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唐吧 关注:1,210贴子:24,243

儒家到底是什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对儒家了解不够,仅从普通人的眼里看儒家。读书时,因为考试,背过些论语,《中华上下五千年》也有些关于孔子的记载。
孔子是个官二代,他有很多传说,他出生时牛唇,面容怪异,死的时候还有麒麟,这些都是传说不足为信。孔子对礼很执着,一直向往复古周礼,单从这点,我们普通人就觉得不可理喻,是种历史倒退。孔子一直向往把自己的政治理论推销出去,但却很不受人待见,游历过一些国家,但这些国君没有哪个肯听他的。从教育上来说,儒家门徒一直都很推崇孔子,孔子什么七十二门徒之类的,个个贤能,从电影《孔子》中,普通人才知道原来有个子路做过官,还比较大,又没什么名,对国家没做出什么大的贡献。孔子的其他门徒就更不必说了。
孔子老人家传说中,曾向老子询问过礼,而老子却说了些哲学的东西。这当然是传说,是否有这事咱不知道,只知道孔子直言看不懂道德经,我们大多数普通人自然也是看不通道德经的,没想到孔子这大思想家也这样。
后来的孟子,推崇王道,教科书上什么孟子见梁惠王之类的,自然也背过。王道说出来,很冠冕堂皇,义正言辞。什么推行王道,别国的子民就会跑来做你的子民,万民都向往王道之类的。我当时看到这篇时,就觉得不可理喻,孟子虽然是圣人,但他又不是万民,他怎么知道万民怎么想的,是不是太想当然了?或者,他是今天的人大代表,理所当然地就代表万民了?万民被代表了?谈到孟子,不得不说到杨朱的“一毛不拔”,我们今天看是贬义词,其实这个词也是被孟子歪解了。下面,我直接粘贴一部分关于这个的资料给你们。


1楼2011-12-19 12:50回复
    杨学创始人杨子,名朱,字子居。
    杨朱之籍贯、生平年代已经无法考证。据一些学者推测,杨子生活时代当与庄子(约公元前三六九年至公元前二八六年)同时,而比孟子(约公元前三七一年至公元前二八九年)略早一些。
    有关杨子的著述,没有流传下来,仅只在《孟子》、《庄子》、《吕氏春秋》、《列子》、《淮南子》及汉代刘向《说苑》等书中保留一些记载。虽然如此,杨子仍不失为战国时代著名的思想家,而其思想影响所及,历两千余载至今。
    孟子》批评“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孟子》)因为孟子有这样一个可以批评的对象,我们完全可以认定,杨朱的确比孟子早来到这个人世上。同样可以想象得到,杨子的学说,在孟子之前,已颇具影响。在孟子活动时期,墨子学说,杨子学说,几乎与儒家学说成三足鼎立之势。这以当时舆论“孔墨”、“杨墨”并提,而孟子常有痛骂杨子之举可窥一斑。那时期杨、墨学说有可能充塞里巷间,以至世人冷落了孔子学说,为凸显儒家思想,孟子真有猛烈抨击杨、墨的必要。(参见叶龙《历代人物经济故事·杨子》)
    但被孟子歪解的“一毛不拔”真意是什么呢?
    有个叫禽子的人问杨朱说:“用你身上的一根毛发来拯救这个世界,你干不干呢?”杨朱说:“这个世界哪里会是一根毛发就可以拯的。”禽子就说:“如果可以,你会拔下你的一根毫毛吗?”杨朱听了态度坚决,表示不会答应。禽子把这事告诉一个叫孟孙阳的人。孟孙阳说:“你是没有理解杨朱所说话的真正意思啊。这么对你说吧:如果只是让你受点皮肉之伤,就能得到一大笔财富,你做这事吗?禽子说:“做。”孟孙阳又问:“如果要你的一只胳膊一条腿来换取一个国家,你愿意吗?”禽子一听就犹豫不决了。于是孟孙阳说:“一根毛发虽然不比一块肌肤,一块肌肤也不比一只胳膊,但是很多小于毛发的东西可以积成肌肤,小于肌肤的东西可以积成胳膊。所以一根毛发固然对于身体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可也不可轻视啊!”。
    可见,杨朱这个“一毛不拔”的思想全面地来说应该是: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其重点在后者: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也。
    这个思想,给我的感觉,很像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治”的思想。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但绝不是孟子所说的那么自私。


    2楼2011-12-19 12:56
    回复
      荀子其人,其实是儒家门徒,就因为他的理念与孟子王道之类的有些不符,后来他的弟子韩非李斯却是法家,因此荀子也不再被看做是儒家门徒。荀子的思想大概怎样,咱没读过《荀子》,不了解,但是他两个门徒继承他的思想,却是法家,颇有些耐人寻味。不可否认,在韩非李斯之前,法家混的不错,哪一国强盛起来,很多都是透过了法家的改革,而不是儒家的,比如魏国有李锂,楚国有吴起,秦国有商鞅。而燕国的乐毅,赵国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跟儒家有毛线关系?当时纵横家,有苏秦张仪,范雎等,孙膑等军事家也都混的不错,也就儒家门徒混的一个比一个悲催。可能荀子把诸子百家的东西整合了下吧,韩非和李斯才混得不错。而韩非李斯,任何一个人都会觉得他们是法家门徒,而不是儒家。


      4楼2011-12-19 13:17
      回复
        后来,秦皇扫六合,一统天下,开始还对儒家礼敬有加,可能此时儒家门徒的举动,让秦始皇有些反感,干脆焚书坑儒。据传,当时只剩下些医书,和法学书籍。这地方就让我有些纠结了,儒家经典在这时候,难道没有被销毁么?怎么还有儒家呢?儒家的人还没死绝?后来的儒家到底哪来的?
        又到了刘邦和项羽的时代了。又有儒生冒出来,去见刘邦。人家刘邦怎么对待儒生的,尿尿到儒生的帽子里,还有儒生见他时他还让美女跟他洗脚,极其的不尊重。有个俪生,儒家门徒,很是自以为是,去劝降某个王,口才不错,正说的好好的,结果刘邦带着大军来攻城,这儒生被烹了,贻笑大方。
        后来刘邦坐了天下,本来还是对儒生极其不待见的,因为叔孙通这个儒生,制定了礼仪,让那群功臣规规矩矩地尊重刘邦,刘邦觉得这才叫做皇帝,这时才开始重用儒生。从此看,儒家有他的生存空间,的确是迎合了帝王的需要。


        5楼2011-12-19 13:41
        回复
          儒家不是皇帝们选的,有作为的皇帝都倾向法家,选择儒家的是宗族,宗族构成的古代社会选择的儒家


          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1-12-19 14:17
          回复
            下面这些数据来自安格斯.麦迪森(Angus Maddision)教授在《世界经济千年史》中的估算。这个人是经济学方面的大牛(学经济的应该知道他),被公认为当代最权威的经济历史数据的考证和分析专家,他的世界各国产出、人口以及其他宏观经济指标长期时间序列数据库非常有名。
            他的数据:
            公元1000年(北宋真宗年间,澶渊之盟前4年)的数据,可供参考:
            中国 22.7%
            而不管是前面的汉朝公元1年的26%和后面明朝公元1500年的25%都超过宋朝的22.7%。
            钱穆的《国史大纲》有“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一目,分别提出“积贫”和“积弱”并作了相当详细的论述。
            ----------------
            4.中国从何时开始落后于西方--始于宋
            布罗代尔曾说,欧洲是从13世纪起开始终结中世纪前半期的停顿状态而向前慢慢移动的,而中国社会则恰是在13世纪停止发展了。布罗代尔说的大体不差。13世纪正是中国的宋末元初,此时,汉唐的中央集权君主制连同它的相对说来最为璀璨的文明,已经失去了盛时的光彩,又没有种下新的种子。南宋同外族的战争不少于北宋,且终灭于元。
            南宋纵使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有一定的发展,也难以扭转社会的总体颓势。到晚明利玛窦等东来时,已显见彼时的中国在一些科学领域里比之西方远为落后和匮乏的状况了。
            利玛窦等西方的传教士带来的天文、测绘、水利、几何数学等知识使晚明的有识之士如徐光启等深为折服,因而以师事之。康乾历称“盛世”,但社会生产力并无根本性的进步,乾隆晚期,国运已现衰象,而这几百年的欧洲文明则每个世纪都有新的创造,中西发展趋势上的差异,于今观之,已是十分昭然了。
            为了把观点摆得清楚些,不妨对截至19世纪以前的几个时期中西社会的不同发展趋势加以对比。
            13世纪:中国皇权统治时期的鼎盛文明开始陷于停顿,即宋末元初之时。西欧则经过9世纪和12世纪的小“复兴”,开始向前迈进。
            15世纪:“地理大发现”,接下来是文艺复兴、宗教**,使西欧进入近代。中国正值兵虚财匮的晚明。
            18世纪:西欧在产业**以后进入启蒙时期和工业化时期。中国是康熙最后2丨0年和雍、乾、嘉庆初年。
            19世纪:西欧达到资本主义高峰期,中西相遇,巨大差距浮现出来,中国旧社会形态不敌外力的竞争开始瓦解;中国亦从此开始了救亡、启蒙、**的曲折而伟大的历程。
            这里所着重的是发展趋势(或“走向”)的比较。早先有一种看法,认为中国在生产总值方面直到很晚的时候还是超过欧洲的,到19世纪突然发现不行的。后来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中国比西方落后了四五百年,从发展趋势看问题,这是比较符合历史事实的。
            


            11楼2011-12-19 14:50
            回复
              12.宋--金州起义(1043年)九月间,金州起义军入州城,夺取府库兵仗,分散钱帛给贫民,日暮出城而去。各地义军打入州城者,约三、四十州。农民和士兵的起义,到处兴起,遍满天下。规模较大的是陕西商山张海等领导的起义。
              13.宋--保州士兵起义(1044年)八月,驻守保州边界地带的禁兵数千人,因受官员虐待,愤而起义。保州通判石待举、走马承受宦官刘宗言上城顽抗,被起义士兵杀死,知州刘继宗逃跑溺死。保州地接契丹,宋王朝大为震恐,命宣抚使富弼统帅各路兵镇丨压。宋军持诏书招降,部分兵士被骗诱开城门投降。宋军入城,将发动起义者四百二十九人,全部坑杀。起义遭到失败。
              


              13楼2011-12-19 14:54
              回复
                等等起义数不胜数,宋朝,很多人认为百姓生活较好,故而没有出现大规模农民起义。其实不然,从建国时就不停的发生农民起义上看,百姓生活并没有多好,之所以没发生大规模农民起义,是宋立国时间较短的缘故(北宋立国160年而亡,南宋150年而亡)。西汉立国200年才发生绿林赤眉起义,东汉170年才有黄巾起义,唐270年才有黄巢起义,明260年才有李自成起义,清也是200多年才有太平天国。再有宋因为外部(民族)矛盾太深从而冲淡了内部(农民)矛盾也是原因之一。
                因此可以断言两宋实乃内政衰败之儒家历史。
                


                14楼2011-12-19 14:55
                回复
                  10-14楼均为他人观点,我只是比较赞同。另外,从狄青被欧阳修排斥,郁郁而终,看到儒家有多么看不起军人,有宋以来,说军人都喊做是贼配军。苏轼,这个儒家大文豪,还跟别人玩起了换妾的游戏,道德何其崩坏。程朱理学的朱熹,口上说着“灭人欲,存天理”,一大把年纪却娶了n多小老婆,此所谓衣冠禽兽,还惘然被尊为儒学大家。士农工商,这排行,也看出儒家对于工匠,商人有多么歧视。我知道有人会说,你有多懂儒家之类的话,不懂就别说?我只是发表个人观点,你觉得对或错,随意吧


                  15楼2011-12-19 15:01
                  回复
                    蒙元入侵,岳麓书院几百儒生战死,很有民族气节,而不是儒家气节。崖山十万军民死,自此崖山之后无中国。无论怎么说,后来的儒家已经完全不存在了,我们看到的儒家是可笑的太监。
                    真正的儒家,或者早已在焚书坑儒时丢了气节,早已在罢黜百家时丢了学术的味道,后来的儒家无数次被阉割,早已成了封建皇帝用来统治的工具。从孔子孟子时,也未看到,儒家学说有什么先进性,仁慈,人非禽兽都有恻隐之心,这何须儒家去宣传。信用,人无信不立,西方国家没儒家,也讲信誉,讲契约精神,而儒家推崇的尾生的信,让我们觉得可笑。礼,儒家的礼,觉得有点变态,有儒生走路每步都有规格等等。儒家讲廉,家国天下,如何清廉,于是儒家信徒的贪官也是不少。儒家本来就不怎么好,我就这么觉得,随你怎么喷


                    16楼2011-12-19 15:14
                    收起回复
                      宋代的起义有两个,一个是军队起义,一个是四川那边的起义,陕川有个别,军队的起义就不说了,宋朝养了那么多军队,待遇肯定参差不齐,四川的起义从宋朝建立起就开始了,可见是历史遗留问题,就用这些否定宋朝,太武断了


                      来自手机贴吧17楼2011-12-19 15:23
                      收起回复
                        你可以百度百科一下王小波起义,那上面把起义原因写的很清除


                        来自手机贴吧18楼2011-12-19 15:29
                        收起回复
                          国家要发展,土地兼并不可避免,越繁荣的时期,土地兼并越严重,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不去作工,就成了无产者,闹事很正常


                          来自手机贴吧19楼2011-12-19 15:36
                          回复
                            史可法正在扬州与入侵的清军决一死战,最终以身殉国;李香君,一个秦淮河上的妓女,拒绝征入皇宫充当歌姬,以至血溅桃花扇,用性命来维持自己的贞节和道德大义。
                            这不就是孟子说的舍身取义么,你一说就说圣人后裔,圣人后裔就一定是圣人么,你这种血统观真是可笑啊


                            23楼2011-12-19 18:55
                            收起回复

                              你跟孔子后代那些汉奸,辩论儒家,谁说得过谁?他们自小受儒家思想熏陶,你能比的过?世世代代儒家的泰山北斗,你一个儒家刚入门的能比的过?一次两次的汉奸,你还可以说是他们后人不才,但是每次华夏被侵略时,孔圣人后代都无一不选择做汉奸,这是几百年下来的传统,想否认也否认不了。孔圣人后代那些汉奸,说起你那套礼义仁智信,绝对比你说的流利百倍。
                              


                              24楼2011-12-19 18: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