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空间组合论吧 关注:15贴子:106

回复:《建筑空间组合论》第三版阅读笔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建筑的形式和功能有怎样的联系?の5
在社会主义中国,情况发生了变化——建筑从少数人享用转变到为所有的人创造合理的生活环境。
建筑功能的合理性不能脱开社会条件而追求一种抽象的、绝对的标准。


16楼2015-03-02 23:43
回复
    建筑的形式和功能有怎样的联系?の6
    建筑功能问题的发展观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也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建筑,作为满足人类生活的需要,也必然要随之发展和变化。


    17楼2015-03-02 23:48
    回复
      建筑的形式和功能有怎样的联系?の6-1
      建筑功能问题的发展观点例子:
      以建筑类型来说,近代资本主义大生产的出现使社会生产力突飞猛进地发展,于是伴随着机器生产就出现了规模巨大的新型工业产房。
      在生产力飞跃发展的基础上,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巨大变化,于是对建筑提出了许多新的、前所未有的功能要求——原子能发电站,大型体育馆,超高层建筑等....


      18楼2015-03-02 23:56
      回复
        建筑的形式和功能有怎样的联系?の7
        建筑功能因素所回答的正是社会发展所提出的各种要求,这种要求是无时无刻都在变化发展的因素。
        建筑功能的发展和变化意味着:
        新的要求与原有的空间形式之间必然要从相对的统一而逐渐发展成为冲突、对抗,随着这种矛盾的日益尖锐,最终必将导致对旧的空间形式的否定。


        19楼2015-03-03 00:03
        回复
          建筑的形式和功能有怎样的联系?の8
          西方近现代建筑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过分夸大了功能对于建筑形式的决定作用,但它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
          对称建筑形式:庄严、肃穆、雄伟。
          非对称建筑形式:自由、轻巧、活泼。
          主要取决于精神功能的建筑:纪念碑、凯旋门。
          主要取决于物质功能的建筑:仓库、堆战。


          20楼2015-03-03 00:15
          回复
            建筑的形式和功能有怎样的联系?の8-1
            必须同时满足人们的“物质功能”要求和“精神功能”要求的建筑:居住建筑、工业建筑和公共建筑。
            这两方面因素做为基本内容而谋求与之相适应的建筑形式。


            21楼2015-03-03 00:20
            回复
              建筑的形式和功能有怎样的联系?の8-2
              “物质功能”要求和“精神功能”这两方面因素在建筑中所占地位并非完全对等。


              22楼2015-03-03 00:22
              回复
                建筑的形式和功能有怎样的联系?の8-3
                “物质功能”在大部分情况下,在决定空间、体量上占主导地位。
                “小部分情况”即纪念碑等注重“精神功能”的建筑。


                23楼2015-03-03 00:37
                回复
                  形式美和艺术美:
                  形式美:限于物体外部是否符合于统一与变化、对比与微差、均衡与稳定等等与形式美有关的法则。
                  艺术美:通过自身的艺术形象表现一定的思想内容。“灌注生气于外在形式以意蕴。”
                  这两种美是相互联系的,这使得形式美有可能过度为艺术美,因而实际中很难划分它们的明确界限。
                  尽管并非所有建筑都能达到艺术创造的高度,
                  但是它们必须遵循形式美的基本法则,以此为手段来满足人们起码的精神感受方面要求的目的。


                  24楼2015-03-03 00:49
                  收起回复
                    建筑艺术:
                    建筑艺术虽能反映生活,但是却不能再现生活。
                    一切艺术都是要立意在先的,表现为一种自觉的、有目的的行为。
                    如果使建筑的艺术意图与建筑的功能性质相矛盾,或者不加区别的把一切建筑都铸入一种模式中去,这样做的结果势必要抹煞【mǒshā(同"抹杀")】建筑的性格特征,从而导致建筑形式的千篇一律。


                    25楼2015-03-03 01:04
                    回复
                      建筑的性格特征:
                      1.时代风格:反映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定民族、地区的风格。
                      2.民族或地域风格:民族和地域赋予。
                      (一幢建筑,都处于其时代,也处于其民族和地域,所以它必然兼顾两重风格)
                      3.个人风格:才性异区,文辞繁诡。繁诡(fán guǐ):复杂多变。作家不同的创造个性形成了作品的差异。在建筑设计领域中,作者赋予建筑某种特征的称之为个人风格。


                      26楼2015-03-03 01:17
                      回复
                        建筑,社会上层建筑(指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
                        萧何为汉高祖刘邦营建未央宫时认为:“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这里可以看出,历代中外统治者都懂得怎样利用建筑艺术来巩固他们的政治统治。
                        这表明建筑艺术和其它艺术一样,不仅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的反映,而又反过来起着保护经济基础的作用,因而它自然成为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


                        27楼2015-03-03 01:26
                        回复
                          新的物质、精神功能要求: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旧的建筑形式不仅满足不了新的功能要求,而且作为一种艺术形象同样也不能反映新的精神面貌。


                          28楼2015-03-03 01:33
                          回复
                            中国传统建筑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传统发展旅程,然而在封建社会经济逐渐僵化的过程中,中国传统建筑也开始止步不前。
                            近代,中国发生巨大社会变革,历史的发展性产生断层,传统建筑由于功能的落后局限而退出历史舞台。
                            壹:从功能使用要求来看。
                            贰:从精神和审美要求来看。
                            END.
                            下一篇: 叁:从物质技术手段方面来看


                            29楼2015-03-03 01:42
                            回复
                              叁:从物质技术手段方面来看


                              30楼2015-03-03 22: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