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书友吧 关注:23贴子:542
  • 8回复贴,共1

【Z】个人读后感归纳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读罢《只想静下来》这本书,心里不禁很感慨——原来,静心不仅意味着一种智慧的心态(包含了现代心理学、佛教、禅宗、东方哲学等的研究成果),还是一种善待和解放自己的思路(可以帮助我们打碎造成生命苦痛的旧思维模式),更是一种人生必要的修习(各种各样的冥想练习,帮助大脑带来长久持续的有益改变)。
本书一直强调的是消除人类精神上的不快乐、无价值感、有毒的羞愧、缺失感等负面情绪。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确如书中所说,充满了随意的“叙述性”(本书中的“叙述性”都是指负面性的描述或定义),如果这种“叙述性”是针对自己,就容易让恶意的“叙述”绑架了自己的思维,引发自寻烦恼、庸人自扰还浑然不觉;如果这种“叙述性”是针对别人,那么别人就成为不可原谅的对象。这样一来,生活中的和平和快乐从何而来?这本书一再提示我们,要远离这种基于“叙述性的自我”的心理定势。
对一般人而言,《只想静下来》是一本有点深度的书,这本书只有208页,但思想的容量和密度非常大,书中有着一些玄妙的、稍令人有点费解的东西,需要调动读者的知识储备、情感体验去尽力揣摩。虽有一定难度,但读着读着,就会读进去,并且越读越慢,因为会伴随着种种思考。书中有许多一般人以前从未接触过的观点——读到某些语句时,内心会有所悟地感叹道:“原来还可以这样想!”无形中,思维被明显地拓展了,好像进入了一个陌生的、有点神秘的、宁定的空间。“一种常见的无价值意识,主要是由自责、自我意识以及怨恨构成的。这些精神习惯起源于你惯有的看待事物的方式,一旦等你辨识出这只是自我构造的思维活动,你才能从自己创造的意识限制中慢慢解放出来。”当我读到这样的语句时,好像心灵的一扇窗子被打开了,获得了崭新的视野,有了新的启示。书中这样饱含哲理与心理学意味的论述比比皆是,让人很像是在聆听一位心灵导师的淳淳教诲。尤其是当你回头再去看那些已经阅读过的篇章,你会发现,那些和缓而充满关怀的语句更加深入人心,仿佛每一字每一句都是真知灼见、至理名言。
要想真正静心,解决思想上的问题很重要,但还不够,还得借助“冥想”等独特的练习手段。本书介绍了“呼吸式冥想”、“身体扫描”、“注解式冥想”、“自怜式冥想”、“仁慈式冥想”、“调和式冥想”等修习方式,帮助人们见证、观察、了解自己的思想是如何形成自我意识的,更好地识别造成我们生命中苦痛的思维模式,不再任由思维将你卷入痛苦之中,宽容地对待自己和别人,爱自己也爱众生。冥想修习是本书最玄妙的部分,真正的妙处可能只有真正投入修习之中的人才能感觉到。我曾经按照书上的要求做过两次,每次几分钟,每次都有一点特殊的感受,试想,如果能找到一位得力的导师来指导我们的修习,那该是怎样的幸事啊!
静心很重要,因为“生命如此短暂和神圣,为什么要背负这些负担?愿你开启调和的心门”;“对我们而言,没有什么工作比调理好我们的身体内部情绪和心境更为崇高、更为重要。你治愈了自己就等同于治愈了整个世界。”


1楼2015-11-05 21:02回复
    2013年9月11日,阅毕王安忆中短篇小说集《众声喧哗》(10万字)。主打中篇《众声喧哗》讲述一位刚丧偶、中风康复后开纽扣店打发时光的的老人与一位英挺、口吃、奔四还是童男子的保安间发生的不无趣味性的故事,后来一个女人突然闯入他们的生活,半强行地租了老人店面的一角做生意,也带来了新的影响。不过故事的转折和结局倒有点索然无味;后面的《像套娃一样爱你》等6个短篇,没有什么人物也没有什么情节,不像是小说,倒像是散文,都散发着一种朦朦胧胧的、隐晦的情绪,宛若窃窃私语。最后一篇《游戏棒》里面的一句话“从几率出发,所有的偶然性都是必然性,或者说,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偶然性”,似乎很有道理,是让人印象深刻的哲学性思考。


    2楼2015-11-07 21:09
    回复
      2013年12月3日,八天才阅毕罗素的《哲学问题》(字数不详,薄薄的一本,不超过10万字)。这是一本哲学导论作品,字里行间看起来比较浅显,但对于没有哲学基础的人来说,仍然是晦涩的。只能谈谈读本书的感觉:在哲学中,“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这句话体现得更为彻底,哲学的世界里没有声光色,没有味道形状,没有情节,没有感情,没有实物,唯一有的就是语言本身。哲学的语言是如此的理性,如此的九曲回肠,如此的玄幻,如此的致密,在哲学的追问下,现实的具体物质有化为乌有的趋势,司空见惯的事物和观念在哲学的逻辑魔术之演化下,处于“蒸发”状态。哲学似乎可以用语言穷尽宇宙和世界的一切,又好像什么也没做。从哲学的境地里走出来,回到充满具象的世界,会有种“重见天日”的感觉。无论如何,我相信,经常做做头脑体操是有好处的。罗素说:“认知自身以外事物的能力,是心灵的主要特征。”又说:“(动物)永远不知道自己的存在”。也就是说,只有人类才能既认知自身以外的事物,又能认识自身。在这个世界上,人的心灵是多么特殊的东西啊。关注心灵,读读哲学。


      3楼2015-11-07 21:17
      回复
        “你们将会在匈牙利文学课上讲到我!”这是马洛伊·山多尔少年时期被校长训诫时喊出的一句话。事实证明,马洛伊有足够的豪情和自知之明。多年以后,因为他,二十世纪文坛大师被重新排序。
        我读的第一本马洛伊·山多尔的书是《烛烬》(译林出版社2015年10月版,11.6万字)。
        马洛伊的文字充满情感和诗意,时而又具有掷地有声、斩钉截铁的力量,那种特殊的表达、对人生、友谊、音乐艺术等方面深刻的领悟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他们经常坐在无花果树下。他们聆听大海:涛声似曾相识,就像家里的树林一样呼啸。孩子和乳娘心里暗想,世界上的一切都共生共存。”“人们迟早都会知道事实,知道那些被角色、装束、生活状况所掩盖的另一种事实。”……所有这些优美而又有内涵的语句,具有让人掩卷深思的魅力。还从来没有在一本书上画下那么多的道道,每每看到那些字句,就有怦然心动的感觉。
        “一个人最终总会用他的整个一生回答那些比较重要的问题。”这是小说主人公将军做的判断。小说中,占据篇幅最大的就是将军面对41年未见的昔日挚友康拉德的慷慨陈词。面对康拉德,将军宛若演说,往日的事件和今日的思考夹杂在一起,喷薄而出,几乎称得上气势磅礴。将军对妻子与康拉德的几乎未曾被发觉的私情,既是耿耿于怀的(一生中最大的不平和疑问),又是无所谓的(时间久远、年老体衰使然)。他要搞清楚的其实很简单:41年前,“当诱惑掌控了一个人的生命”,有可能带着将军妻子私奔的好友,是否曾想过与她合谋杀害自己。但是将军的妻子早已作古,友人也拒绝回答,两人也都已行将就木,有没有答案都无所谓了,“时间的炼狱从记忆中吸走了所有的恐惧。”一通彻夜长谈过后,虽没得到答案,但也无疑是释然了,“人们慢慢理解世界,然后死去。”
        小说对人的身份、角色的探索令人深思。在军校长大的康拉德,早就被将军的父亲断定“永远不会成为真正的军人”,“因为他是一个另类。”其实世界上一直就有着某些人,永远不甘也不会成长为社会规定的必须成为的那种角色。这样的人,往往对艺术有着特别的敏感。以康拉德为例,对他来说,“仿佛音乐的终极本质是一道将要使他脱轨、让他崩溃的致命指令。”他喜爱音乐,“并不是为了让人忘却烦恼,而是触发人的内心激情与负罪感,是想让人的生活在自己内心、意识层面变得更加真实”,想来,凡世间很少有人能体会到康拉德的感受,或者说很少有人能体会到马洛伊说的是什么意思。最终,根据自己的感受,将军把自己的母亲、妻子和康拉德归类为同一“另类”人物(“在我母亲、克里斯蒂娜和你之间,曾有纽带一般的音乐。……很可能是音乐告诉了你们什么无法用言行表达的东西,很可能你们也用音乐彼此诉说了什么……对我和父亲来说,却根本听不懂。”),与他们生活在一起,但终生进入不了彼此的心灵世界,何其怆然!人世间,人与人之间遗传基因的相似度不可谓不高,但绝大多数人之间根本谈不上心灵的沟通,更勿论天资禀赋、追求极不相同的人之间的那种不投缘带来的性情嫌隙和内心隔绝与厌弃。就算是至亲之间,这种现象也在所难免,何其悲戚!“对你来说是困境的东西,对我们来说是职业。对你来说是戏装的东西,对我们来说是宿命。”就这样,正常的、不另类的人与另类分子各走各的阳关道与独木桥。何其无奈!
        整部小说充满了对人生终极式的追问或界定,语调肃穆而深沉、热络而优雅,既有可读性,又有极强的文学性,读来心潮起伏、心绪难平。
        将军与昔日挚友的秉烛夜谈即将结束时,蜡烛也已经燃成烬,而将军仍在追问那些已经上升到终极意义的问题,一直不肯回答问题的友人,此时倒是以反问回答了这些问题。随之而来的最后一章寥寥数语,留下袅袅余音……
        (2015年下半年)


        9楼2018-10-20 09:58
        回复
          读完阿契贝《这个世界土崩瓦解了》(南海出版公司2014年5月版,12.6万字)。主要描写的是非洲氏族旧时代的生活,主角奥贡喀沃是一个强悍、暴躁、冷血的男人。鉴于对人生失败的父亲的鄙视和痛恨,“他对失败和软弱的恐惧比他对恶魔、对反复无常的神、对魔法、对森林、对爪牙上沾满鲜血的心怀恶意的大自然的恐惧还要深。”为了证明自己是个男人,他宁愿亲手杀死养育了3年、已经培养起深厚感情、喊他“爸爸”的外氏族的少年人质。这样一个人,在一次枪支走火中误杀了本氏族的孩子,按照族规不得已出逃7年。当他重新归来时,西方文明已经渗透至氏族生活,带来了无可挽回的变化,世界变了。无法适应新世界的奥贡喀沃在激烈的冲突之后选择了自杀,成为氏族的耻辱,甚至得不到本族人的安葬。
          个人感觉本书没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只是完整讲述了一个故事(按照书中描写推测应该是19世纪的故事),不算很精细地描写出非洲古老氏族的生活状态,以及随着时代变迁,西方势力入侵给非洲人生活造成的无法逆转的巨大影响。新世界自有新世界的规则和价值取向,旧世界在强劲新势力面前,只有土崩瓦解。对此中国人也应该很了解。
          (2016年第二本书)


          10楼2018-10-20 10:00
          回复
            “人生太短,普鲁斯特太长。”这是说《追忆似水年华》200多万字的长度在绝大多数读者心里造成的畏惧感。其实,真心实意去攀登这个世界文学经典的高峰,倒不失为一个很好、很有意义的选择。
            2016年酷暑时节,开始阅读《追忆似水年华》(译林出版社2012年6月第1版)。目前读完了第一卷《在斯万家那边》的第一部《贡布雷》,这一部分约占第一卷的二分之一,感觉应该可以代表《追忆似水年华》的风格。
            读《追忆》是很慢的,慢慢啃,慢慢磨,每天坚持,哪怕只读一两段、一两页,也是在推进。慢读《追忆》,不心急,才匹配《追忆》这种极度细腻缠绵的风格。快读和囫囵吞枣式的浏览绝对是对这部经典之作的不敬,料想也读不出应有的滋味。
            《追忆》格调优雅,是一部又长又美的文学作品,它迂回,婉转,宁静,典雅,铺排,也许是世上最绵密的心曲。因为欣赏《追忆》这种格调,对我而言,传说中令人生畏之书变就成了兴味之书。对于真正的文人来说,这世界就是一个语言缠绕的世界,永远都别有一番情怀。同样的生活对于不同感受能力的人而言,确是不同概念。读《追忆》,你会觉得生活充满了无尽的意味。普鲁斯特的感官是多么发达,《追忆》就是一本与上帝的呼应之书:凡上帝安排的图景,他都观察到了,捕捉到了;而对上帝给予他的心灵,普氏也以其精微的善感给予造物主以完美的回馈——他的心灵没有被白白创造。
            遗忘是人类可怕的敌人,从我给女儿幼年生活做的笔记看,大多数记录的事情现在都印象淡漠甚至毫无印象。所以,能够记录是可贵的;而能够从已经永远灭失的过去挽回珍贵的往昔景象,就更加弥足珍贵。对于喜爱这部作品的人而言,读《追忆》是很受用的。普鲁斯特以那么优美的文字,慢慢讲述经过或停留的每一个地方,以及那些美好的伫立凝望,侧耳倾听,浮想联翩。由于时间过去已久,所有的凝望都化为动情的眺望与回眸。在对往昔生活细致入微的描写中,透出难以排遣的缱绻深情。这样的文字,让你领悟:每个蜿蜒而来日子都是值得珍惜的,生活中处处都有小小情趣,所有的风景都意味深长,日子充满了余韵,人生充满了回响,而所有过去的日子都是可供怀想的,令人悠然神思。
            《贡布雷》可说是美的教育,处处皆是美文。文字之美、风物之美、思维之美,都缓缓蔓延在书页上。去看看普鲁斯特是怎样描写山楂花的吧,经过普鲁斯特的不吝盛情赞颂,你会再次打量它,对它另眼相看,于是它跃然而出,既跻身自然界,又跳出自然界,不复是那么一种单纯的花了。看罢这段文字,你自然会想起儿时亲近过、因而此生都具有特殊意义的那些花儿(对我而言就是月季花、玫瑰花等),心中不由地涌上暖流;书中的一个情节还让我眼眶一湿,因为它蓦地还原了久已遗忘的我小时候某种当时无法描述的感受,带来既美好又有点心酸的触动。文字就是这么一种饱含深意、具有魔性的东西,当它不以功能性体现自己的价值,才可以在文学作品中演绎自己对人类感受力、审美力、洞察力和性情的影响。
            《贡布雷》使漫长的《追忆似水年华》有了一个优美的开篇,我们将缓缓进入似水年华的深处……
            (2016年第12本书)


            11楼2018-10-20 10:12
            回复
              领略文字与思想的交互感应、相互激发、缠绵起舞
              ——《斯万之恋》读后感
              《追忆似水年华》第一卷第二部《斯万之恋》看完了。从来没有接触过如此缠绵悱恻的作品,并非是故事情节的缠绵,而是一个人的思虑竟然会达到如此细腻、婉转的程度,称得上叹为观止。《斯万之恋》的故事情节极其简单,就是斯万与奥黛特两人的爱情故事,作者艺术地叙述了前者情渐浓而后者情渐淡的历程,另有对当时法国上流社会交际圈的描写。小说的主旋律是纯而又纯的爱情体验,与男主人公斯万的心理状态相关的描写占据了绝大部分篇幅,犹如无尽的旁白与絮语(一句话:费思量),如此弥漫、如此丰富的内心世界描写,真是一种极致的写作。作品的整体格调是静谧的,沉下心来阅读,就好似潜入海面以下,不过这里没有鱼类、水草和珊瑚礁,而是目不暇接的思维奇观,人类思维能够达到何种深度和密度,可以从普鲁斯特这里得到答案。极度善感的心灵,只需一点点外界的素材,便可制造出繁茂丰盈的内心世界。这是一片氤氲之地,围绕一点点情节生发出来的思虑却似云蒸霞蔚,气象万千。人类思维稍纵即逝的丝丝缕缕,都被普鲁斯特用无比细密、十分形象的手法雅致地表现出来。书中那句“他们(伟大的艺术家)在我们心灵深处唤醒了跟他们发现的主题相应的情感,告诉我们,在我们原以为空无一物的心灵这个未被探索,令人望而生畏的黑暗中却蕴藏着何等丰富多彩的宝藏而未为我们所知。”可以认为说的就是普鲁斯特自己。
              语言的优美,是普鲁斯特作品的一个显著特征。典雅的文字让人心悦诚服,因为,这些词句是作用于神府和内心的,而非徒有华美的外表。对于普鲁斯特而言,语言的外表与内在必然是统一的。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高贵坚持。很难想象有另一种普鲁斯特,也并没有另外一种普鲁斯特。很多人说这样的作品难读,也许问题是出在阅读者的品性、口味和造诣吧。在我看来,《追忆似水年华》是一部多么“奢华”的作品啊,思想内容的丰富、文辞的雅致,相得益彰,而且更是一部有密度的作品,令人敬畏地表现出难以置信的思想密度。世界上这样的作品并不多见,文字与思想交互感应、相互激发,并在读者脑海中缠绵起舞的效应体现得格外充分。通过它你可以认识到文学的真谛,也唯有文字才是接近、欣赏它的正途,真正的文学就是这样的。读过此书,可能会对今后的读书口味产生一定的影响:写得太简约、清淡、枯瘦,或者主要以情节取胜的作品,恐怕要等而下之了。
              作为达到了极高文学水准的作品,作者表现出的对其他门类艺术的品鉴水平也值得激赏。尤其是对音乐的感受,普鲁斯特写得最为精妙。譬如,对凡德伊创作的乐曲中一个“以缓慢的节奏把他领到这里,把他领到那里,把他领向一个崇高、难以理解,然而又是明确存在的幸福”的乐句而引发的美好联想,在小说中先后两度给予了令人称奇的长篇描述,带给人以很深的艺术感染。普鲁斯特把音乐捕捉住,化为美丽的文字,而他的文字也恰如一首优美沉静的乐曲,在读者心里流淌。当然,艺术其实是那种“除了亲身感受这种魅力的人之外,任何别人都认为它是不能传达,也是毫无价值的”东西,对于《追忆似水年华》这种文学艺术而言,也是如此。很遗憾只有极少的人能够欣赏它。
              读过一遍之后,当你回过头去再读读那些已经有印象的语句,就会体会到初读时未曾完全引发的触动,那些文辞更显深沉,更值得玩味,仿佛也更美了。这就是说,《追忆似水年华》是耐读的,值得一读再读。这就是经典。


              12楼2018-10-20 10:13
              回复
                对史铁生先生的景仰,始于1996年在《收获》上读到《务虚笔记》。直到现在,我也没发现优美程度高于这部作品的长篇小说。2017国庆节期间,看完先生的《昼信基督夜信佛》(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年7月版,10.6万字)。这是一本以随笔为主的集子。史铁生,中国最具有哲学家气质的作家,因为命运的苦难从青年起就被困在轮椅上、不得已经常陷于冥想的作家,一如既往对生死、灵魂、有与无、自我认知(我与“我”)、信仰等最基本的问题进行了苦苦的探求,作出周密而繁复的思辨与论述。我想,哲学家会赞叹他的文采,文学家则会叹服于他哲思的深度。想知道一个彻悟的人在想些什么,打开这本书;想拓展自己思维的深度,打开这本书;想从凡俗的包围中暂时脱身,打开这本书。
                (2017年第8本书)


                13楼2018-10-20 10:25
                回复
                  看完瓦西里耶夫《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6月1版,10.5万字)。
                  小说写了二战期间,一个男兵带领五个女兵去执行任务的遭遇,情节推进自然,人物形象鲜活,一个个美丽的姑娘如鲜花被蹂躏,生命猝然终止。小说完全是写实主义手法,从叙述中可体会出俄罗斯人幽默的天性。
                  (2018年第4本书)


                  14楼2018-10-20 10: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