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至今还难以忘怀这一幕:在废墟中,被救的小男孩躺在担架上,艰难地举起右手敬礼。这张题为《生命的敬礼》的照片,被“2008国际摄影周暨上海第九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评为金奖。周三,杨卫华从四川抵沪参加颁奖仪式,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第一反应:我要拿相机
45岁的杨卫华是《绵阳晚报》图片新闻部主任,5月12日14点28分,他与爱人正走在街上。这位曾经历过松潘地震的老新闻工作者,马上意识到这是震级很高的大地震。他当时没有带摄影包,口袋里只是习惯性地放了一个数码卡片机。杨卫华说,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去拿相机”;作为母亲,爱人的第一反应是孩子。他俩当即“分道扬镳”,一人向学校奔去,一人回家。杨卫华边跑去开车,边用卡片机拍下照片,最早一张照片的拍摄时间是14点29分。
当他赶到自己家楼下时,所有人都往楼外跑,保安已封闭大楼入口,见他不顾一切往楼上冲,就紧紧抱住他:“杨哥,你不要命了!门都关好了的,家里东西不会丢的!”杨卫华使劲掰开保安:“不要命,我也要上楼取相机!”电梯停运了,大楼一片漆黑,杨卫华一口气冲进三楼的家,从已经一片狼藉的屋里拎出摄影包迅速下楼。摄影包里,有三个镜头、一个相机机身,还有一瓶低血糖患者常用的葡萄糖“盐汽水”。
记者问:“你最早冲向哪里?”杨卫华说:“电话已经打不通了,凭着20年摄影记者的职业敏感,我直奔绵阳市中心医院,很快就有外地伤员送来,并有人伤重不治。我再次意识到地震的危害性,决定赶往绵阳市委大楼。再上车时是下午3点30分,从车载的收音机里听到电台广播:大地震袭击了四川西北部,震级极高。”
此时,市委正组织力量前往各县,杨卫华挤进了开道车,与市委书记车队一同前往北川。他知道北川地处地震带,在两山夹持之中,县里有他的好朋友,他心中极度不安。
下午6点多车队出发,一路上看见被巨石砸中的车辆和人员,不久道路被巨大的落石阻隔,只好返回。杨卫华赶紧回到报社,把内存卡交给印刷厂下载照片,然后报名前往北川。因为他是部门主任,第一批采访名单中没有他,但他不愿意接受这种“照顾”,又出发了。杨卫华给爱人发了条短信,妻子很快回电:“北川太危险了,别去了!”杨卫华说:“再危险,我也要去。”妻子没再劝阻,发来短信:“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