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吧 关注:2,756,117贴子:57,413,043

回复:『女生』【转】告诉你心理学才是最危险的专业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师姐就坐在翘楚旁边,脸都悔绿了。
  这时候翘楚又做了一个惊世骇俗的举动。
  她突然把上衣撩开,露出雪白的腰身,bra都露出来了。
  “你看我后面怎么了?我后面怎么了!?”
  这可是上百人的大课啊,大家又都在看这边,有男有女,她就当着所有人的面亮着白肚皮惊惶失措地乱叫。
  这时候正好下课了,我师姐和另外几个同学就硬把她拉出教室。这时候师姐也感觉翘楚的行为有些蹊跷。虽然是抠脚大汉型女生,但是平时人也是正常的,从没做过什么太出格的事,为什么突然就疯癫了呢?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37楼2014-10-05 13:52
回复
    翘楚被众人架到大教室后门的角落,比较隐蔽,她还在不停地问“她后面怎么了”,老师也跟出来,看她这样也觉得奇怪,就把她上衣拉开一点,一看,后腰靠近腰带的地方有几道红色的抓痕,很细小。
      翘楚一听说自己后腰有抓痕,哇地一声就哭了,是坐地上大哭那种。
      师姐和老师都不知道出什么事了,安慰半天,下一节课都推迟了十分钟。
      后来断断续续才从翘楚口中得知:她上课的时候做了个梦。
      她说,她梦见自己坐文科楼的电梯,刚进去的时候就她一个人,等注意到的时候发现电梯里还有七、八个小孩子。那些小孩子大概三、四岁的样子,都穿着幼儿园的那种白色大围嘴。翘楚说她在梦里迷迷糊糊的,虽然觉得电梯动了,但是却一直不到楼层。这时候她听见有一个小孩子跟另一个小孩子说:
      “我吃的都是非转基因的生态米,你呢?”
      “我喝的都是蒸馏水!”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38楼2014-10-05 13:52
    回复
      这时候电梯门开了,翘楚就要迈步往外走,刚迈出去,衣襟就被电梯里的小孩拉住了。翘楚回头看他,小孩可怜兮兮地说:
        “你吃的是什么……”
        然后电梯门也没关,哗地掉下去了。翘楚就惊醒了。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39楼2014-10-05 13:53
      回复
        马哲老师听完打了个哈哈,也不生气翘楚上课然乱秩序,就说她睡迷糊了,看她以后还敢不敢上课睡觉。
          但是师姐和其他同学那个冷汗流的,就跟有人从头顶泼了盆水似的。
          马哲老师不是我们系的,她不知道翘楚的事迹,但是心理班的人可都知道。前段时间,翘楚刚刚捅了个楼子——因为太大大咧咧,在养殖场值班的时候把恒温箱的温度调错了,又没给足水,一晚上把一窝新生小白鼠给活活烤死了!
          为这事实验室老师把她骂了个狗血淋头:
          “你知道这些小白鼠多珍贵吗?你以为外边随便抓一窝就行啦?这都是多少代筛选基因培育的,都是无菌的!吃的都是非转基因的生态大米!喝的都是蒸馏水!”
          再看翘楚后腰那个抓痕,怎么看怎么像老鼠爪子抓的。
          从此以后翘楚再也不去养殖场了,老师威胁不给她学分,她也不去,后来这事不了了之,学分还是给了。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40楼2014-10-05 13:54
        回复
          有人在看吗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41楼2014-10-05 13:55
          收起回复
            (四)
              因为学心理的人都比较神叨,所以八卦特别多。诸如上文说的“小白鼠冤魂案”都属于最没有可信度的一类,而且很容易用科学理论来解释。但是有一些在学校里流传已久的事件可信度就略高一些,一是因为当事人非常多,二是无法找到自圆其说的科学理论。我比较青睐于这类传说,因为当一件事无法用常理来解释的时候,当事人往往不敢做太多添油加醋的事。
              我们学校有一个比较著名的事件,在我入学之前发生的,大概是1997年。这个事件因为牵扯面比较广,虽然因心理系而起,却已经不仅仅是心理系内部的事了。
              电影里学武功的时候,高人总是会告诉你:要想打人,先得挨打。
              这话放在心理咨询上也成立。如果想当咨询师,首先要被咨询。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42楼2014-10-05 13:55
            回复
              留名再看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5楼2014-10-05 13:57
              回复
                 “团体心理辅导”是很多人在一起互帮互助的一种心理辅导方式,本来只是在心理系的课上老师会用。基本内容就是做游戏,互相夸,帮助你建立人格,认清自己。后来这种辅导方式被校领导看中,用来推广到全校培养学生干部。
                  团体心理辅导需要一个非常有经验的人来组织,当年组织这个“学生干部培养团体心理辅导会”的老师我曾经还上过她的选修课——《儿童心理学》。老师姓王。这老师特逗,是没讲两句话就自己笑个不停的那种,人挺开朗,的确适合组织团体辅导。以后要讲的故事还会关系到这位老师,所以多说一点。
                  出事的那次辅导一共有21个学生干部参加,各个学院、科系的都有,致使出事以后传播得特别快。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46楼2014-10-05 13:57
                回复
                  已收藏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7楼2014-10-05 13:58
                  收起回复
                    一般开始的时候,老师会让大家围坐成一圈,然后各自在自己的位置上介绍自己:包括姓名、爱好、优点等。一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会觉得这样有点傻,但是这就是团体辅导的意义。
                      所有人介绍完一遍,肯定互相还记不住,这时候就开始玩游戏。
                      那一次,王老师先带着学生们做了一个简单的游戏,叫《大风吹》。
                      还是所有人围坐,随便指定一个人开始,他(她)先说:大风吹!
                      其他人就得接着大声问:吹什么——?
                      他(她)回答:吹穿黑衣服的!
                      这时候所有穿黑色衣服的人就得从座位上站起来,迅速找同样站起来的人换位子,谁最慢,或者把指令弄错了,就由他(她)开始下一轮大风吹。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48楼2014-10-05 13:59
                    回复
                      另外一个当事人回忆:我觉得好像在哪见过那个女生,脸很熟,但是又想不起来在哪见过,看着挺亲切的。后来问过别人,别人也和我一样的感觉,觉得她很眼熟,但就是想不起名字。
                        当时在场的二十多人,他们不约而同地对那个不知名的女生抱有“亲切”、“熟悉”的情感,类似“儿时玩伴”、“老同学”的感觉。但经过调查,他们每一个人又都确定自己的朋友中并没有这样一个人,而这个女生,甚至不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学生干部对自己的学院都是比较熟悉的,很多人回去专门查花名册,都没有找到这个人,换句话说,这个人根本不存在。
                        游戏继续,《大风吹》玩了有二十分钟,大家乐此不疲。说这个游戏简单,是因为不用记忆人名。而团体心理辅导很重要的一个“伎俩”就是强迫所有参与者尽快熟悉,形成团队意识。
                        所以王老师又教了大家一个新游戏,叫《他乡遇故知》,这个有点难度了。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50楼2014-10-05 14:01
                      回复
                        首先两两分组,使劲记住和你一组的人,你们俩就是“故知”。这时候老师喊:
                          “进京赶考喽——”
                          大家就四散分开,同一组的人分开越远越好,然后开始和不认识的人装模作样地攀谈,主要内容也是询问对方的姓名、来自哪儿。例如:
                          “敢问兄台尊姓大名啊?”
                          “我陈二狗,96物理系的,兄台呢?”
                          “不才,张赛花,95数学系.”
                          “师兄师兄!”
                          “不敢不敢。”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51楼2014-10-05 14:02
                        回复
                          (这里确实有点囧,不过游戏就是这么玩的。)
                            然后老师冷不丁地扯嗓子喊:“他乡遇故知!”
                            不管你聊得多起劲,也得立刻停下,找当初和你分成一组的“故知”,两人找到彼此后要手拉手围成一个圈。游戏如此循环往复下去,每次“故知”都要增加人数,变成三人一组,四人一组,直到全员分成两大阵营,无法再增加人数为止。
                            前面说到,这次参加辅导的学生干部共有21人,两两分组会剩下一人,王老师本来准备充当一回“故知”,带着大家玩,但是自由组合后竟然发现没有人剩下来!
                            不过,王老师属于比较天然的类型,所以只是迟疑了一下,根本没往心里去。游戏按计划进行。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52楼2014-10-05 14:04
                          回复
                            当时和“秀逗女生”分到一组的师姐这么说:
                              “我介绍完自己后,等着她说,结果她只是笑,不说话,我就问:你叫什么名字?后来,她好像说了,我听了却记不住。游戏开始后,我和她分开。老师喊:他乡遇故知!我赶紧找她,但是怎么也找不到,正着急的时候,她突然从后腰一把把我抱住,我回头看,她笑得特别开心,我也没在意,把她的手掰开,手拉手围成一个圈。然后老师说三个人一组,我们这组多出一个,四个人,新来的两个男生问那个女生叫什么,她还是不说。这次分开的时候,我一开始就注意找她在哪,但是找来找去,根本找不到,她总是在‘他乡遇故知’的时候突然出现。后来我问了至少十多个人,没有人在‘进京赶考’阶段和她交谈过。”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53楼2014-10-05 14:04
                            回复
                              听到这里,你可能会自己找到很多合理的解释,比如:有种人本身就没什么存在感;在混乱的游戏中一时间找不到人也是正常的。
                                也许目前为止还能说得通。
                                游戏继续,但是不安的气氛已经在众人之间蔓延了。
                                纯天然的王老师浑然不觉,结果是她把大家导向了一条不归路。
                                她说,接下来再玩一个《人名抢椅子》!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54楼2014-10-05 14:0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