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团结吧 关注:1,844贴子:20,445

回复:备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但是,清朝让本民族亲兵垄断先进武器的政策,阻断了先进武器的的大规模应用,从而消除了先进武器的研发动力,清朝火器制造的水准越来越粗劣,最终使得葡萄牙加农炮(“红衣大炮”)、鸟嘴铳、火器车等从明军手里获得的先进武器不可避免倒退和失传,随着军事科技的流失和退化,满八旗对火器的垄断也就失去了意义。到了鸦片战争前夕,明末由西洋和日 本传入的火器失传已久,整个大清帝国的军队终于倒退回宋朝以前大刀长矛一统江山的时代,满洲以“弓马”为根本的优良传统终于得到完整的传承:主要兵器仍是大刀长矛弓箭等冷兵器,水兵仍是帆船,以致英国的洋枪大炮到这时被看成了妖术,军舰则被目为怪物,广州守将对付英国人的居然是“驱邪”的马桶、秽物。清政权两百年的闭关、愚民和民族压迫政策实在是成效卓著。
由于任何一个朝代,腐化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武器的因素,就成为决定清军战斗力的因素,清军武器装备的不断倒退,不仅使之无力抵御外敌,镇压农民起义也越来越困难。及至两百多年后,面对太平军的冷兵器,腐败清朝正规军几乎完全没有武器上的优势,满清政权在农民军的凌厉攻势下差一点就要垮台。
  由于八旗军乃至所有的正规军完全丧失了战斗力,为了救命,满清不得不允许曾国藩、李鸿章等汉族组建“湘军”、“淮军”地主团练武装,开始装备外国先进武器,后来为日益严重的内忧外患所迫,又不得不在全国范围内组建新式陆军,一律装备德式武器,所以后来新军起义时,清政权就像纸房子一样地倒塌了。
清政权为了压迫汉族而压制武器的应用和发展,乃至压制科技的发展,虽然能够得逞于一时,却弄得国衰民穷,不堪一击,走上了彻底覆灭的道路。在深重外辱和内乱下,为了保命,又不得不放弃对武器、科技的应用和发展的压制,但是,为时已晚,满清政权已经元气耗竭、威信扫地、人心丧尽,在耻辱中灭亡。
  清的作为,正应了一句老话:“害人终害己”。满清的结局,留给后世统治者的教训是:靠压制维持政权绝非强国之策,也非长久之计,实乃亡国败运自取耻辱之道。


IP属地:江苏146楼2013-05-24 21:10
回复


    IP属地:江苏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48楼2013-05-25 15:31
    回复
      1944年,美军少尉吉姆所率领的雪曼小队遭遇德军虎式,一瞬间10台雪曼被击破,包括少尉吉姆的坦克,可幸的是,他存活下来,但虎式在他旁边经过时的景象令他患上了“虎式恐惧症”,他自始每一晚的梦也在重复那一天的情景。2012年2月16日,吉姆被诊出末期癌症,而在他临死的时后,他的孙儿给了一个游戏他玩,玩毕,吉姆露出兴奋的笑容,大声叫了一句“我不再怕虎式坦克了!”就安详的离世。
      ——————而那个游戏。。。就是坦克世界


      IP属地:江苏149楼2013-05-25 15:39
      回复
        1.亲朋介绍,可信度高
        2.传统习俗,礼仪见长
        3.目的明确,干净利落


        IP属地:江苏150楼2013-05-29 17:31
        回复
          传统历史文化应该是全民族的一门基本课。不要把它当成赶时髦,不要把它等同于娱乐。否则,谈什么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谈什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IP属地:江苏151楼2013-06-19 17:37
          回复
            1.垃圾唐朝论
            开国几十年就被人家攻破首都了,然后国都被人轮流进,经济垃圾,国家经济人口还不如大隋,军队天天被人削成棍子。
            宋军:我7成胜率!你胜率不足5成
            唐军:我到过西域。
            宋军:你天天被吐蕃和大食打,连南诏都打不过。
            唐军:我到过河中 。
            宋军:我长期抗战300年
            唐军:我到过葱岭。
            宋军:我在襄樊抵抗五十年,还打死了一个蒙古大汗(眼斜)
            唐军:我到过撒马尔罕。
            宋军:我弓弩比你强
            唐军:我到过费尔干那。
            宋军:我宋军战斗力强,就是指挥有问题
            唐军:我有碎叶。
            宋军:我们谈谈经济吧,我海上贸易发达。
            唐军:你没本事打通丝绸之路
            宋军:我GDP占世界8成
            唐军:你打不过蛮族
            宋军:我市民生活丰富
            唐军:你是贼配军
            宋军:......


            IP属地:江苏152楼2013-07-20 01:36
            回复
              古代的中国社会是农村社会,在科举制下,官员退休都回到本村养老,这些士绅实际上掌管着乡村一级的行政,并且承担了村里的教育责任,所以穷文人仍然可以得到资助,鼓励他们求学取士
              但是清亡后,科举制不复存在,那些士绅纷纷转移到城市去求发展,农村被土豪劣绅霸占,大量穷文人没有依靠,就只能落得孔乙己那样的命运。


              IP属地:江苏154楼2013-07-24 03:50
              回复
                IP属地:江苏155楼2013-08-16 01:06
                回复
                  毛头玩的是帝王阴谋权术,千古奇才也。
                  民主的西方的也跟他学坏了,民主的政府开始玩旋转门权利游戏了。
                  西方也不会管中共的问题了,生在中共的领土也就这样了,伪民主主义的毒瘤会依存。


                  156楼2014-03-01 02:40
                  回复
                    8年了,继续把这个帖子当我的备忘录吧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57楼2020-07-18 03:05
                    回复
                      这种事情见得多了,我只想说懂得都懂,不懂的我也不多解释,毕竟自己知道就好,细细品吧。你们也别来问我怎么了,利益牵扯太大,说了对你我都没好处,当不知道就行了,其余的我只能说这里面水很深,牵扯到很多东西。详细情况你们自己是很难找的,网上大部分已经删除干净了,所以我只能说懂得都懂。懂的人已经基本都获利上岸什么的了,不懂的人永远不懂,关键懂的人都是自己悟的,你也不知道谁是懂的人也没法请教,大家都藏着掖着生怕别人知道自己懂事,懂了就能收割不懂的,你甚至都不知道自己不懂。只是在有些时候,某些人对某些事情不懂装懂,还以为别人不懂。其实自己才是不懂的,别人懂的够多了,不仅懂,还懂的超越了这个范围,但是某些不懂的人让这个懂的人完全教不懂,所以不懂的人永远不懂,只能不懂装懂,别人说懂的都懂,只要点点头就行了,懂了吗?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58楼2020-07-18 03:05
                      回复
                        进士序齿不是单独比年龄的。而是一看官 位,高官上首;二看功名,其余人以进士 时名次高的坐第二;三看年科,早中进士 的居第三;四看年龄,年纪大的居第四。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59楼2020-07-20 09:04
                        回复
                          慎独,要慎独先要心静,老庄曰静,佛家曰静,理学宗师程颐曰静,朱熹曰静,开创心学的王阳明也曰静,各门各派殊途而同归,一静字贯通各家法门。
                            其次要存敬,读书时要如履薄冰,战战兢兢,若是不敬,如碗中之水已满,再精妙的书也看不进去,若是存敬,就算再差的书,也能从中看出道理来。
                            三要用勤,别人一日读一卷,我一日读十卷,数年后吾识百倍于他。
                            四读书不可责效,读一书未透,早已自立说。别人一日读一遍书,我一日读十遍,苏东坡年少时,每一书当作数次读之。当如入海,百货皆有。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60楼2020-07-20 09:32
                          回复
                            若拿权力进行切片细化,抛去执行权,监督权不说,那依次是知情权,建议权,否决权,决定权。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63楼2020-07-22 21:02
                            回复
                              因为有建议权一定有知情权,有否决权的一定有建议权和知情权,有决定权,一定有否决权,建议权,知情权。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64楼2020-07-22 21: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