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吧 关注:2,719贴子:177,576
  • 6回复贴,共1

【关于李二】秦王李世民与高墌之役 作者:穆渭生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提要高墌之役是秦王李世民唐初征战中的一次惨败。本文对旧史记载提出质疑并试图说明此役唐军失败原因。
关建词:高墌讳饰 骄慢 李世民 刘文静 殷峤


1楼2014-08-17 20:03回复
    公元 17 年 7 月 , 李渊父子于晋阳起兵反隋。9 月西渡黄河后兵分两路: 长子李建成率刘文静等诸军数万人向南扼潼关天险, 以拒他人西入关中; 次子李世民率诸军沿渭北西进, 以席卷之势包抄京师长安。1 1 月, 李氏父子攻占长安。阵脚甫定,12 月, 占据陇右的薛举即派其子薛仁呆率众十万, 围攻扶风郡城( 陕凤翔) 并谋取长安。李世民受命统军大破薛仁杲于扶风, 追击至陇低( 陕陇县西约百里) , 获胜而回。李氏父子遂得以在关中站稳阵脚。此时李氏父子虽据有关中及晋阳两地, 军势方盛。然天下群雄割据, 尚为逐鹿之势: 李轨据河西五郡坐武威而称王; 薛举父子崛起于陇右金城( 兰州) , 欲染指关中; 北有刘武周据马邑( 晋朔县) 自称太宋; 再北有梁师都据朔方( 内蒙杭锦旗北)、雕阴( 陕绥德)、弘化(甘庆阳)、延安等郡; 东有李密瓦岗军与隋王世充相持于洛阳; 隋场帝则带宿卫精兵猛将远幸于江都(扬州)。以上军事形势, 决定了李氏父子首要任务便是巩固关中。而对关中威胁最大的, 莫过于虎视长安而两地相接的陇右薛举父子。


    2楼2014-08-17 20:09
    收起回复
      6 18 年5 月, 李渊于长安称帝建唐。6 月, 立长子建成为太子; 封世民为秦王。是月, 薛举发兵进犯径州(甘径川), 前锋游军掠至彬县、麟游一带。李渊命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为长史、殷峤为司马, 率八总管兵前往抗击。7 月, 两军对垒于高墌( 陕长武北)。据旧史记载, 李世民恰于此时患疟疾, 遂委事于刘文静并告诫“ 且宜持久” ; 而刘文静却纳殷峤之议, 陈兵于高墌西南, 恃众轻敌, 被薛举派精骑从背后包抄掩袭, 招致大败, 士卒死伤过半, 大将军慕容罗睺、李安远、刘弘基等陷于敌阵。李世民领残军退回, 长安骚动, 人心惶然。


      3楼2014-08-17 20:13
      回复
        薛举高墌得胜后本欲乘势进取长安, 未及行而病死。长安之危才得缓解。
        唐军高墌败绩, 旧史归咎于刘、殷二人。然旧史记事, 于帝王多曲笔回护, 真相隐晦。阅史者皆知, 李世民是靠冒险发动“ 玄武门事变” , 杀兄逼父而登上帝位的。但后来他却威令史臣以“ 周公诛管蔡” 来讳饰之。圣旨如此, 史臣谁敢拂逆龙鳞。但细读唐史, 并不难发现其中.龃龉之处。《旧唐书》薛举传云刘、殷请于世民而后陈兵应敌, 刘、殷本传则云二人擅自出军争利。
        罪责究系于谁? 遗人千古疑窦。高墌之役时, 李世民年仅22岁。而刘文静51岁, 殷峤亦届中年, 都当胸有城府处事沉稳之年。且二人皆先以文职仕隋, 绝非浮浅狂躁之辈。史载刘文静尤长于谋略, 自跟随李氏父子晋阳起兵后曾屡膺重任而不辱使命, 加之他又看重功名禄位, 岂能不晓兵败身危之累。又史载刘、殷二人自高墌回京后即被除名, 但未及三月, 二人又随世民出征, 并以功恢复官爵。自古军令如山。奉王命出征之师, 进退攻守之令当从主将出。在唐初削平割据统一天下的战争中, 秦王屡屡率师出征, 律军甚严。在第二次高墌之役、讨平晋北刘武周、
        攻克洛阳王世充时, 一旦计谋决定, 辄下令军中“ 敢言者斩! ” 姑依旧史记载, 秦王其时确属患病,然尚在军中, 既能告诫刘文静等不宜出战, 却缘何不能下令“ 擅自出战者斩” 呢? 同是记载
        军旅征战, 于胜败功过之处, 避重趋轻, 婉词推诱, 贞观吏臣下笔何其含糊! 且李世民每临战必身先士率, 亲陷敌阵。讨平刘武周时, 曾二日不食, 三日不解甲, 仍率军奋击, 并曰“ 吾竭忠拘国, 岂顾身乎I ” 可见恃勇斗狠乃其一贯战斗作风, 何独高墌之役因病而致军令不肃, 与之迥然相异?再者疟疾( 打摆子) 为急性传染病, 媒介是蚊子, 途径是饮食消化和血液循环系统。此病多发于夏秋, 高墌之役在7 月, 史臣所云可谓不谬。然其时大军出征, 食宿供备俱差, 为何军中唯主帅一人患病而他人无恙乎? 此为史臣修撰之疏漏抑或讳饰之未周邪?对旧史将高墌之败归罪于刘、殷二人, 史学家吕思勉、汪羲两先生皆指其为“ 讳饰之词” 。此役唐军损兵折将可谓惨败, 为秦王唐初征战所仅有。故贞观史臣一尊旨托词讳饰, 归咎于作古的刘文静( 6 1 9 年被李渊所杀)、殷峤( 6 21 年病死) 。。


        4楼2014-08-17 20:26
        回复
          综上所述, 笔者以为高墌之败实系因骄而致, 应负其咎者自是身为主帅之人。那么秦王之骄又缘何而来?李氏祖辈为武将, 又深染胡族骄暴之习。李世民自幼即性情刚烈而强悍挠勇, 长于骑射而不精学业。自晋阳起兵后,即以少年气盛之龄, 屡担大任专方面之寄, 至攻克长安, 一路获捷, 未经挫折。因胜而骄,此其一。李氏父子起兵未及一年,便据关中、晋阳两地而创基建唐。6 18 年4 月, 李建成、李世民两兄弟曾率师东下, 耀兵于洛阳城外, 军势盛壮一时。因盛而骄, 此其二。
          如前所述, 李氏父子甫克长安, 薛仁杲率兵攻扶风, 被李世民统兵击溃之, 斩首数千,乘胜追遂二百余里。此乃李世民领军以来首次野战大胜。薛仁杲对于李世民, 乃手下败将,何足道哉! 此其三。李世民虽以一代明君特善纳谏而名垂史册, 但却并非慎终如始。兹再举其骄慢之例如下。
          唐军62 1 年东讨洛阳王世充时, 封德彝等人曾因河北窦建德来援王世充而建议退兵,秦王未纳
          。及窦建德被擒, 封德彝入贺, 李世民笑曰: “ 不用公言, 得有今日. 智者千虑, 不免一失乎?’ 使封德彝极为尴尬。史载贞观六年(公元。63 2 年), 李世民即已陶醉飘然, 在群臣进劝下欲行封禅大礼。后因魏征劝谏而作罢。又史载李世民善于持论, 称帝后每与公卿言及治道, 必是话难反复; 大臣上书有不称旨者, 常面加穷话, 使之无不惭愧而退。夫君临万民, 常以“ 天皇圣明” 而显之态于朝堂, 傲其公卿臣子, 此岂一日之养成乎?


          5楼2014-08-17 20:30
          回复
            高墌之败, 给年青的秦王李世民以深刻教训, 使其日后临阵头脑清醒, 审时度势, 不蹈复辙。6 18 年9 月, 唐、薛两军再次对垒于高墌。薛仁杲将晓卒悍, 兵锋锐盛, 利在速战。而秦王坚壁不动六十余日, 待敌粮尽军心动摇之际, 命于浅水原(高墌西北) 布阵决战。开战后唐军两面夹攻, 李世民亲率精骑猛冲敌阵, 唐军表里奋击, 呼声动天, 薛仁杲大溃而逃。唐军紧追至折篮(甘径川东北) 城下, 薛仁杲穷途未路, 开城投降。唐军俘敌精兵万余人及男女人口五万余. 陇右从此平定, 与关中连成一片, 使李唐新朝之基业更趋巩固。两次高墌之役, 秦王先败而后胜, 对其后来出征的基本指挥艺术和战术风格— 始而坚壁相持, 待敌懈怠或粮尽之时出战, 并亲率精骑突击或掩袭— 之形成起了奠基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旧唐书》、炙新唐书》、《通鉴》。
            〔2)胡如雷《李世民传》, 中华书局,1 9 8 4 年。
            〔3〕吕思勉《隋唐五代史》, 土海古籍出版社, 1 9 8 4 年。
            〔4 〕汪坟《隋唐史论稿》,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 0 8 1 年。
            〔5 〕牛致功《李渊建唐史略》, 陕西人民出版社, 1 9 8 3 年。


            6楼2014-08-17 20:32
            回复
              这篇文章作者写得比较简单,也没有进行深入挖掘,所以补充一些资料,让大家对唐与西秦之战有更深入的了解。看看李世民独立领兵的第一仗打的如何,也让大家看看唐歼灭西秦,真的就全是秦王的功劳吗?


              7楼2014-08-17 20: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