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烟花人离世吧 关注:10贴子:444

【烟花国学楼】【明清小品文】小窗幽记个人注解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纱纱


IP属地:上海1楼2012-05-20 22:32回复
    作者简介
    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又号麋公,松江华亭人。诸生,隐居昆山之阳,后筑室东佘山,杜门著述。工诗能文,书法苏米,兼能绘事,名重一时,屡征不起。其所作“或刺取琐言僻事,诠次成书,远近争相购写”。今存著作,除《小窗幽记》外,尚有《见闻录》、《六合同春》、《陈眉公诗余》、《虎荟》、《眉公杂著》等。


    IP属地:上海2楼2012-05-20 22:37
    回复
      简介
      《小窗幽记》,一名《醉古堂剑扫》,十二卷,格言警句类小品文。一说是明人陈继儒撰。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又号麋公,松江华亭人。诸生,隐居昆山之阳,后筑室东佘山, 工诗能文,书法苏米,兼能绘事,名重一时。屡奉诏征用,皆以疾辞。其所作“或刺取琐言僻事,诠次成书,远近竞相购写”。今存著,除《小窗幽记》外,尚有《见闻录》、《六合同春》、《陈眉公诗余》、《虎荟》、《眉公杂著》等。另一说是明代陆绍珩所著(约1624年前后在世):生平不详。明天启年间曾流寓北京,编撰有《醉古堂剑扫》。《小窗幽记》分为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集,内容主要阐明涵养心性及处世之首,表现了隐逸文人淡泊名利,乐处山林的陶然超脱之情,文字清雅,格调超拔,论事析理,独中肯綮,为明代清言的代表作之一。作者工书善画,与董其昌齐名,其文今日读来,颇有风致,清赏美文外,于处世修身,砥砺操守或有启发。此书与《菜根谭》、《围炉夜话》并称为中国修身养性的三大奇书,从问世以来一直备受推崇,对于读者感悟中国文化、修养心性都有不小助益。


      IP属地:上海3楼2012-05-20 22:38
      回复
        以上资料出自百度百科(酌情删减)


        IP属地:上海5楼2012-05-20 22:40
        回复
          为烟花自己在品读之时的一时注解,或有偏差之处,仅当一时笑料。


          IP属地:上海6楼2012-05-21 21:38
          回复
            卷一 集醒


            IP属地:上海7楼2012-05-21 23:41
            回复
              食中山之酒,一醉千日。今世之昏昏逐逐,无一日不醉,无一人不醉,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车马,而天下竟为昏迷不醒之天下矣,安得一服清凉散,人人解酲,集醒第一。


              IP属地:上海8楼2012-05-21 23:45
              回复
                注释:
                ①中山酒:《周礼.天官.酒正》"三曰清酒"汉郑玄注:"清酒,今中山冬酿接夏而成。"晋张华《博物志》卷五:"刘元石于中山酒家酤酒,酒家与千日酒饮之,忘言其节度。归至家大醉,不醒数日,而家人不知,以为死也,具棺殓葬之。酒家计千日满,乃忆元石前来酤酒,醉当醒矣。往视之,云:'元石亡来三年,已葬。'于是开棺,醉始醒。"后因以"中山"作为美酒的代称。
                ②酲(chéng): 喝醉了神志不清的样子


                IP属地:上海9楼2012-05-22 12:04
                回复
                  个人点评:卷一为总纲,取醒之意可以看出,而第一句又为卷一的总纲,其重要性可想而知,食中山之酒,一醉千日,又怎能比得了世人一辈子混混沌沌,到头来一场大梦。醉酒作寓,实则心醉,醉名利者,醉声色者,同时也是自嘲。醒字,心灵的觉醒,从新认识自己与自然,方能超脱于世俗之外,其实,叹一句,大凡名士,亦自醉于山林风花雪月蝉虫鸟鸣之声中,但陈老入世而出世 ,自是高格律,自由出入世者,方是高人,自愧不如。红楼梦中跛足道人《好了歌》或许是个很好的注解: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IP属地:上海10楼2012-05-22 12:20
                  回复
                    倚才高而玩世,背后须防射影之虫;饰厚貌以欺人,面前恐有照胆之镜。
                    烟花曰:登高必危,人心难防;口蜜腹剑,自食其果。然欺人者,又比玩世者令人厌恶几多,可叹世人照胆之镜少,背后刺人者多,此才高者之悲也


                    IP属地:上海11楼2012-05-22 22:25
                    回复
                      怪小人之颠倒豪杰,不知惯颠倒方为小人;惜吾辈之受世折磨,不知惟折磨乃见吾辈。
                      烟花曰:莫怪莫惜,小人颠倒现吾辈之高洁,世事折磨方现吾辈之不屈,自是一段天生豪情


                      IP属地:上海12楼2012-05-22 22:31
                      回复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之时,立得定,方见脚跟。
                        烟花曰:与上一句相映成辉,拨花去柳,需得一双慧眼,方能于密处独求蹊径;雨横风狂,需一颗不惊之心,方不陷泥淖;
                        然做反语看,亦为佳,花繁柳密,何妨临风赏柳,风狂雨急,不若吟啸且徐行,自是风雅。
                        


                        IP属地:上海13楼2012-05-22 23:09
                        回复
                          澹泊之守,须从秾艳场中试来;镇定之操,还向纷纭境上勘过。
                          烟花曰:人生三境:山是山,水是水;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山是山,水是水
                          大凡大悟者,需入尘世,爱过,恨过,其历愈多,其心越纯。王国维曾论李后主: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需知大智慧之人,阅世愈深,则厌恶之感,遗世之感愈强,非不能也,实不屑也。


                          IP属地:上海14楼2012-05-22 23:38
                          回复
                            市恩不如报德之为厚,要誉不如逃名之为适,矫情不如直节之为真。
                            烟花曰:与万物不争,与名利不争,方能不为身外之物所缠,冰心自见,仰之久矣


                            IP属地:上海15楼2012-05-23 23:47
                            回复
                              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
                              烟花曰:处事之道,亦为人之道。有道是:路遥见马力,日久见人心。心中需警钟长存,为人为道,需知任重道远,辨认辩物,须观察入微


                              IP属地:上海16楼2012-05-23 23: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