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到步兵不愿意被称为文人,不知道大家怎么理解和看待“文人”和“武人”。
首先说说,我对“文人”这个概念的理解:凡是从事与意识形态的研究、分析、创造、修正、宣播、协调等相关的工作的人,都可以称为文人。由于意识形态的范畴太广,心理学、法律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几乎所有社会学科都多少与此有关,甚至自然科学的进步也影响意识形态,所以很多专业学者也都具有文人属性。
在我国,对文人的歧视甚至成为不少文人自己的一个潜意识,这种情况,我认为是从近代开始的,古代虽然也有一些歧视文人的事例和言论,但或许并没有成为很多文人自己的潜意识。
近代以来,用“气运”、“道德”、“性命”、“元气”等传统概念构筑的传统思维模式和解释体系,对社会变革、社会现实基本丧失了解释力,传统文人在传统社会里的那种意识形态创造、修正、宣播、协调功能,近代以来基本丧失,一个没有用的群体、一个承担不了社会功能的群体,被歧视、被边缘化太正常了。
至于建国后,“文人”的被歧视,其实并不使所有文人都被“歧视”,只是一部分与官方意识形态相悖的文人被歧视,官方自己的文人还是很受重视的,尤其是wg期间。
至于改革后,生产力标准+不争论成了另一种官方意识形态,被很多人认为不直接创造社会价值的文人又因此常受歧视。
不过,一个社会中,意识形态的创造、修正、宣播、协调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处于我们这个变革的时代、可能决定日后百年千年道路的时代,所以,文人名声虽臭,但是,实际上承担文人社会功能的很多人,诸如韩han、易中天、李泽厚...还有个思想流派的教主们等等,依然有很多粉丝,当然,反对他们的人也不少。
首先说说,我对“文人”这个概念的理解:凡是从事与意识形态的研究、分析、创造、修正、宣播、协调等相关的工作的人,都可以称为文人。由于意识形态的范畴太广,心理学、法律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几乎所有社会学科都多少与此有关,甚至自然科学的进步也影响意识形态,所以很多专业学者也都具有文人属性。
在我国,对文人的歧视甚至成为不少文人自己的一个潜意识,这种情况,我认为是从近代开始的,古代虽然也有一些歧视文人的事例和言论,但或许并没有成为很多文人自己的潜意识。
近代以来,用“气运”、“道德”、“性命”、“元气”等传统概念构筑的传统思维模式和解释体系,对社会变革、社会现实基本丧失了解释力,传统文人在传统社会里的那种意识形态创造、修正、宣播、协调功能,近代以来基本丧失,一个没有用的群体、一个承担不了社会功能的群体,被歧视、被边缘化太正常了。
至于建国后,“文人”的被歧视,其实并不使所有文人都被“歧视”,只是一部分与官方意识形态相悖的文人被歧视,官方自己的文人还是很受重视的,尤其是wg期间。
至于改革后,生产力标准+不争论成了另一种官方意识形态,被很多人认为不直接创造社会价值的文人又因此常受歧视。
不过,一个社会中,意识形态的创造、修正、宣播、协调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处于我们这个变革的时代、可能决定日后百年千年道路的时代,所以,文人名声虽臭,但是,实际上承担文人社会功能的很多人,诸如韩han、易中天、李泽厚...还有个思想流派的教主们等等,依然有很多粉丝,当然,反对他们的人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