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马投资吧 关注:13贴子:1,297
  • 2回复贴,共1

【神马新闻0918】经济酝酿七大新动能 短期应维持宽松流动性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9月17日,2016年第三季度“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凤良在会上发布了《全球技术进步放缓下中国新动力(310328,基金吧)的构建》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尤其是潜在增长速度处于下滑阶段,而潜在增长率的变动由全要素生产力决定,未来中国经济新动能的构建应致力于包括技术创新、深度城市化,以及结构性改革在内的七大方面,短期来看,要维持国内稳定的宏观环境,维持宽松的流动性和财政政策。
  报告显示,1979-1997年,经济增长的动因关键是改革红利,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居民需求受到抑制,特区的建立更收获全球化的红利;1998-2002年,伴随着东南亚经济危机,外需受冲击,工业化相对停滞,但城镇化释放能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让改革红利发挥到极致,促使全要素生产力上升;2003-2010年,城镇化释放红利,经济不断开放,工业化转向重工业,增长率进入黄金期;2011年后,工业化速度减缓,改革红利削弱,全球化红利和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逐步放缓,2015年中国GDP增速6.9%,创25年来新低。


1楼2016-09-18 09:37回复
    报告认为,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有短期冲击影响,也有长期潜在增长率下滑影响,目前来看,中国债务并不多,短期应对能力充分,应该把注意力放在潜在增长率上。而不同的时期,劳动增长率逐渐下降,资本的增长率维持稳定,全要素的增长趋势则较为波动,可以把潜在增长速度的波动原因归于全要素生产力。
      从国际的发展经验来看,经济的高速增长放缓具有客观必然性,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需要挖掘现有动能的同时转换增长方式,实现新动能的支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就是从要素驱动型向全要素增长型转变,需要创新驱动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一是技术进步,二是规模效应,三是市场改革改革过程中提高要素配置和再配置。
      具体来看,报告表示,中国经济新动能的构建应致力于七大方面:以技术前沿创新代替技术模仿、以人口质量红利代替人口数量红利、以技术创新导向的民间资本设备投资取代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以质量提升为导向的农业现代化和深度工业化代替原来数量扩张为导向的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以攀升国际价值链的新型开放和提升国内居民消费水平取代外需的数量扩张、以城市群一体化为代表的深度城市化代替简单数量提升的城市化、以深入的结构性改革提升原有的改革红利。


    2楼2016-09-18 09:37
    回复
      而这是一个长期目标,需要稳定的宏观环境,报告认为,短期政策应该注意,维持较为宽松的流动性,不急于降杠杆;财政维持较为宽松的态势,但是投向更多以改革为目标;维持国内稳定的宏观环境,对国际资本流动进行密切关注,防范国际风险。


      4楼2016-09-18 09:37
      回复