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冲吧 关注:8,121贴子:190,334

杂谈之一——《凤起阿房》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想不到这个吧里的贴这么多,我没日没夜得看了好几天,还是看不完。
来此耽美的人不少,但也有很多人是带着严肃的态度来这里参与讨论的,这着实令我惊讶。我本来只以为近两年,《明朝那些事》引发了明史热,没想到从来都那么“冷”的两晋南北朝历史现下都流行起来了!

废话少说,让我开始从“杂谈”的角度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1楼2007-11-28 16:28回复
    • 218.83.82.*
    未必。

    主要是人物的戏剧性、悲剧性、多面性引起了争论。有争论就有关注,就有人气。有时候要谢谢那些骂凤皇的人


    3楼2007-11-28 20:05
    回复
      百度吞贴这么严重啊,刚才吞了我一篇文,这会儿再一看,那整个帖子都不见了。
      为了纪念我的那个帖子,在这里留下它的名字——杂谈之如果把慕容冲的故事拍成电影——

      不知道我这个主题招谁惹谁了,竟然给来个这么狠的吞贴。两篇长文全不见了——随它去吧


      4楼2007-11-28 20:30
      回复
        上面这篇还在,等下再来检查一遍。
        但这个样子很打击我继续写下去的愿望啊......
        其它以后再说吧


        6楼2007-11-28 20:33
        回复
          你先在博客里贴一遍吧,那边丢贴现象比较少


          7楼2007-11-28 21:04
          回复
            整个主题还没被吞,但在页面上却给屏蔽了。看不到1楼,很遗憾:

            http://post.baidu.com/f?ct=335675392&tn=baiduPostBrowser&sc=2917855941&z=291888255&pn=0&rn=50&lm=0&word=%C4%BD%C8%DD%B3%E5#2917855941


            8楼2007-11-28 21:08
            回复
              我觉得投降的燕皇族只要是燕帝三代之内的近亲都有机会见到苻坚,与年龄大小不甚相干,连十一岁的宜都王子慕容凤都被苻坚关注过,十二岁的中山王、大司马慕容冲自然更不在话下


              9楼2007-11-28 21:22
              回复
                五代之内的远亲慕容永就不沾边了,没有任何的关照,只好到长安街市上卖靴


                10楼2007-11-28 21:29
                回复
                  对慕容冲一生产生巨大影响的,除了苻坚,一个人物不可忽视--慕容垂。
                  慕容冲可以扳倒苻坚,却抹不去慕容垂强大的阴影。慕容冲的最终失败,虽然有小获成功后意志消磨的影响,但在某种程度上说,是败给了千里之外的当世枭雄慕容垂。

                  慕容冲眼里不只一个苻坚,还有天下


                  11楼2007-11-28 21:55
                  回复
                    拍电影可以用倒叙手法么,比如一个流落北国对长安故事一无所知的晋人,被慕容冲的军队劫持,因惊艳而瞩目,因神秘而好奇,进而一步一步揭开那段不堪回首的真相--

                    个人腻味了那种君王起居录式的刻板历史剧,比较喜欢小人物视角的


                    12楼2007-11-28 22:15
                    收起回复
                      没天良的,为什么把我的贴丢了,还屏蔽了啊~呜~呜
                      写得好累啊,丢调的那篇还是我的大纲,本来想按照上面的思路来写的。
                      真好比听说参合坡战役的慕容垂啊,呕心沥血却是这样的结果,想吐血啊!


                      13楼2007-11-28 23:13
                      回复
                        上回说到,慕容冲的性格刻画开始有点操之过急,是这么回事:
                        1)一开始,秦军攻进来那会儿,慕容冲性格刚毅,且不说那样的描写有点不那么符合他十一、二岁的年纪,而且即便算他天资聪颖、少年老成,但一路下来,他都是这么强的话,对作品主题不利。一个始终意志坚强、最后发展成一意孤行的男主角,带给我们的将只是一个奇诡传奇和唯美传说,我们看完了作品后,会知道有这么一个人,我们为他惋惜,但最后还是和他有距离,因为他犯的所有错误,虽然是因了命运的拨弄,但终归还是他性格的缺陷所致。
                        假设,起初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高贵的身份下的普通的孩童,他像其他我们知道的孩子一样,曾经天真烂漫甚至单纯胆怯,而却被推入了命运的泥潭,我们看到他一次次挣扎,想要逃离,但最终还是抵不过命运的手——性格的因素也还是有的,但主要还是一些骄傲,那么,当最后残酷的结局呈现时,我们受到的感染是否会大些?毕竟,我们曾经想把他当作一个邻家男孩(乖)来看待的。不是我要美化这个历史人物的罪孽,但文艺作品特别是较大投资的电影不适合描述(这里有赞赏的含义)阿修罗,为什么,为了向主流靠拢吧,为了票房,为了博得同情。主流要问了,如果是一个纯黑色的人物,没有多少亮光,你们艺术文学工作者干吗要花心思描述他——如果不是为了批判的揭露,你们本人的价值取向就有问题——我拷,主流就是这么中庸,不然它不叫主流,而主流就是那么有权势、事关乎金钱效益......嘻嘻,也不是全都这么现实的啦,我本身也希望写出一些同情来的,但首先要赋予他被同情的理由,所以所以,在所有一切事实之外,让我们看到他是一个人,一个普通的人。

                        如果拍电影,在我想来,慕容冲第一次出现该是坐在车里,身后邺城故国渐行渐远,城头那只标志(记得书里好像是只凤鸟)成了往昔的回忆——而慕容冲基本已是知道他前途屈辱的命运了,并且他已然接受,幼小的身心都被压垮了,所以他只是木然的、失魂落魄......

                        让我想起了《一代艳后》的开头,安东纳特坐在马车上从祖国波兰赴法国远嫁路易十六,少年的她想象着未婚夫婿和未来的生活,同其她女孩一样既兴奋又忐忑......


                        14楼2007-11-29 00:01
                        回复
                          从小人物的视角写会比较新颖,但这篇故事不适合。凤凰那种惊涛骇浪的命运,必是得配大格局的,而大格局得用全能视角来描述,任何一个人的单一视角都不可以,那样会把题材限制住......不过拍电影对于影片成本来说,倒是一个好消息——可以规避调一些大场面,比如肥水之战——只要不要让叙述者出现在那场战役上就好。


                          15楼2007-11-29 00:07
                          回复
                            《凤起阿房》第一章花了些周折让苻坚初见慕容冲,于是第二回,它还得安排凤凰是如何被骗进宫的。被骗进宫也是可行的,但如果小孩子不懂事,非要闹起来,苻坚大帝岂不是很没面子?所以呀,帝王就是帝王,该不会贸然出手的。也即,至少得知会对方并获得暗示或明示的首肯后,苻坚才会来坐享温存的。而在书里情节安排下,只有一个机会来提前获得慕容冲的同意啦——那就是只有在凤凰入宫后,由一个清河公主来做这个中间人,让她说服并保证慕容冲会听话——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太冒险了?清河也是小孩,她讲的话慕容冲未必会听,而且人没答应,就已进宫,万一动软的不行,难道得苻坚用强——也太没面子了吧。假使小孩子慕容冲死活不答应,也不能就这么把他放出宫吧?天王想要人家的意图都明确做出来了,还能让人家就这么跑了,那不是得被全天下的人都笑话死啊?所以,慕容冲进宫前就得明确知道他此行等他的是什么。

                            综上所述,慕容冲较可能的是在邺城做了俘虏后,就直接被苻坚或他的太监看上,然后下旨到其家族慕容氏处,并且恩威并施,迫使慕容皇族交出这个孩子,并教导好他该彻底服从秦王。虽然是铁马金戈、一方霸主,但说到最后,还不就是一个家族一户人家吗,在全族的利益面前,舍掉自家一个孩子,甚至慕容家的尊严,也是划得来的——连投降都愿意了,还有什么不能舍弃?

                            只是小孩子慕容冲,这具肉身和灵魂成了这场交易最后的承载体。按说也没什么,古人云:生我者父母,所以即便被父母夺去生命也是义不容辞的,所以慕容冲之屈服如果是出于家长的命令,就很自然了,不至于像《凤起阿房》里那样,两个孩子(清河和凤凰)不但得独立来承担、甚至还得用他们孩童的智慧,来独立来判断形势、来取舍进退和生死。


                            16楼2007-11-29 00:46
                            收起回复
                              继续杂谈精神。
                              说一下子苻坚。
                              苻坚是英雄,结局却也未免太过悲惨。只是在那样的年代,成王败寇,一输的话是万劫不复的。不是说苻坚不该如此宽容待人,但前提是他必须保证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苻坚好色,乐观主义精神的人,对美往往有一种推崇甚至占有的欲望。而慕容家的人,正是因此才在苻坚哪里得到了格外的恩宠。

                              慕容冲该是因美丽而得宠于苻坚。虽曾是骄傲的小王子,但从小得到父母、家人的宠爱的孩子,多半不只是凭着容貌。我在想,慕容冲该是有着乖巧的性格、善于查颜阅色的讨人精吧。虽未必会甘心对苻坚使出百分百解数,但既来之,则安之,慕容冲肯定也是要力保苻坚专宠于己的吧。就像小时候,在兄弟姐妹中,得宠于父皇?

                              清河该是个老实的女孩子,只是美丽,不会去邀宠。但其实,慕容冲也该不必去要宠的,仅凭他的特别,就足以迷倒苻坚,寸步不离了。大燕国的皇子,大司马的身份就天下无二了,再别说那鲜卑人特殊的长相和特别的美丽,再退一步,他也是住在这皇宫里苻坚之外唯一的男子了——单这些背景,就能给人制造一个巨大的迷幻的梦,所以那三年,鲜卑姐弟专宠。

                              像一个普天之下,巨大的妖孽——慕容冲被世人好奇着、偷窥着甚至觊觎着,当然,也被他们耻笑着。一个高傲的皇子,就这么,一朝成了一件华美的装饰品,连一个人都不可以做了。

                              这才是他的痛苦,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无法消化,永成噩梦。

                              世故得说一句:慕容家也是知道自己的筹码和交易的内容的,于是他们配合得奉上了一个公主,一个皇子还有一个王妃......是予取予求的。怎么说呢,亡国之臣,遭人猜忌,寄人篱下,那时的慕容家是朝不保夕的。苻坚是他们唯一的庇护,更别提,绝对君权下臣子其实本来就是一无所有的。

                              苻坚该也是这么想的吧,但他到底是一个仁慈的君王,他没有要慕容家的性命,还给他们富裕安康的生活,甚至也认同他们曾有的荣耀,只是,他被美迷住了,他取了慕容冲的清白,但他也知道自己不该,于是他尽力补偿。

                              善待慕容家,给予要职,给予宠信,给予抬举(以燕太后礼葬慕容母),甚至,最后还给了慕容冲自由。豪迈大气的苻坚大帝以为,这就还清了他欠慕容家的。只是,他怎么都没想到,人的思维是有巨大差异的,生来就是皇子王孙的人,怎么可能甘心为臣?苻坚更没料到,他会有那样的惨败,于是有一天,他用完了自己的好运,开始一败涂地起来。从前那些微不足道的小错,此时都成了致命伤——一世英雄苻坚,没能保持他的全胜记录,可惜,这不是一场球赛可以从头来过。

                              凤凰在和命运的赌博中,在整理自己的心事上消耗了太多的精力,所以他不算有才能的。只是仇恨令他疯狂,从而变得强大,仇恨完结的时候,他也烧尽了自己的羽毛,终于化骨成灰,消散殆尽,连一滴血脉都不能留在人间。

                              苻坚的仁毁灭了自己,但终于也刻在了别人的运辰了,成为一剂幽远的诅咒,从此,慕容家兵败时,再不会有人待其以仁。守君子道的慕容垂死后,慕容家再也没能挽住颓势,几场败仗后,族人被屠,慕容的姓氏就此消逝在滚滚红尘中,成为一个传说。

                              当初,如果慕容冲能够幸存下来,经历了人世岁月和漫长的心路历程,在晚年的时候该是能够体会到苻坚对他们的善吧。然后在如土的时候,终于不免带着一丝愧疚和歉意。如果真有转世投胎,会不会想到要报答苻坚对他的一片情意?但在那样的一个乱世,大家彼此都在杀戮,十个人里能有一个活到不惑之年、体悟了人世的恩怨仁义吗?

                              人世几回伤往事,江河依旧枕寒流。


                              18楼2007-11-29 13: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