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子陵吧 关注:47贴子:302

严子陵与姜子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严子陵和姜子牙同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钓者”,而姜子牙在民间的名气似乎更“响”些,因为他后来终于成了“神”,严子陵却只是一个“人”。老百姓可以利用写着“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红纸条来威胁魍魉鬼魅,严子陵没有这个功能。姜子牙素有从政之心,且是个大器晚成者,八十多岁了还在渭水边上用没有钩子的钓竿钓“鱼”,后来周文王这条大鱼终于“游”了过来,“钓者”和“鱼”相见恨晚,后来彼此都就成了一番大事业。严子陵不像姜子牙,他看起来更像是一位真正的隐者,所以他在读书人心目中的形象要比姜子牙高大得多。 
  浙江桐庐县城东南15公里处的富春江边有个“天下第一观”,这便是“严子陵钓台”。在游览了风光秀丽的富春江“小三峡”后舍舟登岸,迎面屹立着一座古色古香的牌坊,牌坊上“严子陵钓台”五个飘逸潇洒的大字是赵朴初先生的手迹,背面“山高水长”四个大字是沙孟海先生的墨宝,两人都是当代书坛泰斗。相传严子陵不愿同即位后当上了光武皇帝的老同学刘秀见面,便在此地隐居钓鱼为生。不过说来奇怪,那钓台居然是在离富春江江面70余米高的悬崖之上,不知严子陵是如何钓的鱼?郭沫若先生觉得这情况非常之匪夷所思,事实上完全没有可能,所以他不得不“实话实说”:大凡名胜古迹中对于自然或人文景观的历史记载无非都“半是存真半是猜”。当地的一位导游小姐告诉游客:严子陵其实不是在钓鱼,是在钓“名”,所以钓台再高一点也无所谓。我曾在别的资料上读到过一位赴京赶考的秀才在此地的题诗:“君为名利隐,我为名利来。羞见先生面,夜半过钓台”,这明显是在讽刺严子陵前辈了。 
  那么严子陵真的是在离江面70多米高的“钓台”上成天正襟危坐作秀给皇帝和百姓们看吗?倒也未必。据《后汉书.严光传》记载,刘秀当了皇帝后派人拿着画像到处寻找老同学严光(子陵),“后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使者拿画像同真人一对照,果然就是严子陵,但他死活不从,往返三次这才把他接了去。刘秀对严子陵真是同学情深,拉他同睡在一张床上,半夜里严子陵故意把脚搁在刘秀的肚子上刘秀还不敢动,害得夜观天象的官员见“客星犯御座甚急”,虚惊了一场,不知道严子陵是不是特会做作。请注意:《后汉书》说他“钓泽中”,可没说他孤零零的蹲在山上。梁顾野王在他的《舆地志》中也记载:“桐庐县南有严子陵钓渔处,今山边有石,上平,可坐十人,临水,名为严陵钓坛也”。再请注意:钓台是在山边临水处,显然严子陵并没有将“秀”作到山上去。 
  后来严子陵终于没在老同学光武帝刘秀那里做官(刘秀封他为谏议大夫),他又回来了,“乃耕于富阳山”。建武十七年时刘秀再去请他,他还是不去,八十岁时死在了故乡。如此看来,当初他是不是以隐居之名真的蹲在江边“钓”名利,确是可以议论一番的。或许,他也想像姜子牙那样做一个“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宰相之类的大官不成?对不起失敬了,严先生,我这可是“姑妄言之”。 



1楼2008-01-12 14:44回复
    崇拜个啥? 

     学而不行谓之病。。。


     还是姜子牙帅


    2楼2008-02-06 12:46
    回复
      但严子陵先生清高!!!
      (谁叫我是严子陵后人呢~~~)


      3楼2008-02-18 14:24
      回复
        我叫严XX,我爷爷一直和我说我们家的祖先是富春江的。家里的厅堂上还挂这富春垂钓图的漆器。。 
        我90后,过了暑假上大学啦


        4楼2009-07-04 10:21
        回复
          孤傲,某种意义上来说有一定的不负责。


          6楼2010-04-20 13:21
          回复
            回复:6楼
            ...是的...
            但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
            陶先生也是归隐山林呵...
            按老师的话讲是辨证地看待...


            7楼2010-04-24 14:53
            回复
              钓台在离富春江面70米处悬崖上,怎么钓鱼?
              我有几个问题,
              一,那真是先生钓鱼的钓台?为什么不在山脚下?是后人为了突出什么而把钓台另划出的在更高的地方吗?
              二,郭老的疑问,实地考证是什么时候,先生钓鱼是什么时候?那富春江的江面高度变了多少?
              至于那个进京赶考的秀才的题诗,也可以这么认为,每个时代都有愤青,不管多么高洁的人总是会有人说,那我也以小人之心揣测一下,那秀才是个有红眼病的愤青。


              IP属地:江西8楼2010-08-10 01:15
              回复
                回复:8楼
                ...这个地理的我不知道...不过也听到一种说法是显示高洁...姜子牙垂钓是为了等待有识之士,形式类似于这个[虽然目的不同...


                9楼2010-08-10 19:44
                回复
                  这个70米就是一个问题。
                  是后人为了说明他的高洁而说成是70米,还是先生自己要显示高洁?
                  综合起来,这有很多东西都不确定。


                  IP属地:江西10楼2010-08-11 02:42
                  回复
                    回复:10楼
                    ...显示高洁什么的并不是不好,陶先生也作传表达自己的志趣与品德,古人就是这样的,所以我认为还是很有可能的...


                    11楼2010-08-25 19:31
                    回复
                      如果显示高洁才这样做,那显得很做作。


                      IP属地:江西12楼2010-08-28 08:44
                      回复
                        回复:12楼
                        ...那是现代人的观点[笑]
                        不是说了么显示高洁什么的并不是不好,陶先生也作传表达自己的志趣与品德,范仲淹写岳阳楼记表明志向,古人就是这样的,不能用“做作”二字含括。古人的心境要更高远清净,他们无非是想向世俗展示自己的轻蔑,也许也不能用“展示”一词...在我看来,严先生不是为所谓的“显示高洁”,只是对世俗的一种嘲讽而已。所以没什么做作与不做作,关键是他的心境如何。也许在现在人看来一些富豪明星捐钱献爱心什么的很做作,不排除当中一些人是的确做作,但从另一方面考虑他们也许也是单纯地想为困难的人们做点事。
                        ...我只是想证明先生的品行而已。


                        13楼2010-09-04 20:13
                        回复
                          严子陵登上70米地方去钓鱼,这本身就是个疑点。如果按照13楼的说法,那就肯定了是严子陵为了显示高洁而登上去的,而事实上我对这点表示怀疑。10楼是我的疑问。
                          为了显示高洁而故意为之,这显然和淡泊是相悖的。陶渊明、范仲淹表明自己的志趣品德,并没有故意的要表现这些吧,那是后人根据他们的东西分析得出的结论。(对这两人了解的不是很多,如果有错误敬请谅解。)做作,就是说特意为之就显得做作,这和别人说的钓名一样,所以我很怀疑70米的来历,是先生故意为之还是后人有意或者无意为之?关于这点,是否是现代人还是古代人的观点,我不在乎。


                          IP属地:江西14楼2010-09-05 09:11
                          回复
                            隐?怎么隐都不如林逋


                            16楼2011-01-29 13:36
                            回复
                              隐?怎么隐都不如林逋


                              17楼2011-01-29 13: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