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生的层次
这无疑是一个很空洞的标题,笔者当然不是想模仿世面上那种拙劣的励志书一样去讨论一些很虚无缥缈的概念,笔者只是想调用大家年轻时的思维,与今日做一个对比,那很多看似困难的问题,就会随着这种对比思考得到解答。
首先,笔者不建议刚刚接触政戏的演绎者,把自己塑造成一个过度早慧的少年。虽然人们往往把戏路构想成科举中三甲,一路平步青云的感觉,但这种事例在历史中永远占着极少的小部门,大多数人,无论是在智力上、在城府上、还是在对官场的认识见地上,都会随着年龄的增加,或事件的刺激,来一点一滴地摄入知识。
想象一下三年前的你和现在的你,在智力,在对历史政治的认识上,各有什么区别,我想一些或多或少的进步是肯定存在的,也许三年前你相信港台什么都是好的,也许三年前你觉得资本主义国家有很多种族歧视,也许……但随着岁月流逝,随着你不断地学习,你会发现这些事情都不是一句一面性的结论都可以概括,世界也远比我们少时所臆想来的复杂得多。
那么,在古代,这个思路也是一样的。如果刚刚接触政戏的演绎者将自己的形象塑造得过分完美,在真实交锋中,很可能将戏中的冲突延到戏外,闹得不欢而散。
其实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初涉政戏的人太过爱惜羽毛,在氛围塑造上、在神态动作上,无一例外选用了他所认为最顶尖的智商、最顶尖的见地,却难以得到对戏者的认同,继而在戏中出现了“名实不副”的笑话,最终下不来台以致崩盘。
而如果政戏的演绎者平时并不关心时政(不是看报纸知道国家大事这么简单,而是问,你对各种事件,有没有一种带着思辨色彩的看法),也不关心历史(也不是看看高中历史课本这么简单,但也不是要去看历史系那种专业读物那么艰难,你有对历史自己的一套解读,哪怕是幼稚偏颇的,也就够了),在初期对戏时遇上技不如人的情况实在太过平常。
这时候对自己的定位就显得最是重要,如果你并没有自负到把自己塑造到诸葛亮少年时代那个高度,那恭喜你,你还有的救,当政戏陷入僵局,你完全可以“冷汗涔涔而下,起身对他长长一揖,虚心道,还请公子教我”,但如果你真的将自己塑造成了玛丽苏小说里那种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的白衣男子,你还有这种向人低头的机会吗?
所以只有死磕一条道,所以当读者看见一个写手的智力并没有达到他所要营造的层面上的时候,雷点就诞生了。
而且实际上,即使你的智力已经达到了你所要表达的层次,也未必一定需要将一个形象塑造得十全十美。须知“多智近乎妖”,中国古典小说中喜闻乐见的许多形象如诸葛亮等都是这种形象,但从现代人文写作的角度来说,这种十全十美的形象是有失真实,也是符号化的。你完全可以设置一个智力上的坡度,或者设置几个人格上的缺陷,以便用后来的十年慢慢弥补,这种成长的过程,才是演绎的价值所在,不然当你戏第一场戏,和你戏第五十场戏时,所有的语气看法都一模一样,你不会审美疲劳么?
即使写手没有疲劳,读者看得也早已审美疲劳了,守住一些旧的东西,而也要适量灌入新酒,这一场戏,才既能连续前情,又能有足够的看点。
对心计城府的看法,其实与智力是非常类似的,但又有所不同。智力这东西,通过学习经典,通过身边环境的潜移默化,都会改变,但心计城府这东西又多了些人工的成分,要么,一个人可能会随着踏入社会渐渐积淀他的城府,要么,如果一个人突然遭受了极大的刺激(譬如抄家,譬如父母双亡而叔伯趁火打劫等等),他可能会性格大变,并且变得很少流露他真实的情绪。那种一入官场就到处嚷嚷着我要学腹黑,或者我很腹黑很有心计,我就可以升官的做法让我非常反感,因为很难想象那些平平安安长大的举子,就和我们现代社会中象牙塔里的学子一样,会对社会的阴暗面有那么深刻的了解,
怎么可能到头来都千篇一律地早慧成才,对各种官场潜规则还未踏入官场就已经了解透彻了呢?更不要说有些“心计城府”其实有太多自作聪明的造作成分,让人看了不但没有心中凛然的感觉,反而觉得可供娱乐一笑。个人觉得比较正常的路子有两条,一条即平平安安长大,对官场随着仕途的深入一点一滴地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