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皮吧 关注:18,175,404贴子:972,439,943

回复:【转】学生党进来看看,如何让语文在130分以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50楼2015-10-11 17:44
回复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52楼2015-10-11 17:45
    回复
      没低过130我会说?


      来自Android客户端54楼2015-10-11 17:46
      回复
        (七)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
        表现手法诸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
        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
        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
        复习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储备相关知识。首先要弄清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合具体诗歌进行仔细体味、辨析。 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


        55楼2015-10-11 17:48
        回复
          啊啊,貌似都没什么人来,楼主先退下了,等会继续


          56楼2015-10-11 17:49
          回复
            总之,鉴赏古代诗词,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细读标题和注释;
            2分析意象;
            3品味意境;
            4联系作者。
            第二步,弄清技巧:
            1把握形象特点;
            2辨析表达技巧;
            3说明表达作用。
            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
            1概括主旨;
            2联系背景;
            3分清主次;
            4全面评价。
            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
            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
            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 易混术语区分
            好吧,楼主先总结一下回答古诗词题目技巧


            57楼2015-10-11 17:51
            回复
              佩服佩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8楼2015-10-11 18:02
              回复
                太厉害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9楼2015-10-11 18:02
                回复
                  易混术语区分
                  (一)“方式、手法”的区分 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
                  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②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③修辞: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 (二)“情”、“景”关系区别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三)描写的角度 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
                  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 。


                  60楼2015-10-11 18:19
                  回复
                    然后说一下,说明文


                    61楼2015-10-11 18:20
                    回复
                      说明文分类:
                      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程序说明文
                      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62楼2015-10-11 18:21
                      回复
                        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历史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早晚(先后)顺序
                        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
                        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等


                        63楼2015-10-11 18:22
                        回复
                          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等
                          说明方法的作用:
                          打比方:生动形象说明了—————— 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举例子:具体说明_____ 的特点,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作比较:把____ 和 ______相互比较, 突出强调了____ 的_____特点.
                          列数字: 用具体的数据 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64楼2015-10-11 18:24
                          回复
                            dd


                            65楼2015-10-11 18:25
                            回复
                              接下来说几点:
                              人物描写的方法
                              常见写作方法
                              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


                              66楼2015-10-11 18: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