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微草堂笔记吧 关注:456贴子:1,473

回复:【阅微草堂笔记】原文+一些感想、杂谈及创作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今日新帖。
娈童
九十九:有书生嬖一娈童,相爱如夫妇,童病将殁,凄恋万状,气已绝,犹手把书生腕,擘之乃开。后梦寐见之,灯月下见之,渐至白昼亦见之。相去恒七八尺,问之不语,呼之不前,即之则却退。缘是惘惘成心疾,符箓劾治无验。其父姑令借榻丛林,冀鬼不敢入佛地。至则见如故,一老僧曰:种种魔障,皆起于心。果此童耶?是心所招非此童耶?是心所幻,但空尔心,一切俱灭矣。又一老僧曰:师对下等人说上等法,渠无定力,心安得空?正如但说病证,不疏药物耳。因语生曰:邪念纠结,如草生根,当如物在孔中,出之以楔,楔满孔则物自出。尔当思惟此童殁后,其身渐至僵冷,渐至洪胀,渐至臭秽,渐至腐溃,渐至尸虫蠕动,渐至脏腑碎裂。血肉狼藉,作种种色,其面目渐至变貌,渐至变色,渐至变相如罗刹,则恐怖之念生矣;再思惟此童如在,日长一日,渐至壮伟,无复媚态,渐至癕癕有须,渐至修髯如戟,渐至面苍黧,渐至发斑白,渐至两鬓如雪,渐至头童齿豁,渐至伛偻劳嗽,涕泪涎沫,秽不可近,则厌弃之念生矣;再思惟此童先死,故我念彼,倘我先死,彼貌姣好,定有人诱,利饵势胁,彼未必守贞如寡女,一旦引去荐彼枕席,我在生时,对我种种淫语,种种淫态,俱回向是人,恣其娱乐。从前种种昵爱,如浮云散灭,都无余滓,则愤恚之念生矣;再思惟此童如在,或恃宠跋扈,使我不堪,偶相触忤,反面诟谇,或我财不赡,不餍所求,顿生异心,形色索漠,或彼见富贵,弃我他往,与我相遇,如陌路人,则怨恨之念生矣。以是诸念起伏,生灭于心中,则心无余闲。心无余闲,则一切爱根欲根无处容著,一切魔障不祛自退矣。生于所教,数日或见或不见,又数日竟灭。至病起往访,则寺中无是二僧。或曰古佛现化,或曰十方常住,来往如云,萍水偶逢,已飞锡他往云。
gy:逆向疗法起奇效!又是连续二篇的相同主题——“逆向思维”。不过对于治疗来说,不是到了死马当作活马医的阶段,一般没人敢试。讲到逆向思维,日本推理小说中特别喜欢使用,例如最具日本特色的密室杀人案中,当所有的线索都被锁死以后,专家出现,把最为铁板钉钉的证据拿出来,作逆向假设,果然,一切谜题迎刃而解,于是,最不可能的事情最终成为了事实,隐藏在重重迷雾中的杀人犯最终伏法。


IP属地:上海97楼2013-12-23 19:42
回复
    旧帖,微博存货。
    狐狸缘
    其六:献县周氏仆周虎,为狐所媚,二十余年如伉俪,尝语仆曰:吾炼形已四百余年,过去生中,于汝有业缘当补,一日不满,即一日不得生天,缘尽吾当去耳。一日冁然自喜,又泫然自悲,语虎曰:月之十九日吾缘尽当别,已为君相一妇,可聘定之。因出白金付虎,俾备礼,自是狎昵燕婉,逾于平日,恒形影不离。至十五日忽晨起告别,虎怪其先期,狐泣曰:业缘一日不可减,亦一日不可增。惟迟早则随所遇耳。吾留此三日缘,为再一相会地也。越数年,果再至,欢洽三日而后去。临行呜咽曰:从此终天诀矣。陈德音先生曰:此狐善留其有余,惜福者当如是。刘季箴则曰:三日后终须一别,何必暂留。此狐炼形四百年,尚未到悬崖撒手地位,临事者不当如是。余谓二公之言,各明一义各有当也。
    gy:陈公婉约派,刘公豪放派,陈公感性,刘公理性,陈公有余,刘公月光,陈公文艺青年,刘公2B青年。


    IP属地:上海99楼2013-12-24 19:51
    回复
      旧帖,微博存货。当时是李某某案发热议时。
      沧州吕四
      其五:沧州城南上河涯,有无赖吕四,凶横无所不为, 人畏如狼虎。一日薄暮与诸恶少村外纳凉,忽隐隐闻雷声,风雨且至。遥见似一少妇避入河干古庙中。吕语诸恶少曰:彼可淫也。时已入夜,阴云黯黑,吕突入掩其口,众共褫衣相嬲。俄雷光穿牖,见状貌似是其妻,急释手问之,果不谬。吕大恚,欲提妻掷河中,妻大号曰:汝欲淫人,致人淫我,天理昭然,汝尚欲杀我耶?吕语塞,急觅衣裤,已随风入河流矣。旁皇无计,乃自负裸妇归。云散月明,满村哗笑,争前问状。吕无可置对,竟自投于河,盖其妻归宁,约一月方归,不虞母家遘回禄,无屋可栖,乃先期返。吕不知而遘此难,后妻梦吕来曰:我业重,当永堕泥犁,缘生前事母尚尽孝,冥官检籍得受蛇身,今往生矣。汝后夫不久至,善视新姑嫜,阴律不孝罪至重,毋自蹈冥司汤镬也。至妻再醮日,屋角有赤练蛇,垂首下视,意似眷眷。妻忆前梦,方举首问之,俄闻门外鼓乐声,蛇于屋上跳掷数回,奋然去。
      gy :今之李某某等当为之鉴!吕四知其耻而自绝于世,且事母尚孝,始得轮回畜生道。李某某欲罔言而脱罪,而其母反事子至孝,泥梨之可期乎?然此事虽盖棺而未定论,尚待有司之断。天理彰然,警世人向善!


      IP属地:上海101楼2013-12-25 22:23
      回复
        今日新帖。
        乌鲁木齐
        一零一:乌鲁木齐,译言好围场也。余在是地时,有笔帖式,名乌鲁木齐。计其命名之日,在平定西域前二十余年。自言初生时,父梦其祖语曰:尔所生子,当名乌鲁木齐,并指画其字以示。觉而不省为何语,然梦甚了了,姑以名之。不意今果至此,意将终此乎?后迁印房主事,果卒于官。计其自从征至卒,始终未尝离此地。事皆前定,岂不信夫。
        gy:毛主席的8341部队。


        IP属地:上海102楼2013-12-25 22:25
        回复
          今日新帖。
          巴拉
          一零二:乌鲁木齐又言有厮养曰巴拉,从征时,遇贼每力战,后流矢贯左颊,镞出于右耳之后,犹奋刀斫一贼,与之俱仆。后因事至孤穆第——在乌鲁木齐特纳格尔之间,梦巴拉拜谒,衣冠修整,颇不类贱役。梦中忘其已死,问向在何处,今将何往,对曰:因差遣过此,偶遇主人,一展积恋耳。问何以得官,曰:忠孝节义,上帝所重。凡为国捐生者,虽下至仆隶,生前苟无过恶,幽冥必与一职事;原有过恶者,亦消除前罪,向人道转生。奴今为博克达山神部将,秩如骁骑校也。问何所往,曰:昌吉。问何事,曰:赍有文牒,不能知也。霍然而醒,语音似犹在耳。时戊子六月。至八月十六日,而有昌吉变乱之事,鬼盖不敢预泄云。
          gy:窃以为,为国捐生者,亦有所别,百余年前某跳梁小国,四处侵袭成性,就其而言,士卒舍生亦为国,然侵略舍生者,必不得为神鬼。虽得必邪神也!


          IP属地:上海103楼2013-12-26 21:22
          回复
            旧帖,微博存货。当时王健林获首富。
            诗有鬼气
            其四: 东光李又聃先生尝至宛平相国废园中,见廊下有诗二首,其一曰:飒飒西风吹破棂,萧萧秋草满空庭,月光穿漏飞檐角,照见莓苔半壁青,其二曰:耿耿疏星几点明 ,银河时有片云行,凭栏坐听谯楼鼓,数到连敲第五声。墨痕惨淡,殆不类人书。
            感言:向日有狐居废园中,昼沐日之精,夜吸月之华。历五百年,终悟天之道而成人形,再十年,潜心文章,自觉大成,乃应童子试,竞不取。狐大惑,问于学中长者。长者问曰,汝父李刚乎?答曰,否。再问,汝父王健林?答曰,否。长者曰,然也,汝既非官二代,又非富二代,胡能中?狐闻言,大惭,复归园中,自此不再应试也。某夜,观月色,思狐生而有感,乃赋诗二首,题于廊下,霍而悟大道,丹成,飞升而去,独余其诗于人世焉!


            IP属地:上海104楼2013-12-26 21:28
            回复
              旧帖,微博存货。
              鬼嘲夫子
              其三: 爱堂先生言,闻有老学究夜行,忽遇其亡友,学究素刚直,亦不怖畏,问君何往,曰:吾为冥吏,至南村有所勾摄,适同路耳,因并行至一破屋。鬼曰:此文士庐也,问何以知之,曰:凡人白昼营营,性灵汩没,唯睡时一念不生,元神朗沏,胸中所读之书,字字皆吐光芒,自百窍而出,其状缥渺缤纷,烂如锦绣。学如郑孔,文如屈宋班马者,上烛霄汉,与星月争辉;次者数丈,次者数尺,以渐而差,极下者亦萤萤如一灯照映户牖,人不能见,唯鬼神见之耳。此室上光芒高七八尺,以是而知。学究问,我读书一生,睡中光芒当几许?鬼嗫嚅良久曰:昨过君塾,君方昼寝,见君胸中高头讲章一部,墨卷五六百篇,经文七八十篇,策略三四十篇,字字化为黑烟,笼罩屋上,诸生诵读之声,如在浓云密雾中,实未见光芒,不敢妄语。学究怒斥之,鬼大笑而去。
              感言:此鬼当做HR,前途必无量,然各位应聘童鞋,前途亦无亮。


              IP属地:上海105楼2013-12-27 19:47
              回复
                今日新帖。向张宝瑞先生的名作《一只绣花鞋》致敬!
                红丝绣花鞋
                一零三:昌吉筑城时,掘土至五尺余,得红癗丝绣花女鞋一,制作精致,尚未全朽。余乌鲁木齐杂诗曰:筑城掘土土深深,邪许相呼万杵音。怪事一声齐注目,半钩新月紵花侵。咏此事也。入土至五尺余,至近亦须数十年,何以不坏?额鲁特女子不缠足,何以得作弓弯样,仅三寸许?此必有其故,今不得知矣。
                gy:清朝版《一只绣花鞋》提纲:额鲁特覆灭前夕,秘密成立雪莲党,意图打入定边将军兆惠内部,窃取清军军事情报,其中雪莲党魁的女儿毅然离开自幼生长的中原回到故乡,成功打入兆惠军核心,代号白莲花,并成功导演了黑水营之围,几乎将兆惠军全歼。清军痛定思痛,成立专门的反间谍部门,由资深特工龙腾领衔,与雪莲党展开了一番斗智斗勇你死我活惊心动魄的谍战,其间龙腾与白莲花竟然也产生了奇妙的感情纠葛,最终龙腾挫败了雪莲党刺杀兆惠的惊天阴谋,成功瓦解了这个神秘的间谍组织并擒获了雪莲党魁。当最终兆惠平定额鲁特蒙古,并向数十万额鲁特人举起屠刀的时候,那朵美丽白莲花的最终结局却成了一个谜,有人说白莲花被清军反间谍部门抓获,被秘密处决在昌吉,有人说白莲花逃出清军大营但最终随部落被清军屠灭,但也有人说白莲花被人救出,消失在茫茫草原深处,留在原处的,只有那一只红癗丝绣花鞋……


                IP属地:上海106楼2013-12-27 19:49
                回复
                  今日新帖。
                  郭六
                  一零四:郭六,淮镇农家妇,不知其夫氏郭,父氏郭也。相传呼为郭六云尔。雍正甲辰乙巳间,岁大饥,其夫度不得活,出而乞食于四方,濒行对之稽颡曰:父母皆老病,吾以累汝矣。妇故有姿,里少年瞰其乏食,以金钱挑之,皆不应。惟以女工养翁姑,既而必不能赡,则集邻里叩首曰:我夫以父母托我,今力竭矣,不别作计,当俱死。邻里能助我,则乞助我,不能助我,则我且卖花,毋笑我——里语以妇女倚门为卖花。邻里趑趄嗫嚅,徐散去。乃恸哭白翁姑,公然与诸荡子游,阴蓄夜合之资,又置一女子。然防闲甚严,不使外人觌其面。或曰是将邀重价,亦不辩也。越三载余,其夫归。寒温甫毕,即与见翁姑,曰:父母并在,今还汝。又引所置女,见其夫曰:我身已污,不能忍耻再对汝,已为汝别娶一妇,今亦付汝。夫骇愕未答,则曰:且为汝办餐,已往厨下自刭矣。县令来验,目炯炯不瞑。县令判葬于祖坟,而不癙夫墓。曰:不癙墓宜绝于夫也;葬于祖坟,明其未绝于翁姑也。目仍不瞑,其翁姑哀号曰:是本贞妇,以我二人故至此也。子不能养父母,反绝代养父母者耶?况身为男子不能养,避而委一少妇,途人知其心矣。是谁之过而绝之耶?此我家事,官不必与闻也。语讫而目瞑。时邑人议论颇不一,先祖宠予公曰:节孝并重也。节孝不能两全也,此一事非圣贤不能断,吾不敢置一词也。
                  gy:在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年代,女人的生命完败给了守节,但老纪借了忠孝节义中的孝来和节打擂台,又给出了一个晦涩的结论,在保证了话题不被河蟹的情况下,老纪究竟要表达什么意思实在值得玩味。


                  IP属地:上海107楼2013-12-28 21:43
                  回复
                    旧帖,微博存货。
                    狐语
                    其二: 沧州刘士玉孝廉,有书室为狐所据。白昼与人对语,掷瓦石击人,但不睹其形耳。知州平原董思任良吏也,闻其事,自往驱之。方盛陈人妖异路之理,忽檐际朗言曰:公为官,颇爱民,亦不取钱,故我不敢击公,然公爱民乃好名,不取钱乃畏后患耳,故我亦不避公。公休矣,毋多言取困。董狼狈而归,咄咄不怡者数日。刘一仆妇甚粗蠢,独不畏狐。狐亦不击之,或于对语时,举以问狐。狐曰:彼虽下役,乃真孝妇也,鬼神见之犹敛避,况我曹乎。刘乃令仆妇居此室,狐是日即去。
                    感言:董公勿惭,若置之天朝,汝亦不失为清官良吏也。


                    IP属地:上海108楼2013-12-28 21:48
                    回复
                      今日新帖。
                      有憾于君
                      一零五:御史某之伏法也,有问官白昼假寐,恍惚见之,惊问曰:君有冤耶?曰:言官受赂鬻章奏,于法当诛,吾何冤?曰:不冤何为来见我?曰:有憾于君。曰:问官七八人,旧交如我者,亦两三人,何独憾我?曰:我与君有宿隙,不过进取相轧耳,非不共戴天者也。我对簿时,君虽引嫌不问,而阳阳有德色;我狱成时,君虽虚词慰藉,而隐隐含轻薄。是他人据法置我死,而君以修怨快我死也。患难之际,此最伤人心,吾安得不憾?问官惶恐愧谢曰:然则君将报我乎?曰:我死于法,安得报君?君居心如是,自非载福之道,亦无庸我报,特意有不平,使君知之耳。语讫,若睡若醒,开目已失所在,案上残茗尚微温。后所亲见其惘惘如失,阴叩之,乃具道始末,喟然曰:幸哉我未下石也,其饮恨犹如是。曾子曰:哀矜勿喜,不其然乎?所亲为人述之,亦喟然曰:一有私心,虽当其罪犹不服,况不当其罪乎?
                      gy:不知道这篇能不能算是纪昀对司法审判制度的怀疑、不满或抨击?文中指出了两种审判时可能存在的不公,一是审判官公报私仇——“置我死”,二是审判官不作为——“快我死”,如何解决,显然只靠审判官的自律——“哀矜勿喜”是靠不住的。如何保证司法审判中的公正公平,还是一个长久而严峻的课题啊!


                      IP属地:上海109楼2013-12-29 17:01
                      回复
                        当了一回考据派
                        宋小岩
                        一零六:程编修鱼门曰:怨毒之于人甚矣哉。宋小岩将殁,以片札寄其友曰:白骨可成尘,游魂终不散,黄泉业镜台,待汝来相见。余亲见之,其友将殁,以手拊床曰:宋公且坐。余亦亲见之。
                        gy:查了一些资料,包括清高宗实录,宋小岩的资料实在不多,基本如下:宋铣,字舜音,号小岩,吴县人。乾隆二十五年(1860)庚辰科二甲第十九名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歴官衡州知府。高宗实录八百六十七卷记录:“谕、据德福参奏、护衡永郴桂道事衡州府知府宋铣、凡遇所属州县讼案。必先饰词捏禀。一经获批。即听其延搁。再不查催。于衡阳县僧人清也。被盗之案。一任知县延宕。其祁阳县知县宋溶、将未发仓谷水脚银两。不行散给花户。藉称捐修学宫。该道奉委查办。并不彻底根究。请交部严加议处等语。宋铣。著交部严加议处”。应该就此罢官。王文治纪闻录(94)中记载了一些关于宋铣罢官后情况:“宋铣去世之后,其长辈曾拿宋手书的《金刚经》送给王文治,王文治题诗二首于卷后,诗中仍忆及曾劝宋铣学佛的往事:红梨花下玉堂仙,纷手丹霄谩几年。往事尽随泡影去,金经一卷续前缘。 婚宦分拏万种情,生前谁肯信无生(小岩衡阳罢郡后,余尝致书劝学无生,小岩未之许可)。书经福德河沙数。自爇心香与证明。(《梦楼诗集》卷十四《宋小岩殁后其尊人以小岩手书金刚经见贻感题卷后二首》)”从中可见,宋铣罢官后状态应该不是很好,所以王文治劝他学佛。综合以上内容,可以推测,宋铣确实是个看不开的人,其所怨毒之人之事估计与其被罢官有关,以致到死还念念不忘。至于到底是何人何事,就不得而知了,出于对古人的尊重,我也打消了原来编个故事的想法。


                        IP属地:上海111楼2013-12-30 20:45
                        回复
                          温雅小童
                          一零七:相传某公奉使归,驻节馆舍。时庭菊盛开,徘徊花下,见小童隐映疏竹间,年可十四五,端丽温雅,如靓妆女子。问知为居停主人子,呼与语,甚慧黠。取一扇赠之,流目送盼,意似相就。某公亦爱其秀颖,与流连软语,适左右皆不在,童即跪引其裾,曰:公如不弃,即不敢欺公。父陷冤狱,得公一语可活。公肯援手,当不惜此身。方探袖出讼牒,忽暴风冲击,窗扉六扇皆洞开,几为驺从所窥。心知有异,急挥之去,曰:俟夕徐议。即草草命驾行。后廉知为土豪杀人狱,急不得解,赂胥吏引某公馆其家,阴市娈童,伪为其子。又赂左右,得至前为秦弱兰之计,不虞冤魄之示变也。裘文达公尝曰:此公偶尔多事,几为所中。士大夫一言一动,不可不慎。使尔时面如包孝肃,亦何隙可乘。
                          gy:①面如包孝肃,心有分桃意,又有何用?②老纪忒恶俗,写娈童前还非要点一句菊花盛开。


                          IP属地:上海112楼2013-12-31 21:44
                          回复
                            烈女有灵
                            一零八:明崇祯末,孟村有巨盗肆掠。见一女有色,并其父母系之。女不受污,则缚其父母加炮烙,父母并呼号惨切,命女从贼。女请纵父母去,乃肯从。贼知其绐己,必先使受污而后释。女遂奋掷批贼颊,与父母俱死,弃尸于野。后贼与官兵格斗,马至尸侧,辟易不肯前,遂陷淖就擒。女亦有灵矣。惜其名氏不可考。论是事者,或谓女子在室,从父母之命者也。父母命之从贼矣,成一己之名,坐视父母之惨酷,女似过忍;或谓命有治乱,从贼不可与许嫁比。父母命为娼,亦为娼乎?女似无罪。先姚安公曰:此事与郭六正相反,均有理可执,而于心终不敢确信。不食马肝,未为不知味也。
                            gy:郭六篇讲的是不必愚节,这篇说的是无需愚孝,不知道后面会不会有批判愚忠的故事?不过估计不会有,愚节愚孝都批得很隐晦,愚忠这种超级敏感题材还是不碰为妙啊!


                            IP属地:上海113楼2014-01-01 17:08
                            收起回复
                              刘羽冲
                              一零九:刘羽冲,佚其名,沧州人。先高祖厚斋公多与唱和。性孤僻,好讲古制,实迂阔不可行。尝倩董天士作画,倩厚斋公题,内秋林读书一幅云:兀坐秋树根,块然无与伍,不知读何书,但见须眉古。只愁手所持,或是井田谱。盖规之也。偶得古兵书,伏读经书,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说于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后风清月白之夕,每见其魂在墓前松柏下,摇首独步,侧耳听之,所诵仍此六字也。或笑之,则隐。次日伺之,复然。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欤?阿文勤公尝教昀曰:满腹皆书能害事,腹中竟无一卷书,亦能害事。国弈不废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故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又曰: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gy:象这么有文学性、故事性、思想性而且寓意深刻的文章理所当然、不容置疑、铁板钉钉地入选了为我国现代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教辅材料,给学霸们涨了分数,为学渣们添了愁容。童鞋们,看一下,会做几题?
                              阅读下文,完成第17—22题。(17分)
                              刘羽冲,佚其名,沧州人。先高祖厚斋公多与唱和。性孤僻,好讲古制,实迂阔不可行。尝倩①董天士作画,倩厚斋公题。内《秋林读书》一幅云:“兀坐秋树根,块然无与伍。不知读何书,但见须眉古。只愁手所持,或是井田谱②。”盖规之也。
                              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说于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③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后风清月白之夕,每见其魂在墓前松柏下,摇首独步。侧耳听之,所诵仍此六字也。或笑之,则欻④隐。次日伺之,复然。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欤!
                              阿文勤公尝教昀曰:“满腹皆书能害事,腹中竟无一卷书,亦能害事。国弈不废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故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⑤。’又曰:‘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⑥。’”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①倩:请。②井田谱:据说西周时曾实行过井田制。后世有些士大夫为了解决现实土地问题,企图恢复井田制,画出图谱,这是复古的愚蠢行为。③洫:田间的水道。④欻(xu):忽然。⑤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语出《周易》。意思是,具有最高的智慧而能洞察事物,这样的修养和才能只能存在于某些人的身上。⑥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语出(孟子》。意思是说,木工能把制作的准则传授给别人,但不一定能使别人技巧高超,那是需要自己寻求的。
                              17.(4分)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盖规之也 ( ) (3)会有土寇( )
                              (2)自谓可将十万( ) (4)沟洫甫成( )
                              18.(2分)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1)块然无与伍 (2)次日伺之,复然
                              (3)几为所擒 (4)人几为鱼
                              A. (1)(2)相同, (3)(4)相同 B. (1)(2)不同,(3)(4)不同
                              C. (1)(2)不同, (3)(4)相同 D. (1)(2)相同,(3)(4)不同
                              19.(6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欤?
                              译文:
                              (2)国弈不废旧谱,而不执旧谱。
                              译文:
                              20.(1分)从厚斋公的《秋林读书》题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刘羽冲的性格特征是
                              (用文中词句回答)
                              21.(1分)请用一个成语概括刘羽冲治兵和治水最终均告失败的原因:□□□□。
                              22.(3分)“国弈不废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在如何对待古人留下的文化遗产问题上,这句话能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请谈谈你的认识。


                              IP属地:上海114楼2014-01-02 19:1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