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天下吧 关注:1,498贴子:25,151

【了解带钩专用贴】说说中国历史上的那些带钩儿 转自3n3n的博客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天地炎黄兼喂度娘
呃呃呃呃呃……其实吧,这篇文转自汉服吧……但是呢,那边楼主又说是转自标题里的那个位置……所以……算了我还是把汉服吧那个帖子的链接扔上来吧——http://tieba.baidu.com/p/1192501199?see_lz=1
原楼主@慕容正成


1楼2014-10-12 15:21回复
    二楼防抽……


    2楼2014-10-12 15:22
    收起回复
      ——————————————瓦是正文开始的分割线————————————————
      1 一枚带钩写定了一段春秋史
      钩扣约束录(1)
      [开篇的话]
      带钩与带扣,似乎可有可无,曾经不离须臾。四千多年带钩已是历史,二千余年带扣约束在我们腰间依然不愿离去。应李政之约试作“钩扣约束录”,鉴物,观史,亦论人。
      一枚带钩写定了一段春秋史
      公元前七世纪末开始,齐国发生了一系列大事件。先是在位33年的齐僖公驾崩,太子诸儿继位,是为齐襄公。齐襄公有些荒唐,他喜欢自己的妹妹文姜,后来他将文姜嫁给了鲁桓公,可却派公子彭生杀死了来访的鲁桓公。
      鲁国处在弱势,对于鲁桓公在齐国意外死亡也是莫奈何,不过还是要求齐国处死杀人嫌犯彭生。齐襄公不得已当众处死了彭生,不过却惊吓了襄公自己的两个兄弟,为着躲避可能的殃害,他们情急中想到了避难他国。
      这两个兄弟一是公子纠,一是公子小白。他们各自都有一了不得的人物辅佐,纠有管仲,小白有鲍叔牙。管仲名夷吾,颍上(今安徽颍上县)人,祖先为姬姓后代,与周王室同宗。父亲管庄是齐国大夫,到管仲时家道中衰,管仲不得不以经商谋生。管仲的好友鲍叔牙,是经商中认识的,情深意笃。管仲和鲍叔牙后来各归其主,离开商路开始一展政治才华。他们预感到齐国大乱来临,也都想到了避难一法。公子纠之母是鲁君的女儿,管仲保护公子纠逃到了鲁国。公子小白之母是卫君的女儿,卫国太远,所以鲍叔牙带着公子小白逃到南邻的莒国。
      昏庸荒唐的襄公在位十二年,被他的叔伯兄弟公孙无知杀死,无知自立为国君。无知在位不过一年多,又被齐国贵族渠丘大夫杀死。一时齐国没有了君上,举国哗然,情急中贵族大臣们作出了一个决定,请公子纠或小白归国,先到国都者为君。
      两公子喜出望外,立即日夜兼程往齐都行进。管仲为了让公子纠先到即位,他先行亲率30乘兵车半路上去截击公子小白。过即墨不远遇见公子小白的车马,管仲弯弓搭箭瞄准公子小白射去,只见小白中箭倒下。管仲见小白已死,回马护卫他的主子去了。
      不曾想这小白并没有被射死,管仲那一箭射中了他腰间的带钩。不过毫发未损的小白却秀了一回佯死,待管仲离去,又火速上路,终于提前到达齐都,坐上了王位,是为齐桓公。
      齐桓公很快发兵攻鲁,欲杀管仲,要报一箭之仇。鲍叔牙不仅不赞成这样做,还向桓公推荐管仲,说“欲霸业,非管夷吾不可”。鲍叔牙举了许多理由说服桓公,桓公虽然有所动心,可是那一箭之仇怎么办?这个管夷吾拿箭射我,要不是带钩挡箭,我的命就没了,现在要起用这杀身的仇人怎么行?鲍叔牙说管仲也是为了自己的主子才这样做的,如果赦免了他,他回来同样会为新主效力的。
      为着这王位之争,齐鲁交战于乾时,鲁军大败。齐国大军压境,鲁庄公不得不杀死公子纠,并将管仲送还齐国。鲍叔牙带着囚车里的管仲返齐,到了堂阜为管仲行消灾仪礼,郑重将他推荐给桓公。桓公厚礼相遇,以管仲为大夫,尊为仲父,任为国相。
      管仲为相,行富国强兵之策,齐国国力大增,成为诸侯中的霸主,而且是春秋第一霸。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今河南兰考)大会诸侯,已无力号令天下诸侯的周天子也派官员列席了盟会。司马迁在《史记》《管晏列传》中说,“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论语·宪问》记孔子语也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孔子甚至还说,自己如果能够为相,也会像管仲一样,三年之内让鲁国称霸,可见他是非常佩服管子的。
      管仲之谋,当初谋射出的那一箭虽是失误,这失误却带来了他更大的成功,带来了齐国的霸业。这一段历史的定局,在一定意义上说也许要归功于桓公腰间的那枚带钩。管仲射桓公,并非子虚乌有,许多古籍都当大事记述: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
      《国语·齐语》:夫管夷吾射寡人中钩。


      3楼2014-10-12 15:23
      回复
        《史记·齐太公世家》:使管仲别将兵遮莒道,射中小白带钩。……桓公中钩佯死,以误管仲。
        《史记·晋世家》:管仲射钩,桓公以霸。
        《列子·力命》:齐无君,二公子争入。管夷吾与小白战于莒道,射中小白带钩。
        刘向《新序》:管仲射小白,中其带钩,小白佯死,遂先入,是为齐桓公。
        《越绝书》:管仲张弓射桓公,中其带钩。桓公受之,赦其大罪,立为齐相。
        我们知道,古代带钩多为条形,它怎么能正巧抵挡住飞射的利箭呢?其实春秋带钩的样式以宽体者为多,不似后来较细的圆棒形,如陕西宝鸡和河南固始侯古堆出土过春秋金钩玉钩,山东蓬莱村里集也有春秋铜带钩出土。春秋铜带钩在河南洛阳中州路西工段、淅川下寺、湖南湘乡韶山灌区和北京怀柔等地均有出土。金钩与玉钩一般都采用镶嵌雕刻工艺,装饰华丽。钩体多为方体形,长宽在2~3厘米之间。如陕西宝鸡益门村2号墓出土的一件方牌形玉带钩,整体为长方的空筒形,蛇首形钩,两面饰浮雕螭虺纹,有固定革带的铆孔,长2.8厘米。益门村出土金带钩大体也是方牌形,工艺极精致。战国时期也见到类似春秋一样精致的玉带钩,如江苏无锡越国贵族墓和山东曲阜鲁国故城出土的牌形玉钩,都采用了镂雕工艺,为诸侯王一级所拥有的名贵带钩。
        春秋王者之钩,或金或玉,理当体略大工更精。重要的是它是扁平的方体形状,即便公子小白束带用的是玉带钩,相信它也是可以挡住利箭的。如果是金钩或铜钩,虽然不一定有很大的形体,阻挡飞箭更是不会有问题了。小白当时所服带钩,当为春秋流行样式,只可惜春秋齐王的带钩现在还没有发现。
        史书上的故事让人相信有一枚带钩改写了历史,或者说是带钩写定了一段历史。这一枚带钩也许左右的不仅是齐国发达的进程,它挽救了一位霸主的性命,或者还可以说它决定了春秋历史前行的方向。如果不是那一枚小小的带钩,你能想像出齐国乃至于春秋的历史该会如何演进呢?

        1-1春秋金带钩(陕西宝鸡益门村)

        1-2春秋晚期羊脂玉带钩(河南固始侯古堆)

        1-3战国玉带钩(山东曲阜鲁故城)


        4楼2014-10-12 15:25
        回复
          二 窃国者侯,窃钩者—诛!
          钩扣约束录(2)
          窃玉盗钩,在古时是用于表述梁上君子的作为的。以现代词替换,则是小偷小摸之谓也。不过这样的小偷确实只是小打小闹,原本有一个寻常勾当,就是盗窃带钩。也因为带钩在那会儿是寻常之物,虽然是细小之物,却是有用之物,行窃时当然不会放过。
          其实这窃玉盗钩,词源是出在庄子的著作中。我们一般并不知道,古时又有称盗窃为“胠箧儿”的,箧是一类小箱子,所谓大曰箱,小曰箧,胠箧就是撬开箱子,而且还是从旁边打开,是为之胠。庄子的大作中,专有一篇谈论盗窃的文字,篇名便是《胠箧》,列在《庄子·内篇·逍遥游第一》。
          一般人不大去通读这篇《胠箧》,不过其中有一句“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话,倒是并不怎么陌生。这话已经演成了一个成语,就是“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窃玉盗钩的词义正是这成语半意的表达。全意的省略说法,则是“窃钩盗国”。我们常常以为庄子要表达的意思,是说他那个时代那些小偷小摸的人要按律治罪,严重的甚至要处以极刑;可是那些窃国大盗却并不会被认为有罪,反而还有可能成为诸侯称霸一方。这似乎体现了社会法制的一种不公平,其实庄子的本意并不在于此。
          庄子的“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将带钩与国家并提,让我们感到这其中所包含的道理,也许不一定是通常理解的那样。庄子原文的大意是这样的:圣人不死,大盗就不会中止。重用圣人治理天下,结果也是让盗跖得益。圣人制定度量衡计量物品,结果度量衡被盗用了;制定符玺取信于人,符玺被盗用了;制定仁义规范道德行为,仁义也会被盗用。那些偷窃带钩之类的人受到刑诛,而窃夺了国家的人却成为诸侯。这样的诸侯之门,也还存有盗窃来的仁义。
          庄子说,为着防备胠箧探囊发匮之盗,人们要上封加锁,可要是大盗来了,他连你的箱子袋子全都拿走了,还怕你锁得不结实呢。你觉着自己做得聪明,其实不是在为大盗积累财宝吗?包括仁义与智巧,都可能被大盗所用,所以庄子主张摒弃智慧,大盗就能中止;抛弃玉器珠宝,小的盗贼就会消失。社会不需要圣人,人人都以本色出现,就不会有大小盗窃,也不会出现纷争。庄子的“至德之世”是没有贵贱尊卑的隔阂,没有仁义礼乐的束缚,没有功名利禄的争逐,人人过着无忧无虑、安闲自在的平等生活,身心自由舒展。
          庄子这样的说法,在我们今天看来明显有些偏激,不过他列举的例证却又是确凿无疑。 他所谓“窃国者侯”,那是讲的“田氏代齐”的故事。
          田成子名恒,汉代时为避讳汉文帝刘恒,改称为田常。他原本是齐国田氏家族的第八任首领,祖先是逃亡的陈国公子。田成子唆使齐国大夫鲍息弑杀齐悼公,立了简公。他自己任了齐相,几年之后又发动政变,杀了简公,立简公之弟为国君,是为平公。田恒独揽齐国大权,尽诛鲍、晏诸族。田成子的封邑,竟比齐平公能管辖的地区还要大。田成子通过“修公行赏”等亲民政策,使齐王变成了傀儡。后来田氏将齐康公放逐到海上,只留一城之地作为食邑。不久周室居然册命相国田和为齐侯,正式将他列为诸侯,史称“田氏代齐”。
          好端端的齐国被田氏窃到了手,而田氏所窃的,还不止是齐国,还有齐国几百年来实践的治国方略。田成子是窃国大盗,田氏被正式封了齐侯,这便是庄子慨叹的“窃国者侯”。庄子于是还这样发问:那些治国有道的圣人们,不就是在为窃国大盗创造条件吗?
          说罢窃国者侯,才知庄子的意思是以带钩之小衬托国家之大,并不是为了大盗无罪小偷遭殃鸣不平。
          田氏代齐,发生的时间是在春秋末季至战国之初。庄子所处的时代,也正当战国之际。庄子要以带钩作比喻,是因为带钩在当时已是常用常见之物。战国时代的带钩,用庄子自己的话说,是“满堂之座,视钩各异”。在战国时代的艺术品上,我们也发现一些佩有带钩的雕像,其中有一件出自河南三门峡上村岭战国墓的跽坐人形灯,擎灯人的腰间佩有带钩。庄子之所以用带钩与国家相提并论,大约他是很注重这类小物件的。
          春秋战国之际带钩以小型为主,水禽形、曲棒形和琵琶形带钩较多,多素体无纹。如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金质和铜质带钩,多数都是素扑的水禽形。战国中晚期,琵琶形带钩最多,出现了一种长牌形带钩,还有一些造型特别的带钩。带钩的长度有了明显变化,一般都在10厘米以上,少数长过20厘米。带钩有了精美的装饰,金银宝石镶嵌技术也应用到了带钩的装饰上。
          战国时期的带钩,合乎那个时代的精神,也是百花齐放。带钩材质各异,有金银、铜铁和玉石,工艺精美,制作考究。精品有河南辉县固围村5号战国墓出土一件包金嵌琉璃银带钩,长18.4厘米,琵琶形钩体,包金兽首,禽首玉钩,钩身嵌玉玦与琉璃珠,文饰华美异常。山东曲阜鲁故城出土猿形银带钩,长16.7厘米,猿作振臂回首跳跃状,眼中嵌蓝色料珠,通体贴金,是少见的象生形带钩。能够确定的王者之钩,则有河北平山战国中山王墓出土的鎏金牌式钩,通体浮雕云龙纹,气韵生动。
          带钩虽小,不过那些精美的带钩价值也许并不低。更重要的是,排除地位与财富的因素以外,战国时的带钩对使用者而言是各有所爱,所以它的造型与装饰才会有那样多的花色,所以满堂之座主宾的带钩才会各不相同。带钩对于所有者而言应当是非常重要的,窃玉盗钩比起窃国来自然是小罪,但窃钩者被逮住后却要遭诛杀,可见这罪过并不算小。
          再回头想一想,庄子那会儿将窃玉盗钩比喻小偷小摸的行径,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常见与常用,精巧的带钩与玉件招人喜爱。说不定那时的旧货市场上就有不少带钩与玉器,如果没有这样的市场,小盗们的钩与玉就不大容易出手了。
          附图:

          2-1战国曾侯乙玉钩(湖北随州)

          2-2战国鎏金嵌玉钩(山东曲阜鲁故城)
          曾侯乙墓里面果然都是宝贝……——楼主


          5楼2014-10-12 15:26
          回复
            三 玉钩初出良渚
            钩扣约束录(3)
            中国古代束带佩饰,在东周秦汉盛行用带钩,以后则主要用带扣。
            古代带钩多为长体造型,前有钩首,背后的中尾部有圆形的纽,钩和纽是连接腰带两端的接点。过去发现带钩的使用最早不过春秋时代,而玉带钩最早出现也当此时,春秋时代的秦墓中见到随葬的玉带钩。当良渚文化的玉带钩初见报道时,我们才知道中国带钩的创始年代非常早,带钩在史前就已经问世。
            考古发现的良渚文化的带钩,都属玉料制成。良渚玉带钩已发现有10多件,最早发现的一件是1972年在浙江桐乡金星村出土的,图片20多年后在《中国玉器全集》发表(图1)。在正式发掘中最早见到的良渚文化玉带钩,是1984年在上海青浦县福泉山遗址60号墓中出土的(图2)。到1988年浙江余杭反山和瑶山墓地的发掘报告问世时,又见到3座墓中各发现有1件玉带钩。后来陆续又有一些资料公布,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这些发现。
            良渚文化玉带钩的型制基本一致,整体呈方块状,系以事先修整好的长方玉块钻琢切磨而成。它的制作过程序推测是先将玉料切割成长方块形,然后在两端用对钻法各钻通一孔,接着以一端的孔为起点,用线割法剜去中部而成钩首。最后在钩面作变形细加工,再行磨光、雕刻纹饰。只有个别带钩雕刻有纹饰,多数为素体。
            在玉带钩的这些制作程序中,线割方法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因为这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玉工技术。如桐乡金星村发现的那件带钩,非常清楚地看到钩体两端都有孔,其中的一孔是为下一步线切而钻透的。在史前玉料切割技术的求证上,刀割和砣割方法都不难认证,而线割方法的证据见到得并不多。在带钩的钩体和钩首的内侧一般都见有明显的线割痕迹,这样的部位是砣、刀无法用力之处,这是良渚人掌握了高超线割琢玉技术的重要证据(图3)。
            由玉带钩的型制看,整体造型比较规整,它的一端为穿绳的孔,另一端为勾系的弯钩,钩首较长。不同地点出土的带钩在外形上并无明显不同,区别主要在大小。
            良渚文化玉带钩一般较小,以长度而论,最短的不过 3厘米,最长的也只有9厘米多,一般在5~7厘米上下。长宽比一般不小于3:2,厚度多在2厘米左右。最大的一件玉带钩出自横山1号墓,长9.2、宽5.1、厚2.8厘米。最小的一件出自福泉山60号墓,长仅3.0厘米。在良渚文化的玉器中,带钩属于形体较小的一种,是实用性较强的轻型玉器之一。
            在良渚全部出土玉带钩中,只有反山14号墓出土的1件刻有兽面纹饰,其它均为素钩。这件刻纹带钩由于保存不佳,它的纹饰从图片上看得并不是太清晰。根据相关文字资料的描述,横在钩面上用不粗的线条雕有一个比较简略的兽面纹,兽面为单圆圈双眼,眼外刻椭圆形眼睑。在这双眼之间用桥形凸面连结,下有扁方形宽鼻(亦或是嘴)。这样的纹饰,据称在其它良渚玉器上还不曾见到过,其实它还是一尊十分简略的神面纹(图4)。
            对于良渚文化玉带钩的名称,在学界并无歧议,一致称之为带钩。关于它的用途,与后来的带钩在用法上应无不同。有人偶尔论及这些玉带钩的用法,有说它是用于束带的,也有推测可能是穿系在腰带上用于勾挂佩饰。不论是束带或是佩饰,良渚人带钩的用途都与后来的带钩没有什么明显区别。
            由良渚文化玉带钩出土的位置,可以进一步考定它的具体用法。在福泉山60号墓中出土的玉带钩,发现于死者腰部,为束带用钩无疑。反山墓地的3件带钩,也都出自死者腰部或附近位置。瑶山7号墓出土的1件,则更是横置在死者腰部。反山14号墓带兽面纹的带钩,它正面的兽面在带钩上也是作横向布局,由这一点看表明它也应当是横着使用的。良渚文化的玉带钩应是随腰带横在腰间,钩首向左,使用者是以右手握钩,勾挂在绳套上即可。钩上的带,以钩尾的绳孔看,应属不太粗的丝麻绳之类,一端拴在钩孔上,另一端依腰围大小做成环套,使用时套挂在钩首上。


            6楼2014-10-12 15:27
            回复
              良渚玉带钩使用时应当是钩首向内,因为它的光洁面和纹饰都是在弯钩的相反方向,而光洁面和纹饰显然是出露在外的一面。这样的用法,又与后来和周汉带钩存在一定区别,后者是钩首向外,纹饰都装饰在弯钩一侧。而前者使用时钩首向里,束带用钩但不见钩,束带牢实不易脱钩。
              还有一点要提到的是,良渚玉带钩通常在一座墓中只发现1件,说明一人用一钩也就够了。但在武进寺墩遗址的5号墓中,却例外地见到2件玉带钩,而且也都出自死者的腰部位置,似乎表明带钩在当时也有同时使用2件的。
              带钩在良渚文化时期已经制成,已是没有什么疑问了,不过它是否为良渚人的首创,却还不能确定。良渚文化的玉器很多都是其它质料器具的礼器化,玉带钩也不例外。推测良渚文化的方形玉带钩不会是带钩的最原始的形态,以钩系带的方式在史前时期有可能出现更早。
              良渚文化玉带钩与周汉带钩之间,还有型制上的差异,更有时代上的空环,不知道在这个足有1千多年长的时段里,古中国人是不是普遍用带钩束带,如果用带钩,又是什么样子,这是中国考古上的又一个未解之谜。我在《带钩概论》中讨论带钩起源时,曾举出当时认为较早的两种类型的初始型带钩为例,其中有一种为较小的无纽钩。现在看来,那种小型无纽带钩与史前玉带钩还真有接近之处,从中隐约可见它们之间应当存在一种内在的联系,只是目前还没有找到处于中间阶段的带钩类型,一时还不能确定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演变关系。
              在良渚文化时期,用这种玉带钩的死者生前可能具有相当高地位,它已经具有了礼器性质,不会为一般人所有,所以出土不多。现在所知出土玉带钩的墓葬,规模都比较大,随葬品数量多,出有大量玉器。作为一种着装习惯,当时使用带钩当已成为普遍的风尚,至少在男子是如此。更多的人当是使用其它质料带钩,只是没有能够保存下来。

              3-1良渚文化玉钩(浙江桐乡金星村)

              3-2良渚文化玉钩(上海青浦福泉山)

              3-3良渚文化玉钩的三面视图(浙江反山

              3-4良渚文化兽面玉钩(浙江余杭反山)


              7楼2014-10-12 15:28
              回复
                五 另类佩钩法:钩环配
                钩扣约束录(5)
                古代带钩的使用方法,一般是将钩纽嵌入革带固定,束带时将钩首勾入带孔,这是最简便也是最流行的做法,不过并不是带钩唯一的使用方法。
                在有的时候古人用带钩束带,带钩需与带环组合使用,这是一种比较特别的束带方法,与一般流行的方法不同。不同之处在于,在腰带本来应当设计钩孔的位置,安装上一个圆环,束带时带钩并不直接穿钩在革带上,而是将钩首勾挂在圆环上。我将这方法称之为“钩环配”,以为配套的圆环也算作是一种带具。
                带钩的这种钩环配用法,在出土文献和实物中都可找到证据来说明。在出土战国楚简中,读到遣册类文字中记有革带和带钩,有时还将钩与环并提,觉得它们应当是一对组合器物。如河南信阳长台关楚简记有“一组带,一革,皆有钩”、“一素缂带,有钩”,而湖北江陵望山2号墓楚简更明确记有“一缂带……一玉钩,一环”。这表明战国时代用圆环挂钩的方法使用面可能并不很窄,革带和丝带都有可能采用这方法束系。
                在战国和两汉时代的墓葬中,也见到带钩与圆环共存的例证,有时还见到带钩直接勾挂在圆环上,这种圆环应当是带环,是与带钩一起使用的带具。与带钩配合使用的圆环,有铜、玉、骨、玛瑙等数种,有时见到一些玉环的制作还非常精致。
                我们可以举出这样一些例证:
                河南固始侯古堆春秋大墓中,有玉带钩、铜环与玉瑗、玉璜和其他玉饰组成的佩饰同出,其中的环有作带环的可能性。在河南汲县山彪镇6号战国墓中,嵌绿松石的铜带钩与玉环同出。山彪镇5号战国墓中铁带钩与骨环共存,郭宝钧先生断定钩与环是配合使用的。洛阳烧沟一座战国墓中,有一人骨架腰部的钩与环相接。安阳大司空村131号战国墓,墓主腰部附近的铜带钩压在一铜环上。山西孝义张家庄14号汉墓中,墓主腰部玉带钩与玉环共存。河北邯郸百家村3号战国墓中,两具骨架都有配钩的带环,而且都是双钩并挂一环,是少见的例证。
                这些与带钩共存的各种套环,显然是与带钩配合使用的,这种不同于直接勾挂的方法可以称为“环钩法”。当然要在出土物中确认哪样的圆环就是带环会有一些困难,因为圆环的用途并不只是作带环。不过在考论玉带钩时,带环的确认似乎要简单得多,在一些地点发现了玉带钩与玉带环共存的例证,而且有时带钩直接勾挂在带环上。
                如在广西合浦黄泥岗一座墓葬中出土的一组钩环配就非常典型,钩与环用同一玉材制成,出土时勾挂在一起。带环作蟠龙形,方体屈回,首尾相接;带钩为雁首形,长喙短体,体侧附双翅,圆钮。这对钩环配属新莽时期的作品,制作精工细巧。
                又如江苏无锡元代钱裕夫妇合葬墓出土的玉钩玉环牌,也是一套少见的钩环配。钩体接近琵琶形,背具钩钮;环体为椭圆牌形,整体看不出环形特点,一侧有小钩孔。钩与环牌正面均透雕写实的花鸟形状,雕工精细。环牌长8.3,钩长7.4厘米。这种变体的钩环配是介于典型钩环配与扣形钩之间的形态,也可归入扣形钩之列。玉扣形带钩出土很多,我们以后再作讨论。
                从现在发现的可以确认的玉带环看,它与玉带钩不仅在取材上一致,而且在雕琢风格上也完全相同,是与带钩同时同工制作的产品,这些都是确凿的带环。
                不仅束带是如此,古代佩物用带钩,有时也会配合带环使用。如佩挂刀剑,有时会在鞘上先固定一个圆环,使用时将这圆环挂在钩首。广东肇庆北岭松山的一座战国墓中,见两柄铜剑旁都有金柄玉环,墓中也见到玉带钩。山东临淄郎家庄春秋1号墓的7座陪葬墓中,都发现玉钩和玉环,有的带钩直接勾压在玉环上,不过这些带钩并不是束带和佩挂刀剑的,而是挂囊盛物用的。
                在传世品中,我们也发现一些钩环配带钩,有玉质钩,也有金属钩,这些带钩也都配有勾挂用的环状体,只是一般环孔较小,大小以容纳钩首为度。
                我们知道,古代带环的存在虽然是确定的事实,但却并非所有的带钩都要使用带环勾挂,许多带钩出土时并不见共存的带环,多数带钩应当采用的是直接勾挂的方式。
                我们还注意到,在鄂尔多斯系统的带饰中见到一种链式带钩,也作钩环配样式。这种链式带钩全用青铜铸造,以链为带,链首一端为带钩,另一端为圆环,使用时直接围挂在腰间。这显然是钩环配方法启发下的一种新创意,应当是古代北方武士喜欢的束带方式。
                附图:

                5-1汉代钩环配玉钩

                5-2元代钩环配玉钩

                5-3传世钩环配玉带钩

                5-4鄂尔多斯钩环配铜钩


                9楼2014-10-12 15:30
                回复
                  六 是扣还是钩?—-说玉带钩中的扣形钩
                  钩扣约束录(6)
                  古代玉带钩式样繁多,制作一般都很精致。这其中有一种别致的样式,钩与环体均呈相同的牌形,使用时两两相合,分不出左右钩环。在一般著述中都将这种带钩名之为带扣,其实由用法看,它还是属于带钩一类,更接近那种我们称作“钩环配”的钩环组合使用的带钩,可以称为扣形带钩。
                  我们常说的带扣,必定有活动的或固定的舌针,这舌针是直接卡入带孔作卡带用的,但是扣形钩不同,它是用钩首勾挂在钩孔中,与带扣的用法不同,却与带圆环的带钩用法相同。两者的用力点一为钩,一为舌,造型区别明显,着力的方式不同,所以我们不能将这样的带钩与带扣混为一谈。
                  这类扣形钩,由考古出土的资料看,它最早出现在宋代,元明清时代沿用。四川绵阳的宋代墓中出土一套扣形钩,纯净的青玉质材,虎形钩首,钩体与环体为对称的素面方牌形,背有扣隼,全长12.7厘米,属于形体较大的一套扣形钩。
                  元代时出现了圆形扣环钩,钩体与环体为对称的圆牌形。江苏溧水柳家村元代墓葬出土一套扣形钩,钩与环均为圆璧形,器面浮雕衔芝螭纹。器体显得比较小巧,全长 7.6厘米。
                  明代的扣形玉钩多为长圆形,钩体也都雕刻有对称的纹饰。贵州贵阳明代墓中,出土一套白玉扣形钩,龙形钩首,钩体左右对称透雕夔衔芝草纹,这接近元代扣形钩风格。背面圆形纽,全长10.5厘米。江西樟树市也出土明代扣形钩一套,羊脂白玉质材,钩与环体分雕衔芝螭纹,长11厘米。
                  清代继续见到扣形玉钩,但多为规整的方牌形,器表纹饰有了一些变化。黑龙江依兰县出土一套白玉质扣形钩,龙形钩首,为对称的方牌形,左右浮雕龙纹,长12.3厘米,器体较大。在黑龙江的讷河双发村墓葬中,出土一套青白玉扣形钩,也是龙形钩首,方牌形器表不见游龙,左右浮雕大朵盛开的菊花,长10.1厘米。
                  两牌相合的扣形钩最早出现于宋代,起初一定是宋人的拟古制作。扣形钩的基本形状,可能是仿造东周时期的那种方牌形带钩,形体都不大。宋人在搜集古物的过程中,应当见到过这种方牌形带钩。不过早期的牌式钩可能是直接勾挂于革带孔中,是否还有配套的环牌,并不能确定,至今还没有发现过。宋人自然也了解古时使用的牌式带扣,而牌式带扣确有对称双牌体的例证。受了这两方面的启发,钩与扣的结合的创意就形成了,具有对称形体的扣形带钩也就被制作出来了,这应当可以看作是宋人的一个发明。
                  扣形钩在考古中发现虽然不多,但传世品数量不少。只是许多人都将它作带扣收藏,没有充分认识到它的价值所在。此外还要说明的是,扣形钩虽然见到玉类材质的较多,其实也有金属材质的制品,有的也制作得非常精致,只是保存状态不及玉钩。
                  与扣形钩相关的发现,还有一种玉扣,它的形态及使用方法,与扣形钩完全相同,但它并不是用于系带,而可能是用于扣衣的,样子要更为小巧一些,可以直称为“扣”。在江西南城县女冠山明益宣王朱翊镪元妃李氏墓出土4件玉扣,其中1件羊脂白玉质,扣合时中间为莲花形,有鸳鸯图形分列两边,长4.1厘米。另有两件为青白玉质,扣合时中间为菊花形,有蜜蜂图形分列两边,长3厘米。玉扣出土时,置头部左侧,不知是否与首饰有什么关系。
                  这种玉扣,也是不能称作带扣的,因为它与带无关,并不用于系带。
                  带钩中特别是玉带钩中的扣形钩,也许是因为较之普通带钩和带扣出现得晚一些,更可能是因为发现数量不多,使用面不广,所以不大为研究者所注意,倒是有些收藏者常常津津乐道。在我们关注带钩和带扣研究时,对于这一类特别的带具也是不能忽视的。关于它的起源年代,关于它在带具发展过程所占有的位置,还有它实际的用途等等问题,都还有必要作些探讨。目前的资料积累还不够丰富,尤其是考古资料并不系统,所以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还须等待些时日。
                  附图:

                  6-1宋代扣式玉钩(四川绵阳)

                  6-2元代扣式玉钩(江苏)

                  6-3明代扣式玉钩(贵州、江西)

                  6-4清代扣式玉钩(黑龙江)

                  6-5传世扣形玉钩

                  6-6明代玉扣(江西)


                  10楼2014-10-12 15:30
                  回复
                    汉代玉带钩的钩首较之战国多数大且长,也是以龙首和禽首为主。钩体装饰除阴刻几何纹饰,开始出现浅浮雕与透雕蟠螭和凤鸟等纹饰。在广州南越王墓和河北满城汉墓这样的王级墓葬中,都发现多件精致的玉带钩,都是汉代玉钩中的上品。
                    东汉时玉带钩发现不多,曲棒形和琵琶形钩与西汉时期没有明显区别,精致的带钩极少见到。
                    玉带钩中有一种体方有棱,有四棱形,也有少数为多棱形,多数为方钮,归为方体形钩。这类带钩工艺相对较为简省,一般不加琢其他纹饰。方体形玉钩从战国早期开始见到,战国至两汉多见。战国时期的方体玉钩,在河南、湖北和浙江都有发现,形体较小,一般长度在4~6厘米之间。汉代的方体玉钩,造型与战国相去不远。安徽巢湖放王岗墓葬出土多棱体青白玉钩,龙首,钩体窄长。广东肇庆松山出土四棱方体灰白玉钩,鸭首,极似战国同类玉钩风格,长仅4.4厘米。
                    战国早期已有素体琵琶形玉钩,两汉琵琶形素钩各地均有发现。属于西汉时期的有出自江苏铜山小龟山的青白玉质鹅首形钩,有陕西长安杜陵陪葬墓的青白玉质龙首形钩。琵琶形玉带钩形制仿自铜带钩,也是汉代玉钩中见到的较多的一类。
                    玉带钩有时与玉环配套使用,有时考古能见到与带钩同时出土的玉环,我们称之为“钩环配”。
                    玉带钩中的琵琶形钩一般形体不大,钩弋夫人所在拳中的带钩,也一定是较小的那种,也许超不过5厘米。
                    仔细想一想,没有钩弋夫人,没有那一枚带钩,还会有那一段流血的宫廷史么?没有钩弋夫人没有昭帝,武帝之后的那一段汉史又会怎么写成呢?

                    7-1掌中钩

                    7-2 琵琶形玉带钩

                    7-3 西汉棒形和异形玉带钩

                    7-4 南越王墓出土玉体金钩

                    7-5 元代玉带钩


                    11楼2014-10-12 15:31
                    回复
                      八 孔孟与带钩三题
                      钩扣约束录(8)
                      关于带钩这样的话题要说到孔子和孟子,好象有点不着边际,圣人与带钩何干?
                      当然是有些干系,孔孟庄都曾经以带钩说事或被动地与带钩并提,都是以小见大,宣扬那时代的道理。庄子的名句“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将带钩与国体并提,讲述了一番极易懂却极不可行的理。在《庄子·知北游》中,还说到一个制作带钩的故事,一个专以制作带钩为生的人,八十岁了,他制的带钩非常精致,人问他您有什么巧有什么门道,老者说他二十岁开始喜爱制带钩,对于其它事情视而不见,专心于带钩一技,全部时间都用到这上面,按这位老钩匠的话说,是“于物无视也,非钩无察也”,所以才能做出细致精巧的带钩。这让人想到那个铁杵磨成针的比喻,劝人专心致志,说的是同一个道理。
                      孔子和孟子,确也曾以带钩说事,或被人借带钩说事,有时说的还是很大的事理呢。
                      一 辞禄与盗钩
                      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世人已经非常喜爱用带钩束带,钩带束腰,在当时是标准的装束。而齐鲁之地,礼仪之邦,带钩更是礼服必备的物件。孔子在生活中,大约也是取用带钩束过腰带,尽管他不是武士,那时节但凡束带,就有可能用到带钩。当然我们用不着较真孔夫子究竟用没用过带钩,也更不用操心他会喜爱什么样式的带钩,但有一件史事却实实在在地将他与带钩拉扯到了一起,这倒是一件值得说道的事情。
                      话头就从“孔子辞廪邱,终不盗带钩”一语说起。最初读到这话的出处,是明代杨慎《升庵诗话》“子书传记语似诗者”所引,即“孔子辞廪邱,终不盗带钩。许由让天下,终不利封侯。”又见明人王世贞《艺苑卮言》也引了这样四句,都注明语出《淮南子》。孔子如何辞廪邱,又如何有盗带钩之说?不考究这其中的一段史实,就很难明白这话里的道理。
                      在《淮南子.氾论训》中,读到的原文是这样的:
                      孔子辞廪丘,终不盗刀钩;许由让天子,终不利封侯。……由此观之,见者可以论未发也,而观小节可以知大体矣。故论人之道,贵则观其所举,富则观其所施,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贫则观其所不取。视其更难,以知其勇;动以喜乐,以观其守;委以财货,以论其仁;振以恐惧,以知其节。
                      这里表达的的意思,是如何判断人是人非,能根据人的行为,知其贤与不贤。孔子连齐景公送他的廪丘封邑都推辞了,他绝不可能会去做偷刀钩一类小物件的小盗贼;许由连天子都不要做,他也绝不会稀罕封侯之类的事。由此看来,从已发生的事情中可推知还未发生的事,从观察小节可推知大体。所以认识评判人的方法是,对尊贵者观察他怎样行事,对富有者观察他如何施舍,对穷困者观察他不受什么,对卑贱者观察他不做什么,对贫穷者观察他不取什么。将他处于危难以观察勇气,赠他喜好的东西以观察操守,送他钱财以观察仁心,让他感觉恐怖以观察气节。用不同的方法观察不同的人,这些办法行之有效。
                      《淮南子》在这里列举了两个圣人为强证,许由与孔子。先说许由,传说他推辞了尧帝的禅让,洗耳颖水,隐居山林。许姓部落的发祥地在颍水流域的豫中一带,后来是为许国的封地。在《庄子.逍遥游》中,我们读到“尧让天下,许由不受”的故事。尧为让天下,诚恳地比许由为日月,比自己为小火炬。许由拒绝得也很坦率,说自己决不越俎代庖。又说后来尧还想让许由做九州之长,同样也被推辞了。连君王都不愿意做的许由,还有什么样的功名利禄能对他有所动摇呢?这大概就是《淮南子》中“许由让天下,终不利封侯”的意思了。
                      孔子辞廪丘,见载于《吕氏春秋.离俗.高义》。说的是孔子游齐国见到齐景公,景公赠廪丘与他,以此作为他的供养之地,孔子当即拒绝不受。回到住处,孔子对弟子说:“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亦甚矣”。说他游说景公,景公并没有接受他的主意,却赐给他廪丘,景公是太不了解他的为人了。他让弟子赶着车子,辞别景公而去。《吕氏春秋》赞扬孔子的高行,说“孔子布衣也,官在鲁司寇。万乘难与比行,三王之佐不显焉,取舍不苟也夫!”意思是孔子虽是地位不高,但万乘之君品行难与他比肩,三王辅臣名节没有他显扬,孔子对待取舍的态度一点也不含糊啊!


                      12楼2014-10-12 15:33
                      回复
                        二 以钩注者惮
                        以瓦注者巧,以钩注者惮。这是古语,也是当代比较常用的语句,原出《庄子·达生》,当然这也许是庄子假托孔子讲出的一个道理。
                        有一次学生颜渊对孔子说,他曾经渡过一个深渊,见摆渡的人划船技术十分高明,操舟若神。颜渊很羡慕,问操舟可不可以学,回答说是可以,还说如果要是会游泳后,学划船就特别容易,要是会潜水就是从没见过船也会划船的。颜渊问孔子其中的道理,孔子说真正会游泳的人不会怕水,甚至把水都忘记了,他划船的时候不会害怕,即使船翻了,对他的生命也没有威胁。会潜水的人把波浪看成是陆地山丘,把深渊看成是高冈,他连水底都可以下潜,还会怕翻船吗?所以说,会水之人,学习划船会特别容易。孔子还说,人有大见识去学一件技巧会容易得多,没有阅历心中忐忑就很难学好。
                        听孔子这番话,让人觉得他应当会游泳,他讲的道理太透彻了。为着进一步教导颜渊,孔子还举了一个赌场上的例子。他说赌博有的下注大,有的下注小,用陶罐当赌注的人赌得自在,用带钩当赌注的人赌得战战兢兢,用黄金当赌注的人甚至于会神志昏乱,正所谓“以瓦注者巧,以钩注者惮,以黄金注者殙。”孔子还说,其中的道理是一样的,做事要专心一志,如果心有顾忌,就会分散注意力,分心他顾思维必然混乱。
                        孔子的“以瓦注者巧,以钩注者惮”,这是心理学范畴的道理,倒是不难理解。他说的钩应当是带钩,但他说到的瓦可不是今日说的瓦片,应是指的陶器,古称陶器为瓦器。所谓“弄瓦”也与陶器相关,不是砖瓦之类,这是题外话了。
                        三 钩金舆羽论轻重
                        钩金舆羽,典出《孟子》。读《孟子·告子下》,有一节议论礼仪的重要性,以礼仪比饮食比**,觉得还不单单是讨论精神与物质的要义,议论生动,值得一读。
                        议论先以一个任国人与屋庐子的对话入手,任国人问屋庐子说礼仪与饮食哪个重要,屋庐子说礼仪重要。又问**与礼仪哪个重要,屋庐子说还是礼仪重要。任国人于是说,依礼谋食就要饿死,不依礼谋食就能得到食物,那一定要遵守礼仪吗?依礼迎亲娶不到妻,不依礼能娶妻,一定要依礼迎亲吗?
                        屋庐子回答不出来,第二天专程去邹国告诉老师孟子,孟子说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呢,不明白问题的实质而由表面说事,说金子重于羽毛,难道可以用一枚带钩大小的金子与一满车的羽毛去比较吗?取不得食即死这样重的事与礼仪上轻微的细节相比,那能不是饮食重要吗!用娶妻这样大的事与礼仪上的细微末节相比,那能不是娶妻重要吗!孟子还教屋庐子去答复任国人的问题,就说“扭折兄长的胳膊去抢夺他的食物就得食,不扭就不得食,你会去扭吗?翻越东邻的墙头去搂抢他家的少女就能娶妻,不搂抢就娶不到妻,你会去搂抢吗?”
                        孟子这最后的原话是,“逾东家墙而搂其处子,则得妻,不搂则不得妻,则将搂之乎?”孟子这话说得精彩,不知那任国人又会生出怎样的问话来。孟子的意思,是不能用不恰当的对比去怀疑礼仪的重要性,用现下的话说,不能钻牛角尖。
                        一钩金不能与一车羽比较重量,是以带钩喻小喻轻,孟子一定说的是常人所用带钩。在孟子所处的战国时代,流行的带钩形体小者居多,但有些王者之钩、贵族之钩,也有形体很大的,当然重量也不会大出很多,一钩之重也不会重过一车羽毛吧。
                        带钩因其小而进入诸子的议论,诸子因带钩之小之轻阐述他们的大道理,带钩也正因了诸子的议论而辗转进入到现代人的记忆之中。

                        战国小型带钩

                        战国金带钩(江苏涟水)


                        14楼2014-10-12 15:36
                        回复
                          汉代浚仪的仿品大梁氏带钩,其中一定会有高仿,虽然并不能确定是什么样式,但一定精美无比,不能太过于光素。既然要仿制,一定不会是汉代常见的样式,或许属中原战国式带钩,而且是精中之精者。圈称特地提到那里曾是周代梁国的都城所在地,都人曾经拥有的带钩,品质应当是上乘居多吧。
                          查河南开封城中及附近出土之战国带钩,未见出色精品。而迄今所见魏国带钩最美者,当属河南辉县固围村5号魏国贵族墓出土鎏金嵌玉镶琉璃银带钩。带钩用白银制作,通体鎏金,钩身铸兽首和凤鸟,钩身正面嵌3枚白玉玦,玉玦中心都镶有半球形琉璃彩珠,钩首用白玉琢成雁首形。这是少见的战国带钩精品,同时采用多种工艺,取用多种材质制成。战国中期以前魏国列为七强之一,甚至于与秦国抗衡,曾经攻占秦河西之地,也有过灭中山、大败齐军、攻占楚国大梁的战绩。魏国后来迁都于大梁,地即今河南开封,王侯们进入新都时一定都束系着华美的带钩,像辉县固围村那样的带钩也一定被带到了大梁。
                          记入《陈留风俗传》的浚仪大梁式带钩,没准就是像辉县固围村那样的带钩。汉代极少见到那种极品带钩,所以一当有了发现,真有可能萌出仿制的念头。汉代时那些仿制的大梁式带钩,说不准某一天也会发现,兴许也会确认一二件,当然这会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在此也只是立此存照而已。如果仿品的品质超过了原品,我们恐怕就很难加以区别了。
                          另外还要提到的是,汉时浚仪出水(因为发现在池沼中)的古董并不只是带钩一种,还有所谓“大梁式剑”也名噪一时。《水经注》说,“梁国多沼,时池中出神剑,至令其民像而作之,号大梁氏剑。”那时的仿品,除了带钩,还有长剑,这仿大梁氏剑说不定也风靡一时。南朝时梁武帝萧衍命陶弘景造神剑十三口,也称是“大梁氏剑”,正如《剑记》所记,“梁武帝命陶弘景造神剑十三口,以象闰月。”一剑象一个月,这不是作武器用了,象征季候而已。


                          河南辉县固围村5号魏国贵族墓出土鎏金嵌玉镶琉璃银带钩


                          17楼2014-10-12 15:40
                          回复
                            十一 善自约束:中国古代的带钩与带扣
                            钩扣约束录(16)



                            有一样现代人身上少不了的行头,虽然它只是一个小小的物件,它可是4000多年前就有了的发明,就是我们腰间的腰带扣。不可小看了它,虽然不曾上过什么发明记录榜,它可实实在在是一项重要的发明,是与关键部位相关的关键发明,也是一个用途广泛、延用时间巨长的发明。
                            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束带用具,是良渚文化的玉带钩。这种玉带钩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造型,而且仅见于高等级的贵族使用,可以推断它已经具有了礼仪性质。一般的人束带当有其他质料的带钩,这些带钩很难留存下来。还有一个可能的推断是,更原始的带钩,出现的年代还会早一些,还没有用玉石作材料。
                            最早的带钩出现以后,并没有在更大范围普及。在中原地区的历史时代初期,也许还继续着更早年代结绳方式系带的传统。这种打结的方式,系起来容易开解难,所以就有了一种特别的器具——觹,它是用于解结的一个发明,像一个不太尖的锥子,也是要随身携带的一个小物件,有时也用玉料制成。
                            文明的伴生状态,有秩序,也有战争。当战争成为社会生活的常态,军士的装备也越来越规范,皮革用于盔甲的制作,也开始用于腰带的制作。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宽厚的革带不能打结,于是一种勾挂方法出现了,这方法应当是受了良渚人使用带钩传统的启发。金属与非金属的钩应运而生,这样的钩将尾端固定在革带上,使用时勾住钻有孔眼革带的另一端,靠人体的张力束腰。腰带上配钩,这带上之钩就有了一个约定的名字,叫做带钩。
                            大约自春秋时代开始,带钩的使用已经较为普及,经战国到两汉,带钩成为先人不离身的小当家。没有带钩,行军打仗的兵士不会有自在的行动,一般的人众也不会有自在的行动。有钩有带,约束自我,方得自在之身。
                            腰带制品,当汉晋之际,出现过一次重大的换代过程。带扣逐渐取代带钩,成为束带用品的主打产品。带扣最先是用于马具束带,用于人身以后,更加艺术化了,无论造型与附加装饰都有了明显改变。不过后来这种艺术化的风气不再盛行,带扣大体沿着实用的路径演变,很快就定型下来,定型得与我们今天使用的带扣没有什么明显区别了。
                            带钩如果从良渚文化算起,至汉末之时,间断使用了近3000年。如果自春秋初年起算,金属带钩使用了差不多1000年上下。接着带扣用到今天,则接近有2000年光景。上自帝王,下至平民,在正式场合都不能缺了它,就是这样的小物件,陪着过去的人们自在走过了4000多年!
                            带钩与带扣,虽然断续有人做过一些研究,因为资料较为零散,更因为这样的物件过于细小,一般不为研究者看重,所以不大注重综合性研究。我自己虽然多年来投入了一些精力作梳理,但研究做得并不系统,不过还是提出了一些问题。如带钩的起源,分类与演变,及带扣的演变等,还有带钩与带扣的名称、使用方法等,对这些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认识。另外对钩与扣的文化史意义,也有所涉及。有人因佩钩而得以继承王位,有人因窃钩而被诛杀,小小的带钩也演绎过风云变幻的历史。
                            带钩与带扣,造型不同,使用的年代也不同,但功用相同,所以放在一起考察。本书其实是以往研究文字的一个结集,所取的书名“善自约束,”取自汉代王逸语。王注《楚辞·离骚》“索胡绳之纚纚”曰:“纫索胡绳,令之泽好,以善自约束,终无懈倦也。”古者束带修身,或谓束修,又言束修自好,也应当是束带引申的意义。又《太平御览》卷三百五十四引《梦书》曰:“梦得钩带,忧约束也。钩带著身,约敕已也。持钩带脱,事决已也”。带钩入梦,约束入梦,这也是生活的写照吧。
                            束而约之,约而束之,带钩担承过了,带扣担承过且依然还在担承。约束自己,方得自在,小小的带钩带扣,还真不能太小瞧了。


                            18楼2014-10-12 15:41
                            回复
                              全部发完,转发时一定要注明转自3n3n的博客
                              —————————————The en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楼2014-10-12 15: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