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颜雍吧 关注:416贴子:3,124
  • 7回复贴,共1

【论文】金山以西交通与耶律大石西征路线新证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金山以西交通与耶律大石西征路线新证
                                       王颋
                       原刊《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提要:耶律大石一行的西征路线问题,相继有许多研究者加入讨论。本篇以吾古孙仲端《北使记》记载为分析核心,辅以金山以西交通的考察,证明契丹军队曾由“叶密立”至“阴山”前,遇阻折入“回鹘国”。相关的论点尚有:以《辽史》中记载排斥《征服世界者史》等中亚作家记载的理由并不成立,而所称的“回鹘路”、“碎叶路”,由於沙漠穿越的困难,也并非一条捷径。刘祁及同时代耶律楚材等使用的“回纥”一词所指,更可能是“畏吾儿”及与其在人种上相同的中、西亚白种人。耶律大石于金军来袭前即已进军“吉利吉思”,因此,一旦失利,即向西至於“翼只水”。其一行西征所过迂回曲折,还可从其对臣下所语“朕与卿等行三万里,跋涉沙漠”中得到旁证。



1楼2011-03-11 22:17回复
    系统审核中,请耐心等待……本文与世宗无涉亦非主要阐述金史,然大石林牙与小尧舜皆为十二世纪之英主,可以以命世之英豪、一时之俊杰并称。


    2楼2011-03-11 22:25
    回复
      回复:4楼
      呵呵……晚安


      5楼2011-03-11 23:37
      回复

        9   北京,中华书局《中外关系史名著译丛》何高济中译本,1981年,页13、14、15、16、17。
        10   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宛委别藏》本,页29、30。
                                                二
        有望更好证明耶律大石一行路线的“关键”资料,似乎仍在於“中国文献”。刘祁《归潜志》卷一三〈北使记〉:“大契丹大石者,在回纥中。昔大石林麻,辽族也,〔金〕太祖爱其俊辩,赐之妻,而阴畜异志。因从西征,挈其孥亡入山后,鸠集群乣,径西北,逐水草居。行数载,抵阴山,雪石不得前,乃屏车,以驼负辎重入回纥,攘其地而国焉。日益强,僭号德宗,立三十余年死”11。该书乃为脱脱等《金史》撰作所据之一,陈学霖先生〈归潜志与金史〉一文业已指出:“金末儒士刘祁所作的《归潜志》,是元代纂修《金史》所根据的一个重要史料。这点,在《金史》上已有说明。卷一二六〈文艺传〉下〈刘从益传〉云:子祁,字京叔,为太学生,甚有文名。值金末丧乱,作《归潜志》以纪金事,修《金史》多采用焉。卷一五五〈完颜奴申传〉赞云:刘京叔《归潜志》与元裕之(好问)《壬辰杂编》二书,虽微有异同,而金末丧乱之事,犹有足征者”12。“北使”者,《金史》卷一二四〈乌古孙仲端传〉:“乌古孙仲端本名卜吉,字子正。宣宗时,累官礼部侍郎。与翰林待制安延珍奉使乞和於大元,谒见太师国王木华黎,於是安延珍留止,仲端独往。并大夏,涉流沙,逾葱岭,至西域,进见太祖皇帝,致其使事乃还。自兴定四年七月启行,明年十二月还至”13。
        行文中的“阴山”,显然就是耶律楚材诗文中提到的那个乃今博乐市南、伊宁县北博罗科努山的“阴山”。《湛然集》卷二〈过阴山和人韵〉:“阴山千里横东西,秋声浩浩鸣秋溪。猿猱鸿鹄不能过,天兵百万驰霜蹄。万顷松风落松子,郁郁苍苍映流水。天工何事夸神威?天台、罗浮移到此。云霞掩翳山重重,峰峦突兀何雄雄。古来天险阻西域,人烟不与中原通。细路萦纡斜复直,山角摩天不盈尺。溪风萧萧溪水寒,花落空山人影寂。四十八桥横雁行,胜游奇观真非常。临高俯视千万仞,令人凛凛生惶恐。百里镜湖山顶上,旦暮云烟浮气象。山南山北多幽绝,几派飞泉练千丈。大河西注波无穷,千溪万壑皆会同。君成绮语壮奇诞,造物缩手神无功。山高四更才吐月,八月山峰半埋雪。遥思山外屯边兵,西风冷彻征衣铁”14。《西游录》卷上:“不剌之南有阴山,东西千里,南北二百里。其山之顶有圆池,周围七八十里许。既过圆池,南下皆林檎木,树荫蓊翳,不露日色。既出阴山,有阿里马城。西人目林檎曰阿里马,附郭皆林檎园田,由此名焉”15。“山顶上”之“百里镜湖”、“周围七八十里许”之“圆池”,正是冯承钧、陆峻岭《西域地名》中写作“Sairam”、今仍以生态原始、风景秀丽著称的赛里木湖16。
        关於“阴山”附近的地理形势,刘祁尚有较为详细的敍述文字。王恽《秋涧集》卷九四〈玉堂嘉话〉录〈西使记〉:“渐西,有城曰业瞒;又西南行,过孛罗城。所种皆麦稻,山多栢,不能株,络石而长。城居肆囿,间错土屋,窗户皆琉璃。城北有海,铁山风出,往往吹人堕海中。西南行二十里,有关曰铁木儿懴察,守关者皆汉民,关径崎岖似栈道。出关至阿里麻里城,市井皆流水交贯,有诸果,唯瓜、蒲萄、石榴最佳。回纥与汉民杂居,其俗渐染,颇似中国。孛罗城迤西,金银铜为钱,有文而无孔。方至麻阿中,以马牵拖递铺,负重而行疾”17。“业瞒”,即“叶密立”;“孛罗”,即“不剌”。“铁木儿忏察”,即“铁门关”,正是故址在今霍城县(水定)东北塔勒奇山口的重要关隘。这是“金山”迤西兵家必争之地之一;稍晚,元与察合台汗也先不花的战役就是以此为争夺目标的。《道园稿》卷三八〈土土哈世绩碑〉:“延佑元年,〔也〕先不花等诸王复叛亦忒海迷失之地。王(床兀儿)方接战,有敌将一人以戟入阵刺王者,王擗其戟,挥大斧碎其首,血髓淋漓,殒於马首。乘势奋击,大破之。遣使入报,有尚服之赐。二年,与也先不花之将也不干、忽都帖木儿战赤麦干之地,转杀周匝,追出其境铁门关。秋,又拜其大军於札亦儿之地。上闻之,遣使赐劳有加”18。
        


        8楼2011-03-12 04:47
        回复

          曾被用来指代花剌子模政权及其故封的“回纥”一词,在同时代的文献中常被写作“回鹘”。《道园稿》卷四二〈立只理威神道碑〉:“岁戊戌,太祖之征回鹘也,夏人不能以兵从”。“怯祖生呵波古,从诸王阿鲁忽於回鹘,实居薛迷昔干里之地”28。而“回鹘”一词,又常被当作“畏吾儿”的汉语异译29。元明善《清河集》卷五〈廉希宪神道碑〉:“王姓廉氏,讳希宪,字善甫,北庭人。考讳布鲁凯雅,从回鹘国王归圣朝,官至真定顺德诸路宣慰使”30。甚至是与吾古孙仲端北使同时的耶律楚材,也使用这种写法。《西游录》卷上:“金山之南隅有回鹘城,名曰别石把,有唐碑,所谓瀚海军者也。瀚海去城西北数百里。城之西二百余里有轮台县,唐碑在焉。城之南五百里有和州,唐之高昌也,亦名伊州”31。由於语言的关系,无论金使节、还是旅寓的中州士人,几乎很难弄清当地居民的信仰。给予他们强烈感觉的乃人种的不同,特别是在与汉、契丹、女真、蒙古等黄种人比较以后。因此,当兹时,“回纥—回鹘”,与其说是专指“金山”以西的穆斯林,倒不如说是专指“金山”以西与“畏吾儿”肤色相近的中、西亚白种人。正因为这样,栖息于“叶密立”一线之北、操突厥语、但外形与蒙古部落民类似的“乃蛮”,当然不被包括在内32。
          杨志玖先生在〈回回一词的起源与演变〉一文中强调:“从语音上讲,回鹘、回纥、回回、畏兀儿是一个来源,只不过头两个是唐代译音,后一个是元代译音而且多半是通过蒙古语转译过来的而已。从人种上或语言上,这两种人的区别并不大,但在政治上是分立的,且各有自己形成的历史和传统。更重要的是,这两种人的宗教信仰迥不相同:畏兀儿人信仰佛教,而回回人则信仰伊斯兰教”33。不过,之所以在世祖以后“畏吾儿”人与“回回人”有区别,恐怕也不在於宗教而在於那裏曾经是元当局的控制区、有地位“君主”亦都护的领地。那是因为,该地区前时就已有了数量相当的伊斯兰信徒。《征服世界者史》第一部〈畏吾儿历史的续篇〉:“当世界帝国已属诸普天下的皇帝蒙哥可汗,这时,因一些人谋逆,引起了倾轧。这些人派一个畏吾儿的偶像教徒,国之大臣八剌必闍赤去找亦都护。八剌必闍赤用许多诺言和无数诱饵来撺掇亦都护;他就中提出,畏吾儿人应把别失八里及其邻近的穆斯林杀光,抢劫他们的财产,掳掠他们饿子女,而且应装备一支五万人的军队,以备不时之需。他们商定:在一个礼拜五,当人们正在进行祈祷的时刻,他们便从清真寺四周的埋伏中举兵,把人们的命送掉,粉碎伊斯兰军队”34。“阴谋”没有得逞,但从中可见情况之一斑。
          注释:
          21   页167、168。对照《史集》第一卷第一分册〈部族志〉,北京,商务印书馆余大钧、周建奇中译本,1983年,页186、244、245、136、247:“磨里奚”,即“篾儿乞惕”;“磨可里”,即“别克怜”;“纥里迄斯”,即“乞儿吉思”;“航里”,即“康里”;“瑰古”,即“钦察”;“途马”,即“突厥蛮”;“合鲁”,即“合剌鲁”。
          22   载《东西交流史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刊本,1998年,页46。
          23   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6年,页83。
          24   页35。
          25   页361上。
          26   页3。
          27   页3074、3075。
          28   页280上、下。
          29   《新唐书》卷二一七上〈回鹘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5年,页6124:“建中五年,又请易回纥曰回鹘,言捷鸷犹鹘然”。
          30   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元人文集珍本丛刊》影印《藕香零拾》本,页185上、下。
          31   页2。
          32   《出使蒙古记》〈鲁不鲁乞东游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吕浦、周良霄译注本,1983年,页165:“在这之后,我们进入了一片平原区,贵由的斡耳朵(火孛)从前设在这裏的。这裏从前是乃蛮人的地区,他们是约翰长老同族的臣民”。
          


          10楼2011-03-12 04:47
          回复

               耶律大石一行进入“畏兀儿”系自西北方折入的“方案”,已见纪宗安先生〈关於耶律大石和西辽建国时期的几个问题〉一文提出:“由於转移途中进行无谓的决战是愚蠢的事,所以大石不会让这一仗大伤自己的元气,而是尽快地穿过黠戛斯和乃蛮的结合部,大约从北部绕过阿尔泰山,辗转来到叶密立河地区。(〈六至十二世纪叶尼塞河地区吉尔吉斯人的军备〉)”;“以往多以为高昌对大石采取友好态度,主要证据是大石一封“假道”信使就使其归服。其实高昌并不是大石的天然盟国,只不过非常怯懦。而高昌则利用大石刚到叶密立的弱势,大概在叶密立接壤的地方抓了几个大石的人,於1131年9月献给金朝。西元1133年,大石兵沿天山南麓向西进入喀喇汗国境内,在距喀什噶尔一日路程的地方,与喀喇汗国境的大军激战,西辽军败绩。但大石以富饶的高昌回鹘为后方支撑,依然陈兵边界,等候时机”50。可惜她没有以〈北使记〉的文字作为有力的证据,仅凭女性的“慧心”进行了应该是最正确的敍述。自“别失八里”或“哈剌和州”出发,耶律大石主力挥戈向西南;而在“可什合儿”失利前,曾经过“龟兹”、今库车县。《湛然集》卷一二〈怀古一百韵寄张敏之〉:“鸭绿金朝起,桑乾玉玺遗。后辽兴大石,西域统龟兹。万里威声震,百年名教垂”51。
            张星烺《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六章〈辽金与中亚之交通〉译白莱脱胥乃《中世纪研究》录依宾·爱尔·阿梯尔〈全史〉:“回教纪元522年(建炎二年),秦国(Sin)葛儿汗(Gurkhan)浑号跛者率领大军至喀什噶尔(Kashgar)边境。喀什噶尔王阿合马(Ahmed)者,哈散(Hassan)之子也。闻惊,徵集军队,驰至边境拒敌,兵败而死。葛尔汗离秦国抵土耳其斯坦时,见境内已有其本国人甚多,皆以前迁徙来者,其人服役於突厥斯坦汗之军中,受命防守东边。葛尔汗至,秦人皆通款降附,葛尔汗因之得以征服突厥斯坦全境。葛儿汗既胜后,不干涉境内之治理。归附诸酋长之衣带上,系一银牌以示臣顺而已”52。不过,这段文字其实就是纪宗安先生《西辽史论—耶律大石研究》引录的记载:“《吉尔吉斯人及吉尔吉斯地区历史资料》:回历522年,古尔汗阿思希率大军抵达喀什噶尔边境,其人数只有安拉知道。喀什噶尔的统治者伊利汗阿合木德·伊本·阿尔·哈桑武装反抗他。哈桑**了自己的军队向他进攻,他们在克利沃依相遇鏖战,古儿汗被击溃,他的许多随从被击毙”53。不论所系纪年有误,光就地理形势来看,也不会如魏良弢先生《喀喇汗王朝史稿》第四章〈政治史述略〉所认为:此后,“被打败的西辽在额敏河上建立堡垒,聚集力量”,以迎来进入巴剌沙衮的机会54。
            尚有一处未为人注意的细节,足以支援耶律大石一行无疑非常“迂回”的征进路线。《辽史》卷三○〈天祚帝纪〉:“又西至起儿漫,文武百官册立大石为帝。因谓百官曰:朕与卿等行三万里,跋涉沙漠,夙夜艰勤,赖祖宗之福,卿等之力,冒登大位”。“延庆三年,班师东归,马行二十日得善地,遂建都城,号虎思斡耳朵,改延庆为康国元年。三月,以六院司大王萧斡里剌为兵马都元帅,率七万骑东征。行万余里无所得,牛马多死,勒兵而还”55。比较行文:萧斡里剌等自“虎思斡耳朵”、即今吉尔吉斯坦比什凯克市东托克马克出发至漠北为“万余里”,而耶律大石从漠北至“起儿漫”则“三万余里”。“起儿漫”,布莱资须纳德(E. Bretsechneider)《西辽史》第一章〈中国史中所见的西辽〉:“中国注释家皆谓即今波斯东南之喀满(Kerman),然当时阿姆河以南尚为塞尔柱朝领地,大石虽胜,私不能即入塞尔柱之腹地。本书原注谓起儿漫实为萨马尔干西之kermaneh城,城在萨马尔干与布哈尔之间。此城甚古,后废”56。从“虎思斡耳朵”到这个“起儿漫”的直线距离只有到漠北中心域“杭海山”的直线距离一半;而实际经行的道路,后一段要比前一段弯曲得多。因此,之所以耶律大石能有多出一倍的旅途,原因就在於经行前文所证的路线。
            


            13楼2011-03-12 04:47
            回复

              注释:
              47   台北,文海出版社《宋史资料萃编第二辑》影印本,页1538。
              48   北京,中华书局崔文印校证本,1986年,页111、112。
              49   页2614。
              50   载《西域研究》1993年第4期,页53、54。
              51   页260。
              52   北京,中华书局刊本,1976年,第5册,页14。
              53   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刊本,1996年,页42、43。
              54   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刊本,1986年,页108。
              55   页356、357。
              56   页44。“喀漫”,今作克尔曼;“萨马尔干”,今作撒马尔罕;“布哈尔”,今作布哈拉;分别为伊朗、乌兹别克斯坦同名省、州首府。
              New Corroboration of Communication in Area West of Altai
              Mountains and Route of Westward Campaign by Yelu Dashi
              Abstract: Many researchers have taken part in discussing the question how Yelu Dashi and his comrades went to the Central Asia. Analyzing the data about Wugusun Zhongduan who was sent on a diplomatic mission, seeing about the traffic conditions in the westward area from the Altai Mountains, this article will manifest that the Kitai Armies took the way to Bolokenu Mountain passing by Emil, then marched into the Huihu Kingdom the territories consisted of Jimusar, Tulufan and the adjacent districts. There are still some relative conclusions as follows: It is not reasonable to exclude the records in History of World-Conqueror and the other books by Central Asian Authors with the records in Liao Shi. The ‘Huihu-Suiye Road’ was not the convenient way for the army, because of going through the broad desert. The word Huihu written by Liu Qi and Yelu Chucai in the same times might mean the white people living in Central and Western Asia whose complexions resembling with those of Uighur people. Before Jurchin troops entered Mongolian Tableland, Yelu Dashi leading his soldiers took attack at Kirgis and they treated westward to Erzis River as soon as they failed in the war. And the winding route of campaign for them might be proved indirectly for Yelu Dashi said to his subjects once: ‘you and I have marched for 15000 kilometers across the desert’.
              


              14楼2011-03-12 04:47
              回复
                回复:17楼
                很是无奈……


                18楼2011-03-18 21: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