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王阳明,字伯安,名守仁,浙江余姚人。明朝伟大的哲学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心学”创立者。
少年时便胸怀大志,以“正心修身,平治天下”为己任,后因体弱多病,接触佛、道思想,并于家乡的“阳明洞”习道家导引术以养生,因此以“阳明”为号。
青年时步入仕途后,因上疏触犯权倾朝野的宦官刘瑾,被廷仗四十,并贬谪至穷山恶水之中的边远山区——贵州龙场。
在龙场任驿丞的日子里,尽管环境十分恶劣,当初甚至无处可居,三餐难以为继,但他以一种坚定的求道精神,克服了种种困难,励志修身不已,终于在一个夜晚,领会到了儒家失传已久的“格物致知”要旨,洞见了自己的本来面目,彻悟了“知行合一”这种天地间的终极智慧,从而创立了影响后世至今的一门学说——心学。
自“龙场悟道”后,王阳明继续以讲学的形式向世人阐述他的心学思想,认为“心即是理”,只要通过格物致知的实践功夫,将各种蒙蔽心体的闲思杂念拂去,便能认识本心中的“良知”,从而让源于良知的本能智慧显露出来。以此应事接物,则能心定神明,洞察到事物的本质规律,顺势而行,事半而功倍。
后来,王阳明任南赣巡抚,以超绝的智慧和才干,短时间内即剿灭盘踞江西各郡多年的众多巨寇,并在宁王叛乱的紧急关头,处变不惊,沉着应对,仅用四十二天便生擒宁王,平定叛乱。以显赫战功一路升迁,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卒后谥号文成。
纵使在繁忙的军旅生涯,王阳明也不忘与学生、朋友们讲学,而且每到一地,他都积极修建书院,推行教育,提出了很多见解独到的治学、育人之论。如他认为“凡饮食只是要养我身,食了要消化。若徒蓄积在肚里,便成痞了,如何长得肌肤?后世学者博闻多识,留滞胸中,皆伤食之病也”,以此比喻做学问要善于消化,须融会贯通,才能运用自如。
在做学问方面,强调以“立志”为要,“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志立而习气渐消。学本于立志,志立而学问之功已过半矣”,凡事只要有一种持之以恒的志向,时刻为这个目标而努力,就有成功的可能。为帮助学生树立志向,王阳明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如何立志的方法,使学生们受益匪浅。
作为一个已彻悟了心灵奥秘的教育家,王阳明有着非凡的洞察能力,他往往能洞悉学生们内心的弱点,一针见血地指出他们身上的毛病,以及给出如何改正缺点的有效方法。
如薛侃多悔,王阳明便告诫他说:“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指出一个人有改错之心是好的,但吸取教训后,就不要想那么多了,不然一味纠缠于已发生的错误当中,就会钻进牛角尖,因不断悔恨而时刻折磨自己。
对于如何正确思考问题,王阳明从“致良知”、“知行合一”的观点出发,也提出了自己的独到看法。
如他说过:“良知愈思愈精明,若不精思,漫然随事应去,良知便粗了。”认为做一件事时,如果只是不着边际地去思考,就会有毁誉、得失等各种杂念掺入其中,就会看不到事物的本质,得不出正确的结果。这种观点是很有见地的。
在平时的应事接物上,王阳明已臻于“道”的化境,悟到“心无所滞”的重要性。
如他曾借除草的机会点化学生:“草有妨碍,理亦宜去,去之而已。偶未即去,亦不累心。若着了一分意思,即心体便有贻累,便有许多动气处。”指出平时做事时的态度,也应和除草时一样,要有一种圆活的心态,即使偶然做错了某些事,也要保持镇静,不必过于在意,这样所做的事情才不会变成心灵的累赘,从而轻装上阵,不为情绪所扰,把握住处理事情的正确方向。
……
王阳明长期与学生及友人论学,宣传自己的哲学思想和主旨。其著作主要有《阳明集》、《居夷集》、《抚夷集略》、《五经臆说》、《大学古本旁注》等。后来,他的学生徐爱、陆澄、薛侃、钱德洪等,把王阳明先生的著作及论学的语录、书信、诗赋等搜集起来,辑成《王文成公全书》(现称《王阳明全集》)共三十八卷。其中,《传习录》单独列为全书(集)第一篇,分上、中、下三卷,乃王阳明哲学思想中的精华部分,也是研习心学的重要经典。
王阳明,字伯安,名守仁,浙江余姚人。明朝伟大的哲学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心学”创立者。
少年时便胸怀大志,以“正心修身,平治天下”为己任,后因体弱多病,接触佛、道思想,并于家乡的“阳明洞”习道家导引术以养生,因此以“阳明”为号。
青年时步入仕途后,因上疏触犯权倾朝野的宦官刘瑾,被廷仗四十,并贬谪至穷山恶水之中的边远山区——贵州龙场。
在龙场任驿丞的日子里,尽管环境十分恶劣,当初甚至无处可居,三餐难以为继,但他以一种坚定的求道精神,克服了种种困难,励志修身不已,终于在一个夜晚,领会到了儒家失传已久的“格物致知”要旨,洞见了自己的本来面目,彻悟了“知行合一”这种天地间的终极智慧,从而创立了影响后世至今的一门学说——心学。
自“龙场悟道”后,王阳明继续以讲学的形式向世人阐述他的心学思想,认为“心即是理”,只要通过格物致知的实践功夫,将各种蒙蔽心体的闲思杂念拂去,便能认识本心中的“良知”,从而让源于良知的本能智慧显露出来。以此应事接物,则能心定神明,洞察到事物的本质规律,顺势而行,事半而功倍。
后来,王阳明任南赣巡抚,以超绝的智慧和才干,短时间内即剿灭盘踞江西各郡多年的众多巨寇,并在宁王叛乱的紧急关头,处变不惊,沉着应对,仅用四十二天便生擒宁王,平定叛乱。以显赫战功一路升迁,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卒后谥号文成。
纵使在繁忙的军旅生涯,王阳明也不忘与学生、朋友们讲学,而且每到一地,他都积极修建书院,推行教育,提出了很多见解独到的治学、育人之论。如他认为“凡饮食只是要养我身,食了要消化。若徒蓄积在肚里,便成痞了,如何长得肌肤?后世学者博闻多识,留滞胸中,皆伤食之病也”,以此比喻做学问要善于消化,须融会贯通,才能运用自如。
在做学问方面,强调以“立志”为要,“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志立而习气渐消。学本于立志,志立而学问之功已过半矣”,凡事只要有一种持之以恒的志向,时刻为这个目标而努力,就有成功的可能。为帮助学生树立志向,王阳明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如何立志的方法,使学生们受益匪浅。
作为一个已彻悟了心灵奥秘的教育家,王阳明有着非凡的洞察能力,他往往能洞悉学生们内心的弱点,一针见血地指出他们身上的毛病,以及给出如何改正缺点的有效方法。
如薛侃多悔,王阳明便告诫他说:“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指出一个人有改错之心是好的,但吸取教训后,就不要想那么多了,不然一味纠缠于已发生的错误当中,就会钻进牛角尖,因不断悔恨而时刻折磨自己。
对于如何正确思考问题,王阳明从“致良知”、“知行合一”的观点出发,也提出了自己的独到看法。
如他说过:“良知愈思愈精明,若不精思,漫然随事应去,良知便粗了。”认为做一件事时,如果只是不着边际地去思考,就会有毁誉、得失等各种杂念掺入其中,就会看不到事物的本质,得不出正确的结果。这种观点是很有见地的。
在平时的应事接物上,王阳明已臻于“道”的化境,悟到“心无所滞”的重要性。
如他曾借除草的机会点化学生:“草有妨碍,理亦宜去,去之而已。偶未即去,亦不累心。若着了一分意思,即心体便有贻累,便有许多动气处。”指出平时做事时的态度,也应和除草时一样,要有一种圆活的心态,即使偶然做错了某些事,也要保持镇静,不必过于在意,这样所做的事情才不会变成心灵的累赘,从而轻装上阵,不为情绪所扰,把握住处理事情的正确方向。
……
王阳明长期与学生及友人论学,宣传自己的哲学思想和主旨。其著作主要有《阳明集》、《居夷集》、《抚夷集略》、《五经臆说》、《大学古本旁注》等。后来,他的学生徐爱、陆澄、薛侃、钱德洪等,把王阳明先生的著作及论学的语录、书信、诗赋等搜集起来,辑成《王文成公全书》(现称《王阳明全集》)共三十八卷。其中,《传习录》单独列为全书(集)第一篇,分上、中、下三卷,乃王阳明哲学思想中的精华部分,也是研习心学的重要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