国演义》为基础,辅以《三国志》。
    suguang 10-10
  • 0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7个节气,是干支历酉月的结束以及戌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0月8日或9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95°(处于室女座)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寒露时节,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和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 寒露过后,太阳高度继续降低,气温逐渐下降。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都表
  • 0
    从古至今,文人骚客总是离不开酒,诗坛书苑如此,那些在画界占尽风流的名家们更是“雅好山泽嗜杯酒”。他们或以名山大川陶冶性情,或花前酌酒对月高歌,往往就是在“醉时吐出胸中墨”。酒酣之后,他们“解衣盘薄须肩掀”,从而使“破祖秃颖放光彩”,酒成了他们创作时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酒可品可饮,可歌可颂,亦可入画图中。纵观历代中国画杰出作品,有不少有关酒文化的题材,可以说,绘画和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之间结下了
  • 0
    四大名著百家说,千万英雄出三国。 先听桃园三结义,桃花谱写血泪歌。 兄弟大义感天地,三顾茅庐为诸葛。 荆州一借终不还,卧薪尝胆建蜀国。 再看奸雄曹孟德,阿蛮也能统一国。 成也多疑败多疑,到头皆为司马懿。 骨肉相残君若知,何来七步豆萁诗? 历史最久是东吴,英雄气短孙伯符。 其弟亦是王侯种,生子当如孙仲谋。 三国英雄数不清,总有一人乱君情。 胯下赤兔手中戟,吕布本领无人比。 大战三英一战神,三姓家奴可奈何? 忠字缺失
    suguang 9-23
  • 0
    每年的9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80度时,进入“秋分”节气。“秋分”与“春分”一样,都是古人最早确立的节气。按《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云:“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的意思有二: 一是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划分四季,秋分日居于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二是此时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此日同“春分”日一样,“秋分”日,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此日后,阳光直射
  • 0
    花好月圆夜,中秋喜运腾;明月寓团圆,快意心头升;佳节念亲朋,祝福情谊浓;愿生活如月满,成功伴你行,幸福似月光,照耀你前程!中秋快乐! 回家和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
    suguang 9-12
  • 0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为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传说是为了纪念嫦娥。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
  • 0
    品酒要慢饮。 品酒均以慢饮为好,古有“饮必小咽”的说法。饮酒不宜狂饮,因为速饮伤肺,肺为五脏华盖,伤则气短胸闷;速饮伤胃,因为胃受到酒精的强烈刺激,会造成急性胃炎; 速饮伤肝,因肝脏承受不了突如其来的酒精刺激,会导致肝脏功能受损;速饮伤肾,因为酒精到达肾后,给肾脏强烈刺激。 如此一来,脏腑受到损害,尤其是在人体剧烈运动以后,全身极度疲乏,此时饮酒易导致脑溢血的发生。所以饮酒要适量、适度。
    suguang 9-11
  • 0
    在酒还没发明之前,中国字典里还没有“酒”字。 传说,发明酒的人是个农夫,他自家的粮仓放了很多谷子,一日刮大风下大雨将谷子全淋透了。但他很懒惰对淋湿的谷子不闻不问随它去,时间长了谷子也发酵了他也懒得理。 一日,这农夫闲得无聊在家吭着小调,突然一阵微风吹来带来扑鼻的浓香,芳香溢人。农夫寻着芳香来到粮仓,浓烈的芳香刺激让他快速拔开谷子寻找宝物,但什么都没见着只看见侵泡谷子的水,农夫麻起胆子用舌子添着水发现
  • 0
    我们知道白酒分为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米香型和其他型,那么我们该怎么区分呢,这就需要我们要从色、香、味来品白酒,而味是从我们的舌部的体验来呈现的。 舌头的不同部位能够感受到不同的味觉,舌头前端对甜比较敏感,舌头的两端对酸比较敏感,舌头的两侧对咸比较敏感,而舌根则对苦比较敏感。我们就是通过舌头的不同部位来品味白酒在口中的味道。 在品酒的时候我们要先观酒的色泽,色泽绵绸而没有杂质,晃动杯子,杯子上感觉
    suguang 9-6
  • 0
    古人的计量酒量应该是以质量和体积计数的。关于周郎还有“三爵”的说法。我认为古人的酒量不像传说中的那么恐怖。   (一),从度量衡角度看   古今度量衡是不同的。三国计量酒的量器就酒杯而言:“荆州牧刘表跨有南土……并好酒,为三爵,大曰伯雅,次曰中雅,小曰季雅。伯雅受七胜(升),中雅受六胜,季雅受五胜。”(曹丕《典论,酒诲》)   上文所说三国比较典型的酒爵的规格是七升,六升,五升。   根据《中国历代度
  • 0
    赶上朋友小聚,免不了会小酌几杯。有人喜好酱香醇厚的茅台酒;有人倾心甘甜芳醇的朗姆酒。不过不管喝的什么酒,千万不要逞能,不如先拿起酒瓶看看,你喝的酒,有多少度? 可能你会发现:常见的白酒,大都是53度左右;而西方的洋酒,大多是40度上下。为什么白酒与洋酒的度数会有这么大差别?到底哪个度数的酒,味道会更佳呢? 关于白酒的度数 白酒的53度是什么意思呢? 用专业术语来说,“度数”,是指室温下酒中酒精(乙醇)所占的体积百分比。
    suguang 9-3
  • 0
    个人认为,酒之于个人情感主要有两点作用:言志与寓情。言志就应该是以酒为咏颂对象表达自己的志向,寓情应该是以饮酒的方式表达个人情感。当然,这两点应该通常同时出现。比如曹操的《短歌行》就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方式引出了情感与志向。抒写求贤若渴的心情,最后倾诉自己的雄心壮志,这样的“酒”也生动地展示了一代枭雄慷慨激烈的情怀。   还有就像曹操的“酒马歌戏,今日相乐诚为乐。”(《气出唱三首》);曹丕的
  • 0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甚至和我们的传统医药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过,需要正视的是,正在服西药的人千万不要喝酒,否则美酒加上西药,只会酿出一杯对人体有害无益的“毒酒”。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中国的酒文化久负盛名,尤其在春节前后,正是一个传统的饮酒“高峰季节”,工作聚餐、人情往来、一家团圆都需要美酒助兴。不过,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对于大部分西药来说,服药前后千万别喝酒,就是含酒精度数低
  • 0
    嵇康之死。 嵇康是一个学者,也是为数不多的看出司马懿野心的人之一,下场也是惨死。到了后期,司马懿已经不掩盖自己的真心,高压政策下逼得很多人就范,有些人虽然不愿意听服从,但为了保命,不会直接反对。但嵇康是个耿直的人,一直对司马懿持公开反对的态度。后被司马懿安排钟会诬陷他,被诛杀后还牵连了族人。果然在封建社会不能太耿直呀,就算相耿直也得看对象是谁,并不是每个人都像唐高宗一样听人劝的。
    suguang 8-15
  • 0
    饮酒可抗辐射。长时间看电视,电视荧光屏的辐射对人体有害。如果看电视前适量饮酒,就不必担心电视的微量辐射了。 因为酒类含有的酒精成分,能吸收并中和射线产生的有毒成分,从而保护生物体内细胞免受伤害。所以,看电视前适量饮酒对身体健康是有好处的。但另一方面,酒后看电视对眼睛不利。有人经过研究发现,人在正常情况下,连续收看4~5个小时的电视节目,视力会暂时减退30%,尤其是观看彩电,会因大量消耗视网膜上圆柱细胞
  • 0
    商代的甲骨文中关于酒的字虽然有很多,但从中很难找到完整的酿酒过程的记载。对于周朝的酿酒技术,也仅能根据只言片语加以推测。 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出土的帛书<<养生方>>和<<杂疗方>>中可看到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酿酒工艺记载。 其中有一例"醪利中"的制法共包括了十道工序。 由于这是我国最早的一个较为完整的酿酒工艺技术文字记载,而且书中反映的事都是先秦时期的情况,故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其大致
  • 0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干支历未月的结束以及申月的起始;时间在农历每年七月初一前后(公历8月7-9日之间)。"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 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q
  • 0
    1.有的人酒后便睡觉 这种人比较好相处,为人也很随和,不会因为一点小事而和人斤斤计较。他们往往没有太高的生活目标,对自己的现状还是很满意的,不过他们不太喜欢和人交往,喜欢一个人呆着。 2.有的人酒后变得疯狂 这样的人喝醉酒后好像是变了个人一样,变的“疯疯癫癫”的,会做一些看上去很高兴的动作。比如大声的笑,肆无忌惮的笑,大声唱歌,或者是跳舞,让人大跌眼镜,又或者是拉个人说个没完没了。这类人有典型的开朗型人格
    suguang 8-8
  • 0
    历史上,儒家的学说被奉为治国安邦的正统观点,酒的习俗同样也受儒家酒文化观点的影响,儒家讲究酒德两字。 酒德两字,最早见于《尚书》和《诗经》,其含义是说饮酒者要有德行,不能象夏纣王那样,“颠覆厥德,荒湛于酒”,《尚书.酒诰》中集中体现了儒家的酒德,这就是:“饮惟祀”(只有在祭祀时才能饮酒) ;“无彝酒”(不要经常饮酒,平常少饮酒,以节约粮食,只有在有病时才宜饮酒) ;“执群饮”(禁止民从聚众饮酒) ;“禁沉湎”(禁止饮
  • 0
    三国,一个集猛男、权谋和战争于一身的时代,如此荷尔蒙爆棚,当然还得有一个最重要的配角——酒。三国的猛男们,似乎格外执念喝酒,打胜仗要喝酒,打了败仗也要喝酒,交友要喝酒,绝交也要喝酒,一边要骂喝酒坏事,一边又动不动饮酒一斗。 酒,作为我国最早的饮料之一,在三国时期自然是各路英雄所爱不释手的。但喝酒总得有个下酒菜吧如 “誓毕,拜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祭罢天地,复宰牛设酒,聚乡中勇士,得三百余人,
    suguang 8-5
  • 0
    今天是八月的第一天,是建军节,你知道建军节是如何得来的吗? 每年的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俗称“八一”建军节。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带领北伐军三万余人,在周恩来 、贺龙 、叶挺 、朱德 、刘伯承等领导下,于江西南昌举行武装起义,打响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前身)成立纪念日。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