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中医师承中药知识点:决明子的功效有哪些?编辑为大家搜集整理了中医师承考试常考的中药知识,帮助大家巩固考点内容。 功效:主要功能为清肝明目、润肠通便,它可以用来治疗目赤肿痛、羞明多泪、目暗不明,头痛、眩晕,肠燥便秘;还可用于咽喉肿痛、咽喉糜烂性溃疡等症。另外,它还是降压、降脂的良药,由此还可以减肥,用于肥胖人的亚健康状态等。 第1步决明子除含糖类、蛋白质、脂肪外,还含甾体化合物,大黄酚、大黄素等
-
0中医师承证书有何作用?相信很多师承确有专长人员都不太清楚,医学教育网整理了“中医师承证书有何作用”的内容,详情如下: 1.处方权 按照《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有关规定跟师学习中医满3年,参加考试取得《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后,既可以开具中成药处方,也可以开具中药饮片处方。 2.参加国家医师资格考试 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取得《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或《传统医学医术确有专长证书》后,在执业
-
0小儿营养不良分度: 一度:体重低于正常的15%—25% 二度:体重低于正常的25%—40% 三度:体重低于正常的40%以上
-
0四诊(望、闻、问、切) “四诊”是指“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疾病的基本方法,古称“诊法”。 四诊所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内容十分丰富,举凡人体所表现的一切现象,与生命活动有关的社会和自然环境等等,统统在诊察之列。 四诊具有直观性和朴素性的特点,在感官所及的范围内,直接地获取信息,医生即刻进行分析综合,及时作出判断。 小儿推拿网提示:四诊的基本原理是建立在整体观念和恒动观念的基础上的,是阴阳五行、藏象经络、
-
01.5年师承,需要每周六个半天,你是否能有这么多时间去跟师,而且执行严格,起码保证3个半天才可以。 2.5年后拿到的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虽然可以直接执业,但对诊疗范围和地域都会有限制,除非你只打算一直在所考城市就业生活。 3.3年政策执行的最早,解决了很多人的学历问题,这个政策会延续,毕竟以后还要考助理医师,这个是全国考试,都是拼的实力。 所以,综上所述,师承学习在当地可以选择5年师承考核(要有足有的时间成本
-
0标与本是一对相对的概念,具有本末、主次、先后、因果等多种含义,常用来说明疾病的本质与现象,以及疾病过程中矛盾的主次、先后关系。 A治病求本,就是在治疗疾病的时候,必须寻求疾病的本质,而后针对疾病的本质进行治疗。 B急则治标,就是在标症紧急,甚或危及生命时,或后发之标病影响先发之本病治疗时,应先治标病的一种治疗原则。 C缓则治本,就是在标病不急时,针对病证本质进行治疗的一种治疗原则。 D标本兼治,就是在标病
-
001、 头冷痛,天热也得戴帽子,患者头部特别怕冷,一年四季都要戴帽子。病因为虚症,炙百会穴上星穴。 02、 头冷痛,前额痛,受寒时疼痛加重,头部畏风怕冷,常要戴帽子,天冷鼻塞呼吸不利,可分辩气味,天热时症状消失.病因为气虚血瘀,炙百会穴,上星穴,拨揉风府风池穴。 03、 头目昏沉,精神不振,全身无力,病因为心理压力过大,休息不到位,点揉后溪穴3分钟,后溪为督脉之会穴,上通头部可使人精神振作。 04、 偏头痛,为少阳胆经
-
0苔质 1.薄厚苔 薄苔,多见于疾病初起,病邪在表,病情轻浅。 厚苔,主病邪入里,或食积痰湿,病情较重。 舌苔由薄转厚,提示邪气渐盛,或病邪入里,为病进。 舌苔由厚转薄,或由无苔复生薄白新苔,提示正气胜邪,或内邪消散外达,为病退。 2.润燥苔 润苔,为正常舌苔,是津液上承之征;病中见润苔,提示津液未伤。 滑苔,主水湿内停。 燥苔,见于热盛伤津或阴液亏耗的病证,提示津液已伤。亦有因痰饮、瘀血、阳气被遏等,致津液不能上蒸濡润舌苔而成。
-
0合谷、曲池、外关deng穴位 功能:清热散风,宣通上焦 主治:头痛、腮肿、耳鸣、耳聋、吐血、鼻衄、手腕及指节疼痛,胸痛等。 方义:曲池性走而不守,合谷升散而上浮,外关为手少阳之络穴,八脉交会之一,又通阳维脉,故能清热散邪。三穴配合,为治头面、五官诸证属实者,确有效验。
-
0滞针是指在行针时或留针后医者感觉针下涩滞,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而病人则感觉剧痛的现象。 原因 患者精神紧张,当针刺入腧穴后,病人局部肌肉强烈收缩;或行针手法不当,向单一方向捻针太过,以致肌肉组织缠绕针体而成滞针。若留针时间过长,有时也可出现滞针。 现象 针在体内,捻转不动,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若勉强捻转、提插时,则病人痛不可忍。 处理 若病人精神紧张,局部肌肉过度收缩时,可稍延长留针时间,或于滞针腧穴
-
0着痹 主症:肢体关节、肌肉酸楚、重着、疼痛,肿胀散漫,关节活动不利,肌肤麻木不仁,舌质淡,舌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除湿通络,祛风散寒。 方药:薏苡仁汤加减。常用薏苡仁、苍术、甘草、羌活、独活、防风、麻黄、桂枝、制川乌、当归、川芎。着痹,关节肿胀甚者,加萆薢、五加皮以利水通络;若肌肤麻木不仁,加海桐皮、豨莶草以祛风通络;小便不利,浮肿,加茯苓、泽泻、车前子以利水祛湿;痰湿盛者,加半夏、天南星。久痹风、
-
01.感冒,头痛。本品辛散气香,长于发表散风,且微温不烈,药性和缓,为发散风寒药中最为平和之品。对于外感表证,无论风寒、风热或寒热不明显者,均可广泛使用。用治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者,常与防风、羌活、独活等药同用,如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治疗风热感冒,发热头痛者,每与银花、连翘、薄荷等辛凉解表药配伍。 2.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本品质轻透散,祛风止痒,宣散疹毒。用治表邪外束,麻疹初起、疹出不畅
-
0生姜可主治: 1、风寒感冒 生姜用于解表,主要为发散风寒,多用治感冒轻症,煎汤,加红糖乘热服用,往往能得汗而解,也可用作预防感冒药物。生姜发汗作用较弱,常配合麻黄、桂枝等同用,作为发汗解表辅助的药品,能增强发汗力量。 2、脾胃寒症 本品辛散温通,能温中散寒,对寒犯中焦或脾胃虚寒之胃脘冷痛、食少、呕吐者,可收祛寒开胃、止痛止呕之效。 3、胃寒呕吐 生姜为止呕要药,可单独应用,治疗胃寒呕吐,“呕家圣药”之称。也可
-
0【植物形态】二年生草本植物,基生叶莲座状排列,短。先端为白色附属物,半圆形,边缘有流苏状,中央有1针状尖头。茎生叶线形至倒卵形,长1.9~3厘米,宽0.2~0.5厘米,先端长尖。花茎高10~20(~40)厘米。总状花序或圆锥状花序。苞片线形,花梗长达1厘米。萼片长圆形,长1~3厘米,花瓣红色或白色,长卵状披针形或针形,雄蕊短于或几与花瓣等长,花药紫色。蓇葖果长圆形,种子多数,卵形。花期8~9月,果期9~20月。 【产地分布】生于海拔16
-
01、晕针 晕针是在针刺过程中病人发生的晕厥现象,这是可以避免的,医者应该注意防止。 原因 患者体质虚弱,精神紧张,或疲劳、饥饿、大汗、大泻、大出血之后或体位不当,或医者在针刺时手法过重,而致针刺时或留针过程中发生此现象。 现象 患者突然出现精神疲倦,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欲吐,多汗,心慌,四肢发冷,血压下降,脉象沉细,或神志昏迷,仆倒在地,唇甲青紫,二便失禁,脉微细欲绝。 处理 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
-
01.外治疗法 (1)莱菔子适量研末,阿魏调和,敷于伤湿止痛膏上,外贴于神阙穴。每日1次,连用7日为一疗程。用于疳积证腹部气胀者。 (2)大黄6g,芒硝6g,栀子6g,杏仁6g,桃仁6g,共研细末。加面粉适量,用鸡蛋清、葱白汁、醋、白酒少许,调成糊状,敷于膝部。每日1次,连用3——5日。用于推积证腹部胀实者。 2.推拿疗法 (1)补脾经,补肾经,运八卦,揉板门、足三里,捏脊。用于疳气证。 (2)补脾经,清胃经、心经、肝经,捣
-
0(1)风水相搏证 主症: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来势迅速,多有恶寒,发热,肢节酸楚,小便不利等症。偏于风热者,伴咽喉红肿疼痛,舌质红,脉浮滑数;偏于风寒者,兼恶寒,咳喘,舌苔薄白,脉浮滑或浮紧。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行水。 方药:越婢加术汤加减。常用麻黄、杏仁、防风、浮萍、白术、茯苓、泽泻、车前子、石膏、桑白皮、黄芩。风水相搏证,若风寒偏盛,去石膏,加苏叶、桂枝、防风祛风散寒;若风热偏盛,可加连
-
0肩周炎的针灸治疗 1.中平穴 中平穴位于外膝眼下5寸,胫骨前脊向外一横指,足三里穴下2寸,上巨虚穴上1寸。针入一到三寸,左痛针右,右痛针左,针尖斜向患肢,大幅度提插捻转,患者感到扎针处发胀或发热为妙,一边行针一边嘱患者活动患肢。 2. 六透穴 六透穴即六个穴位互相透刺,这六个穴位分别是:肩髃、臂臑、肩前缝、肩后缝、腋前,腋后。采用28号针3到4寸,从肩髃透刺臂臑,臂臑透刺肩髃,肩前缝透刺臂臑,肩后缝透刺臂臑,腋前透刺
-
0根茎类中药 人参: 顶有芦头盘节状,味苦带甘气清香;假货商陆味淡麻,断面还有同心环。 黄连: 表面披鳞叶,味苦色黄褐,质坚易折断,断面纹理显。 三七: 三七铜皮铁骨身,皮色灰褐疙瘩形;味苦回甜皮易离,切面木部显花心。 白前: 根茎细长节明显,折断中空似鹅管;节上须根弯而细,勿与白薇相混乱。 皮类中药:由外向内包括周皮和皮层、初生和次生韧皮部等部分。 丹皮: 丹皮卷筒状,灰褐或紫棕,内有结晶沟,清热有活血。 肉桂: 肉
-
0诊断要点 (1)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甚则仆倒。 (2)严重者可伴有头痛、项强、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表现。 (3)多有情志不遂、年高体虚、饮食不节、跌仆损伤等病史。 治疗原则 眩晕的治疗原则是补虚泻实,调整阴阳。虚者当滋养肝肾,补益气血,填精生髓;实证当平肝潜阳,清肝泻火,化痰行瘀。 证治分类 (1)肝阳上亢证 主症:眩晕,耳鸣,头目胀痛,口苦,失眠多梦,遇烦劳
-
0沉香 【来源】 本品为瑞香科植物白木香含有树脂的木材。 【产地】 主产于广东、海南、广西、福建。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割取含树脂的木材,除去不含树脂的部分,阴干。 【性状鉴别】 药材 呈不规则块状、片状或盔帽状,有的为小碎块。表面凹凸不平,有刀削痕,偶有孔洞,可见黑褐色树脂与黄白色木部相间的斑纹、孔洞及凹窝。表面多呈朽木状。质较坚实,断面刺状。气芳香,味苦。 【性味归经】 辛、苦,温。归脾、胃、肾经。 【
-
01、来源 唇形科植物广防风的地上部分。 2、别名 土防风、抹草、秽草、落马衣、假紫苏、马衣叶、豨莶草、四方茎、臭草、臭苏头、鸭儿蔑、大篾草、大羊古骚。 3、植物状态 一至二年生直立草本,高1~2米。茎方形,多分枝,密被白色茸毛。叶对生,草质,阔卵形至卵形,先端渐尖或短尖,边缘有不规则的齿,基部近圆形,两面均有茸毛,具细小腺点。花轮生,下部为腋生,上部可排到顶端而成长总状花序;萼管状,5裂,裂片三角状披针形,内外均
-
0流行性腮腺炎 定义: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以腮腺肿痛为特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病机:邪毒壅阻足少阳经脉,与气血相搏,凝滞于耳下腮部。 病位:肝胆 临床表现 前驱表现:中低度发热(38℃)或不发热,头痛、厌食、肌痛等。 腮腺肿痛: 时间:持续7~10天,一侧肿痛, 2 ~3天后对侧肿痛。病程7~12天。 部位: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扩大。 性质:边缘不清,触之有弹性、触痛及热感,无波动
-
0含 义:以祛湿药为主组成,具有化湿利水、通淋泄浊等作用,治疗水湿病证的一类方剂。 分 类:化湿和胃、清热祛湿、利水渗湿、温化水湿、祛风胜湿 ←五类 注 意:常配伍理气之品,以求气化则湿亦化 49、平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苍术 — 燥湿运脾 主治:湿滞脾胃证 厚朴 — 行气燥湿 口淡无味,脘腹胀满,舌苔白腻 陈皮 — 行气燥湿,健脾和胃 病机:湿困脾胃,运化无力,气机不畅 甘草 — 益气和胃,调和诸
-
0一、中药配伍的目的 增强治疗效能,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病情,减少不良反应。 二、单味药配伍 (一)七情配伍 (1)单行 :即应用单味药 就能发挥预期治疗效果,不需其他药辅助。如独参汤,单用人参一味补气固脱等。 (2)相须 :即性能相类似 的药物合用,可增强 原有疗效 。如石膏配知母 可增强清热泻火效果等。 (3)相使 :即性能功效有某种共性的两药同用,一药为主,一药为辅 ,辅药能增强主药 的疗效。如以补气利水的
-
0(一)组方原则 1.君药 即对处方的主证或主病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它体现了处方的主攻方向,其药力居方中之首,是方剂组成中不可缺少的药物。其用量也较作为臣、佐药应用时要大。 2.臣药 意义有二: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和主证的药物; 二是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它的药力小于君药。 3.佐药 意义有三:一为佐助药,即协助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二为佐制药,即用以
-
0钩藤 【来源】 本品为茜草科植物钩藤、大叶钩藤、毛钩藤、华钩藤、或无柄果钩藤的干燥带钩茎枝。 【产地】 主产于四川、云南、贵州等省。东北及华北各地亦产。 【采收加工】 立冬后至次年清明前采挖,立即洗净,蒸透,敞开低温干燥。 【性状鉴别】 药材 呈椭圆形或长条形,略扁,皱缩,稍弯曲,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有纵皱纹及由点状突起(潜伏芽)排列而成的横环纹多轮,顶端有红棕色至深棕色鹦嘴状的芽苞或残留茎基;底部有圆脐形
-
0
-
0免试部分科目的规定 药学 取得药学或医学专业高级职称并在药学岗位工作的,可免试“药学专业知识(一)”“药学专业知识(二)”,只参加“药事管理与法规”“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两个科目的考试。 中药学 取得中药学或中医学专业高级职称并在中药学岗位工作的,可免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只参加“药事管理与法规”“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两个科目的考试。 免试细则说明 符合免试部分科目的报考人
-
0穴位贴敷疗法的选穴是在辩证、立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它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在贴敷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下是穴位贴敷疗法选穴原则总结: 01局部取穴:即选取病变部位及其附近俞穴。这体现了“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治疗原则。如治酒渣鼻,多选用阿是穴(鼻部病灶区域所在),可用“颠倒散”涂敷;治疗面部神经**多选择在阿是穴(患侧),可用鳝鱼血涂敷;治疗肩周炎多选择患侧肩部周围的俞穴,如肩髃、肩井、中府等俞穴进行
-
0晕针是在针刺治疗中病人发生的晕厥现象。处理要点:可分五个步骤进行救治。 1.立即停止针刺,并将已刺之针迅速全部起出。 2.将患者扶至空气流通之处,让患者头低脚高位平卧,松开衣带,且要注意保暖。 3.症状轻者静卧休息,给予温开水或糖水,即可恢复。 4.在上述处理的基础上,可针刺人中、素髎、内关、涌泉、足三里等穴,或温灸百会、气海、关元等。尤其是艾灸百会,对晕针有较好的疗效,可用艾条于百会穴上悬灸,至知觉恢复,症状消退。 5.经以上处理,
-
0补气药1.人参功效: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增智。2.西洋参功效:补气养阴,清热生津。3.党参功效:补脾肺气,补血,生津。4.太子参功效:补气健脾,生津润肺。5.黄芪功效:补气健脾,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消肿,托毒生肌。6.白术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尿,止汗,安胎。7.山药功效: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8.甘草功效: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补阳药1.鹿茸功效:补肾阳,益精血,强筋
-
0【来源】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 【产地】 主产安徽、四川、河南及山东等省。主为栽培品。 【采收加工】 秋季采挖根部,除去细根和泥沙,剥取根皮,晒干或刮去粗皮,除去木心,晒干。前者习称连丹皮,后者习称刮丹皮。 【性状鉴别】 药材 连丹皮: 呈筒状或半筒状,有纵剖开的裂缝,略向内卷曲或张开。外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有多数横长皮孔样突起及细根痕,栓皮脱落处粉红色;内表面淡灰黄色或浅棕色,有明显的细纵皱纹,
-
0【来源】 本品为兰科植物铁皮石斛的茎。 【产地】 主产于广西、贵州、云南、江西、安徽。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鲜用者除去根和泥沙;干用者采收后,除去杂质,用开水略烫或烘软,再边搓边烘晒,至叶鞘搓净,干燥。 【性状鉴别】 药材 铁皮枫斗: 呈螺旋形或弹簧状,通常为2~6个旋纹。表面黄绿色或略带金黄色,有细纵皱纹,节明显,节上有时可见残留的灰白色叶鞘。质坚实,易折断,断面平坦,灰白色至灰绿色,略角质状。气微,味
-
0汗出异常: 汗出异常是指非生理状态下的出汗或无汗,是中医内科疾病中较常见的症状之一。 其基本病机是津液的生成、敷布失常所致。通过分析汗出异常的性质,有助于判断疾病的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和疾病的轻重等。临床时应了解汗量多少、汗的粘稠度、汗出时间、汗出部位及主要兼症等情况。 无汗:兼见恶寒重,发热轻,头身疼痛,脉浮紧者,为外寒束表;若在发热过程中无汗,兼皮肤干皱无弹性,舌红绛者,为邪热人营伤
-
0摇法:摇法是指毫针刺入一定深度后,手持针柄,将针轻轻摇动的方法。摇法分为两种,一是直立针身而摇,二是卧倒针身而摇。 1)直立针身而摇: 操作要点: ①采用直刺进针。 ②刺入一定深度。 ③手持针柄,如摇辘轳状呈划圈样摇动,或如摇橹状进行前后或左右的摇动。 ④反复摇动数次。 2)卧倒针身而摇: 操作要点: ①采用斜刺或平刺进针。 ②刺入一定深度。 ③手持针柄,如摇橹状进行左右摇动。 ④反复摇动数次。 注意事项: ①进针角
-
0刮法:刮法是指毫针刺入一定深度后,以拇指或食指的指腹抵住针尾,用拇指或食指或中指指甲,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频频刮动针柄的方法。 操作要点: ①进针后刺入一定深度。 ②用拇指指腹或食指指腹轻轻抵住针尾。 ③用食指指甲或拇指指甲或中指指甲频频刮动针柄。可由针根部自下而上刮,也可由针尾部自上而下刮,使针身产生轻度震颤。 ④反复刮动数次。 注意事项: ①刮动时要手指灵活,用力均匀,力度适中。 ②刮动频率要匀速。 ③术者
-
0一、山楂、神曲、麦芽: 共性为消食化积; 差异为山楂主消肉食、并有行气散瘀的作用,神曲主助金石药的消化、并略兼带解表之功,麦芽主消米面一切诸果食积、并有回乳及一定疏肝的作用。 二、泽泻、泽兰、泽漆: 共性为利水; 差异为泽泻主泄相火,泽兰主活血化瘀、通经消肿,泽漆主化痰止咳、散结。 三、茯苓、赤茯苓、茯神: 共性为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差异为茯苓主偏于健脾安神,赤茯苓主健脾安神力弱、但能泻热行水、治膀胱湿热
-
0中药剂量是什么? 指临床应用时的分量,主要为明每味药的成人一日量。 其次是相对剂量,也就是说方剂中每味药之间的比较分量。 中药计量单位有哪些? 重量如市制: 斤、两、钱、分、厘; 公制:千克、克、毫克;数量如生姜三片、蜈蚣二条、大枣七枚、芦根一支、荷叶一角、葱白两只等。 有16进位制的“市制”计量方法;公制(目前采用),即1公斤=1000克=1000000毫克。为计算方便,按规定以如下进行换算:1市两(16进位制)=30克;l钱=3克;1分=0.3克;1厘=0.03克
-
0脾失健运证 主症:食欲不振,厌恶进食,食而乏味,或伴胸脘痞闷,嗳气泛恶,大便不调,偶尔多食后则脘腹饱胀,形体尚可,精神正常,舌淡红,苔薄白或薄腻,脉尚有力。 治法:调和脾胃,运脾开胃。 方药:不换金正气散加减。常用苍术、藿香燥湿运脾,陈皮、砂仁理气助运,鸡内金、焦山楂开胃消食。 脾胃气虚证 主症:不思进食,食而不化,大便偏稀,夹有不消化食物,面色少华,形体偏瘦,肢倦乏,舌质淡,苔薄白,脉缓无力。 治法:健
-
0师承学习理论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针灸、中医思维的建立与中医诊疗思路、跟师出诊及中医经方背诵等。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运气、脏象、经络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治则等内容。中医基础学是学习中医的基石,学好此课程,打牢基础
-
0感冒 1.风寒证: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2.风热证:辛凉解表-银翘散、葱豉桔梗汤3.暑湿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咳嗽 1.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止咳散 2.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 3.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肺止咳-桑杏汤 4.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三子养亲汤 5.痰热郁肺:清热化痰肃肺-清金化痰汤 6.肝火犯肺:清肺平肝、顺
-
0吃某些食物可以起到一部分排腹水利尿效果,往往效果较慢或者弱。相对来说服用药物达到大量排尿减轻腹水的目的就相对比较容易些,而用药物又分为西药和中药两类。西药不良反应和副作用显而易见,长期服用还可产生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尤为突出。中药熬制的汤剂不易携带和不好保存也让很多患者苦恼,但是中成药改善了这种状况也可以达到排尿消肿的目的。可以关注:微信官方公众号:lzstw0或加微:25589464进行咨询。
-
01.十二经脉的名称:是以脏腑、手足、阴阳而命名的,包括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痉、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2.十二经脉的分布:手三阴经循行于上肢的内侧,手三阳循行于上肢的外侧,足三阴循行于下肢的内侧,足三阳循行于下肢的外侧。手足三阳经在四肢的排列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手三阴经在上肢的排
-
0川贝母 性能:苦、甘,微寒。归肺、心经。 功效: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 应用: 1.虚劳咳嗽,肺热燥咳。 2.瘰疬、乳痈、肺痈。能清化郁热,化痰散结。常配玄参、牡蛎等药用。 使用注意:反乌头。脾胃虚寒及有湿痰者不宜用。 浙贝母 性能:苦,寒。归肺、心经。 功效:清热化痰,散结消痈。 应用: 1.风热、痰热咳嗽。 2.瘰疬,瘿瘤,乳痈疮毒,肺痈。清解热毒,化痰散结消
-
0一乳岩的发病情况与特点 其特点是乳房部出现无痛、无热、皮色不变而质地坚硬的肿块,推之不移,表面不光滑,凹凸不平,或乳头溢血,晚期溃烂,凹如泛莲。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无生育史或无哺乳史的妇女;月经过早来潮或绝经期愈晚的妇女;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妇女,乳腺癌的发病率相对较高。男性乳腺癌较少发生。 二乳岩的临床表现 乳癌可分为一般类型乳腺癌及特殊类型乳腺癌。发病年龄一般在40~60岁,绝经期妇女
-
1一、由“考试”到“考核”,取得执业资格难度降低 民间中医成为执业医师: 过去:民间中医师承3年或从医5年考取“师承或确有专长证”→ 实习1年报考助理医师 → 助理医师工作5年考取中医执业医师资格。 今后:民间中医师承5年或从医5年考核“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注册专长诊所行医 →工作5年考取中医执业医师资格。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王国强局长说“由于这些民间从医人士没有学历,医学方面的知识和考试有一定的
-
1想要报考中医师承考试的考生可以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那么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考核都考什么内容?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考核考试都涉及哪些内容?针对以上问题整理回复如下,希望大家可以有目的地备考,不会迷了方向,失了耐心。 一、实践技能 (1)基本操作 中医四诊、针灸、推拿、拔罐、常见急症针灸技术应用等中医临床技术。 (2)临床答辩 ①中医基本理论知识(含中医经典有关内容); ②中药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