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围棋古籍吧 关注:2,182贴子:3,642

回复:从当湖十局第3局说起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范西屏继续压迫黑棋,等待施襄夏的抉择


37楼2014-05-30 12:18
回复
    施襄夏毫无畏惧地再度扩大战线


    39楼2014-05-30 12:20
    回复
      在这场已经扩大至整个棋盘的战役中,范西屏已经无路可退,只能奋起反击


      40楼2014-05-30 12:22
      回复
        施襄夏继续巩固另一个角,以静制动,冷冷地观察范西屏的动向


        41楼2014-05-30 12:24
        回复
          面对施襄夏的冷静,范西屏意识到,由自己主动挑起战斗,已经变得困难,故此,先拆二固防为上。面对范西屏的固防,施襄夏意识到,机会来了,黑14,准确的发力点!


          42楼2014-05-30 12:28
          回复
            战事的序幕就此展开了,再度扩大战线,此时已无必要,故此,15,16分别固防,以期在后续的战斗中,获得一定的支援


            43楼2014-05-30 12:33
            回复
              来战斗吧。。。。。。


              44楼2014-05-30 12:34
              回复
                写完当湖5的布局,我不禁讪笑一下。
                孟泰龄对此局的布局评价为无厘头,如此精彩的战争,在孟泰龄和刘星的眼里,却是无法理解的一种格调。棋力低是硬伤,我只能对他俩表示深切的同情!


                45楼2014-05-30 12:37
                回复
                  面对施襄夏白3的打散局面,范西屏全部的选择都是九三投。这样,棋局构成了一个对称的结构。
                  上边和左边成为见合。如图:

                  当湖3,4,9可以称为:对见合结构的争夺


                  49楼2014-05-30 16:45
                  回复
                    在当湖3中,施襄夏选择了先占据见合,后构筑攻势的思路。

                    而当湖4,9,则采用了保留见合,先构筑攻势的思路。


                    50楼2014-05-30 16:50
                    回复
                      在当湖3中,范西屏对施襄夏先见合后攻击的思路,采取了先牵制的对策,而施襄夏则回敬以同样的反牵制


                      51楼2014-05-30 16:59
                      回复
                        面对施襄夏的反牵制,范西屏采取了和当湖5一样的策略,先固防

                        固防左下的效果,要比固防右上的效果好。


                        52楼2014-05-30 17:04
                        回复
                          黑棋固防后,施襄夏看到了战机。白11跳起,精确的发力点!

                          敌气机已动,称敌气候将成未成时,准确发力,抢敌先机,这就是中国古棋的精髓!


                          53楼2014-05-30 17:14
                          回复
                            面对施襄夏的发力,范西屏采取了侧翼迂回增援的战略


                            54楼2014-05-30 17:19
                            回复
                              黑14,范西屏继续固防的战略,却让本局一举陷入被动

                              施襄夏行云流水一样,抢攻到23位,一举占据了优势。
                              对此,我的建议如图:

                              静以待动,拉长战线,等待时机。


                              57楼2014-05-30 18: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