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儿吧 关注:23贴子:2,502
  • 9回复贴,共1

收集一些有关教育孩子的资料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何对待你束手无策的孩子  

 你用现在的方法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已经不管用了,孩子已经公然的反抗你了(我就不写 你拿我有辙吗?)你就应该想到要换办法了。  
单生气没有用,记住,‘孙子兵法’有云,攻心为上,攻城次之;心战为上,兵战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也就是说,两国交兵都讲究攻心为上,攻城次之;心战为上,兵战次之。何况是母子呀。所以要多运用你的智慧,努力作到,不战而屈人之兵。  
 要想和把孩子教育好,第一步就要作到真正了解孩子,而不是说教。  
有道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所以我建议你  
1、调整自己的心态,一切望前看,让孩子感觉到你是一个既重情谊,有乐观,坚强的母亲。  

2、现在还远不是讲道理的时候,你要真正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多观察孩子,多了解孩子,从孩子的角度体会他的喜,怒,哀,乐。并多让孩子知道你的难处,首先在情感上你和孩子产生共鸣。只要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有共同的语言,才能沟通。有了这些基础,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  
 



1楼2006-09-01 15:10回复
    超市里的一分钟教育 

     超市里,两位妈妈分别带着自己的孩子买东西。 



    穿红衣服的妈妈带着小男孩买苹果,小男孩跟着妈妈往框里拿苹果,他的妈妈看见了,把他选的苹果全都放回摊上,并告诉他:“你挑的不好,让妈妈来挑!你呢,乖乖地呆着。”小男孩就不再自己挑苹果了,低着头,一声不吭的。这位妈妈挑好苹果后,带着小男孩走了。 



    一会儿,穿黄衣服的妈妈带着小女孩过来买苹果,一小女孩也帮着妈妈拿了几个苹果。女孩的妈妈问她:“你为什么要挑这个苹果呀?”小女孩说:“这个苹果红红的,我喜欢。”女孩的妈妈指着不远处的另一个品种的苹果说:“那边的也是苹果吧?为什么它们的颜色不红呢?”“因为它们不是一个品种的?”“那它们又是什么品种呢,你知道吗?”小女孩摇摇头。小女孩妈妈说:“回去我们查查书,怎么样?”“好!”小女孩点点头,高高兴兴地和妈妈去买别的东西了。 



    这两位妈妈和孩子交流的时间都只有一分钟的时间,但是却在向孩子传递不同的信息。穿红衣服的妈妈在告诉自己的孩子:你不行的,只有妈妈选的才是好的。在她的面前,孩子是处于附属地位,不应该有自己的主见,而大人的才是处于主体地位,孩子应该听大人的。穿黄衣服的妈妈则告诉自己的孩子:你可以选择你喜欢的,我们是平等的,你肯定有你自己的理由,而且你还会自己去发现更多的东西。这位妈妈有启发性的询问,同时也让孩子有了更强烈的求知欲望。 



    父母们在对待孩子的每一件事情实际上都是在向孩子传递着自己的教育理念,传达着教育孩子的信息。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都是教育,所以,不要不在乎,哪怕是很细小的一件事情,也是重要的。


    3楼2006-09-01 15:16
    回复
      现代家庭对孩子教育的误区 第四 不许孩子出一点错。 
       
      只要是孩子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只要孩子出一点错,有些家长就慌得不行,大家怎么忘了,做什么事情都是有一个逐渐熟练的过程。就像小孩学走路,一定会有一个不断摔交的过程,,也只有在不断摔交的过程中,孩子才能逐渐掌握走路的本领。 
      这样一个很浅显的道理为什么到了指导孩子学习上就贯彻不了了呢?孩子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有的家长和有的教师就如临大敌,不是去耐心的帮助孩子总结经验,找出问题的所在,而是指责,抱怨,让孩子没了再爬起来的勇气。 
      以至于每次考试之后,如果一提开家长会的时候,一定有大批的孩子哭着来求老师。 
      现在有些家长的‘不许孩子出一点错’的心态,再加上‘拔苗助长’心态结合在一起,足以毁了孩子童年的幸福,足以灭了孩子以后的自信。


      4楼2006-09-01 15:24
      回复
        习惯是成功的前提,如何培养习惯 
         重视孩子的成绩一点没错,现在的中考、高考不是都需要成绩说话吗,没有升学考试的成绩,你的教育方法再好听也是空话一句。 
        关键在于怎样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怎样既有效,又让孩子很快乐地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在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提高孩子的意志,品质。还要让孩子后劲十足。这才是需要老师和家长认真研究的问题。 
         
        意志,品质~方法锻炼 


        1,做家务, 
        2,从小注意培养,不要什么都满足孩子~ 
        大家都静下心来好好想想,在我们的孩子还小的时候,在他们还不懂事的时候,我们做家长的都做了些什么?是不是孩子想怎样就怎样?想要什么就买什么?我们又给孩子们做了怎样的表率? 
        我们是不是在给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等方面动过脑筋,在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等方面真正下过工夫。 
        如果没有的话,首先要从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入手,让他养成对自己的行为要自己负责的习惯,这样就不单单是写作业不用你督促、陪伴了,其他的事情他自己就逐渐都能做的象模象样了。 
        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我的建议是 
        1 让孩子承担一定的家务(10岁的孩子是完全胜任的了)比如倒垃圾,比如买牙膏等等,开始的时候要在孩子从心里愿意接受这相任务(比如你可以‘生病’还可以进行家务劳动分工等。) 
        2 一旦孩子接受了这个任务,家长一定要严格管理,不可以一会一变,或三分钟热血,家长一定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比如让孩子承担买牙膏的任务,那么,不管在什么情况下这项活都要让孩子独立完成,做得好要给以适当的奖励(但绝对不能是金钱,物质方面的)比如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亲切的拥抱,说一句‘ 我宝宝真好,帮了妈妈的大忙了,谢谢’ 
        记住,要让孩子去做什么的时候用表扬的方法 
         要让孩子不去做什么的时候用惩罚的方法 
         要想让孩子形成某种好的习惯逐步的训练,严格的督促是必不可少的 
         3 关于孩子做作业时,是否应该督促、陪伴的问题也是同样的道理 
        4 在培养好习惯的过程中,孩子出错,出现反复都是正常的情况


        5楼2006-09-01 15:33
        回复
          不要在孩子面前做的事情 

          1 切记!千万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打个比方,我是你的先生,你是我的太太,我整天在你面前说别的女人怎样怎样好,你有什么感受? 
          2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我非常欣赏网友 平凡见证美丽 说过的一句话 "我和孩子一同成长".我们是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而不是以委屈自己,牺牲就为代价来换取孩子的成长的,(事实上也是换取不来的) 
          3 千万不要再和孩子吵架,摔东西了,那是无能的表现,做家长的一定要控制住局面。 
          4 在很孩子讨论问题的时候,要就事说事,不要离题太远。 
          注意,别人的经验只能是借鉴,一定要摸索出既是自己孩子乐于接受的,自己又得心应手的方法来。 
          以上建议谨供参考


          6楼2006-09-01 15:35
          回复
            我们养育孩子,培养孩子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成为一个有正义感,责任心,有毅力,善良,仁厚,快乐的人,而不仅仅是一个硕士、一个博士。 
            你所说的他做什么事都慢,可能是性格问题,但顶嘴的性质就不同了。 
            要知道,在孩子的心目中家长必须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如果不是这样就算有再好的方法也是贯彻不下去的,尤其是对于年纪小的孩子,这一点尤为重要。 
            问题出现在他身上,根子很可能在你这里。 
            1 要是单单和家长顶嘴,那你自己检讨一下是不是你们平时太溺爱孩子了,不管他怎样,你们都迁就他。或是在你的家庭成员中有人对你不够尊敬(可能没怎么严重)或是类似的情况。导致孩子认为你们是可以不尊敬的(别看孩子年纪小,谁必须要尊敬,谁可以欺负他们是看得很准的。 
            纠正的方法,不要对孩子过分的迁就,尤其是年纪小的孩子。建议你如果再出现类似的情况,一定要严厉的指出,要让他明白,不管他是不是有理,和家长顶嘴就是错的,如果还是不听一定要采取必要的惩罚手段,在年纪小的孩子面前一定要树立家长的绝对权威性。要不后果不堪设想。因为这种行为本身带有欺软怕硬的性质。 
            不要觉得惩罚孩子,甚至打孩子就一定是不对的,尤其是对于年纪小的孩子,或是已经有了坏习惯的孩子,一定要让他们知道,什么是不可以做的,比如欺软怕硬,比如说谎,比如偷窃 ...如果道理上讲不通,就一定要动用惩罚的手段,要他清楚的知道这样的事不可以做。至于为什么,等以后大点再解释。


            7楼2006-09-01 15:37
            回复
              首先,大人们要统一思想,由一个人起主导作用,即使有什么偏差也不能内讧。如有可能再找一处离老人不太远的住房,因为我的体会是和老人在一起,即使老人不干涉,孩子的心里也有仗势,只要不顺他的意,他就没完没了的闹,因为他心里明白,只要他闹的一定的程度就一定会有援兵的。 
              二 作为母亲一定要明白对孩子的教育决不仅仅是吃饱,穿暖,买个礼物,带去春游这么简单的,对孩子的教育讲究的是防微杜渐,未雨绸缪。是要有提前量的。而且对孩子的教育是一个庞大而又系统的工程。有道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有系统性和连续性的。就象一条锁链是环环相扣的。 
              所以千万不要因为工作的关系而放弃了一个母亲应尽的职责。 

              各位家长可能说,现在的中考、高考...那一样不都得靠成绩说话?对,大家关心孩子的成绩一点没错,关键是怎么关心才是有效果的,才是有利于孩子成长的。 
              要注意,在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问题是家长和老师是各有不同的分工的,家长的任务是照顾好孩子的日常生活,调整好孩子的心态,明确孩子的学习动机...总之,一句话,就是把孩子学习的劲头鼓的足足的,并起到督促和监督的作用。至于对教材的利用,知识的传播...是老师的工作职责


              8楼2006-09-01 15:38
              回复
                父母对孩子说话的方式 

                 一个宗旨就是对事不对人,也就是说,你可以说妈妈是爱你的但在这件事上你做的不好,不要张口就威胁孩子说,你怎么这样啊,不乖的话妈妈就不要你了,或者一些别的伤害人自尊的话语,这种与孩子的说话方式可能会让孩子听从,但也逐渐培养了孩子的低自尊,对自己不能充分的肯定,长期下去会使孩子找不到自我,无法真正清醒的认识自己。


                15楼2006-09-05 16:15
                回复
                  要做个好妈妈,真的不容易..加油阿柒~


                  77楼2006-10-16 16:00
                  回复
                    秋色姐的大伯哥说的没错,但总是觉得不舍得让孩子吃苦,可能还是属于观念没有改变过来,总觉得孩子只要没什么出格的坏习性,其他我们能帮的就帮她,殊不知这样也会让孩子养成了依赖思想,在这点上,我已经吃到苦头了,小家伙由于以前都是我陪她,需要什么或是和别的小朋友起了什么冲突都是我帮她解决,现在在交际上,表达能力上都很是欠缺,而且胆小,遇到事情不愿意去尝试其他可以解决的办法..现在,我也在想办法纠正她这样的习惯..

                    谢谢秋色姐写的这些,对我这样摸着石头过河的教育很有好处,谢谢:)


                    79楼2006-11-02 10: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