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
资讯
视频
图片
知道
文库
贴吧
地图
采购
进入贴吧
全吧搜索
吧内搜索
搜贴
搜人
进吧
搜标签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
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
0
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
补签
。
连续签到:
天 累计签到:
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2月04日
漏签
0
天
胡媚娘吧
关注:
2,481
贴子:
134,583
看贴
图片
吧主推荐
视频
游戏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82
回复贴,共
6
页
,跳到
页
确定
<<返回胡媚娘吧
>0< 加载中...
《原创老贴》词三首--悼媚娘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smwz
瑶池玉兔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浪淘沙令
帷幔卷秋深,针线犹存。余音在耳不忍闻。愁上眉峰何须问,无穷遗恨。
凭一怀愁绪,三生梦碎。十洲云水两行泪,棹尽惊鸿倩影,徒自伤悲。
smwz
瑶池玉兔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踏莎行
冥冥昨日,隔壁绣庄,玉人素手刺鸳鸯。穿花戏蝶双飞舞,游蜂采蜜共流香。
恍恍今夕,魂断香消。痴郎遗恨迷泪眼,情在人亡两不见,断桥残雪泣红颜
smwz
瑶池玉兔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遗恨
拼将一死酬知己,艳骨香魂随风去
人去楼空空寂寂,鸟来鸟歌歌凄凄
深情一往无所依,他生缘会更难期
但愿天心遂人意,莫使多情永别
可可迪克
瑶池玉兔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
april颦
瑶池玉兔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我就是受不了那个图……
难受中-ing……:(
PS:最喜欢最后那首,每句都喜欢!
smwz
瑶池玉兔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最后一首我自己也还算满意(虽然平仄有点问题),所以才用到签名档里了
不过不知道是不是用得时间太久,现在好像没有太多感觉了
倒是回头看看那两首词还可以----晕,大家看到什么叫“厚脸皮”了
清风洞
武夷修仙
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浪淘沙》的意境不错。
不过这首词是压平韵的,无穷遗恨的恨,三生梦碎的碎,十洲云水两行泪的泪,都须压平韵。还有,词是一韵到底,极少有换韵的,下阙换韵是不对的。
还有,上阙除了“忍”字,“须”字,“穷”字,“恨”字,平仄不对之外,其他都是对的。这个词调的下阙和上阙是一样的,但是本词的下阙平仄不和的就比较多了,读来和上阙就有了比较大的差别。
提的意见不少,呵呵,多多包涵。
试看李后主的《浪淘沙》
浪淘沙 李煜
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
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清风洞
武夷修仙
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至于踏莎行,是要压仄声韵的。
写词约束最多,和写律诗一样,每个字的平仄都是规定好的,(当然律诗还要求对仗)除了少数不太重要的位置可平可仄外,大多都对平仄有要求。只有按这样写了,读起来才会有美感。
试看一首秦观《踏莎行》
踏莎行 秦观
雾失楼台, 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 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 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 为谁流下潇湘去。
清风洞
武夷修仙
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呵呵,提了这么多意见,不要生气呀
smwz
瑶池玉兔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呵呵,我就知道一定会有朋友提出平仄和押韵的问题。提意见也是为我好,怎么会生气呢。
老实说,我写东西通常只是想说一说心理话而已,一般不怎么注意平仄这样的问题。而且古往今来很多诗词也都不拘于这一套里,其实我一直推崇这样的观点:诗词只要意境到了、想说的话出来了,“常理”并不重要。而且我很反感强用韵或者强压平仄这样写东西---嘿嘿,完全属于给自己辩护
不过确实要多谢清风兄的意见
smwz
瑶池玉兔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清风兄好像对宋词的词牌格律很有研究
嘿嘿,有机会请教一下
不过我估计我以后写词的时候可能还是“死性不改”乱用一气,你看完表气晕了才好~i~(还得给自己辩护一下:毕竟我不是古代人、最主要的是我没达到我娘子那种境界,干嘛总拆穿我哩)哇哈哈哈哈哈哈哈
清风洞
武夷修仙
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楼上说的不对呀。
古体诗是不要求平仄的,用韵也比较随便。只是到了近体诗的律诗和绝句,才要求严格。到宋词更是这样。既然署名“浪淘沙”“踏莎行”,就是词牌喽,那最好就按要求写,否则就不是这个词牌了。
内容决定形式,而形式为内容增色。其实形式也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候,借用某种形式,内容会表达的更好。
你说“古往今来很多诗词也都不拘于这一套里”,我不这么认为。可能有些诗不拘平仄,但那可以看作是古诗,古诗讲究比较少,甚至字数都可不齐,这都可以的。比如李白的《蜀道难》,也是千古名篇。
但是,只要署名是律诗、绝句、以及什么词牌的,没有不按照格律写的,古人写的这些作品,我没有看到过一篇不注意这些要求的。当然,稍有突破是可以的。试看毛主席的所有诗作,都是合格律的。
所以,律诗(包括绝句)和所有的宋词,都应按照规矩来写。
清风洞
武夷修仙
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在现代,当然也要有所变化。
因为古今读音发生了很大变化,我是这样要求自己的:平,按普通话的1,2声;仄,按普通话3,4声。至于用韵,在现代汉语只要是同一个韵母,便看作是同一个韵脚。(要按古代的,很麻烦,而且有些即使同韵,现在读音差别很大了
清风洞
武夷修仙
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诗词只要意境到了、想说的话出来了,“常理”并不重要。
这句话,有理,也很片面。
1,首先应该尊重中国古诗词的一些讲究。这是我们需要继承的;说到改革和发展,你我还没有资格。
2,形式和内容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为什么要写诗?而不写一般的作文呢?不就是因为诗的形式美吗?
smwz
瑶池玉兔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虽然没有老兄研究的深,但是我也读过一些这方面的书
书上曾经记载过,只要不是特例的考试,很多情况下写东西确实不需拘于严整的格式。而且我也确实看到过很多诗词并未按老兄所说的那么“严整”,事实上如果都那么‘严整’的话,到底能产出多少作品可想而知。
我不是什么才高八斗之人,也无意如清风兄所言对诗词作什么“创新”。不过既然有‘不守规矩’之例在先,我为什么又一定要拘泥在大数人所说的‘规矩’之中呢?
例子多得是,元稹的“遣悲怀”三首也是千古名篇,也是律诗形式,兄看一下它有没有完完全全一点不差的按“规矩”办事。
再有,李白的‘远别离’、‘蜀道难’,及白居易的‘新乐府’都是不拘于形式的表现,也许是他们的作品太好了,所以可以很快为大家所接受,并据以此为“规律”将其划入又一派中。瞧,规矩就是这么产生的。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