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控演绎吧 关注:6,653贴子:112,137

普及。那些年我们追过的色簪饰衣[贴图]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美簪镇楼
╭(╯ε╰)╮标题就是内容
〒_〒马勒戈壁贴吧表情加载不了
(>﹏<)一号是古代颜色
╮(╯▽╰)╭二号是清朝头饰
(^V^)三号是家居摆饰
⊙﹏⊙四号是清朝女子衣装
楼主现场码,今夜码完。若插请轻插!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6-14 20:59回复
    Ⅰ。色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06-14 21:13
    回复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06-14 21:14
      回复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06-14 21:16
        回复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06-14 21:18
          回复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06-14 21:20
            回复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06-14 21:21
              回复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4-06-14 21:21
                回复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4-06-14 21:21
                  回复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4-06-14 21:21
                    收起回复
                      http://www.2008red.com/member_pic_35/files/qiuxiaobo/html/article_19427_1.shtml 这个是衔接,看不到图的亲可以直接进这个网站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4-06-14 21:23
                      回复
                        下面文字版本
                        红。《说文》:“帛赤白色。”本义指浅赤色的帛,后世常用来指大红绸子。唐代杨汝士《贺筵占赠营妓》有诗句:“一曲高歌红一匹,两头娘子谢夫人。”其中的“红”,指的是大红绸子。“红”最常用的义项是表示颜色的粉红色、桃红色以及像鲜血一样的赤色。
                        绿。《说文》:“帛青黄色也。”本义指蓝染料与黄染料调配后染成的帛,后来引申指像草和树叶壮盛时的颜色。
                        紫。《说文》:“帛青赤色。”本义指青赤色的帛,后来引申指青赤色。
                        素。《说文》:“白 也。”本义指本色的生帛,后来引申指本白色。
                        丹。《说文》:“丹,巴、越之赤石也。”原来指的是一种水银与硫黄的天然化合物,后来引申指大红色。
                        青。《说文》:“青,东方色也。”青原指靛青,是古代最常用的染料之一,后引申指蓝色或深绿色,也可指黑色。
                        蓝。《说文》:“染青草也。”蓝的本义是蓼蓝,古代最重要的染草之一。后引申 指颜色。
                        碧。《说文》:“碧,石之青美者。”原指一种青绿色的玉石,后引申为青绿色。
                        白。《说文》:“西方色也。”白本义指日光的白色,后引申为白色。
                        黑。《说文》:“火所熏之色也。”指的是火熏过的颜色。
                        朱。《说文》:“朱,赤心木,松柏属。”本义是一种木材,后来指朱红色。
                        黄。《说文》:“黄,地之色也。”本义指大地的颜色。在古代是尊严崇高的颜色,帝王都穿黄袍,皇宫用金黄色的琉璃瓦。
                        翠。《说文》:“翠,青羽雀也。”本义指一种鸟,后引申为颜色。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4-06-14 21:27
                        回复
                          古代汉语中表示颜色词语的差别
                          1,“绛、朱、赤、丹、红”的区别
                          “绛、朱、赤、丹、红”五个词都表示红色,按其由深到浅的不同程度排列,“绛”的程度最深,《说文》:“绛,大赤也。”本义是:“深红色”。“朱”的程度其次,《说文》:“朱,赤心木,松柏属。”本义是:“赤心木”,后用来指“朱色,大红色” 。“赤”本义是“火的颜色”,即红色。“丹”本义是“辰砂,朱砂”,后表示“红色,赤色”。“红”的程度最浅,《说文》:“红,帛赤白色也。”本义是:“粉红色。”到后来,“红”和“赤”没有区别。
                          2,“青、苍、碧、绿、蓝”的区别
                          “青、苍、碧、绿、蓝”五个词在现代汉语中都是形容词,表示颜色。但在古代汉语中是有区别的。“青”古代和现代都表示“蓝色”,“苍”的本义是“草色”,表示“深蓝色”或“深绿色”,程度最深,“碧”的本义是“青绿色的玉石”,表示“浅蓝色”或“浅绿色”,这三个词本来是有区别的,有时也可以混用。如青天又叫苍天,青草也叫做碧草,青苔也叫做苍苔。“绿色”和“青色”意义相差较远,混用的较少。“蓝”在上古汉语中只作为“蓼蓝”的意思,是名词,后来才具有“蓝色”的意思。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4-06-14 21:28
                          回复
                            9,丹 象形字。甲骨文字形,外面框框象矿井形,里边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表示那里有丹砂。《说文》:“丹,巴越之赤石也。象采丹井。”本义是“辰砂,朱砂”。后表示“红色,赤色”。《周礼·考工记》:“染羽以朱湛丹秫。”
                            10,蓝 形声字。从艸,监声。本义是:“蓼蓝”。《说文》:“蓝,染青草也。”蓝在上古汉语中并不表示颜色,一般都是表示染料“蓼蓝”,如《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用来表示蓝色的形容词是“青”。“蓝”表示颜色是后起义,指“暗蓝色”。如杜甫《冬到金华山观》:“上有蔚蓝天。”现在仍有“蓝天”“蔚蓝”等词语。
                            11,绿 形声字。从糸(表示与线丝有关),录声。《说文》:“绿,帛青黄色也。”本义是:“青中带黄的颜色”。如《楚辞·橘颂》:“绿叶素荣。”后也用来表示“乌黑色 ”,如杜牧《阿房宫赋》“绿云扰扰。”(绿云:女子乌黑光亮的秀发)。现在仍有“碧绿”“翠绿”“绿树”等词语。
                            12,白 象形字。甲骨文字形,象日光上下射之形,太阳之明为白,从“白”的字多与光亮、白色有关。《说文》:“白,西方色也。殷用事物色白。” 古人还用以代表西方、秋季、金、肺等。本义是:“白颜色”。如《荀子·荣辱》:“目辨白黑美恶。”
                            13,黄 象形字。金文象蝗虫形。当是“蝗”的本字。本义是:“蝗虫。”后常指:“黄色”。《说文》:“黄,地之色也。”《论衡·騐符》:“黄为土色,位在中央。”《易·坤》:“天玄而地黄,解得黄矢。”《诗·邶风·绿衣》:“绿衣黄里。”
                            14,褐 形声字。从衣,曷声。《说文》:“褐,编枲袜。”(枲:粗麻。)本义是:“用粗麻织成的袜子”。后表示“黄黑色” ,如白居易《三适赠道友》:“褐绫袍厚暖。”现在仍有“褐煤,褐铁矿”等词语。
                            15,灰 会意字。从手,从火。意思是火已熄灭,可以用手去拿。《说文》:“灰,死火余烬也。”本义是:“火灰”。后指“灰色”,白色和黑色的混合色 。
                            16,绛(绛) 形声字。从糸,夅声。《说文》:“绛,大赤也。”本义是:“大红色”,《广雅》:“纁谓之绛。凡九旗之帛皆用绛。”(纁:红色)后表示“深红色”。如《三国志·吴书·吕蒙传》:“为兵作绛衣行縢。”(行縢:绑腿。)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4-06-14 21:32
                            回复
                              17,紫 形声字。从糸,此声。《说文》:“紫,帛黑赤色也。”本义是“紫色”,也就是“蓝和红组成的颜色”。后常指“紫色”,如《论语·乡党》:“红紫不以为亵服。”现在仍有“紫棠色”(黑里带红的颜色)等词语。
                              18,彤 会意字。从丹,从彡。丹就是丹砂。彡表示装饰。本义是:“彩色装饰”。《说文》:“彤,丹饰也。”《荀子·大略》:“诸侯彤弓。”(按:“丹漆也。)本来是动词,后用作形容词指“朱红色”,如 《书·顾命》:“麻冕彤裳。”《诗·邶风·静女》:“贻我彤管。”现在仍有“彤日”“彤云”“红彤彤”等词语。
                              19,青 会意字。从生,从丹。金文字形上面是个“生”字;下面是“丹”字,丹是井字之变。“青”是汉字部首之一。《说文》:“青,东方色也。”本义是:“蓝色”。如《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也用来指“深绿色”,如刘禹锡《陋室铭》:“草色入帘青。”现在仍有“青山”“青翠”等词语。形容“黑色”的较少,如“青牛”等。
                              20,碧 形声字。从玉,从石,白声。《说文》:“碧,石之青美者。”本义是“青绿色的玉石”。后表示“青绿色”,如《孔雀东南飞》:“绿碧青丝绳。”也表示“青白色,浅绿色 ”,如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芳》:”接天莲叶无穷碧。”现在仍有“碧绿”“碧草”等词语。
                              21,苍(苍) 形声字。从艸,仓声。《说文》:“苍,草色也。”本义是“草色”。《广雅》:“苍,青也。”后引申为“深绿色”或“深蓝色” ,如《庄子·逍遥游》:“天之苍苍,其正色耶?”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谢公行处苍苔没。”也表示“灰白色 ”,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4-06-14 21: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