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皮吧 关注:18,175,411贴子:972,440,334

回复:【转】学生党进来看看,如何让语文在130分以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dd


来自手机贴吧16楼2015-10-11 17:27
回复
    1


    17楼2015-10-11 17:27
    回复
      我是高三狗。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8楼2015-10-11 17:28
      收起回复
        好了,开始吧,小伙伴们亲点击【只看楼主】哦


        19楼2015-10-11 17:28
        回复
          语文答题有技巧的。当初高考语文一百三多,每次模考一百二以上,从未失手。现在给高中的学子传授答题经验~这些是只会念答案老师不会讲的,想听的进。保证语文成绩有提高。


          20楼2015-10-11 17:28
          回复
            古诗看到题之后一定先分类,分成唐诗、宋诗、豪放词、婉约词。不同的类型回答时内容是不一样的。
            因为唐诗是以情入诗,宋诗是以理入诗。 比方我们正常生活中表达思乡,成天把思乡挂在嘴边是低级的表达情感的表现。写景才是王道,比方写明月,进而写到家乡的月~比方写捧起家乡的黄土狂吻。这比单纯的语言表达强多了。
            请同学们记住,唐诗都是以景写情,触景生情的。反应到答题上,你要记得这样几句话。写上了老师绝对给分:以景写情,触景生情,诗人通过对某某景物的描写表达了某某感情,情景相生,使无形的人的愁思有形化,使有形的景色沾染了诗人的主观感受 ,下面举例子,最后总结,唐诗得分三步走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廖乱边愁说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这是唐诗啊!更进一步是边塞诗,我们通过后两句来体现怎么答题


            22楼2015-10-11 17:29
            回复
              一般出题格式是这样的:某句写的好不好,好在哪里,去掉行不行之类的。这是历年出题的唯一套路,其他出题方法和这个是等价的,因为他让你回答的内容是一定的。这里举例,上诗中后两句表达好在哪里?通过对本题的解答说明答题的三步走战略 。


              23楼2015-10-11 17:30
              回复
                hi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25楼2015-10-11 17:31
                回复
                  第一个得分点就是找到诗人写景的句子或词,进行简单的翻译,说明写的是什么景,表达的是什么情。例子中抓住的是秋月长城,是边塞的景,情是廖乱的情是边愁。紧扣边塞的景,边愁第一步的分就得到,有形的景(答题时具体写出是什么景,如秋月长城)与无形的愁相结合,使作者无形的愁思有形化,更形象更感人,使有形的景物沾染了诗人的主观愁思 ,语文的作用就是让我们学会一个字 扯 如果多加一个字 那就是 扯蛋 。第三步更重要、告诉批卷的:总结起来,诗人的表达技巧是情景相生虚实相生,写作方式是触景生情 我们现在进行唐诗的扫尾工作。再叙述叙述出题人的出题方式,和在三步走基础上的不同答题技巧 ,关于第一个题眼,就是找到写景的最传神的那个字呗。


                  26楼2015-10-11 17:32
                  回复
                    比方用烂了的例子,春风又绿江南岸。然后翻译这句所在的句子,然后走我的第二步和第三步,这是从写景上出题。下一个主观感受,是从抒情上出题,先说明作者表达的是什么感情。再接第二步第三步 ,有时候更简单,三步走里只问你一步。


                    27楼2015-10-11 17:33
                    回复
                      比方两个诗歌的对比,杜牧的包羞忍耻是男儿和王安石的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的主题思乡对比 那就只答第一部和第三步呗,先说说全诗写了什么,再说写的东西表达了什么,这正是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与第三步 ,表达技巧:对比,联想,拟人,回文,顶真,比喻,想象,夸张,衬托 ,我心飘摇悬似旆君意的的高如鸿。好在哪?第一步:诗人描写了飘摇的旆和意志高昂的鸿雁,描写了作者内心的飘摇与友人赴官的意满 ,第三步表达了诗人不得志的惆怅与对友人赴官的真挚祝贺与向往。


                      28楼2015-10-11 17:33
                      回复
                        上边两个大家都会了吧。第二步:诗人通过将心情与飘摇的旆和高鸿作比喻,自己的失意与友人的得意做对比,虚实相生, 我们来看这道题,第二步得分点是比和对比,有了它不丢分喻 我们再练个想象的“风彻红旗冻不翻”好在哪?
                        下面我不说想象比喻什么的了,你们自己来说。
                        “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好在哪?
                        将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好在哪?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好在哪?
                        当时更有军中死,自始君王不动心好在哪?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好在哪?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好在哪?
                        垂死病重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好在哪?


                        29楼2015-10-11 17:35
                        回复
                          dd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15-10-11 17:36
                          回复
                            dd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31楼2015-10-11 17:36
                            回复
                              dd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15-10-11 17: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