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空间组合论吧 关注:15贴子:106

回复:《建筑空间组合论》第三版阅读笔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黑格尔:每一门艺术都有它在艺术上达到完美发展的繁荣期,此前有一个准备期,此后有一个衰落期。
建筑上的对立矛盾统一运动问题:建筑功能和建筑形式,建筑艺术形式和建筑内容思想
历史上一种风格的形成:实际上就是这种矛盾的结果。
建筑装饰和艺术风格的周期变化,就是这种矛盾的侧面印证。


48楼2015-03-05 22:30
回复
    后现代建筑学派(又称:激进的折衷主义):对西方现代建筑(一些过分夸大功能的建筑)的否定
    西方近现代建筑:在否定复古主义、折衷主义的基础上成长起来。倘若其否定,那么意味着历史上某些建筑风格(或许是折衷主义)会重新得到肯定。
    通例:文艺复兴建筑是对中世纪建筑的否定,而中世纪建筑又是对古典希腊,罗马建筑的否定。
    西方建筑发展历史:有两个对立的两极。
    一方整齐划一,严禁对称为特点。
    一方自由活泼,放荡不拘为特点。
    随着历史的推移,双方每一次周期性的重现都有质的飞跃,但两者的对立是鲜明的。


    49楼2015-03-05 22:44
    回复
      复古主义思潮(古典复兴、浪漫主义与折衷主义)
      建筑创作中的复古主义思潮是指从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末流行于欧美的古典复兴、浪漫主义与折衷主义。
      (一)古典复兴(Classical Revival)(1760年-1880年)
      在建筑史上是指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在欧美盛行的仿古典的建筑形式。
      这种思潮曾受到当时启蒙运动的影响。
      古典复兴建筑在各国的发展,有共同之处,但也有所不同
      古典复兴建筑的类型,主要是为资产阶级政权服务和为社会生活服务的建筑,如:国会、法院、银行、交易所、博物馆、剧院等公共建筑,还有纪念性建筑。
      1.罗马复兴:
      (1)法国:
      法国是古典复兴运动的中心。在拿破仑帝国时代,在巴黎建造了许多国家级的纪念性建筑,在这类建筑中,它们追求外观上的雄伟和壮丽,内部则常常吸取东方的各种装饰或洛可可的手法,因此形成所谓的“帝国式”风格(Empire Style)
      代表作品
      星形广场上的凯旋门(1808-1836年)它是欧洲100多座凯旋门中最大的一座。
      (2)美国
      美国独立后,古典复兴建筑盛极一时
      代表作品:
      1) 美国国会大厦(1793—1867年)
      仿照了巴黎万神庙的造型,极力表现雄伟的纪念性。
      2) 美国白宫
      (3)英国
      英国在18世纪下半叶兴起了罗马复兴的潮流
      代表作品:
      英格兰银行(1788~1835年)
      2.希腊复兴
      (1)英国:希腊复兴的建筑占有重要的地位
      代表作品:
      .爱丁堡中学(1825-1829年)
      不列颠博物馆(1823-1847年)
      (2)德国:德国主要是希腊复兴式
      代表作品:
      柏林宫廷剧院(1818-1821年)
      柏林勃兰登堡门
      (二)浪漫主义(Romanticism)(1760-1880年)
      浪漫主义是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活跃于欧洲文学艺术领域中的另一种主要思潮,它在建筑上也得到一定的反映。
      (1)浪漫主义最早出现于18世纪下半叶的英国。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30年代是它的早期,也称为先浪漫主义时期。
      先浪漫主义带有旧封建贵族怀念已失去的寨堡与小资产阶级为了逃避工业城市的喧嚣而追求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情趣和意识。在建筑上则表现为模仿中世纪的寨堡或哥特风格。
      1) 模仿寨堡的典型
      埃尔郡的克尔辛府邸(1777-1790年)
      2) 模仿哥特教堂的典型
      威尔特郡的封蒂尔修道院的府邸(1796-1814年)
      先浪漫主义在建筑上还表现为追求非凡的趣味和异国情调,有时甚至在园林中出现了东方建筑小品。例如英国布赖顿的皇家别墅(1818-1821年)。
      (2)从19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是浪漫主义的第二个阶段,是浪漫主义真正成为一种创作潮流的时期。这时期的浪漫主义建筑以哥特风格为主,故又称为哥特复兴(Gothic Revival)
      浪漫主义建筑最著名的作品
      英国国会大厦(1836-1868年)
      英国国会大厦是规模最大、最典型的哥特复兴式建筑。
      德国新天鹅堡
      (三)折衷主义(Eclecticism)(1820—1920年)
      折衷主义是19世纪上半叶兴起的另一种创作思潮,这种思潮在19世纪以至20世纪初在欧美盛极一时。折衷主义越过古典复兴与浪漫主义在建筑样式上的局限,任意选择与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不管时期、不管地区),把它们组合成各种式样,所以也称之为“集仿主义”。
      折衷主义在欧美的影响非常深刻,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19世纪中叶以法国最为典型;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又以美国较为突出。
      折衷主义的代表作
      (1) 巴黎歌剧院(1861—1874年)
      是法兰西第二帝国的重要纪念物。它的立面是意大利晚期的巴洛克风格,并掺杂了繁琐的洛可可雕饰。
      (2) 巴黎圣心教堂(1875-1877年)
      属于拜占庭和罗马风建筑风格混合的例子。
      (3)罗马伊曼纽尔二世纪念碑


      50楼2015-03-05 22:48
      回复
        我国传统建筑的发展:
        也呈现出了一定的周期性,但受制于封建社会周期过长,
        推动建筑发展的重要因素——功能和技术——长期停滞不前。
        到了近代,巨大的社会变革,五花八门的西方建筑形式随着西方文化一涌而入,致使我国传统建筑失去了发展的条件。


        51楼2015-03-05 22:53
        回复
          中国近代折衷主义建筑文化
          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在1900年—1937年是一个高潮,在此期间特别是中前期,建筑发展的主流趋势是西方折衷主义,姑且称作中国建筑史上的折衷主义时期。在这一时期涌现出的大量建筑作品,无论从其社会功能、使用材料、内在结构和外在形式,已经明显地不同于中国传统建筑了。折衷主义建筑的特点是博采众长。哈尔滨有东方小巴黎的美誉,其大多数一类保护建筑即为折衷主义。哈尔滨建筑中折衷主义作品比重很大,甚至在新艺术运动建筑中也不难找到折衷主义的成分。代表建筑有铁路文化宫(原中东铁路俱乐部)、车辆厂文化宫、亚细亚电影院(原敖连特电影院)、新闻电影院(原丽都电影院)。


          52楼2015-03-05 22:56
          回复
            本书第一章读记完毕,下面会新开一帖作为第二章。
            此后“一章一帖”是惯例。
            注(带ZJM的楼层是本人的个人联想和看法之类......)


            53楼2015-03-05 22:59
            回复
              德国新天鹅堡—哥特复兴(1830~1870,浪漫主义第二阶段)—浪漫主义(1760~1880)—复古主义思潮(1760~18世纪末)


              来自iPhone客户端54楼2015-03-11 01:27
              回复
                求开第二贴


                来自iPhone客户端55楼2016-01-28 14:46
                回复
                  真棒,楼主


                  IP属地:安徽56楼2016-05-15 19: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