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院书香吧 关注:13贴子:93
  • 6回复贴,共1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温柔的《陆犯焉识》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那般过去也可以回忆得如此温柔——我心中的《陆犯焉识》


IP属地:陕西1楼2014-07-22 09:06回复
    我向来不喜欢读现代小说(世界名著除外),尤其是寄生在网络上,各种带着香水一般的名字诱惑着它们的猎物——除了年轻人好奇、不成熟、不务正业这些卖点,也许还是有那么一点点可取的吧。不过谁知道呢?反正我从没有看过。更甚有些受众不少的作品还翻拍为电影,一部两部三部没完没了。对待这些装扮得花枝招展的东西,我固然是嗤之以鼻的,碍于它也收买了不少人心,为避免什么争执,我还是敬而远之吧。
    直到两个月前看完老谋子指导的《归来》,大概开始了解这一部名为《陆犯焉识》的小说。所以先感谢这部电影,它算是我笔下的滥觞吧。
    像对待所有近现代小说一样,我读书的速度即便算不上乌龟也超不过蜗牛了,不过也许其中还夹杂着一丝犯懒的过程在作祟……有时候读小说,可以出奇的一屁股坐下去翻过800页的半部《三国演义》;有时候就像现在,即便认为它好,对它感兴趣,也只不过寥寥几个小的章节过去便又放入刚提出来不久的书签,找个借口吧,也许是不好消化呢。于是,懒犯到昨晚,终于合上它,其实速度慢一点也可以多一些酝酿的。我开始像里面那位陆教授一样在脑子里写盲稿,只是和人家比起来简直九牛一毛了。但这几千个字的文章比起人家几十年遭的罪写下的回忆,这点盲稿还是够应付下来的。


    IP属地:陕西2楼2014-07-22 09:07
    回复
      像散文一样的小说,大量插叙、倒叙、补叙分割了章节,让初读的我有些摸不着线索。但很快发现,那样的分割似乎和著名的0.618暗合。
      这是一个躺在回忆录里的故事,它并不一定能让我梦回上世纪上海一户上层人家,也不一定能在我眼前浮现出那十年可怕岁月的整容面貌……毕竟曾经那样的复杂和残酷,不经历,是难以用文字让人浮想的。只是在读完这本书之后,那些文字印象似乎成画般清晰。而且我可以确定,这绝不仅仅是所谓作品描写得逼真、还原那一类的清晰。
      《陆犯焉识》是一部敢于晒出来的作品,而这并不是因为作者是一位美籍华裔作家、也没发现舆论变得多么宽松、更不是因为它到处遮遮掩掩的伪装……在我心里,它不像是一部或讴歌或批判的主题,它敢于晒出来的原因是用温柔的笔触去呼唤那个远去时代的记忆。你当然可以把那些恶劣的环境、绝望的处境、不平的遭遇、颠倒的是非认为是揭露和鞭挞,可我宁愿看做一种回忆,写实的回忆。事实摆在那里,不置可否,完全由后人评断。而作者所倾注的心血,恐怕比简单的批判要深得多。是一颗人道的心,接受了悲惨的过去,去温柔地、默默地回忆伤痛,于是终于迎来现实和心灵双双的解放。


      IP属地:陕西3楼2014-07-22 09:07
      回复
        恩娘没收了焉识早年的自由,儿女们捆绑着焉识晚年的生活。唯一让他自由的,除了美国留学的五年、重庆时期的外遇、还有他和冯婉喻偶尔单独相处却还要准备给恩娘说辞的几个日子……剩下的,不是在期刊杂志上掉到了小人的彀中,就是活生生被一些民主人士算计,还有在劳改场监狱那几十年。当然,还有他逃出来那些日子,也更少不了在上海街头偷偷跟踪婉喻的几个小时……他可不知道他精心的伪装和躲避——她都知道,而且知道得很早很彻底。
        那么谁是最大的受害者?是每天在劳改场混吃等死,为了追求自由和人性把几十年光阴和家人全都荒废的陆焉识?还是不顾一切把自己献给某位掌握着丈夫生死大权的官员,甚至并不难为情地提醒压在自己身上的那个人“焉识的事你要想想办法”的冯婉喻?抑或令人稍稍厌恶,却充满旧时代上海女人悲哀的恩娘?再有因为父亲反革命劳改历史分别丢了初恋、毁了婚姻的冯子烨和冯丹珏?不然就是整个陆家从胜到衰,直到还没有写到的被一伙工人家庭架空的中落历程?这个问题似乎没有那么简单,但我觉得最大的受害者是如同笔者一样没亲眼目睹过历史的读者。毕竟,从那时候活下来的人读起这样的剧本,也许依然不够残忍……毕竟,文字是人写的,不能一直残忍下去;毕竟,这部作品在我心里是很温柔的。


        IP属地:陕西4楼2014-07-22 09:07
        回复
          正是因为没见过,所以可以在这些意犹未尽的文字背后构想着什么,诸如:陆家最后是怎样被无情地架空、梁葫芦被拖在地上把头皮都磨掉的时候想着些什么、陆焉识脑子里那一篇篇给婉喻的盲稿都是怎样的字句、焉识那个美国情人、重庆女子,婉喻到底知不知道……还有最重要的——陆焉识终于归来,婉喻却已经不认识他,只在心中的等待……
          回忆却依然温柔,即便上面提到的这些已经让人产生了多少不忍卒读的情愫,即便还有电影来帮助小说进行的渲染。作者的笔尖终究没有对准磨在雪草地上的犯人头皮,也没有去关心牢里还有多么具体难堪的偷窃和争抢……文人都很细腻,能够写下勾人魂魄的伤心并不是一个作者高水平的证据,能够在温柔中接受和反思,留给读者共鸣才是更好的对待。


          IP属地:陕西5楼2014-07-22 09:07
          回复
            纠结的日子里,陆焉识敢死却不甘心死是整个回忆的重点。他敢死,是他追求和向往正确的,与现实的残酷相悖的自由;他不甘心死,是他终于明白当初只能接受包办,连给予初夜都推迟六年,借了点酒才给了她的冯婉喻竟然是他一生最珍爱和挂念的对象。他活着,不敢心死,是为了她;他出逃,还是为了她;在上海偷偷尾随,是为了她;还有自首,依然是为了她;离婚,再结婚,除了为冯婉喻还有别的解释吗?后来,冯婉喻走了,家里又发生了重大改变,几个外孙甚至因为他曾是劳改犯连糖果都退回给阿爷的门前(他们也还想不到那个危险的楼道口,让陆焉识沉下老脸,弯下老腰去捡糖果都是一种侮辱。)最后、陆焉识也不知下落。也许,他想独自守着心里的婉喻呢?毕竟,婉喻在他心里,一直没离开过,更别谈死亡了。
            也许现在,陆焉识还在心里默默地想念婉喻曾经格外清纯和老实的目光,还在欣赏她被解放之后的裸体,还在回忆那个他终于认识到之后——唯一去爱的女人。
            就这样回忆着,安静、沉默、无所谓。
            只有这般的温柔。


            IP属地:陕西6楼2014-07-22 09:07
            回复
              没有看电影和小说,是不能很好地理解这些线索的。而就是看了读了的人,也会从那些文字中生出自己不同的理解和感悟。
              但我想,不管人们读到了什么,《陆犯焉识》可以让人很安静,告诉你:不管是批判还是写实,回忆都可以如此安静,温柔到可以接受,可以在无尽的悲伤中抚慰一丝人心的柔软。这也许是历史、人心和文学中不幸中的万幸吧。


              IP属地:陕西7楼2014-07-22 09: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