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辰羲吧 关注:51贴子:798

【与神对话】强荐 作者 尼尔?唐纳?沃许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神如是说
“我不会离开你,我无法离开你,因为你是我的创造和我的产品,我的女儿和我的儿子,我的目的和我的……自己。
所以,不论何时何地,当你离开了平安(那是我)时,呼叫我。
我会在那儿。
连同真理。
和光。
和爱。
我创造你们――我的心灵儿女――的目的,
是为了要体认我自己为神。
除了经由你们,
我没有其他办法做到这一点。
所以可以说(并且也已说过许多次),
我要你们做到的是:
你们该体认到自己为我。



1楼2012-07-24 14:36回复

    在这过程中,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已觉悟到一本书正在形成――预定要出版的。事实上,在这对话的后期(一九九三年二月)我已被明确告知,实际上会出三本书――连续三年,从复活节到复活节――并且:
    1 第一本将主要讨论个人的问题,集中焦点在个人的人生挑战与机会上。
    2 第二本将讨论较为全球性的题目,如地球上的地缘政治学及形而上学,以及目前世界面对的挑战。
    3 第三本将讨论最高阶的宇宙性真理,以及灵魂的挑战和机会。
    这本是第一本。为了清楚起见,我该解释一下,当我用笔转录下这些对话时,我将那些仿佛是神在以低沉的声音告诉我的话划了线或打了圈,而这些即是后面内文中的变体字。
    现在我必须承认,当我再反复读这里面所包含的智慧时,我对我自己的人生深感汗颜。我一生留下了种种污点:持续的错误的恶行、一些非常可耻的作为,及一些我确知别人会认为是有害而不可原谅的选择和决定。虽然我悔恨不已自己是透过别人的痛来学习的,我仍抱着说不出的感激,并且由于在我生命中的一些人,我发现自己还有得可学的呢!对我学习的缓慢,我向每个人致歉。然而,神鼓励我宽恕我自己的失败,不要活在恐惧与愧疚里,永远的继续尝试――继续努力――去活在一个更大的视野里。
    我知道那是神要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的。


    3楼2012-07-24 14:38
    回复

      1
      那一年春天--我记得是在复活节的前后--我的生命出现了一个特殊现象。神开始透过我跟你们说话。
      容我解释得更清楚一些。
      在那段时期,就个人、事业与情绪而言,我是处于很不快乐的状态中,我的人生在所有层面上都像是失败了似的。由于多年来我一向习惯于将我的思绪写成信(通常是永不寄出的信),所以,这一天,我又拿起了我忠诚的黄色便笺纸,开始倾泻出我的感受。
      这一次,我想,与其写信给另一个我想象曾欺骗过我的人,不如直接诉诸本源;直接去找最会欺人的那一位。我决定给神写封信。
      那是一封含着嗔恨与激愤的信,充满了惶惑、扭曲、责难,以及一大堆愤怒的问题。
      我的人生为什么事事不顺?我到底得做什么才能让它顺?为什么我无法在亲密关系中找到快乐?是否我永远也不会有够用的钱?最后――且最重要的――我到底做过些什么事,活该要有如此不断挣扎的一生?
      令我惊讶的是,当我潦草地写完我的怨苦及无法回答的问题,准备将笔扔到一边时,我的手却仍然悬在纸上,好象被什么看不见的力量扶着似的。突然,笔开始自己移动起来。我全然不知将要写些什么,但似乎有了一个想法,所以我决定顺着它,写出来……
      你是真的想要这所有问题的答案呢,还是只是在发泄?
      我眨了眨眼……然后我的大脑出现了一个答案。我将它写了下来。
      两者皆是。
      当然,我是在发泄,但如果这些问题有答案,我宁可下地域(释注)也想听听看!(释注:原文“sure as hell”是句粗俗口头语,有点“真是他妈的”之意,但若照原意译,神下面幽默地提出与之相对的“sure as heaven”,就无法中译了)。
      你对许多事情都是“宁可下地狱”,为何不是“宁可上天堂”呢?
      而我写道:
      你那是什么意思?
      在我还没弄明白之前,我已经开始了一段对话……而且我也不象在写东西,反倒象在作笔录。
      那笔录一作就作了三年,而在当时,我完全不知道它会发展到什么状况。我写在纸上的问题之答案,直到问题被完整地写下来、我将我自己的思绪放掉之前,并还没出现我脑中。然后答案往往来得比我能写的还快,我发现自己只能潦草的写下来以便赶上。之间由于惶恐,且疑惑“这些字句是否是来自另一个来源”,我曾搁下笔走开,直到我再一次地受到感召――抱歉,那是唯一真正恰当的字眼――回到黄色便笺纸上再度开始转录。
      当我在写这篇文字时,这些对话仍在继续。其中大部分将出现在以下的篇章里……包含了原先我不相信,随后又假定是有个人价值的、令人惊愕的对话,而现在我才了解,它不只是冲着我个人而来的。它也是要给你及每位读到这资料的人的。因为我的问题也就是你们的问题。
      我希望你能尽快的进入这对话,因为重要的是,这并非只是我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是你的人生故事将你引领到这儿的。这个资料针对的是你个人的经验。否则,现在你就不会在这儿读它。
      那么,现在就让我们用我问了好久好久的一个问题来进入这对话:神怎样说话,又对谁说?我问到这个问题时,下面是我得到的答复:
      我跟每个人说话,一向就是如此。问题不是在我跟谁说,而是谁在听?
      这倒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我马上请神再多谈谈这主题。以下就是他所说的:
      首先,让我们以沟通(communicate)这个字来取代说话(talk)这个字。沟通是个好得多、充实得多、正确得多的字眼。当我们尝试彼此对话――我对你或你对我时,我们立刻会被字句不可置信的限制所局限了。为了这个理由,所以我不会单单藉字眼来沟通。事实上,我也鲜少那样做。我最常用的沟通方式是透过感受(felling)。
      感受是灵魂的语言。
      如果你想知道你对某件事的真实想法,只要注意你对它的感受如何。
      要体悟到感受有时候很难――要承认更难。然而,你最高的真实便隐藏在你最深的感受里。
      


      4楼2012-07-24 14:39
      回复
        诀窍就在你是否能够到那些感受。如果你还想知道的话,我可以教你如何办到。
        我告诉神我真的想知道,但目前,我更希望我的第一个问题能先得到一个完整而充分的答复。以下即为神所说的:
        我也以思维(thought)来沟通。思维和感受并不相同。虽然它们可以同时出现。当以思维沟通时,我往往会利用影像和画面。因此,就沟通工具来说,思维比光是文字本身更有效多了。
        除了感受和思维之外,我也用经验(experience)这媒介来作为一个伟大的沟通工具。
        而最后,如果感受、思维及经验全都失效时,我才用语言(words)。语言真的是顶顶无效的沟通工具。它们最容易招致错误的诠释,最容易被误解。
        理由何在呢?那是由于语言本身是什么的问题。语言只是发音(utterance)而已:代表感受、思维和经验的噪音。它们是象征符号、记号、标志。它们并非真相。它们并不是真实的东西。
        语言也许可助你了解某件事,经验却使你更明白。然而有些事是你无法经验的,所以我给了你们其他的认知工具,也就是感受,以及思维。
        然而,最大的讽刺是,你们全都将神的话语视为如此重要,反而轻视经验。
        事实上,你们如此漠视经验,以至于当你对神的体验不同于你所听到的有关他的话时,你就自动地舍弃那经验而认同那些字句,尽管应该刚好相反才对。
        你对一件东西的经验和感受,代表你对那件东西事实上和直觉上所知的事。语言只能设法表征出你的所知,并且常常能扰乱你所知的事。
        因此,这些就是我沟通的工具,然而它们并非就是方法,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感受、所有的思维、所有的经验及所有的语言都是来自我的。
        许多话语曾以我之名被他人说出。许多思维和许多感受,曾由非我所直接创造出来的主义所发起。许多的经验都是由此而起的。
        问题就在于辨识力。难就难在如何辨识哪些讯息是由神,哪些又是由其他来源来的。只要运用一个基本法则,分辨就很简单了:
        你最高的思维、你最清晰的话语、你最崇高的感受是来自我的。而任何较次的都是来自其他的来源。
        现在分辨的重任就变得容易起来了,因为,即使对初学者而言,也不该难以认出哪个是最高、最清楚和最崇高的。
        不过我原意再给你们一些指导方针:
        最高的思维永远是那包含着喜悦的思维。最清楚的话语永远是那些包含着真理的话语。最崇高的感受,就是你们称为爱的那种感受。
        喜悦,真理,爱。
        这三者是可以互换的,而其一永远导向另一个,不论它们的先后次序如何。
        有了这个指导原则,便很容易决定出哪个讯息是我的,哪个来自其他来源。剩下的唯一问题是,我的讯息有没有受到注意。
        我的大部分讯息并没有受到注意。有些是由于它们看起来象是太好了,令人觉得不可能是真的;有些是因为它们看起来好象很难了解;也许是因为它们根本就被误解;而大多数则是因为它们根本没被接收到。
        我最强而有力的讯息是经验,但这个你们也忽略了。你们尤其是忽略了这个。
        只要你们曾倾听你们的经验,你们的世界便不会再象今天的这种情况。不听你们经验的结果就是,你们要一直重新经验它,一遍又一遍。因为我的目的不会受到阻挠,我的意志也不会被忽视,你们迟早会收到讯息的。
        可是,我不会勉强你们。我永远不会强迫你们。因为我给了你们自由意志――一依照你自己的选择去做的权力――而我永远再也不会拿走它。
        因此我会继续一而再、再而三的送给你们同样的讯息,在整个“千福年”(millennia)间,并且到你们所居住宇宙的每一个角落。我会不停地向你们传送我的讯息,直到你们接收到它们,紧紧地抱住它们,称它们为你们自己的为止。
        我的讯息会以各种的形式到来,在千般不同的片刻,横跨百万年。如果你真正聆听的话,你就不会错过它们。而一旦你真的听到了,你也就无法忽略它们了。于是我们的沟通才会真诚地开始。因为在过去,你们只是单方面的对我说话、向我祈求、跟我求情。然而如今,我却可以直接答复你们,正如我现在正在做的。
        可是我如何能得知这些讯息是来自神?我如何能得知这并不只是我自己的想象?
        这又有什么差别呢?你不知道我可以通过你的想象力运作,就如通过任何其他方式一样的容易吗?在任何既定的一刻,用一种方法或数种方法,我都能带给你完全适合你当时目的的最精准的正确思维、语言或感受。
        你会知道这些话是来自我的,因为你自己从没讲得这么清楚过。如果你已然能对这些问题讲得如此清楚,你也就不会提出来问了。
        神都跟哪些人通讯?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人?特别的时期?
        所有的人都是特别的,而所有的片刻也都珍贵如黄金。并没有哪一个人或哪一个时刻比其他的更特别。然而有许多人却宁可相信神是以特别的方式只对特别的人说话。这豁免了大部分的人要听我的讯息的责任,更不用说收到它了(那又是另一回事),使得他们可以在每件事上都听从别人的。你认为没有必要聆听我,因为你已经认定别人已听过我所谈的每一个主题,而你只要聆听他们即可。
        然而,藉由聆听别人所认为他们听到的我所说的话,你根本就不必思考了。
        这就是在个人层面上大多数人不理会我的讯息的最大理由。因为如果你承认你是直接地接收到我的讯息,那么你就得负责去诠释它们。接受别人(即使是那些活在两千年以前的人)的诠释,比你自己要诠释你正在收到的讯息要来得安全并容易得多。
        然而我邀请你来参加与神的一种新型的沟通。一个双向沟通。事实上,是你邀请了我。因为我现在以这种方式来到,就是来答复你的呼唤的。
        


        5楼2012-07-24 14:39
        回复

          就拿基督为例,为什么有一些人,仿佛比别的人更能听到你的讯息?
          因为有些人愿意真正倾听。他们愿意听,纵使当讯息看起来似乎是可怕,或疯狂,或根本就错误时,他们仍愿对这样的通讯保持开放的心态。
          那我们是否该倾听神的话,纵使当他所言的似乎是错的时?
          对,尤其是当它似乎是错的时。如果你认为在每一事件上你都是对的,那又何需跟神谈话呢?
          尽管对所有你知道的事采取行动。但请注意,有史以来你们就一直在那样做。可是看看世界现在成了什么样子。很清楚的,你们就是错过了什么。很显然有些事你们并不了解。你们真了解的事,就你们而言,必然看起来是对的,因为你们用“对”这个字眼来指明你们所同意的事。所以,你们错过的东西可能在最初会显得是“错”的。
          唯一一条让你向前迈进的路是问你自己:“如果每样我认为是‘错’的事,实际上是‘对’的,会变成怎么样?”每位伟大的科学家都明白这一点。当一位科学家所做的实验进行不顺时,他就会将所有的假设先搁在一边重新开始。所有伟大的发现,都是被甘愿“不对”的意愿和能力造就出来的。而那就是我们这里所需要的东西。
          除非你停止告诉自己你已然认识神,否则你就无法认识神。除非你不再认为你已然听见神,否则你就无法听见神。
          除非你不再告诉我你的真理,否则我无法告诉你我的真理。
          但我对神所知的真理是来自你。
          谁说的?
          别人。
          什么别人。
          领袖们。牧师们。教士们。神父们。书籍。老天,还有圣经!
          那些并非权威性的来源。
          不是吗?
          不是。
          那什么才是?
          倾听你的感受。倾听你最高的思维。请听你的经验。一旦有任何与你的老师们告诉你的,或与你在书里读到的话不同时,就忘掉那些话。话语是最不可靠的真理供应商。
          我有很多话想跟你说,有很多问题想问。但不知道打哪里起头。
          举例来说,你为什么不显现你自己?如果真的有这么一位神,而你就是他,你为什么不以我们全都能了解的方式来显现你自己?
          我曾一而再、再而三地那样做。现在我就正在这样做。
          不是。我是指以一种不具争议性的、无法被否定的显现方法。
          比如说?
          比如现在就出现在我眼前。
          我现在就在这样做呀!
          在哪儿?
          你游目所及的每个地方。
          不是这样的。我指的是以一种不具争议性的方式。以一种没人能否认的方式。
          那是怎么样的方式?你希望我以哪一种形式或形状出现?
          以你实际上有的形式或形状。
          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我并没有你能了解的形式或形状。我是能采用你能了解的一种形式或形状,但是,那样的话,每个人都会假设他们所见到的就是神唯一的形式和形状,而非神的许多个形式或形状中之一。
          人们相信我是他们眼中的我的样子,而非他们没见到的样子。但我即是那“伟大的看不见的东西”(the Great Unseen),而非我在任何特定一刻让我自己是的样子。
          换一种说法就是,我是我不是的东西。我是由我的不是什么来的,而我永远会回到它那儿去。
          然而,当我以某一种形式――以我认为人们所能了解我的一种形式――显现时,人们就会永远认定我是那种形式。
          而万一我又对其他人以他所能了解的任何其他形式出现的话,第一个人就会说我没有出现,因为我显现给第二个人的样子和给第一个人的样子不同,说的话也不同――所以我要如何是我呢?
          所以,你明白了吧,我以何种形式或方式显现我自己并不重要――不论我选择用哪种方式或哪种形式;没有一个会是不具争议性的。
          但如果你做出能证明你真的是谁的某件事,令人完全无可怀疑……
          仍然会有人说,那是魔鬼所为,或只不过是某人的想象,或任何不是我的来源。
          


          6楼2012-07-24 14:44
          回复
            如果我以万能的神,天上和地下的君王形象来显现我自己,并且移山倒海来证明,就会有人说:“那一定是撒旦。”
            这也是应该的。因为神并不对 神我 (Godself)透露出 神我 ,或藉由外在的观察来表白神我的身份,而是透过内在的体验。当内在体验显示了神我,外在的观察便不必要了。如果外在的观察必要时,内在的体验便不可能了。
            那么如果你要求启示,就不可能得到。因为“要求”这个行为就是“它不在”的一个声明:意思是现在神并没有显现出来。这样的一个声明也就产生了这样的经验。
            因为你们对某样东西的思想是具创造性的,你的话是有生产力的,而你的思维和你的言语在一起,对你实相的产生是非常的有效。所以你会经验到神现在并没有显现,因为如果神已显现了,你就不会还在要求神显现了。
            那是否意谓着我不能要求任何我想要的东西?你是说祈求得到某件东西事实上就是将它推开吗?
            这是一直以来都被提出的问题――并且每次被提出时也都得到了答复。然而你并没有听到答案,或不愿去相信它。
            以今日的说法及今日的语言,这问题现在再次的被回答如下:
            你不会得到你所求的,你也无法拥有任何你想要的(want)的东西。这是因为要求本身就是欠缺的一种声明,在你说你想要一个东西时,只会在你的现实中形成那个“缺乏”(wanting)的经验。
            因此,正确的祈祷永远不是恳求的祈祷,而是感恩的祷告。
            当你为了自己所选择在你的现实生活里要去经验的事而预先感谢神时,实际就等于是承认它事实上就在那儿了。所以,感谢是对神的最强有力的声明;一个即使在你未要求之前,即确定我已应允了的声明。
            所以,绝不要祈求。要感激。
            但如果为了某样东西事先感激神,但那东西却根本没出现呢?那可会导致幻灭和怨恨哦!
            你不能用感激来作为操纵神的工具;作为愚弄宇宙的设计。你无法对自己说谎。你的心智很清楚自己真正在想什么。如果你说:“神,因为……,我谢谢你。”但同时自己心里却非常清楚,在你的现实生活中它绝不可能出现,那你就别期待神会比你更不清楚,而为你造出它来。
            神知道你所知的,而你所知的即是那些会出现在你的现实中的东西。
            但我又怎么能为那些我不知道会不会出现的东西感恩呢?
            以你的信心。只要你有一粒芥子的信心,你便可移山。你会知道它在那儿,因为我说它在那儿;因为我说过,即使在你还未要求以前,我就已应允了;因为我曾以种种想得到的方式,透过每个你能叫出名字的老师对你说过:不论你选择什么,以我的名选择,它就会出现。
            然而仍有如此多的人说他们的祈祷未被应允。
            没有一个祈祷――祈祷只不过是对本来如是的事的一个强烈声明罢了――未被回应。每个祈祷――你的每个思维、每个声明、每个感受――都具有创造性。按照它被认为是真实的强烈程度,它就会以相等的程度具体显现在你的经验里。
            常有人说他的祈祷被应允,实际发生的事却是,他所最强烈抱持的思维、语言或感受发生了作用。然而你必须明白,这就是那秘密――永远是那思维背后的思维――那可称之为“发起思维”的(Sponsoring Thought)――在控制思维。
            所以,如果你以乞求和哀恳的态度祈祷,你将经验你所选择了的事物的机会看来就会小得多,因为在每个恳求背后的“发起思维”是:你目前并没有你所希望有的东西。那个“发起思维”变成了你的现实。
            唯一可以胜过这个思维的“发起思维”就是:抱着不论你要求什么东西,神都必会应允――无一例外――的信心思维。有些人是拥有这种信心,但这样的人非常少。
            当你不再认为神永远会“答应”任何一个请求,而是直觉地了解到请求本身根本没有必要时,祈祷的过程就变得容易得多了。然后祈祷便成了感恩的祈祷。它一点也不是请求,而是对本来如是的现实的一个感恩声明。
            


            7楼2012-07-24 14:44
            回复

              你说祈祷就是对本来如是的一个声明,你的意思是说神一无所为吗?祈祷之后所发生的每件事都是那祈祷者的作用吗?
              如果你认为神是某个万能的存在体,在听了所有的祷告后,对某些说“好的”,对另一些说“不行”,对其余的人则说“也许可以,但非现在”的话,你就错了。大体上,神是凭什么来决定呢?
              如果你认为神是你生命里所有事情的创造者和决定者,你就错了。
              神是观察者,不是创造者。神随时都准备帮助你们过你们的人生,但却不是以你可能期待的方式。
              创造或不创造你人生的情况或环境并非神的功能。神以神的肖像创造了你们。透过神给你们的力量,你们又创造了其余的。神创造了如你们所知的生命过程和生命本身。但是神也给了你们自由选择权,你们可以随心所欲的去过生活。
              以这种说法来看,你对自己的意愿也即是神对你的意愿。
              你就以你自己的方式过你的人生,我在这件事上并没有什么偏好。
              你们一直总有一个大幻象,就是:神在意你们做什么。
              我真的不在意你们做什么,这你们听了也许会很受不了。然而,当你能让你的孩子们出去玩耍时,你会在意他们玩什么吗?他们是玩捉迷藏或玩模仿的游戏有什么关系吗?不,没有关系,因为你知道他们是绝对安全的。你已将他们放在一个你认为很友善且毫无问题的环境里了。
              当然,你总还是希望他们不会伤到自己。如果他们伤了自己,你就会马上在那儿帮助他们,治疗他们,让他们再次的感觉安全,再次的快乐起来,改天再出去玩。但下一次他们是选择要玩捉迷藏,或是玩模仿的游戏,你仍不会在意。
              当然,你会告诉他们,哪些游戏是危险的。但你无法阻止孩子们去做危险的事。没法子永远看着他们,管着他们。无法从现在到死都时时刻刻的注意着。聪明的父母能明白这一点。然而父母对结果如何却是从不会停止关心的。就是这个二分法――非常地不在意其过程,却非常地在意其结果――几近于描写了神的二分法。
              可是,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神甚至根本也不在意结果。不在意终极的结果,因为终极的结果已得到了保证。
              而这就是人类的第二个大幻象:生命的结果是不确定的。
              就是这个对终极结果的怀疑,创造了你们最大的敌人――恐惧。因为如果你对结果存疑,那么你必然会怀疑“创造者”――你必然会怀疑神。而如果你怀疑神,那你必然一生都活在恐惧和罪恶感里。
              如果你怀疑神的意图――以及神产生出这终极结果的能力――你又如何能放轻松呢?你又怎么可能真的找到平静呢?
              然而神是有充分的力量可使意图和结果相配的。但你们无法且不愿相信这一点(纵使你们一直宣称神是万能的),所以你们必须在自己的想象里创造出一个相等于神的力量,以便找到一个让神的意旨受挫的方法。因此你们就在你们的神话里创造出一个你们称之为“魔鬼”的存在体。你们甚至想象有一个神在与此存在体交战(认为神也是以你们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最后,你们竟真的想象神可能战败!
              所有这些全都违反了你们声称自己对神所知的一切,但这没有关系。你们是活在你们的幻象中,因而感受到了你们的恐惧,这都是由于你们怀疑神所致。
              但如果你们不再怀疑了呢?那时又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我来告诉你:你们将会如佛陀一样的生活。如耶稣一样的生活。如每个你们所崇拜的圣人一样的生活。
              然而,就如同大多数圣人的遭遇一样,人们不会了解你。当你试着解释你的平静感,你在人生中的喜悦,你内心的狂喜时,他们会聆听你的话语,却没有听进去。他们会试图重复你的话,却是经过了增润的。
              他们会奇怪你怎能拥有他们所找不到的东西。他们会产生嫉妒。不久嫉妒又会变成愤怒,然后他们会试图说服你,说其实不了解神的人是你。
              如果他们仍然无法将你拉离开你的喜悦,他们就会想办法伤害你,他们的愤怒是如此的巨大!而当你告诉他们没有关系,纵使死亡也不能打断你的喜悦,或改变你的真理时,他们一定会杀死你。然而,当他们看到了你接纳死亡的平静态度,他们却会称你为圣人,而再度爱你。
              因为人类的天性就是去爱,然后毁灭,然后再去爱他们最珍视的东西。
              


              8楼2012-07-24 14:44
              回复

                但为什么?我们为什么那样做呢?
                所有人类的行为在其最深的层面都是由两种情绪――恐惧或爱――之一所推动的。实际上也只有这两种情绪――在灵魂的语言中只有这两种字眼。这是当我造出了你们如今所知的宇宙和世界时,我所创造的了不起的两极的两个相反端点。
                这是容许你们所说的“相对性”系统存在的首尾两点(the Alpha and the Omega)。没有这两点,没有对于事情的这两个概念,则别的概念也无法存在。
                人类的每个念头即人类的每个行为,都是建立在爱或恐惧上的。并没有其他的人类动机,而所有其他的概念都只不过是这两样的衍生物。它们只不过是不同的版本――同样主题的不同变形。
                对此仔细思考,你便可了解这是真的。这就是我所谓的“发起思维”。它不是一个爱的思维就是个恐惧的思维。这是在思维后的思维的背后思维(the thought behind the thought behind the thought)。它是第一个思维。它是原始的力量。是推动人类经验之引擎的天然力量。
                这正是人类行为如何产生反复的经验的原因;这是人类为何爱,然后毁灭,然后再爱的理由:情绪永远由一端摆荡到另一端。爱发起了恐惧,恐惧发起了爱,爱又发起了恐惧……
                ……理由就在第一个谎言里――你视为是神的真相的第一个错觉,你认为不能信任神;不能依赖神的爱;神对你的接受是有条件的;所以终极的结果很可疑。因为,如果你无法信靠神的爱永远会在那儿,你又能信靠谁的爱呢?如果当你表现得不适当时,神就退隐撤离,平凡的人类不也是会如此吗?
                ……因此,在你发出你最高的爱的誓言时,你便面对了你最大的恐惧。
                因为在说出“我爱你”之后,你担心的第一件事就是你是否能听到回复。如果你听到了,你又会立刻开始忧虑会失去你才找到的爱。因此,所有的作用变成了反作用――防备失去――就象你想防备自己失去神一样。
                然而,如果你知道你是谁(Who You Are)――你是神所曾创造过的最庄严、最伟大、最光辉的存在体――你就永远不会恐惧。因为谁能拒绝如此神奇的华美?纵使是神,也无从挑剔这样的一种存在体。
                但你并不知道你是谁,你把自己想得很低劣。但你又是从哪儿得到你比庄严华美要差得远的这个想法?从你唯一会听信他们对每件事的说法的人。从你的母亲和父亲。
                他们是最爱你的人。但他们为什么要对你说谎呢?他们难道没告诉你说,你这点太过分,那点又不及?难道他们没提醒你,你只要在场而不要出声?难道有时他们没在你最活力洋溢的时候责骂你?难道他们没有鼓励你,将你的某些最狂妄的想象搁置一边吗?
                这些就是你接收到的讯息,虽然它们没有达到标准,因而不是来自神的讯息,然而它们也和神的讯息所差无几,因为它们无疑地是来自你的宇宙的神祗。
                是你的父母教给你爱是有条件的――你曾多次感受到他们的条件――而那就是你带到你自己爱的关系里的经验。
                那也是你带给我的经验。
                你由这经验中获得了你对我的结论。在这架构内你说出你的真话。你说:“神是个有爱心的神,但如果你违反了他的戒命,他将以永远的放逐和无尽的诅咒来责罚你。”
                因为,你怎么没经验过你自己父母对你的放逐?你岂会不知道受他们谴责的痛苦?因此,你怎可能想象到我会有什么不同之处?
                你已忘怀被无条件的疼爱是什么感觉。你已不记得神的爱的经验。因此以你看见世界里的爱的样子为基础,你试图想象神的爱的必然样子。
                你将“父母”的角色投射到神身上,因此想象出一位神,他会以你在搞些什么做基础,而审判、赞赏或惩罚。但这是一个对神的简化观点,建基于你们的神话上。它与我是什么毫不相干!
                就这样,你们以人类经验,而非灵性真理为基础,创造了一整个关于神的思想体系之后,随之你们又创造了围绕着爱的一整个现实世界。那是个以恐惧为基础的现实世界,扎根于一个恐怖的、报复心强的神的概念上。这发起思维是错的,但否定这个思维就会扰乱了你们整个的神学。虽然取代它的新神学真的会是你们的救赎,你们却无法接受,因为,一个不该被害怕、不会审判人的、没有什么理由可责罚你们的神的这个想法,即使在你们对“神是谁和是什么”的最伟大的想法里,也简直是太壮美而难以令人接受。
                


                9楼2012-07-24 14:50
                回复
                  这个以恐怖为基础的爱之实相,左右了你们对爱的经验;事实上,你还真的创造了它呢!因为,你不只看到自己接受了有条件的爱,你也看着自己以同样的方式付出爱。纵使当你保留、撤退,并设下你的条件时,部分的你其实认为爱不应该是这样的。可是,你仍然仿佛无力改变你分送爱的方式。你告诉自己,你是很辛苦才学到教训的,如果你让自己再度脆弱你就惨了。然而事实是,如果你不再度变得脆弱,你才是惨了。
                  〔藉着你自己对于爱的(错误)想法,你诅咒自己永远不再经验纯粹的爱。所以,你也诅咒了自己无法认识真实的我。然而你总会有认识的那一天。因为你没办法永远否认我,而我们和解的那一刻终会到来。〕
                  人类所采取的每个行动都是建立在爱或恐惧上,而非只是那些与人际关系有关的行动。每个影响到商业、工业、政策、宗教、你们的幼儿教育、你们国家的社会议程的决定;每个涉及战争、和平、攻击、防御、侵略、认输的抉择;要染指或让出、储蓄或分享、联合或分裂的决心――你所做的每一个自由抉择,都出自仅有的这两个可能思维之一:一个爱的思维或一个恐惧的思维。
                  恐惧是退缩、关闭、抽回、逃跑、躲藏、掠夺、伤害的能量。
                  爱是伸展、开放、送出、留驻、显露、分享、治愈的能量。
                  恐惧以衣裳包裹着我们的身体,爱则容许我们赤裸地站出来。恐惧依恋并且抓紧我们所有的一切,爱则送出我们所有的一切。恐惧紧紧的抓住,爱则温柔的拥住。恐惧是占有,爱是放手。恐惧使人心痛,爱则抚慰人。恐惧攻击人,爱则改善关系。
                  人类的每个思维、言语或行为都是建立在一个情绪或另一个情绪上。你对这点无法选择,因为没有其他可供选择的东西。但在这两者之间,你有自由可选择其一。
                  你说起来这么容易,然而在抉择的片刻,恐惧却往往获胜。这又是什么缘故呢?
                  你曾被教育成活在恐惧中。你曾被告以:适者生存,优胜劣败,以及最聪明伶俐的人会成功。但关于最有爱心的人的荣耀却说得少得可怜。因此,无论如何,你努力去作最胜任的、最强健的、最聪明的人。如果在某种情况下,你觉得自己是略差一些的话,你就怕会输,因为你曾被告知,较差的就会输。
                  因此你当然会选择恐惧所发起的行为,因为那就是你曾被教以的东西。然而,我却要教你这些:当你选择了爱所发起的行动,那你将不只是存活而已,不只是嬴而已,不只是成功而已。那时你还会体验到你真正是谁,及你能是谁的全部荣耀。
                  要做到这一点,你必须先将你那善意,却误导了你的世俗老师的教导搁在一边,而听听那些他们的智慧是来自另一个来源的人的教诲。
                  在你们中间就有许多这种老师,而且一向如此,因为我不会扔下你们不管,必须要有人可以让你们看到、教你们、指导你们,并提醒你们这些真理。然而最了不起的提醒者,并不是外在的任何人,而是你自己内在的声音。这是我用的第一种工具,因为是最容易通达的。
                  由于内在的声音距你最近,所以它是我说出的最响亮的声音。它是告诉你每样事是真或假、对或错、好或坏的声音。只要你听随它,它就是你设定方向、驾驶船只和导引航路的雷达。
                  内在的声音会马上告诉你,你所读的那些文字是爱的文字或恐惧的文字。然后由这尺度,你便能决定它们是你该听从的或忽略的文字。
                  你说当我永远选择爱所发起的行动时,我便能体验到我是谁,以及我能成为谁的全部荣耀?请你再说详尽些好吗?
                  所有的生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让你和所有活着的东西体验最完满的荣耀。
                  任何其他你所说、想或做的事,都是附带在这个功能中。你的灵魂再也没有别的事要做,你的灵魂也不想要做任何别的事。
                  这个目的的神奇是在于它是永无结束的。一个结束是一个局限,而神的目的没有这样的界限。万一有那么一刻,你体验到自己是在最完满的荣耀里,你也会在那一刹那又想象出一个更大的荣耀要去完成。你越是什么,你就越能变成什么;而你越能变成什么,你就越成为更多。
                  一个最深的秘密就是:生命并非一个发现的过程,而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你并不是在发现你自己,而是在重新创造你自己。所以,别汲汲于发现你是谁,而该汲汲于决定你想做谁。
                  有人说人生就是一所学校,我们来到这里是为了要学习特定的课程,而一旦我们“毕了业”,我们便能继续更大的追求,不再被肉体所桎梏。这是否正确?
                  那是建立在人类经验上的你们的另一部分神话。
                  人生不是一所学校吗?
                  不是。
                  我们在这儿也不是为了学习功课?
                  不是。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在这儿?
                  为的是忆起,并且重新创造你是谁。
                  我一而再、再而三的告诉过你们。你们不相信我。然而那也是理应如此,没有关系。因为说真的,如果你不创造你自己如你本是的样子,你便无法存在。


                  10楼2012-07-24 14:50
                  回复

                    好吧,你把我都搞迷糊了。让我们先回到这个学校的说法上。我听过一位又一位的老师告诉我们:人生就是一所学校。所以听到你否认这一点,老实说,的确令我大吃一惊。
                    如果你有什么不知道而想知道的事,你就去学校。但是如果你已知一件事,而只不过想要去体验你之所知,你就不会去学校。
                    人生(如你所称的)是个机会,可让你在经验上得知你在观念上已知的东西。然而要做到这一点,你并不需要学任何事。你只需要忆起你已知的事,然后付诸行动。
                    我想我还是不十分了解。
                    好吧,让我们从这儿开始谈。灵魂――你的灵魂――一向知道它所有该知道的事。对它而言,没什么是隐蔽的东西,没有它未知的东西。然而,只是知道了还不够,灵魂还要寻求经验。
                    你可能知道自己是很慷慨的,但除非你做了一些表现了慷慨的事,否则你仍然什么都不是,只是一个观念。你可能知道自己是仁慈的,但除非你曾对某个人做了一件善事,否则你也一样什么都不是,只有关于你自己的一个想法。
                    你的灵魂唯一的愿望就是,将它自己最崇高的观念变成它最伟大的经验。在观念变成经验之前,所有你有的都只是臆测。我对我自己已臆测了很久。比你们和我加起来能记得的还要久。比这宇宙的年纪乘方还要久。那么,你明白了吗,我对我自己的经验是多么年轻,又多么新啊!
                    我又搞不懂了。什么你对你自己的经验?
                    让我换个方式解释给你听:
                    在一开始,只有本是(Is)存在,没有任何其他的东西。然而,一切万有(All That Is)无法认识他自己――因为一切万有是所有的一切,而没有任何其他的东西。因此,一切万有……是不在的。因为在没有其他东西的时候,一切万有也就不在。
                    这就是自古以来,神秘主义者一直提到的了不起的“在”或“不在”(Is/Not is)。
                    且说,一切万有知道他是那时所有的一切――但这并不够,因为他只能在观念上明白其绝对的庄严华丽,而非在经验上。然而他渴望的是经验他自己,因为他想明白,做为这样庄严华丽的存在是什么样的感受。但是,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庄严华丽”这字眼本身是个相对的说法。唯有他不是的什么东西显现出来,一切万有才可能明白做为“庄严华丽”的存在到底是怎样的感觉。当他不是的什么缺席时,他是的什么是不在的。
                    你了解这点了吗?
                    我想是吧!请继续讲。
                    好的。
                    “一切万有”唯一明白的是,那儿并没有别的东西。因为他永远无法、永远不会由外在,以他自己的一个参考点去认识他自己。因为这样的一个点并不存在。存在的唯一一个参考点就是内在的唯一一点――那“在-不在”(Is/Not Is),是―不是(Am/Not Am)。
                    但是“一切万有”扔选择要从经验上认识他自己。
                    这个能量――这个纯粹、不可见、不可闻、不可观察,因而不为任何别人所知的能量――想要去体验他自己本是的绝对庄严华丽。为了要这样做,他了悟自己必须用一个在内的参考点。
                    他十分正确地推理,他的任何部分都必得比全体要少。只要简单地将他自己分割成许多部分,每个部分都比全体要少,就可以往回看他自己的其余部分,也就看到了庄严华丽。
                    因此,“一切万有”分割他自己――在一个光荣的瞬间,他变成了这个及那个。这个和那个头一回彼此分开的存在。但两者仍然是同时存在,两者皆非的所有其他一切也一样同时存在。
                    因此,有三个成分突然存在了:在这儿的东西。在那儿的东西。以及既不在这儿也不在那儿的东西――为了要这儿和那儿存在而必须存在的东西。
                    是“无”(the nothing)支持着“有”(everything)。是“非空间”支持着“空间”。是“全体”支持着“部分”。
                    你能了解这点吗?
                    你懂吗?
                    事实上,我想我懂。信不信由你,就是由于你用了这样一个清晰的例子,以致我真的了解这些了。
                    


                    11楼2012-07-24 14:53
                    回复

                      我还要进一步讲解。且说,这个支持着每件东西的“无”,是有些人称为的“神”。然而,这是不正确的,因为它也暗示了有些不是“神”的东西――也就是说一切非“无”的东西。但我是一切东西(All Things)――可见与不可见的――所以描写我为伟大的不可见――“无”(No-Thing)或“空”(the Space Between),在本质上就是东方神秘主义对“神”的一个定义,并不比本质上西方对“神”的实际定义为“所有可见的”更为正确。那些相信“神是一切有及一切无”的人,才是那些有正确了解的人。
                      在创造“这儿”及“那儿”的东西时,可能使得神认识了他自己。而在这由内而外的伟大的爆炸性瞬间,神创造了相对性(relativity)――是神给他自己的最大礼物。因此,关系(relationship)就是神给你们的最大礼物,这主题后面会再详加讨论。
                      就这样,从“无物”中跃出了“每件东西”――是一个和你们的科学家所谓的大爆炸理论(The Big Bang Theory)全然符合的灵性事件。
                      当所有东西的成分向前飞奔时,时间被创造出来了,因为一样东西先是在这儿,然后又在那儿――而它从这儿到那儿所需的时间,是可以测量的。
                      正如神自己可见的各部分开始界定它们自己,彼此“相对”,因此,那些不可见的各部分也一样。
                      神知道要爱存在――并认识它自己为纯粹的爱,其正正相反的东西也必须存在。所以神自愿地创造了那伟大的对立――爱的绝对反面――每样不是爱的东西,现在被称为恐惧的东西。当恐惧存在的时候,爱才可存在为一件可能被经验的东西。
                      人类在他们形形色色的神话里提到的恶之诞生、亚当的堕落、撒旦的反叛等等,就是这个在爱及其反面之间所创造出的二元对立。
                      正如你们选择了将纯粹的爱拟人化为你们称之为神的那个角色,你们也选择拟人化卑鄙的恐惧为你们所谓的撒旦。
                      有些活在地球上的人围绕着这个事件,建立起相当复杂的神话,附带有战役和大战、天使神兵和魔鬼战士、善与恶、光明与黑暗力量的剧情脚本。
                      这神话是人类最早尝试去了解,并且以别人能了解的话告诉别人,一个人类灵魂深深觉察,而心智却只能略略理解的宇宙性事件。
                      在将宇宙演变成他自己的一个分身时,神从纯粹能量制造出所有现在存在的一切――可见与不可见,两者皆有。
                      换言之,不只是物质宇宙如此被创造出来,形而上的宇宙也是一样。形成“在或不在”等式之第二半的那部分神,也爆炸成无尽数量比整体小的单位。这些能量单位你们称为“灵魂”(spirit)。
                      在你们的一些宗教神话里说:“天父”(God the Father)有许多心灵儿女。这与人类“生命繁衍它自己”的经验的平行说法,可能是一般大众实际上能接受在“天国”里突然存在了无数个灵魂这概念的唯一方法。
                      在这个例子里,你们的神秘故事与终极实相还相差不太远――因为以一种宇宙性的说法而言,组成我之整体的无穷尽的灵魂,是我的子女。
                      我分割我的神圣目的,就是要创造足够的我的部分,以使我能在经验上认识我自己。为使创造者在经验上认识他自己为创造者,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去创造。因而我给与我的不可计数的每一部分(给我所有的心灵儿女)跟我做为“全体”所有的一样的创造能力。
                      当你们的宗教说你们是“按照神的肖像”被造出来时,他们就是这个意思。这并不是指――如某些人解释的――我们的身体看起来肖似(虽然,为了一个特殊目的,神能采取任何他想要的具体样子),但它的确是指我们的本质和精髓是相同的。我们是由同样的材质组成的。我们是“同样的料”!具有所有同样的特质和能力――包括“无中生有”地创造物质世界的能力。
                      我创造你们――我的心灵儿女――的目的,是为了要体认我自己为神。除了经由你们,我没有其他办法做到这一点。所以可以说(并且也已说过许多次)我要你们做到的是:你们该体认到自己为我。
                      这看似如此令人惊异的简单,然而却变得非常复杂――因为你们只有一个方法得以体认你们自己为我――那就是,首先,你们要先体认自己不是我。
                      现在试着了解这一点――努力跟进――因为谈到这儿已变得非常微妙了。你准备好了吗?
                      我想是吧。
                      很好。请记住,是你要求听这个解释的。你等了好些年了呢!你曾要求我以一般世俗人的说法来讲,而不要用神学教义或科学理论。
                      是的――我知道我要求的是什么。
                      


                      12楼2012-07-24 14:53
                      回复

                        既然你要求过,你就会得到。
                        现在,为了保持简单起见,我将用你们“神的儿女”的神话模式来做为讨论的基础,因为它是你们熟悉的模式――并且在许多方面它还没偏离太远。
                        那么,就让我们回到这自知(self-knowing)的过程如何发生作用这件事上。
                        我有一个办法可以令我所有的心灵儿女知道他们自己为我的一部分――那就是干脆地告诉他们。而这我做了。但你明白吗,单单让灵魂(spirit)知道他自己为神或神的一部分,或神的儿女,或天国的继承者(或你想用的不论什么神话)是不够的。
                        如我已经解释过的,知道一件事与经验它是两样不同的事。灵魂也渴望在经验上知道它自己(就如我一样)!对你们而言,观念上的觉知是不够的。所以我设计了一个计划,它是在所有宇宙里最殊胜的点子――并且是最壮观的合作。我说合作是因为你们每个人都要和我一起参与其中。
                        在这计划里,你们这些纯粹的“灵”,将进入刚被创造的物质宇宙。这是因为物质性是唯一的方法,可令你在经验上知道你在观念上体会的东西。事实上,那本来就是我创造物质宇宙――以及宰制它及所有受造物的相对性系统――的理由。
                        一旦在物质宇宙里,你们,我的心灵儿女们,就能经验你们所知的自己――但首先,你们必须先觉悟到其反面。简单地解释这点就是,除非等到你觉知到了“矮小”,否则你无法知道自己长得高大;除非你已觉知到瘦,否则你就无法经验到你自己称为胖的那部分。
                        就最终的逻辑而言,就是除非你面对了你不是的东西,否则你无法经验自己以为你是的东西。这乃是相对论及所有具体生命的目的。你得藉由你不是的东西来界定你自己是什么。
                        所以,在这个终极之知的例子里――知道你自己为创造者的例子里――除非并且要等到你创造了,你才能经验自己为创造者。而除非你不创造你自己,否则你就无法创造自己。换一种说法就是,为了要存在,你首先必须“不在”(not be)。你懂吗?
                        我想……
                        赶快跟上来。
                        当然,你是没有办法不作你正是的谁,或你本是的什么――你就是这个(纯粹、创造性的灵),一向如此,永远都是如此。所以,你做了件不是最好但已不错的事,就是你令自己忘记你真的是谁。
                        在进入物质宇宙时,你放弃了对自己的记忆。这让你可以选择去做你要做的人,而不是所谓的“就在城堡里醒过来”。
                        在选择做神的一部分――而不是只被告以你就是神的一部分――的这个行动里,你经验到自己有一个完全的选择,而那就定义而言,就是神的本质。然而,你怎么能对一个无可选择的事情有所选择呢?不论你多努力去尝试,你都无法不是我的儿女――但你可以忘记。
                        你是,一向是,也永远是神圣整体的一部分,是整个身体的一员(member)。那就是为什么重新加入整体,回到神的这个行为被称为忆起(remembrance)。你真的是选择重新忆起(re-member,译注:此字拆开则是重组在一起之意,变成了双关语),忆起你真的是谁,或与你种种不同的部分合起来一同去体验你的全部――那也就是我的全部。
                        所以,你在世上的工作并非学习(因为你已然知道),而是重新忆起你是谁。并且重新忆起每个别人是谁。那就是为什么你工作的一大部分是去提醒(remind)别人(去重新注意〔re-mind〕他们),让他们也能重新忆起。
                        所有绝佳的灵性导师所做的只是这个。这是你唯一的目的(sole purpose)。也就是说,你灵魂的目的(soul purpose)。(译注:神在玩谐音和双关语的游戏。)
                        我的天,这是这么的简单――并且这么的……协调(symmetrical)。我是指,全部一致!突然一切都通了!现在,我看到了以前我从未能弄得十分清楚的画面。
                        很好。很不错。这就是我们这次对话的目的。你曾向我要答案,而我答应过要给你。
                        你可以将这次的对话写成一本书,让很多人也能听到我的言语。这是你工作的一部分。现在,你对生命还有许多问题,许多质疑。而我们在此已立下了基石,我们已为其他的了解打下了基础。让我们去看看其他的问题吧。并且不要担忧,如果对于我们刚讲完的东西你还有什么没有透彻了解的地方,很快你就会完全明白。
                        


                        13楼2012-07-24 14:57
                        回复

                          世界是它现在这个样子,是因为它无法是任何其他的样子,而仍能活在物质的粗糙领域里。地震和飓风、洪水和龙卷风,及其他你们所谓的天灾,只不过是地、水、火、风四大由这一极到另一极的移动。整个出生与死亡的循环是这移动的一部分。这些是生命的节奏,而在粗糙世界里的每样东西都遵照它,因为生命本身即是一种节奏。它是在一切万有心中的一个波动、一个震动、一个脉动。
                          疾病和不适是健康和安好的相反,并且是在你们的命令下,具体化于你们的世界内的。你不可能生病,如果没在某些层面导致你那样,而只要藉由决定要安好,你在一瞬间也是可以做到的。深刻的个人失望是你选择的反应,而世界性的灾难是全世界意识的结果。
                          但你的问题却暗示是我选择了这些事件,是我的意志和愿望叫它们发生的。然而,并不是我的意志令这些事成真,我只是观察到你们在如此做,但我并没做任何事去阻止它们,因为那样做就挫折了你们的意志。接下来,那会剥夺你们作神的经验,那是你们和我一同选择的经验。
                          所以,别谴责世上你们称为坏的一切事。倒不如问你自己,关于这些你们判断为坏的到底是什么,并且你们是否想做任何事去改变它?
                          要向自己内在而不是朝外问:“现在,在面临这灾难时,我希望体验我自己的哪个部分?我选择叫到前面来的是存在的哪一面?”因为所有的人生都存在为你们自己创造的一个工具,而所有的事件只代表一个让你决定做你是谁的一个机会。
                          这对每个灵魂而言都是真的,所以,明白吗,在宇宙里没有受害者,只有创造者。所有曾生活在这星球上的大师都明白这一点。那就是为什么不论你叫得出名字的哪一位大师,他们都没有一个人会认为自己是受害者――虽然许多人真的被钉上了十字架。
                          每个灵魂都是位大师――虽然有一些并不记得他们的来源或他们的天命。然而,每个都在为了他自己最高的目的,及他自己最快乐的忆起而创造情况和环境――在每个被称为现在的时刻。
                          因此,不要批判别人走的业力之路(karmic path)。别嫉妒成功,也别可怜失败,因为你不知道在灵魂的判断里,谁是成功,谁又是失败。别随便定论一件事是灾难或欢喜的事件,直到你决定,或目击它是如何被运用的。因为,如果一个死亡救了一千条命,它是灾难吗?如果一个生命只造成悲伤,它是个欢喜的事件吗?就算是对你自己也不应下判断,永远将你自己的想法秘藏心中,也容别人保留他们的想法。
                          这并不意谓你该忽略别人求援的呼声,也不是要你忽略自己灵魂想要改变某些环境或状况的驱策。而是当你做任何事时,都应避免帖标签和判断。因为每个状况都是一个礼物,而在每个经验里都隐藏着一个宝藏。
                          从前有一个灵魂,它知道它自己是光。这是个新灵魂,所以急于想体验。“我是光,”它说,“我是光。”然而对于这一点,它所有的觉知和叙述都无法取代对这事实的经验。但在这个灵魂从中浮出的领域里,除了光,没有别的。每个灵魂都是崇高的,每个灵魂都是庄严华美的,每个灵魂也都发着令人肃然起敬的璀璨光辉。因而这个小灵魂就象是阳光中的一支蜡烛。在最伟大的光――它是其中的一部分――当中,它无法看见自己,或经验到自己真正是谁。
                          且说,这个灵魂变得越来越渴望认识它自己。它的渴望是如此之大,以致有一天,我说:“小毛头,你知道你必须做什么来满足你这渴望吗?”
                          “哦,神啊,要做什么呢?我什么都肯做!”小灵魂说。
                          “你必须将你自己和我们其他的分开,”我答道,“然后你必须将黑暗召到你身上。”
                          “哦,神圣的主,什么是黑暗?”小灵魂问。
                          “你所不是的那个。”我答道。那小灵魂了解了。
                          因此,那小灵魂真的将它自己与所有的我们分开,是的,甚至去到另一个领域里。在那领域,灵魂有力量召唤所有各种的黑暗到它的经验中。小灵魂那样做了。
                          


                          15楼2012-07-24 15:01
                          回复

                            你问,是否有一个比较不痛苦的方式去经历这过程,答案是有的,然而你的外在经验完全不会改变。要减轻你将之与俗世经验和事件连在一起的痛苦――你的及别人的――是改变你看它们的方式。
                            你无法改变外在事件(因为那是你们许多人创造的,而你的意识还没成长到你能个别地改变集体创造出来的东西),所以你必须改变内在的经验。这是在生活中到达主控权之路。
                            没有一件事其本身是痛苦的。痛苦是错误思想的结果。它是思维里的一个谬误。
                            一位大师能令最严重的痛苦消失。以这方式,大师也得以治愈。
                            痛苦来自你对一件事的批判。去掉批判,痛苦便消失了。
                            批判往往建立在先前的经验上。你对一个东西的想法,出自对那东西的一个先前的想法。你先前的想法是更早一个想法所结果――而那想法又来自更早的一个,如此类推,象建材一样,直到你回溯到我所谓第一个思维的镜厅。
                            所有的思维都是具创造性的,但没有任何一个思维比原始思维(original thought)更强大有力。那就是为什么它有时也被称为原罪(original sin)之故。
                            原罪就是当你对一件事的第一个思维出了错时。这个错也将随着你产生了第二个或第三个思维而更变本加厉。圣灵的工作就是启发你新的了解,使你能由你的错误中解放出来。
                            你是说我不该对非洲饿死的小孩、美国的暴力和不公、巴西杀死上百人的地震觉得难过吗?
                            在神的世界里,没有什么“该”或“不该”。做你想做的事。做能反映、能重现一个更真实的你自己的事就是了。所以如果你觉得应该为这世上的事难过,那就难过吧!
                            但不要去批判,也不要去指责,因为你并不知道事情为何发生,也不知是为了什么目的。
                            并且记住这一点:你指责的将指责你,你批判的,有一天,你也会变成那样。
                            不如想办法改变那些事,或支持正在改变的那些事――那些不再反映你最高觉知的你是谁的事――的人。
                            甚至更要祝福一切――因为一切都是神透过活生生的生命所创造的,而那就是最高的创造。
                            我们可不可以停一下,让我喘一口气?你刚才是不是说过,在神的世界里,没有“该”或“不该”?
                            没错。
                            那怎么可能?如果在你的世界里没有?它们会在哪儿?
                            没错――会在哪儿呢……?
                            我再重复一次问题。如果不在你的世界里,“该”和“不该”会出现在哪儿?
                            在你们的想象里。
                            但那些教过我所有有关对与错、做与不做、该与不该的人,都告诉我这些规定是你――是神――所立下的。
                            那么是那些教你的人错了。我从来没有立下什么“对”或“错”,“做”或“不该做”。这样只会完全剥夺了你们最大的礼物――依你的高兴去做,并且经验其后果的机会;按照你真的是谁的肖像重新创造你自己的机会;制造一个建立在你可能做到的、最崇高的理念上的“越来越高超的你之实相”的空间。
                            说某件事――一个思维、一句话、一个行为――是“错的”,就跟告诉你不要去做一样。我告诉你不要去做,就是禁止你。禁止你就是限制你。限制你也就是否认你真的是谁之实相,并且否定让你去创造并体验那个事实的机会。
                            有些人说我给了你们自由意志,然而同样这批人却宣称,如果你们不服我,我会送你们下地狱。这是哪一门子的自由意志?这岂不是在嘲笑神吗?这样在我们之间又怎可能有任何一种真正的关系呢?
                            啊,现在我们进入了另一个我想讨论的区域,就是有关天堂和地狱这整件事。从我现在的推断来看,并没有地狱这回事。
                            是有地狱,但不是你们认为的样子,而且你也不会因为你曾被告知的理由去经验地狱。
                            那地狱是什么?
                            地狱是你的选择、决定和创造所可能产生的最糟结果的经验。它是否定我或对与我有关联的你之为谁说“不”的任何思维之自然后果。
                            它是你因为错误的思想而遭受的痛苦。然而,即使“错误思想”这个词也是个误称,因为根本没有错的事。
                            地狱是喜悦的反面。它是不圆满。它是知道你是谁和是什么,却无法去经验。它是逊于你的本质(It is being less)。那就是地狱,对你的灵魂而言,不可能有的更大痛苦。
                            但地狱并不存在于你们所幻象的那种地方,在那儿有什么永远的火会焚烧你,或是什么会永远折磨人的境地。我要那样的地狱有何目的呢?
                            纵使我真的有那种极端不神圣的想法,认为你们不值得上天堂,但对你们的失败,我又何需寻求某种报复或惩罚呢?我要除去你们不是很简单吗?是我的哪个复仇心很重的部分,会要求我,让你们受到一种言语都不足以形容的、永远的苦痛?
                            如果你回答,是为了公正的需要,那么,只要简单的不让你们有与我在天堂里作心灵沟通的机会不就可以了吗?非得施以永无休止的痛苦才行吗?
                            我告诉你,在死后,根本没有你们在以恐惧为基础的理论里所建构的那种经验。然而,灵魂有一种经验,会是很不快乐、很不完全、很不完整,而且让你远离神的最大喜悦,以致对你的灵魂而言会是地狱一般的。但我告诉你,不是我要送你去那儿,也不是我导致你有这经验。而是每当你以任何方式,将你自己与对你自己之最高想法分开时;每当你排斥你真的是谁或是什么时,是你,你自己,创造了这经验。
                            然而,这个经验从不是永恒不变的。它无法是永恒的,因为我并没有要你们与我永远分离。真的,这样的事是不可能的――因为要达成这样一件事,不但你必须否认你是谁,我也一样得如此。但我永远不会那样做。而只要我们之一保持住关于你的真相,你的真相最后就终究会获胜。
                            


                            17楼2012-07-24 15:01
                            回复

                              但如果没有地狱,那是不是表示我可以为所欲为,做任何事都不必怕报应?
                              你需要因为害怕,才会去做及去有天生就是对的东西吗?你必须受胁迫才会“乖乖听话”吗?“乖乖听话”又是什么意思?谁来做最后的判定?谁来设定指导原则?谁立下规矩?
                              我告诉你,你们是你们自己的规则判定者,你们自己设定指导原则;并且,也是你们自己决定你们要做得多好。因为是由你们决定自己真的是谁和是什么――以及你想要做谁。而你是唯一可评估你做的多好的人。
                              没有人会审判你,因为神为什么,又怎么能审判他自己的创造物,说它是坏的呢?如果我要你是完美的,并且完美地做每件事,我把你们留在你们来自的完全的完美里就好了。让你们来到这里的整个目的,就是要让你们发现自己,创造你自己,如你真正是的样子――并如你真正想成为的样子。然而,除非你也有做为别的什么的选择,否则你是做不到这些的。
                              所以我是否因此该处罚你,因为你做了我自己放在你面前的一个选择?如果我不想你做第二个选择,我为何不就只创造一个选择就好了呢?
                              这是在你派给我一个定罪的神的角色之前,你必须问你自己的问题。
                              所以,对你所问的问题,我的直接回答是:是的,你可以照你希望的去做而不必害怕报应。不过,事先觉知其后果对你却是有用的。
                              后果即结果。自然的结果。这些和报应或惩罚完全不同。后果只是后果。它们是因为发生的事而发生的可预期的结果。
                              所有物质性的生命都按照自然律作用。一旦你记住这些法则,并且应用它们,你便可在物质层面主宰生命。
                              那些在你看来象是惩罚的事――或你称之为邪恶或恶运的事――只不过是自然律在维护它自己而已。
                              那么,如果我懂得这些法则,并且遵从它们,我就再也不会有片刻的困难了。你是不是这个意思?
                              吴你再也不会经验你自己而落入你所称的“困难”里。不会将任何一个人生状况看成是一个难题。不会再以惶恐面对任何情况。你会终止所有的忧虑、怀疑和恐惧。你会过着象你幻想亚当和夏娃曾过的生活――并不是象没有形体的精灵在绝对的领域里,而是象有肉身的精灵在相对的领域里。而且,你会有你本是的灵魂之所有的智慧、了解及力量。你会是个完全实现了的存在体。
                              这是你灵魂的目标。这是它的目的――当它在身体里时完全实现它自己;变成所有它真正是的东西的具体化。
                              这是我为你们所作的计划。这是我的理想:我经由你而得以实现。如此一来,观念便转成了经验,我便可以经由经验而认识我自己。
                              宇宙律(The Laws of the Universe)是我订下的律法。是完美的律法,创造出物质之完美作用。
                              你看过比一片雪花更完美的东西吗?它的纷繁、结构、对称,与自己的一致性,以及与所有其他的不同的独创性――全都是个谜。你对自然的这个令人敬畏的展示奇迹啧啧称奇。然而,如果我在单单一片雪花上就能这样做,你想我对宇宙能做的――且已做了的――是什么呢?
                              就算你能从最大的天体,到最小的粒子中看出其对称性、其设计的完美,你也无从在你的世界里掌握到它所有的真相。纵使到现在,在你略见了数瞥之后,你仍然无法想象或了解其涵意。然而,你可能知道的确是有一些涵意存在――远比你目前的理解力能接受的更要复杂和殊胜得多。你们的莎士比亚说得好:在天堂和地球上,有比你们的哲学所能梦想得到的更多的东西。
                              那么我如何能知道这些律法?我如何能学到它们?
                              这并不是一个学习的问题,而是忆起的问题。
                              那我如何才能忆起它们?
                              以静定(still)开始。让外在的世界安静下来,内在的世界就可以带给你视力(sight)。而这种内在的视力――洞见(in-sight)――就是你要寻求的东西。然而当你如此关切你的外在世界时,你是无法拥有此洞见的。因此,尽量寻求走入内心吧!而当你没进入内心,当你与外在世界打交道时,发自内心吧。请记住这个定理:
                              如果你不进入内心,你便没有心。(If you do not go within, you go without.)
                              请以第一人称的方式重复念一次这句话,使之更个人化:
                              如果我不进入内心
                              我便没有心
                              你一辈子都在没有心的状态下运作。然而你并不需如此,从不需如此。
                              没有什么是你不能成为的,没有什么是你不能做的。没有什么是你不能拥有的。
                              听起来象是空中楼阁式的允诺。
                              那你希望神给你哪一种允诺呢?如果我允诺你较差的,你就会相信我了吗?
                              数千年来,人们为了一个最奇怪的理由不相信神的允诺:它们太好了,不可能是真的。所以你们选择了一个较差的允诺――一个较少的爱。因为神的最高允诺出自最高的爱。由于你无法想象有一个完美的爱,因而一个完美的允诺也是不可想象的。就如你不会相信有一个完美的人一样。所以你甚至无法相信你自己。
                              无法相信这些意谓着无法相信神。因为相信神就是相信神最伟大的礼物――无条件的爱,及神最大的允诺――无限的潜能。
                              我可以打断你一下吗?我不愿意当神滔滔不绝时打断他……但我以前听说过这无限潜能的讲法,而它并不符合人类经验。且不论一个正常人所遭遇的困难――那些与生俱有精神上,或肉体上局限的人的挑战又怎么说呢?他们的潜能也是无限的吗?
                              在你们自己的圣经里,有很多地方以各种方式是如此记载的。
                              给我一个例子。
                              查查看你们在圣经创世纪第十一章第六节里写了什么。
                              它写着:上主说:“看,他们都是一个民族,都说一样的语言。他们如今就开始做这事;以后他们所想做的就没有不成功的了。”
                              就是这个。那么,你相信这个吗?
                              这并没有回答关于那些受限的人,衰弱的、残废的、残障的人的问题啊!
                              你认为如你所说的,他们的受限并不是出自他们自己的选择吗?你以为一个人类灵魂遭到人生挑战――不论是什么挑战――是完全出于意外吗?这是你以为的吗?
                              


                              18楼2012-07-24 15: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