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苏一直是真爱吧 关注:4贴子:1,320

【病理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6-23 03:13回复
    01 适应 损伤
    @变性:某些原因引起的细胞物质代谢障碍,使细胞或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数量异常增多的形态学改变。一般可复性,严重则发展为坏死。
    @病理性钙化:在骨和牙以外的组织内有固体的钙盐沉积的现象。
    @肠上皮化生:由于炎症、溃疡病、肿瘤或其他原因,使胃黏膜上皮或腺体被肠上皮或腺体取代的现象。胃黏膜内出现杯状细胞、潘氏细胞和吸收绒毛上皮。
    @凋亡:活体内单个或小团细胞的死亡。死亡细胞质膜不破裂,不自溶,无炎症反应。凋亡的发生与基因调节有关,又称程序性死亡。
    @肥大:细胞、组织和器官体积的增大。可分为代偿性肥大和内分泌性肥大。细胞肥大通常具有功能代偿意义。
    @干性坏疽:常继发于肢体、水分容易蒸发的体表组织坏死。坏死组织干燥,腐败菌感染较轻,坏死组织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清楚。
    @梗死:器官或组织缺血重且迅速时,引起的局部组织缺血性坏死。
    @虎斑心:心肌严重贫血、脂肪变性时,可见心内膜下,尤其是乳头肌处出现成排的脂变心肌纤维(黄色),与正常心肌纤维(暗红色)相间排列,状似虎皮斑纹。
    @化生:一种已分化成熟的细胞因受刺激因素的作用作用转化成另一种分化成熟细胞的过程。常见鳞状上皮化生、结缔组织或支持组织化生。
    @坏疽:体内直接或间接地与外界大气相通部位较大范围坏死,并因有腐败菌生长而继发腐败。分为干性坏疽、湿性坏疽和气性坏疽。
    @坏死:活体局部组织和细胞的死亡。死亡细胞的质膜崩解、结构自溶,细胞的核浓缩、核碎裂、核溶解等细胞、组织的自溶性变化,坏死周围组织常有炎症反应。
    @机化:由新生肉芽组织取代坏死物、血栓、异物等的过程。
    @湿性坏疽:常继发于肠管、胆囊、子宫、肺等与外界沟通,但水分不易蒸发的脏器坏死,也可继发于动脉受阻的同时又有静脉回流不畅的体表组织坏死。由于坏死组织含水分较多,腐败菌感染严重。
    @纤维素样坏死:发生于结缔组织及血管壁,是变态反应性结缔组织病和急进性高血压的特征性病变。
    @脂肪变性:由于细胞的脂肪代谢发生障碍,使胞浆内甘油三酯蓄积,出现了异常脂滴或正常脂滴数目显著增多的形态学改变。常见于肝、肾、心等组织。


    IP属地:广东2楼2016-06-23 03:15
    收起回复
      02 损伤修复
      @创伤愈合:创伤引起的组织缺损,由周围组织再生进行修复的过程。常见有皮肤组织的创伤愈合和骨折愈合。
      @骨性骨痂:纤维性骨痂中的软骨组织经软骨化骨演变为骨组织,形成骨性骨痂。
      @肉芽组织: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所组成的幼稚的结缔组织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其肉眼呈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似鲜嫩的肉芽。
      @纤维性骨痂:骨折后的2~3天,血肿开始由肉芽组织取代而机化,继续发生纤维化形成纤维性骨痂,或称暂时性骨痂。


      IP属地:广东3楼2016-06-23 03:15
      回复
        03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槟榔肝:慢性肝淤血时,肝小叶中央区淤血(呈红色)、小叶外围肝细胞脂肪变性(呈黄色),红黄相间的图纹似槟榔切面。
        @栓塞:血管内出现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至远处阻塞血管的现象。
        @心力衰竭细胞:吞噬了红细胞并将其分解,胞浆内形成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
        @血栓形成:在活体的心脏和血管血液发生凝固,血液中有形成分凝集,形成固体块的过程。
        @淤血:即静脉性充血,气管或组织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毛细血管和小静脉内而发生的充血。


        IP属地:广东4楼2016-06-23 03:16
        回复
          04 炎症
          @调理素:一类能增强吞噬细胞吞噬功能的蛋白质。
          @毒血症:细菌的毒性产物或毒素被吸收入血,临床上出现高热和寒战等中毒症状。
          @肺肉质变:大叶性肺炎时,由于蛋白酶不足以及时溶解和消除肺泡腔内的纤维素,则由肉芽组织机化,形成肉样组织的过程。
          @蜂窝织炎: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常发生于皮肤、肌肉和阑尾。
          @假膜性炎:发生于黏膜的纤维素性炎,渗出的纤维素、坏死组织和中性粒细胞共同形成假膜,覆盖于黏膜表面。
          @浆液性炎:渗出性炎症的一个常见类型。以血浆渗出为主,好发于黏膜、浆膜和疏松结缔组织。发炎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是最轻的渗出性炎,易于消退。通常将黏膜的浆液性炎称为浆液性卡他性炎。
          @脓毒败血症:化脓性细菌引起的败血症,除了有败血症的表现外,可在全身一些脏器中出现多发性细菌栓塞性脓肿。
          @脓肿:为局限性化脓性炎,主要特征是组织发生溶解坏死,形成充满脓液的腔。
          @趋化因子:可使白细胞做定向运动的化学物质。
          @趋化作用:白细胞向着化学刺激物做定向运动。
          @绒毛心:心包的纤维素性炎,覆盖于心包表面的纤维素受心脏搏动的影响,牵拉成绒毛状。
          @肉芽肿:由巨噬细胞及其演化的细胞,呈局限性浸润和增生所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
          @肉芽肿性炎:一种特殊性增生性炎,以肉芽肿形成为其特点,多为特殊类型的慢性炎症。
          @渗出: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和细胞成分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质、体腔、黏膜表面和体表的过程。
          @炎症介质:介导或引起炎症反应的一系列化学因子,又称化学介质。


          IP属地:广东5楼2016-06-23 03:16
          回复
            06 心血管系统疾病
            @动脉瘤:动脉壁局部薄弱或结构破坏后形成的永久性已成扩张或膨出。
            @动脉粥样硬化:一种主要累及大、中动脉,在其动脉内膜发生脂质沉积,形成粥样斑块,造成动脉硬化的疾病。
            @风湿小体:风湿病病变中的一种肉芽肿性病变,病灶呈圆形或梭形结节,在显微镜下才能看见。小体内常有纤维素样坏死,主要由Aschoff细胞、Aschoff巨噬细胞和少量淋巴细胞组成。对风湿病具有诊断意义。
            @向心性肥大:高血压时,心脏处于代偿阶段,心脏肥大,左心室壁增厚而心腔不扩张,甚至略缩小。
            @心肌梗死:由于冠状动脉功能不全、供血区持续缺血导致的较大范围的心肌坏死。
            @原发性高血压: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表现为成人收缩压不低于140mmHg或舒张压不低于90mmHg。


            IP属地:广东7楼2016-06-23 03:17
            回复
              07 呼吸系统疾病
              @大叶性肺炎:主要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的急性纤维素性渗出性炎症。病变始于肺泡,迅速扩展到一个肺段或者大叶。
              @肺肉质变:大叶性肺炎时,有些病人由于肺泡内中性粒细胞渗出过少,其释出的蛋白溶解酶不足以将肺泡内纤维素性渗出物及时溶解,则由肉芽组织予以机化。肉眼观病变肺组织变成褐色肉样纤维组织。
              @硅肺:长期吸入大量含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并沉着于肺部引起的一种常见职业病。病变特征为硅结节形成和广泛肺纤维化。
              @硅结节:硅肺时,肺内可见境界清楚、直径2~5mm、呈圆形或椭圆形、灰白色、质硬的颗粒,触之有砂样感的结构。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肺疾病、肺血管及胸廓的病变导致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升高而引起的以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的心脏病。
              @小叶性肺炎:主要由化脓性菌引起,病变由细支气管向末梢肺组织扩展,形成以小叶为单位、呈灶状散布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IP属地:广东8楼2016-06-23 03:18
              收起回复
                08 消化系统疾病
                @肝硬化:由多重原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肝病。以弥漫性肝细胞坏死、广泛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及肝细胞结节状再生为基本病变,三者反复交错进行,导致肝内结构和血液循环紊乱,最终使肝变形、变硬。
                @革囊胃:又称皮革胃,是由横向浸润生长的胃癌导致的一种胃部病态结构变化。胃壁变厚、僵硬,外观类似皮革囊。在进展期胃癌的形态分型中,见于弥漫浸润性胃癌。
                @假小叶:正常小叶结构被破坏,由广泛增生的纤维组织将原有的肝小叶分割包绕或由再生的肝细胞形成的结节。
                @假幽门腺化生:慢性萎缩性胃炎在胃体和胃底部腺体的壁细胞和主细胞消失,为类似幽门腺的粘液分泌细胞所取代。
                @毛玻璃样肝细胞: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和慢性肝炎患者肝组织内,部分胞质内充满嗜酸性颗粒物质、呈不透明毛玻璃样的肝细胞。电镜证实其为HBsAg颗粒。
                @桥接坏死:小叶中央静脉与汇管区之间或者两个中央静脉之间出现的肝细胞坏死带。主要见于中、重度慢性肝炎。
                @碎片状坏死:小叶周边界板肝细胞受到破坏,呈灶状坏死、崩解,伴有炎性细胞浸润。见于中、重度慢性肝炎。


                IP属地:广东9楼2016-06-23 03:18
                回复
                  10 传染病
                  @肺原发综合征:原发性肺结核时,肺的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三者构成的一组病变。
                  @结核球:又称结核瘤,是一种孤立的、有纤维包裹的、境界分明的、直径约2~5cm大小的球形干酪样坏死灶。
                  @冷脓肿:骨结核时,受累的周围软组织中的干酪样坏死物液化后,在局部形成的缺乏红、热、痛特征的结核性脓肿。


                  IP属地:广东11楼2016-06-23 03:19
                  回复
                    11 寄生虫
                    @干线型肝硬化:日本血吸虫卵主要沉积在肝脏汇管区门静脉末梢分支内,当慢性虫卵结节形成并纤维化后,引起汇管区明显纤维化。此病反复以致肝脏硬化,切面上见门静脉分支周围纤维组织呈树枝状分布。
                    @假结核结节:慢性血吸虫病虫卵结节。结节中央可见坏死崩解或钙化的虫卵,其外围绕上皮样细胞及异物巨细胞,结节外围有淋巴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似结核结节。
                    @嗜酸性脓肿:血吸虫虫卵或死亡后的虫体引起的病变。结节中央有一个至数个成熟虫卵,表面有时附有虫卵内毛蚴释放的虫卵抗原与抗体复合物形成的放射状嗜酸性棒状体。外围有一片无结构凝固性坏死区和大量嗜酸性粒细胞聚集,期间可见菱形或多面形蛋白性结晶。


                    IP属地:广东12楼2016-06-23 03:19
                    回复
                      癌[]肉瘤
                      @组织来源:上皮组织[]间叶组织。
                      @发病率:较常见,约为肉瘤的九倍,多见于40岁以上的成人[]较少见,大多见于青少年。
                      @大体特点:质较硬、色灰白、较干燥[]质软、色灰红、湿润、呈鱼肉状。
                      @组织学特点:多形成癌巢,实质与间质分界清楚,纤维组织常伴有增生[]肉瘤细胞多弥漫分布,实质与间质分界不清,间质内血管丰富,纤维组织少。
                      @网状纤维:癌细胞间多无网状纤维[]肉瘤细胞间多有网状纤维。
                      @转移:多经淋巴道转移[]多经血道转移。


                      IP属地:广东13楼2016-06-23 03:20
                      回复
                        良性肿瘤[]恶性肿瘤
                        @组织分化程度:分化好,异型性小,与原有组织的形态相似[]分化不好,异型性大,与原有组织的形态差别大
                        @核分裂:无或稀少,不见病理核分裂象[]多见,可见病理核分裂象
                        @生长速度:缓慢[]较快
                        @生长方式:膨胀性生长或外生性生长。前者常有包膜形成,与周围组织一般分界清楚,通常可推动[]浸润性生长或外生性生长。前者无包膜,一般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楚,通常不能推动。后者常伴有浸润性生长
                        @继发改变:很少发生出血、坏死[]常发生出血、坏死、溃疡形成等
                        @转移:-[]常有。
                        @复发:手术后很少复发[]手术等治疗后较多复发。
                        @对机体的影响:较小,主要为局部压迫或阻塞作用,如发生在重要器官也可引起严重后果[]较大,除压迫、阻塞外,还可以破坏原发处和转移处的组织,引起出血坏死合并感染,甚至造成恶病质


                        IP属地:广东14楼2016-06-23 03:20
                        回复
                          @脓肿:是局限性化脓性炎,其特征是组织发生溶解坏死,形成充满脓液的腔。脓肿可发生于内脏和皮下,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
                          @蜂窝织炎:是弥漫性化脓性炎,其特征是组织中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弥漫性浸润,但无显著的组织溶解坏死。蜂窝织炎常见于皮肤、肌肉、阑尾等输送组织,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


                          IP属地:广东15楼2016-06-23 03:20
                          回复
                            常见肉芽肿的病变特点 举例
                            1 结核结节:有上皮细胞、朗格汉斯巨细胞、外周聚集的淋巴细胞和少量反应性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的结节状病灶,典型的结节中央有干酪样坏死。
                            2 风湿小体:主要位于心肌间质,结节中央常可见纤维素样坏死,其外周聚集吞噬纤维素样坏死物形成的风湿细胞,胞核横切面似枭眼,纵切面呈毛虫状,结节外周有淋巴细胞。
                            3 硅结节:为境界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结节,早期为吞噬硅尘的巨噬细胞聚集形成的细胞性结节,随后结节内成纤维细胞增生、结节纤维化,形成纤维性结节。
                            4 伤寒肉芽肿:巨噬细胞吞噬伤寒杆菌、红细胞和细胞碎片后,演变为伤寒细胞。有伤寒细胞聚集成团,形成小结节,称伤寒肉芽肿,是诊断伤寒病的特征性病变。
                            5 假结核结节:即血吸虫慢性虫卵结节,结节中央常见坏死崩解或钙化的虫卵,其外周围绕由巨噬细胞演变的上皮样细胞及异物巨细胞,外层可有少量淋巴细胞及成纤维细胞,似结核结节,故称为假结核结节。


                            IP属地:广东16楼2016-06-23 03:21
                            回复
                              化脓性炎主要类型 病变特点
                              1 表面化脓和积脓:表面化脓是指黏膜和浆膜的化脓性炎。此时,中性粒细胞向黏膜表面渗出,深部组织的中性粒细胞浸润不明显。积脓是发生在浆膜、胆囊和输卵管的化脓性炎,脓液在腱膜腔、胆囊和输卵管内积存。
                              2 蜂窝织炎: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漫性化脓炎,常发生于皮肤、肌肉和阑尾,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
                              3 脓肿:为局限性化脓性炎。组织发生溶解坏死,形成充满脓液的腔。脓肿可发生于皮下和内脏,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此外,发生毛囊、皮脂腺及其周围组织的脓肿称为疖;多个疖的融合则为痈。


                              IP属地:广东17楼2016-06-23 03: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