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5首先,我的水平真的不高。辩论能力欠佳,适合搞学术研究而不适合对线,所以各位老哥别觉得我很厉害
-
192关于蜀汉政权兵户的数量,范文澜曾指出:“汉国人口只有 94 万,士兵 却多至 102000 人,官吏多至 4 万人。普通户大抵每 8 人就得有 1 人当兵,实际是老弱妇女以外,几乎所有男子都被迫当兵。”④高凯进一步认为:蜀汉统治者制定的这种连年征战的政策,使绝大多数青壮年男子丧失了人口再生产的机会,导致了国家人口与性比例的严重失调,最终加速蜀汉政权的灭亡。 ②直百五铢钱体型最大者重 10 克左右,最轻者约 2.5 克,这种实际重量仅为
-
2
-
12众所周知,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人口,在正常情况下性比例是相对均衡的。以蜀汉所控制百万编户人口计,男女人口各半;男口中老年、儿童、青壮应各占三分之一,则蜀汉男性青壮年应在17万人左右。把以上三条史料记载的用兵数与蜀汉男性青壮年人口数相对照计算,则吴蜀对峙荆州时,可能动用了蜀汉近30%的青壮年男性;建兴五年诸葛亮首次北伐则可能动用了蜀汉全部的青壮年男性;到建兴十二年诸葛亮与魏明帝对峙时,蜀汉动用将士也要占
-
0我水平在历史圈里面不算高。 这次主打一个脱到最后
-
11转载论文:曹魏屯田制略析 萧云岭 [摘要]屯田制是中国传统社会用军事管理方式将劳动者束缚于国有土地上的一项特殊的土地制度。曹魏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实行了这项特殊的制度,其军事编制的组织形式,自成体系的管理体制体现了效率与效益的有机结合;国民两便的分配机制和屯田所带动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都具有创新的成分。 [关键词]曹魏;屯田制;创新
-
4越嶲郡: 1.“又越嶲夷率高定遣军围新道县,(李)严驰往赴救,贼皆破走。” 2.“(龚禄)为越嶲太守,随丞相亮南征,为蛮夷所害,时年三十一。” 3.“越嶲郡自丞相(诸葛)亮讨高定之后,叟夷数反,杀太守龚禄、焦璜,是后太守不敢之郡,只住安定县,去郡八百馀里,其郡徒有名而已。” 4.“(张)嶷率所领夺取,署长吏焉。嶷之到定莋,定莋率豪狼岑,槃木王舅,甚为蛮夷所信任,忿嶷自侵,不自来诣。嶷使壮士数十直往收致
-
10关羽指挥不当,使蜀军由主动陷入被动,终致地失人亡。 关羽首战于禁告捷,使蜀军处于主动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关羽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力量,误认为固守樊城的曹仁已成瓮中之鳖,“有必破之势”,因而不是集中兵力迅速歼灭曹仁主力于樊城,反而分兵南下,渡过汉水,“遣别将围魏将吕常于襄阳”,⑥并派遣游军进至许都附近的郊下。使本来力量就不雄厚的蜀军更加分散,结果是樊城攻不动,襄阳也打不下,关羽军在这两座坚城下耗费了二三
-
26中国幅员辽阔,江河交错,海岸线漫长,自古以来,航海事业及造船工业就很发达,是造船最早、最好的国家之一。 中国木船,应用极早。《世本》说:古人“观落叶因以为舟”,《淮南子》说:“见木浮而知为舟。”古书的记载说明,我们的祖先从落叶和树干能在水中漂浮的现象得到启示,从而造出船。起初的造船方法是将圆木的一面剖开,掏挖成凹形,如此便加强了在水中的稳定性,也增加了运载量。这就是我国最古老的船——独木舟。《周易·
-
0把取胜的希望寄托在变幻无常的天气上,应该不是周瑜的用兵之道。黄盖在提出火攻建议时,只是说曹操“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根本没有提及必须借助东南风的问题。事实上,周瑜、黄盖在定下火攻之计时,就已经发明出“黑科技”,不管风往哪吹,火船是一定要冲向曹营。这个黑科技就是风帆。曾任孙吴丹阳太守的万震在其《南州异物志》一书中,记载江东有一种多桅多帆的战船:“随舟大小或作四帆……四帆不正前向,皆使邪移
-
2东汉三国之际的人口谷底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推算一下东汉、三国之际的人口低谷。从历史事实分析,这一低谷应该出现在220年三国开始的前后。因为经过一系列的战争,三国的局势已经基本稳定。此后三国间的战争虽仍未断绝,但一般都限于局部,主要在魏、蜀接界的祁山和秦岭一带以及魏、吴相交的江淮之间,没有出现全国或持续多年的战争。自然灾害虽还常发生,但范围不广,灾情也不太严重。更主要的是三国为了自己的生存,都采取了各种恢复农业生
-
45永乐帝朱棣在位24年间,中国西北部的蒙古旧部继续对明朝构成威胁,永乐帝还亲征过几次,并在最后一次征途中去世。郑和七下西洋——鹿军士
-
412刘备投入此战的总兵力达10万人以上。陆逊军5万,对刘备军10万人以上,最后刘备全军覆灭,"只身逃入白帝城"。 《夷陵之战是“以弱制强”的一个典型战例——兼与张启揆等不同论者商榷》袁在平
-
15我不想说太多,看底下的层吧!
-
0古风·代马不思越 代马不思越,越禽不恋燕。 情性有所习,土风固其然。 昔别雁门关,今戍龙庭前。 惊沙乱海日,飞雪迷胡天。 虮虱生虎鹖,心魂逐旌旃。 苦战功不赏,忠诚难可宣。 谁怜李飞将,白首没三边。 《古风·代马不思越》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组诗《古风五十九首》之一。此诗写戍边将士远离家乡,戍守疆埸,备历艰辛,屡建战功,不获褒奖。“苦战功不赏”是全诗主旨,为戍边将士鸣不平。 译文: 北方的马儿不愿意到南方生活
-
4论卤城之战 九年春,丞相亮复出围祁山,始以木牛运。参军王平守南围。司马宣王拒亮,张郃拒平。亮虑粮运不继,设三策告都护李平曰:“上计断其后道,中计与之持久,下计还住黄土。”时宣王等粮亦尽。盛夏雨水,平恐漕运不给,书白亮宜振旅。夏六月,亮承平指引退。张郃至青封交战,为亮所杀。秋八月,亮还汉中。平惧亮以运不辨见责,欲杀督运岑述,惊问亮何故来还;又表后主,言亮“伪退”。亮怒,表废平为民,徙梓潼;夺平子丰兵
-
0有8万,10万,15万,20万甚至更多的
-
14转载自微博 钱谦益反清复明事迹考 作者儒家公羊学
-
109
-
9文献通考,卷十户口考一 帝大业五年,户八百九十万七千五百三十六,口四千六百一万九千九百五十六,此隋之极盛也 这是大业五年的户数, 大业五年,民部侍郎裴蕴以民?版籍脱漏,户口及诈注老少尚多,奏令貌阅,若一人不实,则官司解职。又许民纠得一丁者,令被纠之家代输赋役。是时,诸郡计帐进丁二十四万三千,新附口六十四万一千五百。帝临朝览状曰:“前代无贤才,致此罔冒。今户口皆实,全由裴蕴。”由是渐见亲委。意思是整个大
-
4确实,夺权登基之前完全是天命之子。 后面登基之前,三总管叛乱。
-
2大业前六年(包括修建东都洛阳,修建隋唐运河,征吐谷浑,修长城)约230万人,按损失一个人间接损失3个人。其中,征吐谷浑损失30万人,修长城损失50万人,修东都洛阳约50万人左右,运河100万人左右(均为损失) 大业八年至大业十年(包括征高丽)约为210万人。直接损失约70万人左右。其中第一征损失30万人,第二征第三征损失约40万人(为战场上直接损失人数)其余损失人数约140万人,其中造船50万人,其他的征调路程上总损失约为90万人。 大
-
95所以说?有些人把魏征当眼 瞎 吗? 还是把二十四史里面可信度最高的隋书当成 空 气 了? 这么大的事情尽然不知道?
-
3而1994年在镇江网巾桥发掘的六朝船厂遗址则确定是造船厂的,在此遗址中首先是发现了两艘独木舟,其中一艘独木舟底下发现有修造船所用的设施。 该设施大致分三个部分: 支托船体部分:由垫板、垫木组成。南侧有四层垫板,自下而上,第一层有一块木板,面积稍大,略呈长方形,长120、宽80、厚7厘米;第二层有3块,并列铺放,第三层一块平铺,第四层两块,外侧一块侧立,里侧平铺;北侧有二块,下层一块大致呈长方形,上面一块呈刀形;在南北两侧垫板顶面,放置两
-
6三征高句丽第一征,总一百一十三万三千八百,号二百万,其餽运者倍之。大概是算上农民一共是339万人,大概是征调了339×3=1071万人核算为214.2万户。而最后的结果是什么?九军并陷,将帅奔还亡者二千余骑。癸卯,班师。意思是损失了九个军,约22.5万人。核算牵连人口约67.5万人。第二征预估大概是损失10万人左右(根据大部分学者认为三征高句丽的第二征是一直掌握着战场主动权的,所以我分析人为隋朝三征高句丽的第二征大概损失人口不到10万
-
2荒年以工代赈的措施,在历史上许多朝代都传用过,根据文字记载,最早始于春秋齐国齐景公执政时期,为齐国大夫晏婴实施。《晏子春秋》有段故事即“齐饥晏子因路寝之役以赈民”,证明工赈办法是逼出来 的。 齐景公时,天下发生饥荒,大夫晏婴谏言发仑粟济,但景公没有同意,当时景公正计划建筑一个“路寝之台”(古代君王处理政务要事的宫室称为路寝)。晏婴便假手筑台之名,行赈灾之实。他命令下属官吏以高酬雇佣灾民,并加长道路,
-
0我本名,元龙,字号应庆。
-
0咱们假设秦朝有3000万人口,每年需要服兵役的人数是300万,用于防御北部匈奴以及进行各个郡县的驻守。而这300万人中会有多少人在服兵役的过程中,会失期呢?暴雨,洪水,疾病,以及迷路随时可能发生,就按1/3的概率。那么真的严格执行失期当斩,秦朝一年最少就得损失100万的人口。3000万的人口,最多让秦朝折腾10年,就得因为这一条‘失期当斩’的法律,全部会被秦朝自己人给杀死!你不觉得这样的律法太可笑了吗?这还是秦朝统一六国之后
-
2亲爱的各位吧友:欢迎来到反对历史饭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