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打ets吧 关注:33贴子:119
  • 3回复贴,共1

【T】TPO 都做完了,托福分数还是很低怎么破?|必备常识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对于绝大多数中国同学来说,“刷题”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儿了。似乎从小学开始,我们的学习生活就和“题海”以及“做题”深深地连在了一起。我今天依然记得,高考前老师发过的试题和试卷,几乎可以堆成一座小山,各种真题、模拟题、竞赛题……那时候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不断地做题,不断地听老师讲题。后来,原本学计算机专业的我阴差阳错地在新东方教了十多年出国考试类课程,我发现,中国学生在准备托福这种语言类出国考试的时候,也试图通过“做题”来获得高分。可是,我几乎每天都会接到学生这样的问题:“杜老师,我手头上所有的真题和 TPO 都做完了,可分数还是很低,怎么破?”。
面对这样的问题,普通老师的回答通常是:“你可以把做过的错题总结一下,或者背下来,避免重复犯错。”文艺老师的回答通常是:“这很正常,人生就是这样,要不断犯错,才能知道怎么前进。”还有一种老师的回答是:“回去把这些题目拿出来重新做 N(N=2~30 不等)遍。”
呵呵!相信我,如果学生真的按照这样的建议去做了,过几周他们还会再来问老师们一遍的。那个时候,他们已经绝望,老师们可以继续用下列两句话安慰他们:1.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2.谁不是一边受伤,一遍学坚强。可是,说好的“辉煌”和“坚强”呢?
为什么做题没有让准备托福(甚至是准备所有英语考试)的学生获得理想的高分?为什么我们坚持了十几年(甚至现在依然在坚持)的“题海战术”在英语学习这个领域就失效了呢?要讨论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承认两条基本假设:


1楼2015-07-07 16:55回复
    1.我们所做的题目,原本是用于对考生进行测评,而不是进行训练的;
    2.任何题目都是在检测考生的某一项或某几项能力。


    2楼2015-07-07 16:56
    回复
      如果你认为这两条基本假设不对,那么后面的文字就可以不用继续看了,因为所有讨论都会建立在这两个前提基础之上。
      按照这两条假设,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同学,做了一道托福考试中的真题,无非会产生两个结果:做对和做错(蒙对的也算做错)。如果他做对了,意味着在这道题希望检测的能力上,他没有表现出任何缺陷。那么,做这道题本身不会改变任何他的能力。一个简单的例子是:1+1=?这个题目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论做多少遍,都不会改变自身能力。换句话说,做对的题对学生而言,是白!做!了!相反,如果这个题目他做错了,则意味着他在这个题目所要检测的能力点上出现了缺陷,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做题所产生的结果,无非是不断重现这种缺陷,也不会对他的能力产生本质的改变。
      这个道理其实很像我们去做体检。在体检中,表现正常的检查其实只是给了我们一点信心和安慰,因为它告诉我们——身体的某个器官或者机能木有问题。换句话说,正常的检查等于是“白做了”。相反,检查出问题的地方,我们要做的是去医院做针对性的治疗,而不是希望通过不断体检来让这个问题消失。


      3楼2015-07-07 16:56
      回复
        那么,结论来了:做题只是一种检测手段,而不是训练手段!这和我们的假设 1 是吻合的,因为这符合题目产生的“初心”。可是,问题也来了:为什么过去我们做数理化的题目,好像就获得了进步呢?为什么有些人就是做了真题,也在托福考试获得了高分呢?
        第一个问题其实很好解释。对于数理化这种理科类的专业,学科知识点和题目是高度融合的,换句话说,叫做测试题库和训练题库高度重合(一致),对于这种学科,做题本身就是在针对性地训练能力。比如,一道检测勾股定理的数学题,通过做题本身,学生就可以掌握勾股定理,而不需要再做其他工作。但是,英语这种学科,测试题库和训练题库是高度背离(不一致)的,它的题目几乎不能起到训练作用。比如,学生做错了一道托福阅读题,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单词不认识,也可能是句子没看懂,也可能是逻辑关系理解错了。对于不同的能力缺陷,我们应该用不同的方式来解决,而不是继续通过做题来试图获得提升。
        至于第二个问题,实际上是一个逻辑上错误归因的范例。在托福考试获得高分是一个结果,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会很多,做题只是一种表现,我们在不能排除他因的时候,不能认为做真题是导致高分的直接原因。那么,难道做题或者“刷题”就一点用都没有么?
        很多人总是希望用极端的思维来考虑问题,这让我感觉很遗憾。在前面,我其实已经承认了做题的一个价值——检测考生的能力缺陷。所以,适当做题、定期做题是必要的,因为我们必须不断地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儿。此外,做题还是很好的心理安慰剂,可以让我们觉得“其实自己蛮拼的”。当然,对于个别能力缺陷,比如单词不认识,通过做题也可以解决一些,只不过,效率超级低罢了。对于我们来说,做题其实只是获得进步过程中的一个点,而不应该是一个每天持续的线。在做题之后,学会有效的分析、找到能力缺陷,并且针对能力缺陷配置对应的“训练题库”(比如朗播的句子分析、听音辨音、模仿造句等等),才会真正达到有效提高的目的。
        人最痛苦的事情是“钱花光了,人还没死”,而对于学生而言,最最痛苦的事情,是“题做没了,分儿还没上去。”


        4楼2015-07-07 16: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